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少年女子足球運動員功能性動作能力與下肢爆發力、Y-平衡的關系探究

2024-03-25 07:30崔健華張俊杰
四川體育科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爆發力靈活性少女

崔健華,張俊杰,葉 俊

中國少年女子足球運動員功能性動作能力與下肢爆發力、Y-平衡的關系探究

崔健華1,張俊杰2,葉 俊3

(1.南京科技職業學院,江蘇 南京,210044;2.首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北京,100191;3.淮北師范大學,安徽 淮北,235000。)

目的:分析中國少年女子足球運動員(以下簡稱國少女足)功能性動作篩查評分結果與下肢爆發力、Y-平衡存在的內在聯系,為提高國少女足運動員運動表現提供參考。方法:選取24名國少女足運動員進行功能性動作篩查測試、20m沖刺、立定跳遠、下蹲跳、Y-平衡測試,并對結果進行分析。位置間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相關性研究采用Person分析。結果:(1)國少女足運動員功能性動作篩查測試平均分為16.20,最佳截斷點為14.5分;(2)跨欄步、主動直膝抬腿與20m分段沖刺速度存在顯著負相關(r=-0.466,P<0.05;r=-0.367,P<0.05),過頂深蹲動作模式與立定跳遠存在顯著正相關(r=0.181,P<0.05),Y-平衡臨界值在各個位置之間存在統計學意義(P<0.01);(3)FMS總分對準確預測國少女足球員非接觸性損傷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曲線下面積為0.903。結論:(1)我國優秀國少女足運動員髖關節主動靈活性和臀大肌-髂脛束聯合等肌群的主動柔韌性較好,但存在膝關節、髖關節穩定性差、軀干核心區肌群控制能力不足等問題,訓練應著重加強臀部肌群的激活與練習、核心區穩定與核心區力量訓練。(2)FMS得分與20m分段沖刺速度存在顯著負相關,與立定跳遠存在顯著正相關,與下蹲跳能力存在正相關,與Y-平衡得分存在負相關,FMS測試得分并不能全面反映球員下肢爆發力、Y-平衡能力的高低,測試評估與訓練需要考慮球員個體差異性,強調針對性幫助球員提高運動表現,降低損傷風險。

國少女足;功能動作篩查;下肢爆發力;Y-平衡;ROC曲線

足球比賽中以身體對抗、反復沖刺、減速制動、變向、縱跳等動作模式為主,優秀足球運動員需要具備良好的力量、爆發力和動作質量[1]。尤其對于女足運動員而言,在完成側切和急停起跳動作時的膝關節屈角較小,足底壓力中心更靠近腳尖,不良的落地技術是女足運動員高發前交叉韌帶損傷的原因[1,2]。研究表明,女足球員前交叉損傷發生的概率是男足球員的6倍,因此良好的動作質量、力量水平對預防損傷存在重要影響作用[2]。

功能性動作篩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FMS)通過7個動作模式觀察和評估受測者身體關節靈活性(Mobility)與穩定性(Stability)的情況[3],它可以放大受測者動作代償的問題,從而更容易發現問題所在。也正是這些動作上的瑕疵會導致運動鏈系統出現故障,并使受測者在活動時動作效率不高,增加運動損傷風險[4]。根據篩查后得到的總分可簡易地識別個體的功能限制和不對稱,預測非接觸性運動損傷風險[3,4]。然而,目前國內對優秀女足運動員的FMS研究報道較少。因此,本研究以國少女足運動員為研究對象,探究動作質量與下肢爆發力、Y-平衡是否存在顯著關聯性,為女足青訓選材、體能訓練和損傷預防提供數據支撐。

1 研究方法

1.1 測試法

1.1.1 測試對象選取2019-2020年參加國家女足青訓營U14選拔隊的運動員為研究對象,其中排除1周內有急性運動損傷及身體不適的球員,共有24名運動員納入本研究。運動員基本信息見表1。

1.1.2 測試地點和測試內容測試地點在武漢塔子湖訓練基地;測試內容:FMS、Y-平衡、20m分段沖刺、立定跳遠和下蹲跳測試。

表1 研究對象基本信息

1.2 測試方法

執行標準化的熱身方案,主要包括臀部激活、動態拉伸、行進間動作技能整合、神經動員,為后續測試做好準備。

1.2.1 20m分段沖刺測試 使用3組Swift Speed Light激光門,分別放置于起點處、10m處和20m終點處,分段沖刺時間及速度數據采集的是:0-10m,10-20m,0-20m。另外,激光射線與接收門板的設置高度控制為60cm,進行3次測試,每次間歇2-3min[5]。

1.2.2 立定跳遠(Standing Long Jump,SLJ)測試在地面貼2-3英尺長的膠帶作為起點,腳趾站立于起始線后方,雙手擺臂下蹲,并盡可能向前跳躍,必須在跳躍后雙腳著地。記錄時從運動員最靠近起點腳踝的后緣,且用皮尺測得與起點之間的距離,記錄三次成績,取最好值,最小單位精確到1cm[6]。

1.2.3 下蹲跳(Counter Movement Jump,CMJ)選擇便攜式測力臺(KISTLER GYMMY JUMP),球員雙腳踩在測力臺上,保持下肢平穩,聽到“跳”的口令后,運動員下蹲至深蹲姿勢[7]。另外,在下蹲跳前維持此姿勢2-3s,之后盡可能垂直向上跳躍。測驗中,離地與著地的姿勢應保持一致[6]。將進行三次測試,每次間歇2min,取最佳成績[6,7]。

1.2.4 功能性動作篩查測試依次進行:過頂深蹲、跨欄架、直線弓箭步、肩關節靈活性(活動度)、主動直膝抬腿、軀干俯臥撐、旋轉穩定性;在完成這7個動作模式時需要球員關節部位靈活性與穩定性的balance。測試時,要求盡個人最大努力完成。若存在穩定性和靈活性功能障礙,則薄弱環節和不balance就會充分表現出來[8,9]。此外,肩關節靈活性、軀干俯臥撐及旋轉穩定性動作模式測試結束后,進行排除性篩查,依次為肩峰撞擊測試、背伸測試(Spinal extension-clearing test)、跪拜式。在整個測試評估過程中,始終由一名測試人員進行評分。分值從高到低為3分、2分、1分、0分,每一項動作模式測試的評分標準均為4個等級,總分數區間為0-21分。其中,跨欄步、主動直膝抬腿、肩關節靈活性、軀干穩定俯臥撐、旋轉穩定性測試動作模式需要進行左右兩側分別進行測試評估,最終該項得分取最低分。

表2 功能動作篩查內容及評分標準

1.3 數據處理

數據以“平均數±標準差”表示。各位置之間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相關性研究采用Person相關分析,顯著性水平取0.05。

2 研究結果

2.1 功能性動作篩查得分

結果表明,國少女足運動員FMS總分均值為16.20。分析發現,不同位置間FMS總得分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7個動作模式測試得分情況可以發現,主動直膝抬腿測試得分均值最高,說明女足運動員具有很好的髖關節靈活性且異側髂腰肌功能狀態良好。肩部靈活性測試狀況良好,但仍有部分球員出現陽性體征。而軀干穩定俯臥撐和旋轉穩定性的得分不理想,尤其是守門員的測試得分較低,多數球員在進行軀干穩定俯臥撐動作模式測試時出現0分。因此,國少女足運動員軀干在矢狀面的穩定性、抗屈伸的能力和神經協調控制能力需引起重視并著重加強。訓練安排上要重點安排核心區穩定訓練、核心區力量訓練,例如利用瑞士球、藥球、平衡軟塌等小器材,給予球員多平面、多方向的訓練干擾,同時也可以加入趣味性的雙人干擾練習,增強球員動態穩定能力。

表3 功能性動作篩查測試結果

2.2 功能性動作篩查總得分與運動損傷風險

2.2.1 功能性動作篩查總分與ROC曲線 ROC曲線是用來評判分類和檢測結果的優劣或好壞。ROC曲線以真陽性率為縱坐標,以假陽性率為橫坐標繪制而成[7]。AUC(Area under Curve,AUC)為0.5的假設具有顯著性差異,分析和觀察ROC曲線不同截點位置,從而可以準確的預測國少女足運動員非接觸性損傷的靈敏度、誤判率。

此外,使用二元logistic回歸來判斷FMS總分是否會影響陽性體征的情況,若存在顯著影響,才能更進一步的選擇ROC曲線進行診斷價值研究。經統計分析,方程中的變量顯著性為0.022(P<0.05),所以FMS總分顯著影響陽性體征的發生另外,由于?=-1.085<0,FMS總得分顯著負向影響陽性案列的出現,即球員功能動作篩查總分越高,則出現陽性案例的可能性就越小。

表4 功能性動作篩查總分ROC的AUC計算結果

注:P與AUC為0.5的假設比較顯著性,**:P<0.01;*:P<0.05。

2.2.2 功能性動作篩查總分與敏感度、誤判率統計分析發現,國少女足運動員FMS總分的最佳截斷點為14.5分,以14.5分來診斷是否會產生陽性案例的準確度,其對應的敏感度為0.889,特異性為0.833,約登指數為0.722(見表6)。因此,本研究可以認為14.5分是國少女足運動員非接觸性損傷發生的截斷點或臨界值。24名球員中,有17人FMS總分高于14.5分,占總人數的70.8%。

表5 功能性動作篩查總分及位置間球員得分臨界值對應的敏感度、特異性、YI

2.3 下肢爆發力與Y-平衡的測試結果

檢索發現,并未查找到高水平女足U14年齡段在20m分段成績、立定跳遠及CMJ成績的評定標準。但國外有研究對12-13歲左右的男足球員進行過此類測試,其并不能作為本研究對球員爆發力評價的標準,故不做評價。分析結果表明,不同場上位置球員20m分段成績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但短距離(見表7)沖刺動成績可作為教練組技戰術安排和球員選拔培養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

另一方面,YBT得分的評價標準尚無相關針對性研究成果。因此,本研究不對下肢爆發力數據及Y-平衡得分情況做定性評價。經統計分析發現,Y-平衡臨界值在不同位置間存在統計學意義(P<0.01)。Y-平衡臨界值大于95cm的球員占全體球員的比例為71%(見表8)。

表6 下肢爆發力指標數據結果

表7 Y-平衡測試結果(cm)

2.4 功能性動作篩查各測試動作模式與下肢爆發力、Y-平衡的相關性

功能動作篩查得分與0-10m、10-20m、0-20m沖刺成績、立定跳遠、CMJ、Y-平衡測定值的相關性分析(表8)。

表8 功能性動作篩查的動作模式得分與下肢爆發力、Y-平衡相關性

注:*:P<0.05。

2.5 下肢爆發力、Y-平衡與功能動作篩查總分的相關性

國少女足運動員FMS總分與0-10米(r=-0.365,P=0.046<0.05)存在統計學意義,與其他測試項目不存在統計學意義(見表9)。

表9 功能動作篩查總分與下肢爆發力、Y-平衡的相關性

注:“*”表示P<0.05

3 討論與分析

3.1 統計結果分析

本研究結果表明國少女足運動員FMS總分最佳截斷點為14.5分,敏感度和約登指數分別為0.889、0.722,以14.5分作為截斷點,敏感度很高且誤判率較低(16.7%),若以16.5分作為截斷點時,雖然誤判率為0,但約登指數為0.611,小于0.722,同時敏感度0.611也小于0.889。因此,將FMS總得分14.5作為國少女足運動員非接觸性運動損傷風險功能動作篩查總分的臨界點。

3.2 國內外學者對FMS總分、Y-平衡在損傷預測選擇最佳截斷點上的研究

Moore[10]等人(2019)對FMS研究進行Mate分析發現,有29篇研究文獻證實FMS總分在很大程度上與橄欖球運動員(P<0.01)、冰球運動員(P<0.05)呈現顯著性相關,但是也有部分學者持不同的觀點和看法。Kiesel[11]等人(2007)對高水平橄欖球運動員的測試分析發現,以14分為最佳截斷點時,當球員FMS總分低于14分,則非接觸性運動損傷發生概率較高。此外,LineK[12]等人(2019)研究分析了FMS總分與Y-平衡測試表現與青少年精英足球運動員腹股溝疼痛及髖關節功能障礙之間的相關性。結果表明,存在腹股溝疼痛及髖關節功能障礙的球員在進行Ybalance測試時后內側、后外側及綜合臨界值較低,而不存在此傷病的球員與FMS總分呈正相關,說明功能動作篩查與Ybalance測試能夠預測青少年足球運動員腹股溝疼痛及髖關節功能障礙。除此之外,Shimoura K[13]等人(2019)研究大學籃球運動員發生運動損傷與FMS總分之間的關聯性,結果表明只有過頂深蹲與跨欄步與籃球運動員發生運動損傷具有顯著性相關。與此同時,薈萃國內研究文獻發現,趙海波[8]等人(2019)研究中國國家隊游泳運動員下肢爆發力與FMS得分的相關性發現,以16.5分作為中國游泳運動員FMS總分的最佳截斷點。周龍峰[14]等人(2016)對中國高水平擊劍運動員進行功能動作篩查研究表明,擊劍運動員FMS總分低于15分時,發生運動損傷的概率則成倍增加。而王駿昇[15]等人(2016)研究認為,中國射擊運動員FMS總分低于15分時,損傷概率也將增加。FMS總分沒有統一的最佳截斷點,可能是由于項目特征及比賽的制勝規律不同導致,而且不同項目的力學特點及動作模式不同。因此在進行功能動作篩查、Y-平衡等測試評估時,需要根據項目特征和運動員的特點因項目、因人而異。

3.3 足球比賽特征與損傷類型的分析

足球運動中包含許多短距離沖刺和高強度無氧運動的場景,間歇階段以走、慢跑為主的低強度有氧恢復,以便為下一個高強度跑動做好準備[16]。國少女足運動員主動直膝抬腿動作模式的得分最高,球員能夠高質量的完成主動直膝抬腿動作,除了髖關節的活動度及腘繩肌的柔韌性較好之外,異側的髂腰肌需要具備良好的功能狀態。良好的髖關節靈活性和腘繩肌柔韌性,利于充分擺動、充分發力。對側髂腰肌及腘繩肌柔韌性較好,利于降低大腿后群拉傷及腹股溝拉傷風險。

3.4 功能動作篩查分析

3.4.1 深蹲動作模式測試結果分析 過頂深蹲動作模式評價肩、胸、腰、髖、膝、踝的靈活性及雙側對稱功能活動能力,雙臂上舉主要反映胸椎和雙肩靈活性[17]。足球比賽中,尤其是防守球員壓迫持球球員時,降低重心,下肢做的動作模式類似深蹲。肩部靈活性主要評估肩關節的功能,在身體對抗中,利用手臂去阻擋對手持球突破,面向進攻方向。國少女足運動員在過頂深蹲動作模式中表現出較好的關節活動度和穩定性。

3.4.2 跨欄步動作模式測試結果分析 跨欄步動作模式主要評價骨盆及髖關節的活動能力及動態穩定性。單側的運動能力對競技體育成績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短距離的加速、變向、帶球突破、移動中傳接球、射門等要求球員具備良好的單側動作質量。國少女足運動員跨欄步動作模式中得分較高,表現出較好的髖關節雙側不對稱情況下的靈活性及動態穩定性。

3.4.3 直線弓箭步動作模式測試結果分析 直線弓箭步評價髖關節、踝關節的靈活性和穩定性,股四頭肌柔韌性和膝關節穩定性及以上素質的雙側對稱性。弓箭步是減速-變向的動作模式[8],在足球運動中,加速-減速-制動-變向是頻率發生較高的動作模式,快速擺脫防守球員,除了要求運動員具備很好的關節活動度,還需要良好的力量及爆發力水平。國少女足子足球隊運動員在直線弓箭步動作模式測試中,平均得分為2.33。

3.4.4 肩關節靈活性測試結果分析肩關節靈活性測試主要評估綜合測試評價肩關節內旋、后伸及內收的功能,同時能反映肩關節的靈活性和雙側對稱性[17]。結果表明,全體球員平均達到了2.50分,但守門員的得分最低。排除性篩查時,有一名守門員出現了陽性案列。這也許和守門員位置特點有關。比賽中有多次雙手阻擋球入網、手拋球等。肩關節靈活性及肩袖肌群的穩定性,包括圍繞在肩胛骨、肩峰周圍的肌肉力量和爆發力對守門員來說,尤為重要[18,19]。此外,從整體的角度去分析,日常訓練中加入關節活動度練習,包括胸椎靈活性、髖關節靈活性等。

3.4.5 主動直膝抬腿動作模式測試結果分析 主動直膝抬腿主要測試評估主要反映當對側固定時,股四頭肌的能力和腿后側肌群的柔韌性以及異側髂腰肌的緊張程度。該動作模式很大程度上反應了髖關節的靈活性水平,足球比賽中常見的技術有:傳球、接球、停球、射門等。國少女足運動員在進行主動直膝抬腿動作模式測試中得分最高。比賽中,不時進行短距離的加速,搶斷再加速-制動,良好的髖關節靈活性及腘繩肌柔韌性是提高沖刺跑能力的重要影響因素[20]。

3.4.6 穩定俯臥撐與旋轉穩定性動作模式測試結果分析 穩定俯臥撐測試主要在于評價在上肢對稱運動時,軀干在矢狀面的穩定性及抗屈伸的能力;而旋轉穩定性則評價在上下肢聯合運動的同時,軀干的多個平面的穩定性,反映良好的神經協調和能量傳遞效率[21]。國少女足運動員這兩項評分最低,分別為1.96分和1.92分,說明她們上肢力量及核心區穩定-協調能力較差。足球比賽中,防守球員壓迫進攻球員、1對1身體對抗、頭球爭頂、沖刺跑等動作模式中,要求球員具備核心區穩定、核心區爆發的能力。

體能測試與評估能夠幫助教練員更全面地了解球員,利于進行技戰術的訓練和安排。20m分段跑,其中0-10m主要反映啟動速度,10-20m反映短距離內的加速能力,0-20m主要球員移動能力;CMJ和立定跳遠分別反映球員垂直方向的爆發力及水平方向的爆發力水平;Y-平衡測試對比兩側腿及三個不同方向的功能狀態。良好的爆發力水平是短距離沖刺、比賽中身體變向加速、擺脫防守、創造進球機會的重要基礎,更進一步說其也是呈現主教練戰技術打法的根本基石。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 論

(1)我國優秀國少女足運動員髖關節主動靈活性和臀大肌-髂脛束聯合等肌群的主動柔韌性較好,但存在膝關節、髖關節穩定性差、軀干核心區肌群控制能力不足等問題,訓練應著重加強核心區激活練習、核心區穩定訓練與核心區力量訓練。

(2)FMS得分與20m分段沖刺速度存在顯著負相關,與立定跳遠存在顯著正相關,與下蹲跳能力存在正相關,與Y-平衡得分存在負相關,FMS測試得分并不能全面反映球員下肢爆發力、Y-平衡能力的高低,測試評估與訓練需要考慮球員個體差異性,針對性幫助球員提高運動表現,降低運動損傷風險。

4.2 建 議

(1)建議加強國少女足運動員髖關節,尤其是臀部肌群的力量訓練,提高膝關節穩定性,重視基本運動能力的發展,基礎動作模式的發展,強調對稱性、均衡性力量水平的提高;

(2)運動項目的競技能力主導因素存在差異,因此不同項目和不同水平運動員預防非接觸性損傷風險的功能動作篩查總分閾值不存在統一性和標準性,應結合實際情況,不可照搬照用。

[1] 劉 卉,張美珍,李翰君,等.足球運動員在急停起跳和側切動作中前交叉韌帶損傷的生物力學特征研究[J].體育科學,2011,31(12):38~43.

[2] Hammami M, Negra Y, Shephard R J, et al. Effects of leg contrast strength training on sprint, agility and repeated change of direction performance in male soccer players[J]. The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and physical fitness, 2017, 57(11): 1424~1431.

[3] Zalai D, Panics G, Bobak P, et al. Quality of functional movement patterns and injury examination in elite-level male professional football players[J]. Acta Physiologica Hungarica, 2015, 102(01): 1~9.

[4] Marques V B, Medeiros T M, DE F S S, et al. The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FMS?)in Elite Young Soccer Players between 14 and 20 Years: Composite Score, Individual-test Scores and Asymmetr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Physical Therapy, 2017, 12(06): 977~986.

[5] Contreras B, Vigotsky A D, Schoenfeld B J, et al. Effects of a six-week hip thrust vs. front squat resistance training program on performance in adolescent male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2017, 31(04): 999~1008.

[6]Essentials of strength training and conditioning 4th edition[M]. Human kinetics, 2015.

[7]Acero R M, SáNCHEZ J A, FERNáNDEZ-DEL-OLMO M. Tests of vertical jump: Countermovement jump with arm swing and reaction jump with arm swing[J]. Strength & Conditioning Journal, 2012, 34(06): 87~93.

[8] 趙海波,周愛國.游泳運動員核心穩定性、下肢爆發力與功能動作的相關性研究[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47(04):117~124.

[9] Izraelski J . Movement: Functional Movement Systems: Screening, Assessment, and Corrective Strategies[J]. Jcca.journal of the Canadian Chiropractic Association.journal De Lassociation Chiropratique Canadienne, 2012, 56(02): 158~158.

[10] Moore E, Chalmers S, Milanese S, et 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and Injury Risk in Sporting Popula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Sports Medicine, 2019: 1~15.

[11] Kiesel K, Plisky P J, Voight M L. Can serious injury in professional football be predicted by a preseason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J].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physical therapy: NAJSPT, 2007, 2(03): 147~156.

[12] Linek P, Booysen N, Sikora D, ET AL.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and Y balance tests in adolescent footballers with hip/groin symptoms[J]. Physical Therapy in Sport, 2019, 39: 99~106.

[13] Shimoura K, Nakayama Y, Tashiro Y,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Scores and Injuries in Male College Basketball Players[J]. Journal of sport rehabilitation, 2019, 1(aop): 1~5.

[14] 周龍峰,王守恒,吳志敏,等.我國優秀擊劍運動員身體運動功能與傷病發生概率研究[J]. 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6,28(04):344~347.

[15] 王駿昇,羅小兵,嚴海龍.國家射擊隊運動員傷病與功能動作篩查的相關性分析[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6,28(04):352~355.

[16]徐建武,劉道滿,趙 凡,等. 功能動作測試(FMS)在優秀運動員損傷風險評估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14,33(09):855~859.

[17]黎涌明,資 薇,陳小平. 功能性動作測試(FMS)應用現狀[J]. 中國體育科技,2013,49(06):105~111.

[18]Kokstejn J, musalek M, Wolanski P, et al. Fundamental Motor Skills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Fitness and Soccer-Specific Motor Skills in Young Soccer Players[J]. Frontiers in physiology, 2019: 10~14.

[19]Aquino R, Puggina E F, Alves I S, et al. Skill-related performance in soccer: a systematic review[J]. Human Movement, 2017, 18(05): 3~24.

[20]Dardouri W, Selmi M A, Sassi R H, et al. Reliability and discriminative power of soccer-specific field tests and skill index in young soccer players[J]. Science & Sports, 2014, 29(02): 88~94.

[21]Leyhr D, Kelava A, Raabe J, et al. Longitudinal motor performance development in early adolescenc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adult success: An 8-year prospective study of highly talented soccer players[J]. PloS one, 2018, 13(05): e0196324.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unctional Movement Ability, Lower Extremity Explosive Force and Y-balance of National Women's Football Players

CUI Jianhua1, ZHANG Junjie2, YE Jun3

(1.Nanjing Polytechnic Institute, Nanjing Jiangsu, 210044, China; 2.Graduate School, Capital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Beijing, 100191, China; 3.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Anhui, 235000,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sults of functional action screening and the explosive power and y-balance of lower limb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Chinese girl football players. Methods: 24 Chinese adolescent athletes were selected to perform functional action screening test, 20-meter sprint, standing long jump, reverse jump and y-balance test, 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The single factor variance analysis was used between the positions, and the correlation study was conducted by person analysis. Results: (1) the average score of functional action screening test of Chinese adolescent foot athletes was 16.20, the best cutoff point was 14.5; (2)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hurdle step, active straight knee lifting and sprint speed of 20 m segments (r=-0.466, P < 0.05; r=-0.367, P < 0.05), and the y-balance threshold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standing long jump (r = 0.181, P < 0.05), and the y-equilibrium critical value was in each position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1); (3) the total score of FMS had a high diagnostic value for predicting the non-contact injury of Chinese young girls football players, and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was 0.903. Conclusion: (1) the active flexibility of hip joint and the combination of gluteus maximus iliotibia and other muscle groups of excellent Chinese adolescent foot athletes are better, bu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knee joint, poor stability of hip joint, insufficient control of trunk core area muscle group, etc. the training should focus on strengthening the activation and practice of gluteus muscle group, stability of core area and strength training of core area. (2) FMS score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sprint speed of 20 m, and h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standing jump distance,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squat jumping ability, an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y-balance score. The FMS test score can not fully reflect the explosive power of the lower limbs and the level of y-balance ability of the players.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of the player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test evaluation and training, and the targeted measures can help the players improve their sports Performance, reduce the risk of sports injury.

National Minority of Women's Football;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ing; Lower Extremity Explosive Force; Y- balance; ROC curve

G804.22

A

1007―6891(2024)01―0035―07

10.13932/j.cnki.sctykx.2024.01.08

2021-06-04

2023-1023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2023年度高等教育科學研究規劃課題(編號:23TY0205)《“體教融合”背景下我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與優化策略研究》。

張俊杰,男,安徽合肥人,首都體育學院在讀博士,研究方向:體能訓練理論與實踐。

猜你喜歡
爆發力靈活性少女
新型儲換熱系統在熱電聯產電廠靈活性改造中的應用
復合式訓練對高?;@球運動員下肢爆發力的影響
試論舉重運動爆發力訓練的特點及方法
一擊即中
承認吧,這就是暑假在家的你
當這屆90后老了
基于SVD可操作度指標的機械臂靈活性分析
更純粹的功能卻帶來更強的靈活性ESOTERIC第一極品N-03T
POWER CLEAN誘發你的暗黑爆發力
我的少女心一擊即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