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醫科背景下醫學院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探究

2024-03-26 00:57張冬梅劉紅芝
江蘇科技信息 2024年3期
關鍵詞:醫科本科生醫學

張冬梅,劉紅芝

(徐州醫科大學 圖書館,江蘇 徐州 221002)

0 引言

2019年4月,“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提出要突破現有學科格局,促進跨界融合,凝練文理醫工農科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大力培養復合型、創新型高素質人才[1]。2021年12月,教育部高教司吳巖司長在“繼承與創新:大學圖書館現代化新征程”學術研討會上指出,高校圖書館要改革傳統人才培養模式,探索新時代育人新范式[2]?!镀胀ǜ叩葘W校圖書館規程》(教高〔2015〕14號)第31條指出,圖書館應全面參與學校人才培養工作,應重視開展信息素質教育,采用現代教育技術,加強信息素質課程體系建設。信息素養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以近兩年來徐州醫科大學圖書館本科生信息素養培育為例,結合新醫科建設背景,通過分析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探討改革的具體實現路徑和建議,以期為新醫科背景下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提供有益參考。

1 新醫科背景下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的突破口

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材料科學、互聯網技術等在醫學圖像識別、航天醫學、海洋醫學、機器人手術、遠程醫療等方面研究熱點頻出,也為新醫科的建設與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醫學教育除了厚專業、重臨床要求,還要有關聯、協同、跨學科、創新能力[3]。為實現新醫科醫學人才培養目標,迫切需要突破現有的醫學生信息素養教育模式。

1.1 信息素養教育在新醫科建設中的獨特價值

基于新醫科背景下醫學院校圖書館改革的迫切需要,應不斷優化資源和館員隊伍結構,引領帶動作為新醫科的醫學生信息素養建設整體水平的提升。本質而言,信息素養教育并非一門獨立的學科,而是一項綜合實踐能力訓練,并且與圖書館有著天然的聯系。一方面,圖書館資源與服務可賦能信息素養教育,拓展思維、開闊視野,為新醫科改革提供動力;另一方面,新醫科建設反向賦能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并為其提供方向上的指引[4-5]。

1.2 新醫科背景下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模式需要變革

新醫科建設要求醫學院校圖書館在知識資源的組織與發現過程中要注意與醫學相關學科資源和人才的儲備[6-7]。首先,信息技術推動著圖書館研究范式的變革,也帶來了信息素養教育模式持續創新的必然訴求。其次,新醫科背景下多學科體系的交叉融合要求信息素養教育拓寬視野。隨著計算機網絡化的普及,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廣泛應用,傳統的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在本科教育課程體系設置中的作用在下降,面臨著角色被逐漸弱化的尷尬境遇。

2 徐州醫科大學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調研分析

2.1 研究對象、思路和方法

徐州醫科大學本科生醫學文獻檢索課程性質設定為選修限選課,課時設置為18學時,開設年級為3年級,因此本文以2021級為調查對象,開設醫學文獻檢索課程的專業僅有麻醉學(348人)、預防醫學(133人)、醫學影像學(140人)3個專業,共計621人。調查內容主要圍繞文獻檢索課程、閱讀推廣活動和數據庫培訓系列講座。共發放問卷621份,回收有效問卷600份,有效率為96.6%。利用SPSS 22.0軟件進行調查結果統計分析。

2.2 調查結果及分析

從調查結果數據(見表1)來看,72.7%的學生認為圖書館在個人信息素養提升過程起著重要作用,本科生對圖書館的學習環境和服務滿意度以及信息素養教育的系列工作與活動整體較為滿意,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有待進一步改進。

表1 2021級本科生對圖書館現有信息素養教育服務的態度

2.2.1 重視力度不夠

徐州醫科大學2021級本科生招生專業22個,招生總數2 849人,開設醫學文獻檢索課程的僅有3個專業,621人,專業占比13.6%,人數占比21.8%。調查顯示72.3%的學生認為文獻檢索課較為重要,有助于個人學習成長;27.7%的學生認為課程開設意義不大甚至無用,這說明大部分學生對課程開設持支持與認可的態度,少數尚存在認知和重視程度上的偏差。對于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和數據庫培訓系列講座調查情況均不盡如人意:54.2%的學生認為館閱讀推廣系列活動意義不大或不關注該;67.8%的學生認為數據庫培訓系列講座對個人意義不大或從不關注。數據分析表明,圖書館仍是信息素養教育的重要陣地,但學校對本科生信息素養教育的重視度整體表現較弱。一方面,學校教務管理部門在本科生課程安排上未能給予所有醫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課堂空間;另一方面,醫學本科生由于學業任務重,沒有畢業論文的撰寫要求,導致部分本科生參與信息素養教育的主觀意愿不強烈。

2.2.2 與專業結合力不夠

在調查圖書館現有信息素養教育與專業結合力問題上(見表2):56.9%的學生認為文獻檢索課程與專業學習結合力一般或者差;90.0%的學生認為閱讀推廣系列活動與醫學專業學習關聯性一般或差;87.5%的學生認為數據庫講座、培訓與醫學專業學習關聯性一般或差。數據分析表明,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課程、閱讀推廣和數據庫系列講座在內容與模式上與專業結合力是不夠的,缺乏個性化、精準化,使其在本科生中的調查結果不盡如人意。

表2 2021級本科生對圖書館現有信息素養教育影響因素評價分析[人數(%)]

2.2.3 教師引導力不夠

在調查教師對信息素養的引導力問題上(見表2):44.0%的學生認為圖書館老師發揮的作用一般或差;58.0%的學生認為專業課老師在學生信息素養形成中的作用一般或差。數據分析表明,無論圖書館老師還是專業課老師在對學生引導力的作用發揮上都是不理想的,大部分老師只是單純教授課程知識,在授課環節中未給予學生足夠的信息素養教育培養空間,如何在課程中加強學生信息素養教育仍需進一步進行科學規劃。

3 新醫科背景下醫學生信息素養教育路徑的思考

3.1 以新醫科思維重構醫學生信息素養的教育理念

醫學本科教育改革迫切需要以理念更新凝聚新醫科建設共識,需要利用好圖書館的主體作用,推動醫學生信息素養教育方法、內容及模式的更新。第一,信息素養培育重構要以新醫科建設理念為先導。新醫科建設意味著醫學教育轉型的新時代,所謂變則通、通則久。醫學院校圖書館要主動適應新要求,在新起點上重構信息素養培育體系,將新醫科的概念落實到工作的各環節[8]。第二,繼續深入教育方法的改革,多元化的教育資源,多元化的組織形式,多學科的融合培養將是未來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新型模式重點考量。第三,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在信息素養中的價值。數字化環境更加呼吁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工作融合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教學方法的創新與實踐。

3.2 重塑以學習為中心的生態系統

新醫科建設要求打破學科壁壘,關鍵是要調動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創新和自我發展。第一,將信息素養培育嵌入本科生教育教學體系中,注重知識教育與素質教學緊密結合,協調處理教學環節中(目標、大綱、內容、方法等) 錯綜復雜的關系,既要符合大綱要求,又要契合學生學習需求。第二,加強信息素養教育的組織與管理,由學校管理部門牽頭組織各部門,各學科教師共同參與。第三,教師角色的重定位,教師不再是知識傳授的主體,而是組織者、研究者、引導者,整個學習生態環境各環節之間的協調者。

3.3 構建跨學科的復合培養體系

信息素養教育是為新醫科建設培養跨學科知識視野和思維方式的醫學人才,但目前,信息素養教育體系尚不完善,限制了構建多元、復合的培養體系。一方面,本科生信息素養教育缺乏實踐層面的應用與檢驗,尚停留在理論教育層面,需要搭建更多的平臺進行實踐檢驗。另一方面,受醫學本科生培養方案與學業任務繁重的直接影響,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僅階段式地面向少部分專業學生??鐚W科的復合培養體系需解決以下問題:第一,圍繞信息素養教育目標,不斷創新和完善從理論向實踐應用轉移的教育方案,重點關注信息素養教育團隊成員跨學科知識與思維能力的提升。第二,重視信息素養教育本身的圖書情報學屬性,體系構建上除信息服務、數據挖掘和知識傳播的理論外,還應融入信息管理、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相關知識內容,實現對信息素養教育內容與理論體系的全新開發,提升學生的數據素養和智能化應用能力。

3.4 壘筑立體化的信息素養教育空間

新醫科背景下的信息素養教育改革呼吁做好整體規劃和頂層設計。應打破時空、地域的限制,由單一走向多元的立體化空間體系。第一,構建開放式數字化平臺。提供信息素養教育學習資源,讓全體學生按需選擇性學習,且可實現信息的實時共享與交互討論。第二,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新媒體介質以及線下空間,做好營銷推廣工作和學習互動空間建設。第三,構建信息素養實踐空間,打造服務于醫學生信息素養教學改革與學生全面發展的特色化空間,基于所設問題進行集學習匯報、協同討論、觀摩研訓、綜合評價等教學研功能于一體的成長空間。

3.5 完善多元化評價與反饋體系

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工作的效果評價與持續發展離不開兩個主體(學生和圖書館)的共同作用。第一,高校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標準的重要依據是學生的學習收獲,這也是當前“以學習為中心”時代理念的要求。信息素養收獲評價標準主要是學生對信息的采集、判斷和利用,從而增進自我學習能力。第二,注重學生體驗,為學生需求和工作評價提供暢通的反饋渠道,定期面向校內師生大規模地開展問卷調查,了解當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進行改進,以更好地滿足師生需求,提高滿意度。

4 結語

新醫科將醫學教育推向新高度,信息素養教育是培養跨學科人才的主要途徑,特別是面向被賦予了“大健康”的新醫科建設要求和期待的醫學人才培養尤為關鍵。新醫科建設目標的提出以及新技術的快速迭代均要求醫學人才信息素養教育整體布局的開放協同。作為信息素養教育主體的醫學院校圖書館,教育范式須由醫學文獻檢索課程輸入為主,向多元化培育模式轉變。生逢偉大時代,新醫科予以醫學院校圖書館建設與發展新的機遇[9],圖書館人需重新審視當下全新的社會環境,秉承新醫科建設的理念,與時俱進,勇于創新。

猜你喜歡
醫科本科生醫學
新醫科背景下醫學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實踐研究
醫學的進步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你必須知道的事
醫學
中醫藥大學本科生流行病學教學改革初探
醫校協同開展醫科生醫患心理教育的調查與對策
醫科院校農村免費定向生的職業價值觀教育探討
醫學、生命科學類
探索如何提高藥學本科生實習的質量
讓教授回歸本科生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