?

大觀念統整下初中英語單元項目式學習實踐研究

2024-03-24 03:40肖海梅李慧芳國紅延
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 2024年3期
關鍵詞:學科育人初中英語

肖海梅 李慧芳 國紅延

【摘 要】項目式學習能夠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但在實施中存在項目主題與教材脫離、過多補充課外學習內容、過多關注形式、忽視語言學習等問題。大觀念統整下的英語單元項目式學習,以單元大觀念的建構引領學習目標,從單元視角整合教學內容,以項目式學習統領學習活動,以項目評價反思完善大觀念,從而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實現學科育人功能。

【關鍵詞】大觀念統整;單元項目式學習;學科育人;初中英語

一、引言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義教新課標》)提出,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和社會生活需要,圍繞特定主題,以真實問題開展項目式學習,引導學生合作參與實踐探究,用英語完成一系列項目任務[1]。項目式學習是一種建構主義教學法,學生使用基于探究的方法來處理與主題相關的、豐富的、真實的問題,通過整合和加深淺層的、基礎性的知識而實現更高層次的認知和思維發展,把零散的概念通過深度加工形成具有內在關聯性的大概念和知識群,從而實現深度學習[2]。但在英語項目式學習的實施過程中,仍存在著項目主題與教材脫離、過多補充課外學習內容、過多關注項目學習的形式、忽視過程中語言的學習等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真正發揮項目式學習的價值,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實現學科育人,受到越來越多研究者的關注。筆者基于研究發現,大觀念統整下的單元項目式學習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些問題,切實提升項目式學習的效果。

二、大觀念統整下的單元項目式學習

學科大觀念是反映學科本質、聯結教學內容、統攝教與學過程的核心概念架構,能夠有效統整學科核心內容,打破傳統的以知識點為中心的碎片化教學,指向結構化的學科大觀念[3]。大觀念是落實核心素養的重要抓手,是引領課程與教學改革的核心觀念[4]。大觀念教學強調在真實復雜的情境中達成知識的結構化,實現核心知識的遷移。

單元項目式學習將項目式學習的設計理念和要素融入學科單元教學,是基于學科單元核心知識的項目式學習,也是學科項目式學習的類型之一,能促進從知識點教學轉向對概念的整體理解,從低階學習轉向高階學習,從課時分割轉向持續探究[5]。大觀念統整下的單元項目式學習以大觀念的建構引領學習目標,從單元視角整合教學內容,以項目式學習統領學習活動,促進深度學習的真正發生,從而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實現學科育人功能。

大觀念的結構性、靈活性、相對性和意義性決定了其在學科項目式學習設計中的核心地位[6]?;诖笥^念的單元項目式學習能夠解決學習目標模糊、項目主題與教材割裂、學習內容碎片化、語言能力缺失等問題。

三、大觀念統整下的單元項目式學習實踐

筆者以人教版英語九年級(全一冊)第七單元“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為例,闡述基于大觀念的初中英語單元項目式學習實踐策略。

(一)提煉大觀念,設計項目目標及成果

本單元涉及“人與社會”范疇下“社會服務與人際溝通”主題群中“和諧家庭與社區生活”“公共秩序與法律規則”兩個子主題,包含多種類型的語篇(見表1)。

1.分析并提煉單元主題大觀念

本單元主題涉及青少年對于規則的討論與理解,包含家規、校規以及博物館等公共場合的規則。其中,Section A 1b和Section A 2a是對一些規則表達不同觀點,因此可以提煉出小觀念“不同視角會影響對規則的看法”。Section A 2d和Grammar Focus 4b涉及博物館禁止拍照的社會規約和不同文化對成年后是否獨立居住的不同觀點表達,可以提煉出“規則是必要的、普遍存在的,受文化影響”的小觀念。Section A 3a和Section B 2b分別以詩歌和議論文的方式呈現了家長和青少年對家庭規約的不同看法,兩個語篇中青少年都能從父母的角度審視家庭規則,并談論自己的觀點,由此提煉出“家規是愛與約束,換位思考促進理解”的小觀念。Section B 1c是關于校規的討論,引導青少年理解校規制定的目的和違反規則的代價,以及在事情發生后如何嘗試爭取更好的結果,可提煉出“違反規則需要承擔后果;有些規則可以協商”的小觀念?;谝陨戏治?,筆者建構了本單元的主題大觀念(如圖1)。

2.分析并提煉單元語言大觀念

英語學科大觀念是主題大觀念與語言大觀念的有機融合[7]。語言大觀念指學生在學習和使用語言的過程中感知與體悟如何理解語言和表達意義的語言意識、認知結構及策略方法,是從語言本體和語言學習角度描述與表達英語作為語言符號系統的概念性理解,聚焦英語的本質、形式、功能等,具有客觀性、層級性、抽象性和遷移性的特征[8]。

本單元的語言知識在詞匯層面,涉及家庭、學校及公共場所的規則,如choose their own clothes、take photos in the museum、make ones own decision等,以及評價規則的形容詞和動詞,如strict、unfair、improve等;在語法層面,主要使用情態動詞和被動語態“be(not)allowed to”描述規則,運用情態動詞后接動詞的被動語態“should(not)be allowed to”表達個人對規則的觀點及看法。因此,本單元的第一個語言小觀念提煉為“圍繞語義整合性學習詞匯和表達方式”,從描述規則、評價規則和表達觀點三個方面形成結構化知識。本單元的語篇知識注重闡釋個人對規則的觀點,以及支撐觀點理由之間的邏輯關系,因此,第二個語言大觀念提煉為“從正反面、多角度分析某一規則,提出自己的觀點并有理有據地進行論證”。在兩個語言小觀念的基礎上,本單元的語言大觀念提煉為“運用與規則有關的詞匯和表達方式描述規則,分析規則制定的原因,表達支持或反對的個人觀點,有邏輯地陳述理由”(如圖2)。

語言大觀念通過提升學生的語言意識來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主題大觀念將課程育人作為主要目標[7],二者共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谥黝}大觀念和語言大觀念,單元大觀念可以提煉為“正確看待各類規則,客觀評價規則,學會換位思考,有理有據地表達對規則的看法”。

3.確定項目目標及成果

圍繞提煉出的單元主題與語言大觀念確定項目的學習目標,有助于學生建構并遷移運用結構化知識,在探究過程中形成對“規則”新的認識、態度、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趩卧笥^念,本項目的目標確定為:能夠結合身邊的家規、校規或社會規約,發表自己對一些規則的看法,并闡明理由。項目成果是結合PPT,以“規則之我見”為主題進行演講。

(二)依據大小觀念,整體規劃項目

項目式學習設計要關注項目實施節點的規劃,從最終項目成果和出項倒推項目的進程[9]。項目成果是學生進行關于規則的主題演講,這要求學生在項目式學習中對相關規則要有充分了解,并在此基礎上與多方進行觀點碰撞,探究和理解制定規則的必要性。本單元語篇聚焦家規、校規和其他社會規約,青少年的學習和生活經歷使得他們對家規和校規更有切身體會,但缺少對一些社會規約的深度體驗和理解。因此,筆者補充一篇學生比較熟悉的交通規則語篇“Road safety rules”,幫助學生理解公共場合的社會規約。筆者依據單元大小觀念,整體規劃項目,并將本單元的總項目分解為四個過程性子項目:初探家規,體會不同視角看家規;探究社會規約,感受規則的必要性、普遍性;探究校規,理解違規代價,嘗試積極協商;再探家規,換位思考感受愛。

本項目中,學生需要形成的階段性成果包括:梳理家規、社會規約和校規;談論自己對以上規則的看法,給出邏輯自洽的理由;采訪同學和家長對于家規的看法(如圖3)。這些階段性成果與最終項目成果始終圍繞單元大小觀念對規則進行探究,旨在幫助學生了解不同視角對家規的不同看法;體會規則的必要性和普遍性;換位思考,理解父母,體會家規背后的愛與約束;理解違反規則的代價,并努力協商獲得積極結果。大觀念統整的項目式學習規劃,能夠促使學生生成單元大觀念,增進知識融合,促進綜合發展。

基于單元資源整合,依據單元大小觀念清晰規劃項目實施進程,確定項目式學習過程中學生要達成的階段性成果,能夠幫助師生形成關于項目的整體藍圖,明確項目的關鍵節點,促進項目式學習中大觀念的達成,形成高質量的項目成果。同時,基于單元資源整合確定的項目整體規劃,能夠以教材單元的教學資源為主體,通過適當的資源補充,實現項目的實施與語言的學習及使用緊密結合,避免只關注項目式學習的形式,忽視語言能力的發展,脫離教材資源,過量補充資源等問題。

(三)項目實施,重構大觀念

1.問題驅動入項,激活大觀念

項目式學習是通過問題引發學生對概念的思考和探索[10]。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發現、思考,從中提取需要解決的問題并精心設計成驅動性問題,為學生搭建情境型學習支架[11],引起學生注意力,將學生卷入項目探究之中。本單元項目實施中,筆者提出驅動性問題:“生活中,你通常要遵守什么規則?你喜歡這些規則嗎?為什么會有不同方面的規則?”驅動性問題鏈首先鎖定項目的主題“規則”,接著詢問學生對規則的喜好并建立與項目主題的關聯,最后引導學生持續思考并探究規則制定背后的原因。這既能基于學情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又能指向本項目的本質,激活學生關于項目主題的已有圖式。

2.搭建多元支架,生成大觀念

項目式學習是學生建構新知識,發展創造性、批判性思維,提升溝通協作等能力的過程。在項目式學習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元支架,在不同階段搭建不同類型的學習支架,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綜合發展和英語學科育人目標的達成[12]。

(1)搭建資源支架,生成語言大觀念

項目式學習進程中,教師需要搭建資源支架,提供支持學生完成任務和實現目標的學習資源,包括相關網絡資源、參考書目、多媒體資源等[13],幫助學生建構完成本項目必備的知識和能力,通過合作探究逐步形成項目成果。要想完成本項目,學生就必須通過語篇學習使用正確的語法描述生活中的規則以及有理有據地表達對某規則的觀點和態度。

筆者利用教材語篇引導學生關注語篇中情態動詞以及情態動詞后接被動語態的用法,如Section B 1c對話中“Im not allowed to get to class late.”使用被動語態介紹Peter所在學校不允許遲到的規定;Section A 2d對話中“We may be allowed to take photos if we dont use a flash.”使用情態動詞后接被動語態表達說話者對博物館禁止拍照的個人看法,這也是教材中有關公共場合規則的唯一語篇。因此,筆者補充課外語篇“Road safety rules”幫助學生理解與討論其他社會規約,建構項目必備知識與能力。學生通過語篇學習了解目標語言的形式和使用,能基于不同語篇談論對家規、公共場合要遵守的社會規則以及校規的看法并說明理由,在語言應用實踐的練習中體會語言表達的意義。

圖表支架也是一種資源支架,指教師以結構圖的形式為學生直觀呈現所需的信息資源,梳理事物間的聯系[14]。語篇Section B 2b是Liu Yu及其父母關于Liu Yu可否將對跑步的熱愛發展為未來職業的討論,旨在幫助學生學習如何有理有據地表達觀點,直接指向最終項目成果的達成,是重點學習語篇。筆者引導學生建構語篇的結構化知識(如圖4),學習指向觀點——證據的寫作,發展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同時,筆者在語言練習中提供范例,引導學生梳理出語篇結構圖,為建構單元語言大觀念搭建有效的資源支架。

(2)搭建策略支架,生成主題大觀念

學生通過多角度建構與主題相關的知識,探究主題意義,才能逐步形成主題大觀念[15]。學生建構項目必備知識與能力后,教師需要搭建策略支架幫助學生在合作中將已經建構的結構化知識和語言遷移到新的情境中,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形成階段性項目成果和最終項目成果。策略型支架指教師為幫助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組織協調、獲取資源、解決問題等提供的具體、微觀的方法、技巧指導及工具,有助于學生的合作探究及項目成果的生成[16]。本項目中,教師依據學生需求,提供了表格工具、PPT模板、演講稿范例等資源支架,供學生自主選擇參考,輔助學生突破探究中的障礙,形成階段性及最終項目成果(見表2),形成主題大觀念。

高效合作交流是項目探究的基礎,如果學生缺乏合作經驗,尚未形成良好的合作策略,教師應為學生搭建小組合作交流的支架,避免小組合作流于形式。本項目在學生完成“常見的社會公約”小組討論稿項目成果時,筆者提供了小組討論記錄表(見表3),提示各組可將小組成員分為Interviewer(采訪主導員)、Note-taker(記錄員)、Organizer(信息整理員)和Interviewee(參與討論人員)。討論記錄表不要求學生完整記錄討論的過程,重點在于推動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碰撞思維,了解對同一社會規則的多種觀點,并有條理地說明理由。

此外,筆者在學生完成家長與同學兩個訪問階段性成果時,搭建了采訪提綱、采訪策略、采訪記錄單和采訪示范等一系列策略支架,幫助學生通過訪問了解基于不同角度關于家規的不同觀點,形成換位思考的意識,理解家規。筆者還講解了如何撰寫演講稿,制作層次清晰、圖文并茂的PPT,介紹優秀演講的標準,并提供演講稿、PPT范例等,為學生搭建完成最終演講項目成果的支架。策略支架的搭建有助于解決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組織協調、應用遷移等問題,幫助學生產出高質量項目成果,逐步達成主題大觀念。

(四)評價反思,完善大觀念

大觀念的建構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項目式學習評價能夠幫助學生在互評與自評中完善對大概念的理解[6]。本項目最終成果的評價應關注學生是否能正確使用情態動詞后接被動語態及相關詞匯、短語表達日常生活中的規則,以及自己對規則的態度和觀點;是否能夠恰當使用連接詞表達邏輯關系,做到意義連貫;演講稿的內容是否能夠體現正確看待規則,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是否能夠從多角度、辯證地看待規則,分析其存在的合理性,并對某些規則的內容或他人觀點提出合理質疑,說明理由。

本單元項目式學習過程中,入項時筆者就引導學生明確項目成果的評價標準?;谠u價標準,學生在項目成果初步完成時應先互評,并根據互評建議修訂項目成果。然后通過年級展示交流活動公開發布成果?;顒友埣议L和學校領導參與,旨在搭建表達的平臺,展示學生對規則的理解,傳遞學生聲音。出項不僅能讓學生看到自己與團隊共同完成的富有挑戰性的任務,還能感受到儀式感和獲得感,讓學生與真實世界對話,促進學習。

出項后,學生借助項目式學習自評表(見表4)全面復盤收獲并反思,完善大觀念。學生在自評中談到“通過此次項目式學習,我能夠熟練使用情態動詞后接被動語態表達自己對身邊規則的看法”“通過訪談同學和父母,我了解了同一問題的多角度觀點,開拓了思維,提高了溝通能力”。其中一名學生借用“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感悟不同視角看待規則會有不同看法;另一名學生在談到對規則意識的收獲時寫道“有些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既要遵守必要的公共規則,對于一些例如家庭成員之間的規則,為了更好地執行,我們可以嘗試提出自己的想法,與父母進行協商”??梢?,通過本次單元項目式學習,學生不僅能夠正確看待并客觀評價規則,還能體會不同規則的特點及調適性。

四、結語

大觀念統整的初中英語單元項目式學習,通過單元整體分析提煉大觀念,明確項目目標,對單元教學資源進行整合,依據大小觀念整體規劃項目式學習。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通過問題驅動入項,激活大觀念;搭建多元支架,促使學生合作探究形成項目成果,逐步生成語言大觀念和主題大觀念,避免重形式輕學科知識的淺表化項目式學習。項目評價和反思則幫助學生進一步完善項目式學習中生成的大觀念,促進對核心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實現深度學習。以大觀念統領的單元項目式學習能夠引領學生圍繞大觀念建構語言知識,探究主題意義,推動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核心素養的融合發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楊明全. 核心素養時代的項目式學習:內涵重塑與價值重建[J]. 課程·教材·教法,2021(2):57-63.

[3]崔超. 大概念視角下英語單元教學的重構[J]. 教學與管理,2020(4):42-45.

[4]王薔,周密,蔣京麗,等. 基于大觀念的英語學科教學設計探析[J]. 課程·教材·教法,2020(11):99-108.

[5]王紅霞. 基于核心知識的單元項目化學習的設計與實踐:以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為例[J]. 語文建設,2022(10):35-40.

[6]賀慧,陳倩. 大概念統整下的學科項目式學習設計[J]. 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21(1):51-54.

[7]王薔,孫萬磊,趙連杰,等. 大觀念對英語學科落實育人導向課程目標的意義與價值[J]. 教學月刊·中學版(外語教學),2022(4):3-14.

[8]趙連杰. 英語學科語言大觀念的內涵、特征及價值[J]. 中小學教師培訓,2022(7):61-65.

[9]夏雪梅. 項目化學習的實施:學習素養視角下的中國建構[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20.

[10]夏雪梅. 項目化學習設計:學習素養視角下的國際與本土實踐[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8.

[11]孟慶濤. 核心素養視域下英語教學改革的反思與推進[J]. 課程·教材·教法,2019(6):107-111,143.

[12]肖海梅,國紅延. 初中英語項目式學習中多元支架的有效利用[J].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22(9):19-22.

[13]汪湖瑛. 項目化學習中的學習支架[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22.

[14]王心怡,羅曉杰. 小學英語課堂資源型支架的使用情況及其有效性分析[J]. 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19(11):7-13.

[15]王薔,周密,蔡銘珂. 基于大觀念的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J]. 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1(1):1-7.

[16]國紅延,王雅煖,李慧芳. 利用項目式學習優化初中英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J]. 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1(7):19-23.

(責任編輯:周彩珍)

【作者簡介】肖海梅,高級教師,北京市級骨干,主要研究方向為英語項目式學習;李慧芳(通訊作者),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英語基礎教育和教師教育研究;國紅延,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英語基礎教育和教師教育研究。

【基金項目】北京教育學院十四五“學科創新平臺英語學科育人研究”(XKCXPT0303)

猜你喜歡
學科育人初中英語
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開展以讀促寫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方法初探
如何讓初中英語教學更有效
英語教學中的教書育人探索
運用陶行知教育理念 發揮高中地理學科育人價值
關于協同推進各類課程與思政理論課同向同行、學科育人的思考
以審美的方式教學歷史
小學數學學科育人探微
論小學語文結構化教學
初中英語教學“四部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