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劇集:在產業發展新格局中堅守品質與創新

2024-03-26 09:20
中國文藝評論 2024年2期
關鍵詞:創作

■ 戴 清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影視創作追求高質量發展的承上啟下之年,更是疫情后影視行業迅速回暖、產業發展走向新格局新趨向之年。這一年中,文娛環境整體向好,一批題材內容和表現形式都有鮮明創新的好作品滿足了電視大眾的審美需求,也通過多樣性追求契合網絡年輕觀眾的審美趣緣,建構起豐富多姿的熒屏視頻景觀。本文即從創制、播出等綜合情況及各題材作品的藝術創新等方面一一進行評述。

一、創制播出等綜合情況概說

2023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以下簡稱“廣電總局”)劇集主管部門大力倡導創作高質量發展,規范電視劇、網絡劇等規劃備案與內容審查,堵住“注水劇”、鼓勵40集以內的中長劇集和短劇創作、防范“天價片酬”[1]參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于進一步規范電視劇、網絡劇、網絡電影規劃備案和內容審查等有關事項 的 通 知》,2023年8月9日,https://www.qdndz.gov.cn/zfbm_1/wtgdlyj/zcwj_5649437/202310/t20231023_82831984.html。;并針對網絡微短劇內容良莠不齊、運營模式亂象頻出的現象,持續開展網絡微短劇治理工作,下線了兩萬五千多部微短劇,有效凈化了文娛生態;并大力為優質劇勝出、主流文化的傳播保駕護航,這些政策措施有力保證了劇集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創制接受狀況

1. 電視劇生產減量提質、網絡劇創制能力超過電視劇

2023年前三個季度全國各類電視劇制作機構共計生產完成并獲準發行國產電視劇109部,其中部分作品將在2024年播出。如表1所示[2]圖表中,電視劇生產數據來源于國家廣電總局辦公廳關于各季度全國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情況的通告;2021年、2022年前三季度網絡劇數據來源于國家廣電總局有關全國重點網絡影視劇上線登記備案情況;2023年前三季度網絡劇數據來源于國家廣電總局辦公廳關于2023年各季度全國國產網絡劇片發行許可情況的通告。,與2021年、2022年電視劇和網絡劇的創制數量相比,均呈現出緩步下滑趨向。并且網絡劇生產能力已超電視劇,如2023年前三個季度,國產網絡劇共150部;國產網絡微短劇共349部[3]數據來源于國家廣電總局辦公廳關于2023年各季度全國國產網絡劇片發行許可情況的通告。。

減量的同時,電視劇網絡劇品質明顯提升,尤其是網絡精品劇比例大幅提高,《漫長的季節》《正好遇見你》《繁城之下》《古相思曲》等,網絡劇反向輸出到上星衛視,打通了大屏,正如《2023中國劇集發展報告》中指出的,劇集生產發行“平臺主導”時代正在到來。[4]參見《電視劇、網絡劇及微短劇發展,呈現出五大發展態勢》,微信公眾平臺“廣電視界”,2023年10月25日。在體裁上劇集日趨多樣化、趨短化,一方面劇集從體量上趨短,例如目前網絡劇中已有六集的《平原上的摩西》;另一方面單集時長也在縮短、靈活變化,如《鵲刀門傳奇》每集25至32分鐘不等。而從短視頻到聲勢浩大的微短劇的發展更是劇集趨短化發展的重要體現。門檻低、投入小、盈利高、流媒體觀看便捷,特別是小體量更能適應當代加速社會中人們的需求等眾多因素都讓微短劇成為行業風口,顯露出產業發展新的格局與趨向。限于篇幅,本文還是以電視劇網絡劇評述為主。

2. 劇集播出狀況及觀眾審美偏好的分殊

從劇集播出情況來看,根據德塔文影視觀察電視劇季報,2023年前三季度分別播出電視劇網絡劇114 部、84 部、81 部,共279部;其中電視劇分 別 為27部、30部、28部,共85部[1]該數據由德塔文2023年一至三季度報告中各類型劇/各衛視播出劇數量相加得出。參見德塔文數據組:《Q1季報》,微信公眾平臺“德塔文影視觀察”,2023年4月6日; 德塔文編輯部:《德塔文2023年上半年電視劇市場報告(附二季度報告)》,微信公眾平臺“德塔文影視觀察”,2023年7月6日; 德塔文編輯部:《Q3季報》,微信公眾平臺“德塔文影視觀察”,2023年10月11日。,占總量的30%;網絡劇194部,占總量的70%,是電視劇的兩倍多。

“大劇看總臺、滿屏皆精品”,如表2所示,2023年CVB大 數據收視率排行榜中,排名前20的電視劇中19部都是在央視一套、八套播出的[2]年末《此心安處是吾鄉》《問蒼?!贰懂嬅肌返汝懤m進入CVB前20位榜單,其中仍有19部在央視一套、八套播出,并沒有改變前三季度的占比狀況。,匯聚了各個題材類型的佳作,實現了口碑與收視率的雙贏;與此同時,一線衛視從新劇制作、購買力到播劇競爭力都無可避免地出現了大幅下降,綜藝/文化節目在衛視陣地中的地位上升,二輪劇、兩家衛視聯播劇日漸常態化,衛視如何在融媒體環境中突破自身困境似乎已成無解之謎。

表2 2023電視劇CVB全劇每集平均收視率排行

從CVB收視率排行中的各題材作品(見表2)來看,排名前10位劇目中,年代劇、涉案劇與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均占20%;前20位劇目中,年代劇、都市情感劇各占25%,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占15%,電視觀眾群體的題材偏好可見一斑。有些網播量和口碑俱佳的劇集如《去有風的地方》《故鄉,別來無恙》等深受年輕觀眾歡迎,但最高收視率卻只有0.450%、0.255%,由此不難發現電視觀眾和網生代審美偏好存在較大分歧,觀眾藝術共賞的空間有限。

在云合數據統計的全網正片有效播放市場占有率年榜(見表3)——2023年前10位劇集中,完全沒有年代劇和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的蹤影,網生代年輕觀眾群顯然偏好各類古裝劇,占比高達70%;前20位中古裝劇占比40%,其次是都市情感劇20%、涉案劇10%、年代劇10%,形成了和電視劇接受差異較大的題材熱度趨向。

表3 云合數據2023電視劇正片有效播放年榜(數據來源于微信公眾平臺“云合數據”,統計截至2023年12月2日)

從豆瓣評分(見表4)來看,各題材類型顯示出較為分散的特點,前20位中古裝劇占比最高且子類型豐富,共5部,占比25%;其次是都市情感劇和懸疑涉案劇,分別有4部,占比20%。豆瓣評分高的作品帶有年輕化特色,在相當程度上喻示出網生代群體審美優勢地位與影響力的進一步大幅攀升。

表4 2023電視劇豆瓣評分排行

3. 年榜劇目的播出平臺存在分化之勢

從云合年榜中前20位劇目的播出平臺來看,愛奇藝和騰訊穩居第一方陣,前20位中分別占10部(獨播+聯合播出),優酷4部,芒果、咪咕則明顯居于播出平臺的第二方陣。豆瓣評分前20位劇目中,騰訊播出的作品高達9部(獨播7部),愛奇藝6部(獨播4部),兩家平臺影響力超強。芒果4部(獨播2部),咪咕后來居上,雖然沒有獨播,但合播4部;優酷僅1部上榜,播出劇目的口碑反倒不及咪咕、B站等平臺。

(二)劇集創作的地區布局與生產能力概況

2023年劇集創作依托屬地管理的原則,在地區布局上除了少量廣電總局直接抓的優秀劇目外,京產劇、浙產劇、滬產劇、粵產劇、湘產劇最為突出,總體上量質雙高、風格多樣(見表5)。如京產劇匯聚全國優秀的頭部影視制作力量,除了地道的京味兒劇如《夢中的那片?!贰肚闈M九道彎》外,還有《鯤鵬擊浪》《父輩的榮耀》《追光的日子》《我們的日子》《溫暖的甜蜜的》《歡迎來到麥樂村》等各類創作展現國內外風土民情與地域特色。

表5 2023年前三個季度代表性屬地獲得發行許可的電視劇和網絡劇數量統計[1]根據國家廣電總局官網前三個季度公布的制作完成/獲得發行許可的劇目表/備案號數統計的各地劇目數量繪制。

浙產劇作品數量最多,代表作《去有風的地方》口碑佳、網播量高,《富春山居》亦表現良好;其他如滬產劇《破曉東方》精神蘊涵厚重、制作品質優秀,《人生之路》亦取得了高收視和好口碑;廣東出品或參與主創的粵產劇《珠江人家》令人矚目;湘產劇《問蒼?!贰堆b腔啟示錄》屬于不同的題材類型,卻均有著優秀的口碑與影響力。

以上各個地區出品的優秀作品大多是廣電總局持續推出的“電視劇引導扶持專項資金劇本扶持項目”的上榜作品,恰是國家主管部門堅持從源頭抓創作的政策導向與創作實績的具體顯現。

(三)劇集“走出去”和海外傳播情況

劇集創作對“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發揮著重要作用。2023年國產劇集出口數據統計尚未完全出爐,從2023已有“走出去”的狀況來看,首先,從海外出口和國際傳播的國別、區域看,亞洲核心市場進一步鞏固,非洲、阿拉伯、東歐、拉美國家和地區新興市場正在涵育。[2]國家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在2023中國·北京電視劇盛典高峰論壇“電視劇發展論壇”上發布的《2023中國劇集發展報告》中,對73家影視制作機構的調研顯示,發行到東南亞的劇集占出口劇集的86.3%,其中以韓國和日本占比最高,分別為45.21%和39.73%;非洲占比20.55%,中亞占比15.07%,中東和拉美地區占比均為10.96%。參見《電視劇、網絡劇及微短劇發展,呈現出五大發展態勢》,微信公眾平臺“廣電視界”,2023年10月25日。其次,從題材內容看,古裝劇出口占比一向較高,Netflix官方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3年Netflix華語劇集熱度前十的作品中,古裝劇有5部。[3]同上。在此趨勢下,現實題材行業劇“走出去”的數量與影響日漸提升,如表現航空飛行員事業情感的《向風而行》、醫療劇《問心》、都市情感劇《去有風的地方》、涉案劇《漫長的季節》等輸出海外后,都取得了很好的反響并頻頻獲獎;科幻題材劇《三體》在騰訊視頻海外平臺WeTV北美地區播出時,每日均為站內播放量最高的劇集,[1]參見綜藝報:《揚帆遠航 2023中國影視出海圖鑒》,2023 年11 月24 日,https://new.qq.com/rain/a/20231124A095AQ00。文中詳細報道了國劇走出去的獲獎情況,如《問心》進入WeTV10月新加坡地區熱播劇集第五名,《去有風的地方》被《紐約時報》推薦為“2023年優秀國際劇目”并榮獲Netflix熱播前3名,優質劇《漫長的季節》在首爾國際電視劇大賞獲“最佳迷你劇集”榮譽,等等。大大提振了國劇走出去的信心。

再次,網絡微短劇“走出去”利潤很高,需要確立精品意識。文化消費中提升產能盡管重要,但還需使消費者感受到“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從內心理解、親近中國文化,而不能通過迎合觀眾的低級趣味或感官刺激來達到盈利目的,這樣的獲利必然會伴隨著付費者的厭棄與蔑視。最后,2023年在此前平臺出海的產業格局基礎上,進一步打造全面立體的海外傳播銷售矩陣。國家廣電總局、總臺高度重視國際傳播建設,積極推動優秀作品走向世界,如廣電總局的“年度優秀海外傳播作品征集評選工作”,推選出來的優秀劇集在海外持續贏得口碑和收視率。華策集團、愛奇藝、騰訊、芒果TV與YouTube、Netflix等幾十家國際平臺深度合作,網絡用戶量大幅提升,如愛奇藝國際版網站iQ.com及獨立產品“愛奇藝國際版”App定位于服務全球用戶,大力推廣、傳播國產影視劇集。

“走出去”從來都是一個綜合工程,軟實力與硬實力緊密聯系,也和國際環境、國際關系、各國文化價值觀等有著或顯或隱的關系。伴隨中國劇集的高質量發展,未來劇集出海的題材類型會更加豐富均衡,步伐也會更加堅實有力,不斷提高我國文化產品在海外傳播的影響力。

二、深耕革命史/歷史領域提煉充滿新意的藝術表現

2023年度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創作量少質高,每一部都凝聚著創作者深耕黨史革命史的歷史發現,如在革命大潮中表現我黨領導的經濟建設實踐與探索,聚焦青春歲月的青澀坎坷和追尋理想與信仰的艱難歷程都形成了與當下觀眾跨越時空的情感共鳴。當然,個別作品也存在表演水平參差不齊、節奏較慢等瑕疵。

滬產劇《破曉東方》改編自第十五屆“五個一工程”獲特別獎作品——紀實文學作品《戰上?!?,作品表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后“戰上?!薄敖ㄉ虾!钡耐?,與電影《戰上?!罚?959)、話劇《陳毅市長》(1981)形成了一種歷史性的互文映照,借助電視劇的敘事體量細致深入地揭示了這一歷史過程,在對革命史真實還原的基礎上,多種題材元素彼此交融、別開生面。劇中文戲武唱、文武交融,節奏張弛有度、主次分明,有力開拓了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的藝術表現空間,譜寫了上海這座東方大都市和她的人民共同走向新生的恢弘史詩?!洞蟮佬交稹繁憩F了1931年11月后中央蘇區三年多的經濟建設與財政制度探索,展現了毛澤東等老一代革命家身上務實清廉、一心為民的蘇區精神,真實真誠地揭示了蘇區建設中的成就與失誤,有其深刻的思想性。作品與講述相似革命史的電視劇《紅色搖籃》(2010)定位不同,在“熟悉中的不熟悉處”做功課也總是能讓作品新意盎然,如有專家指出該劇“以新鮮的切入點擴展了革命史敘事,它讓我們看到了革命的故事也是立命的故事……”[1]趙彤:《央視劇評|〈大道薪火〉:用新視角展開的中國革命史》,微信公眾平臺“CCTV電視劇”,2023年10月13日。顯示出該類創作在走進革命史深處時不忘回應時代的藝術與思想追求。

《冰雪尖刀連》在電影《長津湖》系列創作和口碑紅利的基礎上以電視劇的體量書寫抗美援朝中伍千里、伍萬里等七連勇士們的故事,也自然會引發電影版與電視劇版之間的對比熱議。電視劇版對朝鮮戰場的表現視角低、切口窄,豐富了普通戰士的前史與個性,人物立住了,作品就成功了一大半,也彌補了電影容量小造成的缺憾。劇中對伍萬里的成長著墨最多,盡管對其年少頑劣有些渲染過度,但對兄弟情、戰友情的刻畫細膩感人。結局中伍萬里孤身一人抵擋強悍美軍正是志愿軍大無畏精神的化身;延續《長津湖》的高超影像水平,如開篇以殲20接回志愿軍遺骸,場面震撼,也是電視劇影像水平在《大決戰》(2021)后跨越式提升的又一力作。

為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而創作的《問蒼?!贰饿H鵬擊浪》,是2023年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創作的重要成就,為年末熒屏增添了厚重莊嚴的氣氛?!秵柹n?!贰扒逦蠢樟藲v史發展主流”,對歷史細節進行了鉤沉與還原,“展現了‘理論教科書’般的獨特魅力”,劇中對“崇高精神的日?;磉_”,不是降低精神高度去表現偉人形象,而是抓出了內在精神的外在呈現,并進行了典型化表達,使作品達到了“史、思、詩渾然一體、高度統一”。[2]徐粵春:《〈問蒼?!担菏?、思、詩澆筑的電視劇高峰之作》,《中國藝術報》2024年1月17日,第3版?!饿H鵬擊浪》聚焦1918年毛澤東從湖南第一師范畢業到1921年參加中國共產黨一大之間的青春歲月,劇中歷史細節鮮活真實、青年毛澤東的表演真摯感人,描繪出一代偉人探尋中國民族出路的心靈成長史,也是一代有為青年投身革命的恢弘交響詩,兩部優秀作品都引發了當下年輕人的強烈反響與審美共情。

2023年革命歷史題材劇不多,但在題材選擇上都有先聲奪人的優勢,令觀眾一見難忘。不過這些作品在質量上差距較大,有些作品存在著明顯不足,如主角光環過強,人物對白與地域風格相去甚遠,場景、細節的歷史感營造與還原度不足,以及制作、特效略顯粗糙等,多少影響了革命史敘事的真實感?!吨榻思摇分胁]有多少家族敘事,而是涉及較多抗戰內容,將其歸入革命歷史題材劇似乎比家族劇、年代劇更合適。該劇“扛起了宣傳中國傳統文化的大旗,將粵中醫藥、粵菜、粵劇乃至粵拳(陳山河與徐南祿練習南拳)囊括劇中,體現出深厚的文化自信,堪稱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代創造性轉化的佳例”[1]李勝利:《央視劇評|〈珠江人家〉:一部融合了家國情懷的嶺南文化寶典》,微信公眾平臺“CCTV電視劇”,2023年11月9日。,也見證了編劇們的深厚功力,該劇播出后綜合收視率躍居2023年全年第一?!惰F馬豪情的日子》表現從張勛復辟到新中國成立初期幾十年中長辛店鐵路工人的情感命運及其在革命斗爭中的家國大義,京味兒氣息十足。其他如《虎膽巍城》表現浙東地區驚心動魄的抗戰故事,《戰火中的青春》第一次以電視劇的形式講述西南聯大往事,具有開創性意義,主創團隊在紀實影像、史料鉤沉中傾心傾力,細膩再現了炮火硝煙下的文化抗戰史和年輕人追尋革命理想的成長史。但該劇也有著濃厚的偶像劇色彩,人物造型缺乏年代感,年輕演員的演技功力不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2023年諜戰劇創作十分繁盛,《歡顏》《前夜》《無間》《潛行者》《蜂巢》《薄冰》《梅花紅桃》等作品對諜戰特工的成長與情感的演繹各具優長,個別作品帶有先鋒性探索。不足之處是年代感弱、偶像化色彩濃郁,容易讓觀眾出戲,類似于2016年播出的《胭脂》《麻雀》等諜戰??;有些諜戰敘事雖表演出彩,但敘事邏輯有著明顯硬傷,也難以贏得真正的好口碑;還有些作品在開場、人物關系、懸念設置上套路感過強、新意匱乏,創作水準也就難以與《紅色》《偽裝者》《隱秘而偉大》《叛逆者》等優秀作品相媲美。其中值得肯定的是,《前夜》中的人物有明顯的成長弧光,上海里弄人家的人間煙火也較接地氣;《歡顏》帶有后現代黑色幽默風格,又寄托了現代個體的生命體驗,人物個性突出、遭際令人唏噓,帶有較強的審美沖擊力。不足的是作品的前后質量不夠均衡,先鋒影像探索不時擠壓敘事、拖累節奏。

家族劇自帶傳奇化色彩,但對于度的把握最見創作功力。創作中情節模式化、過度傳奇化以及簡單二元對立是創作大忌,也是近年來家族劇優秀作品稀缺的主因?!兑淮硯煛酚珊钣鲁鲅?,與21世紀初由他主演的家族劇《大染坊》相映成趣。作品在表現清末民初變幻動蕩的歷史風云中、在傳統與現代的轉型沖突中詮釋工匠精神、表現福建仙作木雕工藝的傳承和發展,有其雋永的魅力。但該劇的核心沖突建立在男二號因誤解而生的仇恨與復仇上,多少削弱了作品的歷史感與真實性?!赌涎笈畠呵椤分v述了20世紀30年代以“紅頭巾”為代表的華人女性在南洋地區自立自強的故事,有力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但作品的情節邏輯與歷史感偏弱,有些令人遺憾。

三、現實題材劇集以多樣創新彰顯現實主義追求

2023年度,現實題材劇創作遵循近年來主管部門關于減量提質的政策導向,年代劇、都市情感劇/職場劇、青春校園劇、醫療劇、懸疑/涉案劇等各類創作中均有優質代表作出現,通過題材拓展、敘事技法、影像制作及藝術風格等多樣創新來實現突破;盡管模式化窠臼仍然頑固存在,如有些不錯的作品因全流程各環節高下不一,或是事件、過程的展示擠壓了人物表現空間,或是情感戲碼過重導致創作失衡,而表現出一種“常態化的平庸”,多少制約了創作可能達到的藝術高度。

(一)主題性創作立意高遠、質量不一

主題性創作承載著主導意識形態的職責,一般都具有較高的思想立意。2023年該類創作在題材上勇于突破,如表現中國援非醫療隊醫生治病救人與他們各自的精神情感世界的《歡迎來到麥樂村》,是廣電總局和北京廣電局的重點扶持作品,劇本從中國“一帶一路”的國際實踐中深入開掘而出,題材新鮮,影像表達更投射了充沛的想象力。主創團隊克服了境外拍攝時間長、外籍演員眾多、海外生活不適應等重重困難,讓萬里之外的非洲人民的生活、醫療隊醫生們的豐滿群像、人物間細膩的情感、主人公馬嘉等人物的成長,連同非洲象群、火紅的鳳凰木、乞力馬扎羅遙遠的雪山共同激蕩著觀眾心扉。

其他如表現鄉村振興的主題創作,講述援藏干部的感人事跡,呈現我國工業建設等內容的劇集也都饒有新意?!陡淮荷骄印妨⒆汔l村振興,在老少兩代人發展理念的沖突中強調生態環保對百姓福祉的重要意義,作品將“富春山、富春江入鏡,古琴、民俗、美食、漢服入畫,黃公望和《富春山居圖》沉浸式‘出演’”[1]舒笑梅:《〈富春山居〉:綠水青山間的美麗鄉居圖》,《光明日報》2023年8月2日,第15版。,為影視作品如何對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兩創”提供了新思路?!堆┥徎ㄊ㈤_的地方》表現了藏地的鄉村振興,重心落在援藏干部身上,立意高,主人公的性格飽滿,但年輕演員的表演略有不足。再如工業題材劇《許你萬家燈火》“為中國核工業的發展‘樹碑立傳’”,作品中“時代背景、核工業發展、人物命運的‘三合一’,盡可能使主題性表達符合了藝術創作的規律性”。[2]尹鴻:《電視劇〈許你萬家燈火〉:從“核”入手,為展現民族復興提供嶄新視角》,微信公眾平臺“廣電獨家”,2023年3月14日。

中央政法委指導創作的掃黑題材劇《狂飆》是2023年現象級力作,其收視率、全網熱度指數均名列前茅,在播出過程中持續引發熱議。作品的震撼感來自于掃黑戰士安欣的艱難堅韌、懷抱責任負重前行;更來自于作品對高啟強這個草根魚販的發跡、墮落與覆滅過程的呈現,人物作為鮮活的時代癥候樣本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當然,該劇對反面人物魅力的分寸把握略顯失當,也讓大眾的接受效果逐漸與創作初衷有一點兒偏離。另一部由中央政法委指導創作、表現平安中國建設的《此心安處是吾鄉》揭示了樓盤爛尾、網絡詐騙、校園霸凌等社會矛盾,形象化表達了中國平安建設實踐的成就,同樣贏得了較高收視率。不過劇中對有些案例的開掘還不太夠,人物有些被案件拖著走。

法制題材劇《公訴》《風雨送春歸》《宣判》都有專業性強、情法有機融合等優長,但劇中對案件的懸念設置、表演及制作水平等都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二)年代劇的溫暖質感與懷舊濾鏡

2023年,年代劇創新炫目、碩果累累??缒甏髣 斗被ā访枘×?0世紀90年代“新上海灘弄潮兒的時代風華”,融商戰傳奇、煙火日常與情感命運于一體,王家衛特有的影像魅力、滬方言的獨特韻味、個性十足的人物群像共同構建起耀眼的“繁花現象”與別致“腔調”[1]尹鴻:《央視劇評|〈繁花〉:劇有“腔調”》,微信公眾平臺“CCTV電視劇”,2024年1月5日。,“完成了電視劇影像水準的革命性提升”[2]戴清:《央視劇評|〈繁花〉搖曳 依稀當年》,微信公眾平臺“CCTV電視劇”,2024年1月8日。,該劇還將作為2024年的重頭作品被細加評說。其他如《父輩的榮耀》《人生之路》《夢中的那片?!贰陡赣H的草原母親的河》《我們的日子》等劇中的溫暖年代感為2023熒屏視頻增添了一抹懷舊色彩,細膩的情感、自然的表演與略帶濾鏡感的時代感之間形成一定反差,讓我們在判斷其是偏于溫暖現實主義、還是帶有濾鏡的理想書寫時不無躊躇,而這一特色似乎也彌漫在整個年代劇之間。

《父輩的榮耀》表現的是20世紀90年代末面對林業行業“減產、限伐、下崗”的時代轉型,大隊長顧長山和媳婦那存花并不像《大江大河》中的時代弄潮兒,卻以大山般的胸懷收養了一個個因各種原因來到他家的半大孩子們。動人的細節、護林小屋的瞭望塔等豐富的隱喻象征、悠揚的主題曲、自然動人的表演觸發著人們心底的柔情,長大后孩子們對養父母和林場的深情反哺也彌合著艱難轉型的社會縫隙。

由路遙的中篇小說《人生》改編的電視劇《人生之路》與原小說、老電影《人生》(1984)的氣質差距較大,人物的情感關系與命運發生了根本變化,不同代際人群的審美接受差距更大:越是熟悉原作及改編電影版的中老年觀眾越挑剔,年輕一代接受起來卻無障礙,高考頂替情節、人物對命運的抗爭、懸念感、快節奏等特色激發起廣泛的審美共情。當然,開篇高加林騎著嶄新二八自行車在山道和柏油路上飆車的場景多少受到不同年齡段觀眾的批評?!秹糁械哪瞧!芬蛄髁棵餍切鸪鲅荻鴰в心甏枷駝∩?,劇中肖春生的情深義重、寬厚大氣令人難忘;肖春生從迷醉于賀紅玲到在逆境中明了佟曉梅才是可以相伴終生的愛人,與改革開放初期的老電影《天云山傳奇》中右派羅群的情感遭遇與選擇頗為相似,只是“患難見真情”的古老母題不再被表現得劍拔弩張,兄弟之間雖有沖突競爭卻始終相扶相助,反映了時代的進步與寬容。

《我們的日子》通過摹寫濃厚的生活滋味、童真童趣與命運變遷來展現生命歷程,作品以反差敘事給人以審美驚奇感,散文化旁白道出生命的感悟與思辨,前14集圓熟精彩,但進入青春期的主人公們的三角戀劇情新意略顯不足?!陡赣H的草原母親的河》是都市人追憶過往、充滿救贖與反哺深情的草原長調,融合了梁曉聲以《今夜有暴風雪》《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和《雪城》等開啟的三種知青生活的敘寫方式,分別對應著“傷痕”記憶、浪漫主義英雄主義記憶以及后知青時代的日常生活記憶,共同建構起作品對時代社會、人生人性的沉思嘆惋。當然,作品片尾也存在倉促收束所造成的不足。

引人關注的是,《父輩的榮耀》《我們的日子》《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幾部作品中都有可愛的小演員們,他們靈氣十足、表演渾然天成。同時,非血緣親情的故事一再出現,既是家庭倫理劇、年代劇表現主人公純真善良的重要手段,也見證了該類創作由《渴望》所開啟的超穩定敘事架構的強大影響。

(三)都市情感劇/職場劇與青春校園?。禾綄ぴ掝}/視角新意、書寫溫暖質樸的青春記憶

2023年的都市情感劇與職場劇在表現內容、敘述視角、社會話題、婚戀觀念、情感模式、喜劇微諷風格、地域形象及文旅融合等諸多方面都表現出較強的創新意識,出現了一批品質較高的作品。

網絡劇《正好遇見你》表現非遺傳承,以傳統文化的“兩創”聯通觀眾的心靈情感。作品雜糅劇集、綜藝節目與紀錄片等形式創新,通過“戲中戲”“雙重主角設置”以及“把單元系列劇和連續劇兩種類型雜糅在一起,又用綜藝式的方式切進切出”[1]引自胡智鋒在網絡劇《正好遇見你》研討會上的發言,參見許心強:《用綜藝式劇集破題,〈正好遇見你〉帶來題材新思考》,微信公眾平臺“影視獨舌”,2023年7月13日。使作品不同凡響。當然該劇職場戲與愛情線有套路感,不如“戲中戲”精彩。再如《外婆的新世界》聚焦老年女性的生活,題材新意突出,該劇改編自漫畫作品,由優秀電影《孔雀》《立春》的編劇李檣擔綱改編。劇中含辛茹苦一輩子的外婆獨自踏上旅程,打破了老年人囿于家庭的刻板印象,“在路上”的外婆與各類草根人士相遇相知,更將外婆身處的新世界盡收眼底;視角新意、閆妮的表演以及草根群像的生動都使其不同凡響。

都市情感劇與職場劇還表現出很強的合流之勢,區別并不絕對,有時只是表現重心不同。眾所周知前幾年職場劇的專業性表現總體偏弱,2023年這方面獲得了極大提升。如多部涉及律所職場壓力與競爭的劇集都以案例扎實見長,《平凡之路》《一路朝陽》《無所畏懼》均以各自的方式打破了精英律師的熒屏刻板印象,顯示出職場劇的現實主義力度。再如表現深圳城市崛起和城市建設者們青春故事的《青春之城》也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年輕人的事業發展以及與城市的共同成長都使作品蘊涵深厚。

同時,在專業性普遍加強的前提下,劇集中情感表現的新意與重要性就更加被凸顯出來,也讓作品的品質高下立判。在“霸總/小白兔”的流行情感模式中,《愛情而已》聚焦女大男小的“年下戀”、特別是從靈魂契合上展現人物的情感關系就有其新意;《向風而行》《一路朝陽》盡管帶有“霸總”身影,但兩部作品都不惜筆墨去摹寫女主的獨立追求,使作品在相當程度上得以脫俗;再如反復被演繹的故事套路——已婚女性遭遇丈夫背叛、陷害,重返職場得遇高富帥男友傾慕、姐妹相助而重獲幸福,在2022年改編自美劇《傲骨賢妻》的《玫瑰之戰》和稍早的《我的前半生》中都有似曾相識的戲碼。從專業性呈現、人物表演以及制作水準上看,2023年的《無所畏懼》《好事成雙》明顯優于《做自己的光》,更以情節流暢、個性鮮明、表演自然等完勝了《玫瑰之戰》中的懸浮夸張、濾鏡表演。

創作者還在微諷、輕喜劇中進一步反思了當下社會的不良現象,如《裝腔啟示錄》在《我在他鄉挺好的》《三悅有了新工作》等風格相近作品的基礎上,更添新意,以調侃解構了國貿寫字樓中各類精英的裝腔作勢,并試圖破中有立,對真心真情的崇尚讓作品帶有愛情啟示錄的意味;帶有突出喜劇色彩的《破事精英2》與第一部風格相似,繼續在“破事”上做文章,融諷刺反思于喜感之中;《今日宜加油》更是一部漫畫化的職場輕喜劇,此劇制作精良,音效逼真、配樂得當、爆笑臺詞熱“?!辈粩?,令人捧腹,也撫慰著當下壓力較大的打工人群。劇集形態十分適合短視頻傳播,當然作品的抨擊與思考有些浮于表面。

對地域形象、地緣美學的建構與推廣也是近年來劇集創作突出的藝術自覺。地域之于電視劇創作,總是承載著豐厚的文化蘊涵和集體記憶。2023年年末的《故鄉,別來無恙》延續了《我在他鄉挺好的》中呈現四個年輕女性職場情感命運的敘事架構,以返鄉為主題,人物重新審視家鄉城市的從容舒緩,驅散了一度的漂泊感,增加了人與城的契合,有力推廣了成都富于魅力的城市形象,地域并不只是表象性的符號或單純的景觀,而是從外到內承載起人與城市之間深刻的情感聯結,濃郁的地方氣質給觀眾帶來了新鮮醇厚的審美感受與情感共鳴,美中不足的是返鄉后人物圓滿的情感歸宿有些過于理想化。由流量明星擔綱的《去有風的地方》以對當下加速社會的反思觀照而帶有心靈療愈之效,其精神立意、對彩云之南的傳揚走出了一條文旅融合的新路。

2023年職場劇中還出現了《照亮你》《他從火光中走來》以及《我的人間煙火》等消防題材劇。前兩部有著較好口碑,視覺效果震撼,青春化風格與消防員形象均帶有偶像化色彩。當然,題材拓展與開掘深度還存在著一定差距,這也是創作追求高質量發展一直以來需要超越的難題。其他如制作精良的《溫暖的甜蜜的》審視當下人們對志業理想與愛情生活的自由選擇,富于啟示?!督裆彩堑谝淮巍贰妒炷辍贰厄滉柊槲摇返缺硌萆鷦?、各具優長。當然也有一些劇集即使是全明星陣容也無法彌補其劇本的薄弱,如《縱有疾風起》《我的人間煙火》《聽說你喜歡我》等。

2023年的青春校園劇集斬獲頗豐,不輸都市情感劇,做到了話題、視角與手法的多樣出新。其中電視劇《追光的日子》在劇作、拍攝與表演上都令人耳目一新,不局限于展現大都市精英們的教育焦慮,如此前表現不俗的《小歡喜》《少年派》以及2023年的《小滿生活》(前劇名為《學區房》)中著力刻畫的,是那些身處微末、逆境中的年輕人的奮斗與逆襲。作品樸實勵志卻不拔高,分寸感恰到好處,郭京飛飾演的郝楠是一位從人生低谷中艱難走出、心懷悲憫與熱忱的可敬師者。2023年年末播出的《鳴龍少年》和《追光的日子》都表現了師生的勵志逆襲,改編自日劇的《鳴龍少年》帶有輕喜劇色彩,當然在本土化方面還有待加強。

網絡劇《曾少年之小時候》帶有濃郁的懷舊感,劇中生活細節真實自然,秦川、謝喬、何筱舟等北京胡同的少男少女樸實鮮活,讓觀眾情不自禁地走近人物、產生深深共情。而《當我飛奔向你》《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兩部作品對人物青蔥歲月的表現同樣深接地氣,少年的青澀暗戀、美好友情,高考的艱辛、對理想的追尋自然鋪展,沒有浮夸的沖突或生硬的轉折,年輕演員的成熟表演更是贏得觀眾喜愛的重要因素??梢?023年一批精品網絡劇在“精品化、大眾化、特色化”[1]戴清:《網絡劇發展方向:精品化 大眾化 特色化》,《人民日報》2019年11月19日,第22版。方面取得了沉甸甸的新收獲。

(四)醫療題材?。毫可倨穬?、創新感足

2023年醫療劇創新鮮明,將近年來的積累探索推向了新階段、新高度?!秵栃摹穭∶⒁庳S厚,在揭示醫療事件/制度/程序中投射了醫療倫理、人文精神及心靈之問,醫生們的內心世界、原生家庭及其情感情緒真實可感,對周筱風等心臟科醫生的職業歷練、全面成長與人物個性表現得不落俗套?!栋咨潜ぁ返男≌f原作者是一位醫生,這保證了改編劇扎實的專業性,青春化風格活潑可喜?!逗罄恕分卣宫F中醫傳承與中醫化育年輕人心性的力量,其定位與角度獨特,名編劇六六為此投入多年時間攻讀了中醫碩士,作品在中醫傳承與人物的精神成長中還傾注了對中國哲學觀、宇宙觀以及中華文化精神的深邃思考,但作品因個別細節處理不足而被市場低估和觀眾誤讀也殊為可惜?!斗欠册t者》作為網絡劇,其大眾影響力較弱,但與韓劇母本的美劇、日劇改編相比,該劇的本土化改編其實是比較成功的。

(五)懸疑涉案?。涸谏钋械臅r代關注中解剖人性

懸疑涉案網絡劇近年來依托幾大視頻網站的劇場創作不斷推出網絡劇精品,2023年的多部劇集都有著亮眼表現,深切的人文情懷、對時代社會的把握、對人物命運與復雜人性的揭示都讓這類作品蘊涵豐富,適度的懸念設置、表演水平與影像表達也讓這類創作好看耐看,成為網絡劇的重要品牌類型之一。六集短劇《平原上的摩西》是愛奇藝迷霧劇場的開年之作,改編自近年來十分活躍的東北作家雙雪濤的同名小說,該劇在第7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中入圍劇集單元,成功成為史上首部入圍國際A類電影節的華語劇集。劇中導演對老物件的還原、生活細節的呈現、濃厚的紀實色彩,以及大量長鏡頭、空鏡頭的運用,使作品帶有鮮明的作者化個性風格。

這一特征也體現在辛爽導演的《漫長的季節》中,該劇豆瓣評分全年(2023年)第一,學界業界不約而同給予了極高評價。在揭示“惡的悲劇化”時,該劇通過表現劇中善良的王陽對殺人犯女友沈墨的恐懼與分道揚鑣而震撼著觀眾,盡管最終他因救沈墨而死,但卻飽含了令人震撼的審美與正義感,也就避免了過度同情甚至去美化犯罪者。創作中的多時空交叉敘事從容不迫,影調上則一掃此前懸疑涉案劇的晦暗風格,代之以明黃碧綠的秋季色系,愈發見出導演的藝術掌控力,給人以向前看的精神情感力量。

2023年還有多部上乘的涉案劇與懸疑劇,如將游戲設置與國安案件巧妙結合的《特工任務》令人眼前一亮,代表著劇游融合的藝術新嘗試。當然如何在較長劇集中保持游戲層與現實層故事的雙重張力,讓游戲虛擬時空與現實案件時空彼此互動激蕩、強化作品的戲劇性與性格塑造,都還有待今后的實踐與探索。其他如《不完美受害人》《他是誰》《塵封十三載》《消失的十一層》《回響》以及年末與同名電影一道改編創作的熱播劇《三大隊》等同樣表現出很強的創新意識與精神思考?!度箨牎繁入娪案氈氯娴爻尸F了身處人生低谷的前警察程兵和三大隊的兄弟們千里追兇、捍衛警察榮譽的動人故事;《不完美受害人》的題材新穎,作品所揭示的權力異化人性、女性的生存職場困境等都發人深省。當然該劇的敘述方式主觀性較強,受害人的心理活動也較難清晰表現,也伴隨著含混拖沓的觀劇體驗?!端钦l》《塵封十三載》等劇集的懸念設置與人物形象塑造都給人以強烈的沖擊力,雖然某些作品也存在著高開低走的現象,但總體上創作水平還是較高的。

此外,《三體》的橫空出世讓科幻劇創作在一夜之間追趕上了國產科幻電影的腳步。該劇在改編上忠于原著,還原度高,在科幻風格、技術特色與藝術表達之間實現了較好的融合平衡;情節的懸疑驚險引人入勝,陣容強大、表演出彩,角色的形象氣質相當符合原著人物;影像制作精良,如片頭設計與每集故事內容的相關性、震撼大場面的科幻感都營造出強烈的視聽動效。其后《異人之下》《仿生人間》等科幻題材劇也小有創新,前者更以人工智能出演人物二壯為觀眾所矚目。

四、歷史題材劇量少質高各類古裝劇形式出新

21世紀新十年以來,改編自網文IP的“輕歷史”“架空歷史”創作影響日隆,加之歷史劇創作耗時長、編劇斷層等因素,歷史劇式微無可避免。近年來在電視劇主管部門的重點扶持、大力引導下,創作漸呈回暖之勢,《天下長河》《丁寶楨》正是其中的代表作,也讓觀眾更加期待2024年即將推出的《大漢賦》《大唐賦·破陣樂》《長安的荔枝》《清明上河圖密碼》等重頭歷史劇。

2023年的歷史正劇《丁寶楨》表現清末名臣丁寶楨斬殺安德海、兩度治理黃河、大力懲治貪腐、興辦機器局、改革鹽政等史事,作品戲劇性很強。老戲骨馬少驊老師演技爐火純青,將丁寶楨塑造得感人肺腑、傳神到位。整部作品有著濃厚的家國情懷與崇高美學的歷史意蘊,是繼去年的《天下長河》后的“三重大”(重大革命、重大歷史、重大現實)題材中發力最晚的重大歷史題材劇的最新收獲。不足之處是其表現形式略有陳舊之感,配角如慈禧、安德海等人物的表演略有失當,細節、制作也有粗糙之感。

歷史傳奇劇《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繁城之下》和《九義人》以懸疑涉案見長,超越了稍早的《大宋提刑官》《狄仁杰》等作品,與當下懸疑網絡劇的紅火異曲同工,又有著鮮明的歷史質感。幾部作品考究精致的影像藝術明顯優于歷史正劇《丁寶楨》,“絲絹案”抽絲剝繭、絲絲入扣,小切口呈現的是令人心驚的地方官員的利益糾葛;《繁城之下》片頭中落葉沾染鮮血落到青石板路上,令人陡生驚駭之感,冷捕頭的死牽扯出陳年舊案,復仇中的人性善惡沉重壓抑;《九義人》表現的性侵與復仇讓人情不自禁地聯想到當代女性的職場生存困境,敘事雙時空的穿插講述,同樣使作品充滿了新意與悲劇的震撼力。

2023的古裝劇創作中,品質提升與藝術出新同樣比較突出,這一點從全網劇集正片有效播放市場占有率與豆瓣評分排名等綜合數據中不難見出,也是劇集創作總體追尋高質量發展在古裝劇中藝術自覺的體現,更是古裝劇創作努力汲取優秀傳統文化、追求“兩創”的成績單。當然,該類創作仍存在模式化、跟風、膚淺等不足。

古裝劇在子類型上大力拓展,常態化的古偶劇如《長相思(第一季)》《長風渡》,仙俠奇幻劇《長月燼明》《玉骨遙》《星落凝成糖》《七時吉祥》等大多集中于暑期檔,流量明星擔綱、影像制作唯美浪漫,并每每將現代女性的獨立意識吹進古裝劇人物的魂魄中,而不只是表現卿卿我我,還通過命運、家世浮沉來表現個體成長、獨立追求以及家國情懷。B站制作的小投入網劇《古相思曲》以青少年為垂類接受人群,不同于此前的《步步驚心》等穿越類古裝愛情劇,該劇以多次穿越、多次的相遇契機來表現二人魂牽夢縈的相思之情、知己之愛,以及愛而不能相守的遺憾。

武俠劇《蓮花樓》《云襄傳》都以反常規人設見長,體弱多病的游醫李蓮花在兇險江湖中脫胎換骨,不再是曾經那個第一劍客李相夷,武俠結合破案更讓作品充滿懸疑感。智俠云襄并無武功,卻能借力打力、機智自保。劇中平和超然的處世態度、智性審美的驚奇營造都讓這兩部新派武俠劇別具魅力?!洞笏紊倌曛?》沒有第一部播出時的火爆,制作有粗糙感,但情節細密厚重仍是其優長。古裝武俠喜劇《我有一個朋友》臺詞插科打諢、亦古亦今;趙本山團隊的《鵲刀門傳奇》中,趙本山分飾兩角,其錯位情境、反差對白相比傳統武俠劇帶有鮮明的顛覆色彩。

綜上所述,2023年主題性劇集堅持深扎精神、品質較高,其他題材內容豐富多樣,敘事策略與影像水準大幅提升,一批好作品真正做到了以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闡發主流價值觀并寓教于樂。今后劇集創作將繼續大力超越模式化,以藝術創新提升質量,讓“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深入人心、走向世界。

猜你喜歡
創作
咱也過回『創作』癮
創作鑒評
當創作不再是幸福的事時
《如詩如畫》創作談
《一場說來就來的雨》創作談
納蘭詞對當代詞創作的啟示
詩詞創作“三要”
《一墻之隔》創作談
創作隨筆
創作心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