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營養學之父鄭集的養生秘訣

2024-03-26 06:03陸瓊
人人健康 2024年4期
關鍵詞:營養學生物化學長壽

■陸瓊

鄭集教授是我國生物化學的開拓者之一,也是我國衰老生化研究學科和營養學的奠基人,著有《現代中國營養學史料》《中國科學史料叢書》《食物中毒》等書籍。在108 歲那年,他還編輯出版了《鑒證長壽:百歲教授的養生經》,所以他曾被稱為“世界最長壽教授”和“世界最高齡作家”。

1900 年5 月6 日,鄭集出生于四川省南溪縣(今南溪區)劉家鎮一戶貧苦農民家庭。因自幼體弱多病,加上家境貧寒,他14 歲才進入縣高級小學讀書。17 歲時,他以高小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但家里已無錢再供他去上中學,于是輟學回家務農。鄭集并沒有就此放棄對學業的追求,選擇在家自修苦讀中國經典古籍。后來,他從朋友處借了10 塊銀圓遠赴南京求學,并如愿考上了國立東南大學(今南京大學)。因為家里實在太窮,交不起學校住宿費,鄭集便選擇住在南京雞鳴寺的一間破廟里,每天吃的是黑面烤餅,晚上睡在廟里的一塊破匾上。這樣艱苦的環境并沒有磨滅他的志向,反而激發出他更加勤奮讀書的動力。

大學畢業后,鄭集在學校留任并擔任農學院助教。1930 年,他又考取了公費赴美留學的名額,進入被譽為“公立常春藤”的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深造,并將生物化學和營養學作為自己的主攻方向。赴美留學之前,鄭集在日記本中鄭重寫下誓言:“要把中國生物化學這片沙漠,變成林茂草豐的綠洲,這是我至高無上的理想?!? 年后,鄭集如期獲得名校博士學位,隨后帶著最前沿的生物化學和營養學知識回到了祖國。受大學時結識的老師秉志教授的邀請,鄭集來到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工作,并在這里籌建了我國第一個生物化學專業機構——生物化學研究室。1935 年,國立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成立醫學院,鄭集籌備了生物化學系,并成為該系最早的教授之一,自此開始了自己長達70 余年的教育事業。

當時,國民普遍營養不良,大部分人體質孱弱,被列強扣上“東亞病夫”的侮辱性稱謂,令鄭集十分痛心。為改善國民營養狀況,他在研究生物化學的同時也潛心研究營養學,立志通過自己所學來改善國民體質,實現“科學救國”的理想?!肮任锬肽ミ^細會造成營養素丟失”“常用食物的營養素分析”“儲藏和烹調對營養素的影響”等課題研究,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由他發起的。為普及營養知識,增強國人體質,鄭集還為雜志、電臺寫出了一系列科普文章。新中國成立后,他編纂了一系列營養學專著,為中國相關領域的教育事業與學術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

2010 年7 月29 日,鄭集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111 歲。

鄭集并不屬于那種有長壽基因、很少生病的人,相反,他一生為肺結核、胃病等多種疾病折磨。年少時,他曾患上嚴重的肺結核,兩度因病休學數年;年過六旬時,他先后做了3 次開腹手術,住院近一年半;1997 年因失血1000 多毫升,住院80 天;2001 年他摔斷髖骨;2004 年,又因胃病再次住院4 個多月。他長壽靠的是對健康和營養方面專業知識的深度掌握和在生活上的嚴格自律。

他曾經向大家分享過他的長壽秘訣,共有10 點:

1.樂觀積極,陽光心態;

2.生活規律且自律;

3.飲食有度,注意衛生;

4.勞逸結合,保證睡眠;

5.戒煙限酒;

6.改掉不良嗜好,節制性欲;

7.堅持運動;

8.注意小??;

9.做好勞動防護,避免受到意外傷害;

10.多呼吸新鮮空氣,多接觸陽光。

這些看起來都很簡單,但做起來就不那么容易了。下面就讓我們具體來看看他的養生經驗吧。

飲食講究

作為營養學專家,鄭集格外重視飲食,他的16字方針是“一日三餐,定時定量;合理膳食,營養均衡”。具體做法:早餐,1 個煮雞蛋,250 毫升牛奶加一小把麥片,兩片面包;午餐,葷素雜食,巧妙混搭,主要以素食為主,飯前要喝一碗湯;晚餐,五六分飽為宜,以粥品為主。飲食內容上,鄭集主張豐富多彩又樸實無華,五谷雜糧,新鮮蔬菜,時令水果,都是不可或缺的“寶貝”。油炸、腌制類食物,他基本不吃;過辣、過咸、過甜的食物,他敬而遠之。早餐、午餐他只吃七八分飽,保持細嚼慢咽的習慣,每天吃1—2 個水果,喝綠茶。他曾將自己的膳食經驗總結如下:六維營養(經常補充維生素A、B1、B2、B6、C、E),餐飲八律(每頓飯八分飽即可),八有八少(有素有果、有葷有蛋、有奶有茶、有糧有養,少酒少葷、少油少陳、少甜少咸、少懶少撐)。

生活規律

鄭集認為,健康其實很簡單,就是指身體各個器官能協調有序,按照自身固有的規律正常進行,而不要過分去人為干擾。因此,平時要注意勞逸結合,不能讓身體超負荷運轉。生活中,鄭集在起居作息方面極有規律。早上5 點準時起床,然后按摩1 小時。12點準時吃中飯,午餐后睡1—2 小時。下午讀報2—3小時。晚飯后靜坐或散步約半小時,9 點準時入睡。即使大年三十晚上,他也能做到從不破例,按時入睡。

興趣多樣

在《我的回憶錄》一文中,鄭集寫道:“50 歲以后,我業余時間喜歡種菜、養花;60 歲以后,對古典文學漸感興趣,尤喜琢磨唐詩宋詞,偶爾也寫一點詩詞自娛自樂;晚年對國畫欣賞和旅游也越來越感興趣?!睙o論在哪個年齡段,他都會根據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業余愛好,讓生活豐富多彩的同時也讓心里充滿了無窮樂趣。

堅持運動

鄭集對勞動的熱愛從小到老都沒有變過,他會經常做家務,老了生活也一切自理,閑來無事,便在自家后院種植蔬菜,擺弄花草。到了60 歲后,他注意起了鍛煉,每天早晨起床后先在床上做15—20 分鐘他自創的“床上操”。安排好當天工作后,還會再做一套自編的綜合健身操,吃完晚餐后通常會靜坐或是散步半小時。除此之外,學習和創作也是他鐘愛的腦力運動,并把此當成一種樂趣。鄭集精通英、德、法、俄四國語言,74 歲時還在自學日語,90 歲時又在自學朝鮮語。在80—90 歲的10 年間,他獨自編著并出版了7 部專著,同時發表科學論著、述評及科普文章56 篇,合作研究論文16 篇,指導碩士、博士生十余名。100 歲時,他還每天去學校上班,后來不慎摔一跤導致骨折,才離開心愛的校園。

淡泊豁達

鄭集生活非常簡樸,從不講究物質條件。不少保健品商家登門拜訪,請他為產品代言,他都一一婉拒。晚年時,他毅然把自己的房產捐做公益。為此,他還寫過一首《散財歌》:“聚財還須會散財,聚散合理免禍災。取諸社會應反饋,留給兒孫理不該。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給兒孫做奴才。錢多易使人墮落,驕奢淫逸接踵來。從來發富不三代,皆因遺產種禍胎?!彼J為,養身先要養心,心平氣和才能身體健康。在其《生死辯》一文中他強調:“勿求長生草,世無不死藥。只應慎保健,攝生戒偏激。欲寡神自舒,心寬體常適?!彼冀K積極向上、充滿活力,時刻保持樂觀自信、豁達開朗的年輕心態,而且經常告誡人們:“人生在世,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傷心事和不如意的事,關鍵在于有放寬胸懷、治愈內心創傷的能力和抵抗不良情緒的能力?!?/p>

猜你喜歡
營養學生物化學長壽
OBE理念在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專業烹飪營養學課程中的應用與實踐
閱讀使人更長壽
生物化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效果分析
長壽還是短命
植物蛋白有助于長壽
笑能長壽,哭亦延年
探討互動教學法在護理專業營養學教學的效果
習得性無助感與生物化學教學改革研究
PBL教學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網絡教學在高職高專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