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項目化學習的小學道德與法治主題活動研究

2024-03-25 03:57牛曉華
關鍵詞:項目化學習活動設計實踐研究

牛曉華

摘要:本文論述了基于項目化學習的小學道德與法治主題活動研究的意義及實施策略,以期能優化學生們的課堂學習體驗,促進學生們學科核心素養的不斷發展。

關鍵詞:項目化學習 活動設計 實踐研究

在小學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們不僅僅要關注學生們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情況,更要促進學生道德素養與法治意識的協同發展。因此,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基于學生們的具體情況,在項目化學習的背景下開展相關主題活動,這樣才能不斷優化學生們的課堂學習體驗,促進學生們學科核心素養的不斷發展。

2016年,小學《品德與生活》與《品德與社會》德育課程正式更名為《道德與法治》。在《道德與法治》教材中,更多地出現了“活動園”“議一議”“演一演”“出主意”“算一算”“幫一幫”等內容。而傳統的道德與法治學科中主要注重課本以及理論知識的學習,缺少實踐性。筆者嘗試開展小學“道德與法治”主題活動的項目化學習實踐研究,旨在引導學生學習知識與技能的同時,通過一個個項目研究來提升學生能力,以解決問題為目標去思考和實踐。具體策略如下。

一、立足教材,亮化活動目標

小學統編教材《道德與法治》每一課都設有二到四個內容,每一部分的內容如同文章的小標題一樣,提示了教學活動的主題目標和內容。根據這些小標題來設計項目化學習活動中驅動性問題,既明確要點,又能確保學生通過項目對知識產生足夠的理解。筆者在組織五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四單元《驕人祖先燦爛文化》的第八課《美麗文字民族瑰寶》主題活動教學時,引導學生一起討論設計了“豐富多樣”“歷史悠久”“文化傳承”這三個主題活動目標,衍生成“豐富多樣的文字體現在哪里”“文字的歷史演變是怎樣的”“如何更好地做到漢字文化的傳承”這三個驅動性問題,從而亮化課堂活動目標,在驅動性問題中獲得實踐探究。

二、行為對照,強化活動主體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活動設計需聚焦兒童的生活與成長,以學生為主體。與傳統教學中的學習任務相比,項目式學習的實踐特征更明顯,設計的情境更具挑戰性和真實性,學生作為實踐主體,需要不斷與其他師生及事物互動,才能獲得最終的產品或成果,這都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我不拖拉》一課中,教師出示“拖拉國的小居民時常會說‘等一下‘還沒完,三心二意做完”這些內容,請學生思考自身是否存在類似的拖拉現象,而這一過程就是對照的過程,是學生自身與拖拉王國的小居民進行對照的過程。在這樣的對照中,學生對“拖拉”這一概念的分辨更鮮明,更會正視自身的“拖拉”現象,從而不斷規范自己的言行,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思維碰撞,深化活動過程

項目式學習有助于鍛煉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活動往往由“幾個活動環節”構成,每一個環節之間有相應的邏輯關系,有時呈現主題式螺旋上升。因此,教師可設計跟課堂主題相關的“問題串”“問題鏈”,幫助學生獲得決策、創造、系統推理分析等高階思維能力的鍛煉。筆者在教學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九課《中國有了共產黨》之《紅軍不怕遠征難》這一課時,引導學生一起設計了“問題鏈”,即:1.“紅軍不怕遠征難”,“難”在哪?2.長征這么難、這么苦,為什么紅軍都不怕?3.是什么力量支撐著紅軍長征?4.在和平年代,我們還是否需要長征精神呢?我們應該怎樣學習和踐行長征精神呢?學生在這些環環相扣的“問題鏈”中思考、辨析、討論、交流、探究,獲得了高階思維能力的鍛煉,深化了活動過程。[1]

四、妙用媒介,優化活動成果

項目化學習成果是指在項目化學習結束時產生的作品、產品、報告等。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教學手段也在不斷地更新,希沃白板、微課、平板電腦等慢慢地進入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活動中,優化展示活動成果。筆者在執教五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四單元《驕人祖先燦爛文化》的第八課《美麗文字民族瑰寶》時,運用“優學派智慧課堂教師端”和“優學派智慧課堂學生端”,以云學習系統為支撐,運用在線展示、互動交流、拍照上傳等技術,進一步展示學生的活動成果,生動而有效。

五、關注實踐,活化活動評價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項目化主題活動中,需要對學生進行探究性實踐評價。學生是活動的主體,學生體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努力程度和創新表現都可以是評價的關注點。對學習實踐的評價有助于學生拓展相關知識,提高理解力,增強對學習的熱情,積極反思,提高自我評估能力。在學習《紅軍不怕遠征難》這一課時,設計了課前“搜集紅軍長征過程中的小故事”這一項目,學生們十分用心地做成了故事卡片,很有意義。于是,筆者設置了課中故事展示環節,不僅請學生分享他們搜集到的故事,還通過投影儀展示學生的故事卡片,對學生的制作過程和分享過程給予肯定和高度評價。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項目化學習背景下,小學道德與法治開展主題活動教學不僅僅是新時代教育課程改革的內在要求,更是小學教育事業發展與深化實踐的必經之路。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要深刻認識到自己肩上的職責與使命,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斷調整和優化教學方法,提升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2]

參考文獻:

[1]王濤.聚焦核心素養,提升課堂效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實踐路徑[J].華夏教師,2022(02).

[2]管葉青.讓法治教學接上童氣——以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冊《人大代表為人民》教學為例[J].基礎教育課程,2021(12).

猜你喜歡
項目化學習活動設計實踐研究
以項目化學習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實踐教學策略研究
當項目化學習遇見STEAM課程
“透鏡”課題教學的活動設計
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活動設計
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活動探究
小學英語聽力教學活動設計
提高煤礦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實踐研究
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高校公體課中的實踐研究
初中數學教學微課的實踐教學研究
文言文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