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網絡文藝:以磅礴的想象力致敬未來

2024-03-26 09:20胡疆鋒趙世城
中國文藝評論 2024年2期
關鍵詞:網絡文學科幻文藝

■ 胡疆鋒 趙世城

2023年是告別疫情后的第一年,與許多行業一樣,中國網絡文藝也處于滾石上山、聚力奮發的狀態。12月底,國內知名雜志《環球人物》鄭重推選出2023年度人物:“破圈的AI”。這一特別的指認有力地印證了呼嘯而來的人工智能(AI)的巨大影響力。對網絡文藝而言,AI是技術、是創新,更是圖景、是可能,是人類和未來的突然相遇。受到新媒介技術的涌現和躍遷的深刻影響,中國網絡文藝呈現出氣勢磅礴的想象力,迸發出強大的創新活力。與此同時,一些不確定、難預料的問題和現象也令人深思。

一、遇見“最關鍵的未來”[1]引自復旦大學梁永安教授在環球人物年度盛典中的發言:“現在遇到的未來是中國有史以來最關鍵的未來?!眳⒁姯h球人物網:《“聚力·奮發2024”環球人物年度盛典成功舉辦》,2023年12月22日,https://www.globalpeople.com.cn/index.php?m=special&c=index&a=show&id=3244。:網絡文藝一覽

(一)網絡文藝躍入智能傳播時代

自2022年底通用聊天機器人ChatGPT上線以來,生成式人工智能(簡稱“AIGC”)從科幻走進現實,迅速火爆全球,各互聯網公司的大語言模型也紛至沓來,令人目不暇接。在2023年度評選出的“十大科技名詞”中,大語言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量子計算、腦機接口、數據要素、智慧城市、碳足跡、柔性制造、再生稻、可控核聚變等紛紛入選,其中前五項都與人工智能有關。[1]參見《2023年度十大科技名詞揭曉》,微信公眾平臺“中國科技術語”,2023年12月26日。雖然嚴格意義上的強人工智能(具有真正的意識、情感、創造力和自主決策能力的AI)目前只是初現端倪,但是人工智能的興起毫無疑問是當代文藝界的一次“事件”,人機協同的AIGC對普通人的一個重要影響是:“它為平民化的藝術創造打開了大門”,“提高了人們的虛構能力”,普通人有了“藝術化生存”的可能。[2]彭蘭:《智能與涌現:智能傳播時代的新媒介、新關系、新生存》,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23年,第274、281頁。人工智能驚人的“藝術才華”不在于它已經取得的成績和創造的奇跡,而在于它令人驚嘆的學習能力、成長速度和未來的無限可能。

2023年度各大平臺紛紛布局人工智能領域,加快形成網絡文藝的新質生產力。網絡文藝的內容生產(如文藝創作)、分發和使用(如算法推薦)都躍入了智能傳播時代(智媒時代)。閱文集團開發出國內第一個網文大模型“閱文妙筆”及其應用產品“作家助手妙筆版”;中文在線集團推出了全球首個萬字創作大模型“中文逍遙大模型”;掌閱接入了百度的文心一言。人工智能可以提供世界觀設定、角色設定、情節安排、情景描寫、打斗描寫、人物對白、插畫制作、內容評判、翻譯推廣、IP孵化等全周期的功能輔助,旨在讓AIGC成為作家創作的金手指。比如在優酷播出的漫改劇《異人之下》中,阿里文娛技術團隊制作的AI數字人物“厘里”飾演了劇中角色“二壯”,開創了數字演員首次參演中國大陸真人劇集的先河,高度還原了具有中國風的“都市異能”設定,讓“二次元”和傳統思想和諧共生。2023年10月,清華大學沈陽教授團隊創作了具有卡夫卡風格的科幻小說《機憶之地》(署名“@硅禪”),作品從作者筆名、標題、正文到配圖都由AI完成,最終在第五屆江蘇省青年科普科幻作品大賽中榮獲二等獎。12月以來,全球首部AI全流程大型動畫電影《愚公移山》在北京開機,中國文藝網聯合中國外文局文化傳播中心策劃推出“‘寶貝’晚安”系列,以中華文明瑰寶為原型,邀請藝術家運用AI技術,創作出“商后母戊鼎”等“中華器靈”系列形象,通過AI激活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審美想象力。

圖1 AI技術創作的“中華器靈”系列形象(圖片來源于“中國文藝網”微信公眾平臺)

圖2 科幻小說《造神年代》封面(圖片來源于豆瓣網)

(二)科幻成為網絡文藝主賽道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探月探火、載人航天、“天眼”遠望、深地探測、超級計算機、“工業軟件之芯”求解器等科技創新和重大突破,是中國快速發展和在一些領域遙遙領先的關鍵變量,也是中國科幻奔涌向前的強大動力:科幻被現實追趕!科幻在本質上展現出的是中國人對未來的好奇和激情。自2015年以來,劉慈欣的《三體》、郝景芳的《北京折疊》、海漄的《時空畫師》三次獲得世界科幻界最高獎“雨果獎”,《流浪地球》系列電影和《三體》電視劇也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科幻影視的水準。2023年,世界科幻大會首次在中國舉行,成都成為全世界科幻愛好者的關注焦點;2023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首次設立科幻創投單元,《星際信使》等五個項目入選終極路演,熱門動畫 IP 改編的《靈籠VR》獲金雞VR影展“年度互動體驗榮譽”。隨著科幻熱在神州大地的興起,科幻文學成為網文熱門類型。據統計,中國2022年“新增科幻題材網文作品30余萬部,同比增長24%”[1]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課題組:《2022—2023中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年度報告(摘要)》,《出版發行研究》2023年第9期,第8頁。??苹镁W文用戶也出現了量級的增長,以起點中文網為例,“自2021年起,月均有近半數的讀者追更科幻題材網文,2022年科幻品類閱讀用戶數量相較去年同比增長39.73%,位居起點全品類題材中閱讀用戶增長首位。2022年,起點科幻品類的付費用戶規模相較去年同比增長近118%,付費閱讀轉化比高達25%,均為起點全品類網文題材的第一名”[2]參見劉鵬波:《科幻網文展現未來敘事的無限可能:〈中國科幻網絡文學白皮書(2022)〉發布》,《文藝報》2023年4月26日,第4版。。為此,起點中文網專門設置了千萬級科幻“啟明星獎”??苹镁W文用戶的興趣選擇更廣泛、更主動、更有創造力,更愿意以“二創”的形式加入內容共創,甚至幫助作者補齊世界觀或填坑。

2023年度網絡科幻作品佳作頻出,原創改編矩陣業已形成。嚴曦的《造神年代》(首發于豆瓣閱讀,2023年由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被譽為“人工智能時代啟示錄”。故事的設定時間是科幻中最難寫的近未來——2040年代,描寫了阿理集團和古歌公司之間發生的人工智能大戰以及中美對抗。這部書與其說是小說,不如說是一本史書,記載了“形狀不定,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永遠年輕,永遠好奇,永遠向上”[1]嚴曦:《造神年代》,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23年,第265—266頁。的強人工智能留下的浪漫、驚恐和壯美的歷史,該書也入選了第81屆世界科幻大會發布的《中國科幻文學IP改編價值潛力榜(2023)》。偽戒的《永生世界》(首發于17K小說網)回應了人類、AI機器人、生物科技人共存時的道德倫理難題,引發了我們對生命本質和永生的思考。在2023年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重點作品扶持項目中,遠瞳的《深海余燼》等八部科幻題材作品入選,《深海余燼》講述了中學教師周銘穿越后在奇詭的末日世界航行的故事,將科幻與克蘇魯、蒸汽朋克等元素融為一體,該作品也榮獲了第33屆中國科幻銀河獎的最佳科幻網絡小說獎?!皾L開”的《隱秘死角》描寫的也是近未來式的科幻世界,講述了一個普通人在獲得異能后在異世界蛻變、成長的故事,小說中的改造人、“飛儀”、AR眼鏡、磁懸浮招牌、飛行汽車等與現實都有微妙的聯系,作品榮獲第34屆中國科幻銀河獎的最佳網絡文學獎。2023年度網絡科幻的改編令人振奮,《星域四萬年》動畫第一季在騰訊視頻的播放量破億,《吞噬星空》動畫首季點播超過十億,《全球高武》的漫畫人氣達42億,在日本漫畫平臺連載中點贊量超過444萬次。[2]參見《2023科幻文學IP改編價值潛力榜發布!》,微信公眾平臺“四川科協”,2023年10月20日?!皶f話的肘子”的《第一序列》動畫自開播起就好評如潮,嗶哩嗶哩視頻網站(以下簡稱“B站”)評分達9.8分,開播首周即問鼎B站國創區TOP1,播放量破億。

(三)網絡文藝出現“國潮熱”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對歷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造新的歷史,對人類文明最大的禮敬就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盵3]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求是》2023年第17期,第11頁?!般筱笾腥A,歷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這是我們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盵4]《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人民日報》2024年1月1日,第 1 版。習近平文化思想對網絡文藝有著重大的指導意義,網絡文藝“國潮熱”的盛行,正是這一思想的鮮活實踐。

所謂“國潮熱”或“國風熱”,就是將根植于本土的歷史、藝術、美學、哲學等中式元素用新的表現方式融入到當代文藝中,從而讓受眾體會到:這個故事與中國人有關,與“我”有關,而不是一個遙遠的、來自西方的、好萊塢的故事。這就需要找到更多的發現和切入傳統、歷史的視角,正如《科幻中的中國歷史》一書中所說的“科幻中蘊含著更廣大更深遠的可能性。它仿佛雙面的雅努斯神,既朝向未來也回望過去”[5]寶樹編:《科幻中的中國歷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7年,第2頁。。也就是說,通過未來的反照,激活歷史自身的更多可能性,可以發現豐富的“科幻秘史”“科幻別史”和“科幻錯史”,描摹出科幻文藝的繽紛圖景。羽軒W的《星際第一造夢師》講述了民俗學研究生洛昭穿越到星際文明的故事,將古詩詞、傳統國畫融入科幻文藝創作,打造出一場五千年的悠悠大夢,該書也入選了2023年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重點作品扶持項目和中國小說學會“2023年度中國好小說榜單”;賣報小郎君的《靈境行者》中主角“元始天尊”、神秘領域靈境的設定、神魔文化等都滲透著中華文化元素;慕明的小說集《宛轉環》(首發于豆瓣閱讀,上海文藝出版社2023年出版)從杳冥上古神話寫到晚明官員的家國情懷,從中國古人對時空的理解寫到人工智能,堪稱是瑰麗精致的中國古典科幻故事,入選了豆瓣2023年度科幻·奇幻榜單。古裝網絡劇自覺拋棄宮斗、無腦甜、篡改歷史等戲碼,深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為有暗香來》弘揚了中國傳統制香技法和非遺文化,探索了一條“網劇+非遺”的“出圈”之路?!渡徎恰吠卣沽藗鹘y“俠客”形象和內涵,書寫了一段別樣的江湖故事,在抒發“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豪情的同時,也蘊含著質樸自然的禪宗智慧,引起了年輕人的共鳴。

2023年度的網絡動畫也有著明顯的國潮風格,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和B站推出的《中國奇譚》是2023年度“爆款”作品,該片繼承了中國動畫學派的優良傳統,運用水墨、素描、剪紙、定格、漫畫等手法,以年輕化的敘事視角講述了充滿中式想象力的“小妖怪的夏天”“玉兔”等八個故事,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現代精神,內容涵蓋鄉土眷戀、科技幻想、生命母題、打工生活、環保問題等,入選中國經典民間故事動漫創作工程(網絡動畫片)重點扶持項目,將金熊貓獎、白玉蘭獎、金猴獎、金海豚獎等動畫獎項全部收入囊中。B站播出的《怪獸小館》的靈感來自畫家吳冠中的畫作,在視覺表現上采用了罕見的水墨二維動畫,《霧山五行之犀川幻紫林篇》的人物打斗結合水墨意蘊,虛實結合極具視覺表現力。新國風游戲的突破也令人驚喜,如新國風青綠種田手游《淡墨水云鄉》,聚焦于古代田園生活的經營網游《桃源深處有人家》,具有水墨畫風格的三國題材策略網游《名將之弈》,以華夏文明的精神圖騰“龍”為主線的《歸龍潮》,等等。網絡文藝的“國潮熱”使之成為“非遺”活態傳承的重要陣地。10月,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館與閱文集團聯合舉辦了“閱見非遺”第一屆征文大賽的頒獎儀式,參賽作品達到六萬多部,涉及京劇、木雕等127個非遺項目,《我本無意成仙》等十部作品突出重圍,最終獲獎。5月至12月,由國家圖書館、抖音集團主辦,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與番茄小說聯合承辦的“古籍活化,傳承書香”征文活動,征集到以《西廂記》等古籍為藍本進行再創作的作品三萬余部,最終評選出《鄱陽湖君傳》等15部獲獎作品。

(四)網絡文藝繼續深耕現實題材創作

驍騎校的穿越類革命歷史題材小說《長樂里:盛世如我愿》(首發于番茄小說網,上海文藝出版社2023年出版)是2023年度網文大贏家,先后入選第六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優秀網絡文學作品、新時代十年百部中國網絡文學榜單,獲得第二屆天馬文學獎、第二十屆百花文學獎·網絡文學獎等。中國作協網絡文學重點扶持作品如銀月光華的《大國藍圖》描繪了我國水下機器人技術的突破歷史和科技工作者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該作品也榮獲了2023第三屆七貓中文網現實題材征文大賽“金七貓獎”。書寫國產衛星導航產品艱辛奮斗史的《只手摘星斗》獲得閱文集團第七屆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征文大賽特等獎?,F實題材網絡影視也取得了不俗成績。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2023中國劇集發展報告》顯示:在2023年前八個月,成功備案的現實題材網絡劇共422部,占比接近70%。[1]參見《電視劇、網絡劇及微短劇發展,呈現出五大發展態勢》,微信公眾平臺“廣電視界”,2023年10月25日。網劇《漫長的季節》的故事設定充滿創意:一樁懸案游蕩于三個時代之間,三個時空多條線索交織,以富有詩意的鏡頭畫面、十足的煙火氣和深沉的時代感拓展了懸疑劇的新維度,掀起全民觀劇熱潮。深藍的非虛構作品《請轉告局長,三大隊任務完成了》(原載于“網易人間工作室”)講述了中國警察為了正義和榮譽不懼犧牲、不斷追求真相的故事,被改編為網劇《三大隊》在愛奇藝播出,電子書同時在愛奇藝小說上線,電影版《三大隊》上映后以5.59億元奪得2023年賀歲檔票房冠軍。[1]參見袁云兒:《賀歲檔攬收45億 〈三大隊〉票房奪冠》,《北京日報》2024年1月2日,第8版。需要強調的是,一些非現實題材的網文也具有強烈的現實傾向。12月27日,澎湃新聞與閱文集團聯合發布《2023網絡文學十大關鍵詞》,其中有一個關鍵詞是“考研”[2]參見《2023網絡文學十大關鍵詞出爐,考研、種田、非遺等詞上榜》,微信公眾平臺“澎湃新聞”,2023年12月27日。,主要指的是網文中的“考研文”“考公文”,即小說主角在仙俠文重生文中備戰考研考公考編考級等。單看作品的書名就可見一斑:《全網黑后我考研清華爆紅了》《人在古代,但考四級》《重生的我只想專心學習》《這是戀綜!你刷題干嘛?考研嗎?》《基建升仙,從地府考編開始》《C語言修仙》,等等。

圖4 驍騎?!堕L樂里:盛世如我愿》封面圖(圖片來源于中國作家網)

圖5 2023網絡文學十大關鍵詞出爐(圖片來源于澎湃新聞)

2023年正值“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優秀的網絡文藝作品深耕現實題材創作,推動文化交流與文明互鑒,追求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藝術性表達。如優酷推出了“一帶一路”十周年獻禮之作《風起東方》,以“藝術+科技”的形式打造了一次跨越古今的時空旅程,立體感受絲綢之路的歷史變遷;芒果TV的網絡綜藝《花兒與少年·絲路季》,以真人秀的形式實地參觀“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探訪合作項目,開啟了新時代文明之路的旅行?!?023中國網絡文學出海趨勢報告》的數據表明:中國網文在海外傳播迅猛,翻譯語種達二十多種,覆蓋四十多個國家,中國網文已從“揚帆出?!边M入“立足全球”的新階段。[3]參見劉鵬波:《網文出海,共建數字時代文明交流互鑒新路徑》,《文藝報》2023年12月13日,第1版。

(五)微短劇積微成著

網絡微短劇是繼網劇、網絡電影、網絡動畫片后出現的第四種網絡影視形態,單集時長在幾十秒到15分鐘之間,以爽點高、設定夸張、時長短、成本低為主要特點。2023年度微短劇漸成狂飆態勢,形成了龐大的市場規模。據統計,“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呈上升趨勢,2023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達373.9億元,同比上升267.65%;預計2027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超1000億元。2023年第三季度中國網絡微短劇發行量達150部,接近2022年全年總和的2倍”[1]艾媒咨詢:《2023—2024年中國微短劇市場研究報告》,微信公眾平臺“艾媒咨詢”,2023年11月22日。。 這充分證明了微短劇驚人的變現能力,2023年的市場規模接近中國電影當年總票房(549.15億)[2]參見劉陽、任姍姍:《2023年電影總票房549.15億元》,《人民日報》2024年1月2日,第1版。的七成,這也吸引著頭部平臺大舉進軍微短劇市場。2023年l月至7月,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芒果TV、B站五大平臺首播重點微短劇297部,超越2022年全年首播數量。[3]參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監管中心、中廣聯合會微視頻短片委員會編著:《中國短視頻發展研究報告(2023)》,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23年,第5頁。影視企業和大量非專業公司競相投入大量熱錢,這也導致微短劇幾乎成了金融產品而非藝術產品。從整體上看,微短劇市場充斥著演繹夸張、內容同質化的作品,戰神、復仇、贅婿、甜寵、重生、逆襲、霸總、狼人和吸血鬼等微短劇類型霸屏,許多微短劇淪為爽文的影視廣告。

2023年度也不乏微短劇精品?!短映龃笥⒉┪镳^》源于兩位自媒體博主“煎餅果仔”“夏天妹妹”與網友的互動,創作者在無明星、無資本、無名導的條件下自制完成了三集短劇,最短2分43秒,最長9分39秒,總長約17分鐘,該劇體量雖小但格局宏大,采用擬人化的方式講述了文物歸鄉的故事,抒發了“愿山河無恙,家國永安”的愛國情懷和文化鄉愁,豐富的想象力、充滿質感的畫面和熾熱的家國情懷讓人瞬間破防。愛奇藝播出的《全資進組》是一部披著“雷劇”外衣的創意好劇,講述了“資方爸爸”憑借資本介入劇本創作,一人分飾12個角色的故事。該劇融甜寵、懸疑、武俠、宮斗、仙俠、穿越等為一體,劇中有劇,以腦洞大開的想象力深刻反思了資本、流量對文藝創作的侵蝕。抖音上線的《二十九》聚焦女性互助主題,講述兩位女主從情敵到朋友,互相合作、成長、救贖的故事,真實呈現了當代都市女性的生存困境與情感危機,塑造了理性、沉穩、自強的新時代女性形象,金句頻出的人物臺詞和拒絕“戀愛腦”的清醒人設也讓該劇脫穎而出。這三部爆款劇在《綜藝報》“2023綜藝報年度影響力”評選中均榮獲“年度微短劇”獎項。微短劇正在從“以爽取勝”轉向為“以質取勝”“微而精”“短而美”的精品化發展階段。

二、“解鎖未來”[4]引自羅小茗:《解鎖未來:當代中國科幻小說中的城市想象》,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23年。:網絡文藝的制度創新與發展保障

文藝制度的建設和創新是網絡文藝高質量發展的保障,制度中的每一個細節都有可能影響到網絡文藝的發展,“在龐大的時間機器里,一個微小的齒輪就可能使未來面目全非”[5]今何在:《未來:人類的征途》,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封底”。。中國網絡文藝制度正是各種齒輪“合力”作用的結果,2023年度,中央網信辦、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等各級文化管理部門,以及各網絡平臺、學術機構、大眾傳媒、民間團體等以各種方式合力推動著網絡文藝的制度建設和創新,為解鎖未來積蓄能量。

網絡文藝生態治理成效顯著。各級文化管理部門加大力度整治網絡亂象和生態環境,為網絡文藝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中央網信辦等部門持續開展了“清朗·網絡戾氣整治”“清朗·從嚴整治‘自媒體’亂象”“清朗·規范重點流量環節網絡傳播秩序”“清朗·整治短視頻信息內容導向不良問題”等專項行動,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多措并舉開展網絡微短劇治理工作,將微短劇納入規范化、常態化管理?!逗谏徎ㄉ衔皇謨浴贰懂斕嫔砦以滦桨偃f》《腹黑女傭》等含有低俗色情、極端復仇、審美惡俗等內容的違規微短劇被下架。網絡文學維權委員會的成立,切實推動維護了網絡文學平臺和網絡作家的合法權益。北京互聯網法院發布了數字版權十大典型案件,其中包括短視頻著作權案、圖解電影案、延時攝影案等案例,為網絡文藝領域的侵權判定和自主維權路徑提供了有力參考。

多方助力網絡文藝的主流化、精品化發展。中國作協通過支持40項網絡文學重點選題、發布2023年度中國網絡文學影響力榜、支持網絡科幻文學創作(與西南科技大學等合作)、支持出版網絡文學年鑒和網絡文學理論評論年選等活動,積極引導網絡文學的發展導向。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開展2023年“網絡視聽節目精品創作傳播工程”等活動,揚子江網絡文學評論中心、《青春》雜志及多所高校聯合發布“網絡文學青春年榜”,深入網絡文學現場。繼2017年底浙江省作協、杭州市文聯等共同打造中國網絡作家村之后,網文愛好者藺瑞良(煮酒小西天)在沒有長期穩定“供血”的情況下,幾乎以一人之力打造了河北省第一個網絡作家村——邯鄲市網絡作家村,以服務網文作家的人文情懷和寬松的創作環境吸引了“村民”近2000人,其中簽約作家、有聲書主播、職業網文運營者三百余人,業務涵蓋網文創作、影視、有聲書制作、版權開發、創業孵化、學習交流等多個文化項目。[1]參見李治勇:《邯鄲有個“網絡作家村”》,《邯鄲晚報》2023年12月11日,第5版。

網絡文藝評論的體系建設穩步推進。中國文聯、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辦的第七屆“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推優暨第三屆網絡文藝評論優選匯自覺探索契合網絡時代的新型評論形式,首次將字數500字以內和視頻時長五分鐘以內的微短評納入評選范圍,包括視頻評論、彈幕評論、留言評論等新型文藝評論。2023年6月,中國網絡文學閱評計劃啟動,專家學者對當下具有熱度和口碑的網絡文學佳作進行研討,圍繞《生命之巔》《長樂里:盛世如我愿》《我要上學》《逆行的不等式》《酒坊巷》《三萬里河東入?!贰队郎澜纭贰蛾P鍵路徑》《十日終焉》等作品舉行線上研討會,社會各界反響強烈。中國文藝評論(中央音樂學院)基地召開了首屆網絡音樂評論人才培訓班,中國評協、遼寧作協主辦的遼寧網絡文學“金桅桿”獎首次將網絡文學評論(研究)納入評選,助力網絡文藝評論的繁榮發展。

網絡文藝研究成果豐碩。歐陽友權主編的《中國網絡文學三十年》叢書(湖南文藝出版社)、邵燕君和李強主編的《中國網絡文學編年簡史》(北京大學出版社)對中國網絡文學進行了全景式的梳理與研究,對網絡文學浩如煙海的史料進行了系統整理,是2023年網絡文學研究的優秀作品。韓國學者崔宰溶的《網絡文學研究的原生理論》(中國文聯出版社)對中國的網絡文學研究提出了犀利的批評,如對西方理論的盲目接受和濫用,在理解“作品”“超文本作品”“后現代主義”等傳統概念時存在局限等。雖然該書主體是作者13年前的博士學位論文(北京大學,2011),但仍然有著積極的借鑒意義。多家學術刊物或新媒體設立了網絡文藝評論專題,如《中國文藝評論》雜志策劃的“文藝評論與網絡暴力治理”藝見專題,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特別策劃的“青萍薈”專題圍繞ChatGPT與文藝相關話題開展感性探討和理性評論,《中國文學批評》的“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之關聯”專題等,社會反響良好。相較于傳統文藝,網絡文藝的評論主體更為多元,自媒體賬號、短視頻UP主的草根文藝評論具有通俗性、趣味性,也不乏朝氣、銳氣,往往一針見血,例如微信公眾平臺“3號廳檢票員工”從國內古偶劇同質化的問題入手,對網劇《蓮花樓》進行了評論,收獲了十萬+的閱讀量。

三、“未來已來”[1]嚴曦:《造神年代》,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23年,第539頁。:網絡文藝的展望與憂思

隨著媒介技術的變革,網絡文藝始終處于不斷更迭的動態之中,充滿著諸多不確定性。這種狀態可以概括為奇點。奇點意味著“獨特的事件以及種種奇異的影響”,具有“可以撕裂人類歷史結構的能力”。[2][美]庫茲韋爾:《奇點臨近》,李慶誠、董振華、田源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年,第10頁。奇點將至,人們不免喜憂參半、四顧茫然。以元宇宙、Web3.0和AI等為代表的數字世界是一種介于技術烏托邦和反烏托邦之間的“未托邦”,引發了“模糊的秩序展望”“復雜的生活憧憬”和“深刻的理性戒懼”等憂思。[3]杜駿飛:《數字交往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160頁。

(一)AI時代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構建

當人工智能開始介入網絡文藝創作,猶如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對文藝生產乃至人類活動構成了潛在的風險。人工智能的出現模糊了精神勞動、模仿與原創、藝術真實、知識產權等傳統概念,人的容貌、表情、聲音、身材、語言風格甚至思維方式等都可以通過數字方式被描繪和復制,難以識別的深度偽造(如AI換臉、換聲、翻唱等)問題應運而生,藝術作品的版權、個人的隱私問題與倫理問題都面臨著挑戰。當人工智能開始寫詩、寫小說、寫劇本、繪畫、譜曲、設計的時候,也出現了成為創作主體的可能。2003年2月,美國科幻雜志《克拉克世界》(Clarkesworld)由于收到太多AI生成的作品,無法進行正常審稿,不得不宣布暫停征稿,只向熟悉的作者約稿。[1]參見凌君婕:《收到大量AI生成投稿,美國知名科幻雜志被迫暫停征稿》,《環球時報》2023年2月24日,第5版。這也讓我們想起了??玛P于“人的終結”的判斷:“人將被抹去,如同大海邊沙灘上的一張臉?!盵2][法]米歇爾·??拢骸对~與物——人文科學的考古學》(修訂譯本),莫偉民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6年,第392 頁。自2023年5月開始,在人工智能技術最發達的美國,敏感的好萊塢編劇聚集在紐約和洛杉磯掀起了15年來的首次示威罷工活動,抗議人工智能介入劇本寫作。7月,會員人數超過16萬人的美國演員工會也宣布罷工,加入編劇大罷工的行列,這是1980年以來影視演員的首次罷工,也是1960年以來好萊塢兩大工會首次聯合罷工,對人工智能造成的生存憂慮是這次聯合罷工的主要原因。最終,編劇工會罷工歷時近五個月,演員工會罷工近四個月,在最終達成的協議中,和生成式AI相關的條款都是重中之重,要求在使用AI技術和數字分身時要獲得許可、授權并給予補償。

人工智能引發的風險是國際性的,關乎全人類的命運。2023年11月1日,在英國的布萊切利莊園(這也是二戰時盟軍破譯密碼的主要地點,第一代圖靈計算機的誕生地),首屆人工智能安全全球峰會正式開幕,包括中國在內的28個國家和歐盟簽署首個監管人工智能安全發展的全球聲明——《布萊奇利宣言》,承認先進的人工智能模型可能造成“嚴重甚至災難性的傷害”,呼吁人類應該團結協作,確保以“以人為本、值得信賴和負責任”的方式利用AI。宣言顯現出罕見的全球團結,與中國倡導的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在大方向上也是一致的。

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是一項宏大的工程,涉及到很多安全問題、倫理問題和哲學問題,解決或回答這些問題的路徑之一就是回到文學藝術,回到網絡科幻作品,借助那些“杞人憂天”的暢想和異想天開的設定反思人類科技,尋找靈感和思路。人工智能與網絡文藝是雙向賦能的關系,前者為后者提供了方向和空間,后者通過預言、質疑對后者的技術邊界及其引發的倫理困境、存在論危機等進行探索、預演和反思?!兜谝恍蛄小贰兑沟拿g》《死在火星上》《造神年代》《永生世界》等網絡科幻作品在關于AI時代復雜的人機關系和(后)人類主體(外主體、復主體、反主體、異主體等)、人的尊嚴與命運等方面有很多敏銳而深刻的洞見,有助于人類發現網絡空間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路徑。

(二)搭子型社交與網生代的數字化孤獨

2023年年底中國青少年研究會聯合夸克App發布了《2023年度年輕人搜索關鍵詞報告》[3]參見《中國青少年研究會聯合夸克App發布〈2023年度年輕人搜索關鍵詞報告〉》,微信公眾平臺“中國青年研究”,2023年12月28日。,“搭子”名列其中?!按钭印庇伞按罨铩薄按畎椤钡仍~匯演化而來,通常指人在某個垂直細分領域的社交關系,是在網絡社交平臺興起的一種輕社交方式,具有精準陪伴、實用導向、投入成本低的特點,如“飯搭子”“學習搭子”“追劇搭子”等,形成了“寧找搭子,不走親戚”的“斷親”現象。

在網絡社交平臺的算法引導下,個體興趣愛好、情感需求可以得到精準分類和匹配,“找搭子”已演化為青年人的賽博狂歡?!按钭印背蔀?023年度短視頻創作的重要主題,抖音的“搭子”相關話題高達六十多億次,如擁有三百五十多萬粉絲的自媒體博主“阿癱!”,以動畫短視頻的方式生動展現了飯搭子走后的孤獨、不舍和失魂落魄,引發了網友的共鳴?!跋然楹髳邸钡木W文和微短劇的火爆也再現了“搭子”文化的行為邏輯:青年男女剛見面沒多久就領證結婚,婚姻作為一種嚴肅的親屬關系的社會結合,被降格為工具性的、實用性的“婚姻搭子”,“談電子戀愛,品賽博人生”的情感設定不但被廣大網民所接受,而且成為流量密碼爆火網絡。比如在真人互動影像游戲《完蛋!我被美女包圍了!》中,只需花費42元就可以談六場“賽博戀愛”。搭子型社交是網生代的社交危機與情感焦慮的投射,也暴露出他們的典型癥候:數字化孤獨。網生代在碎片化的生存狀態下,既渴望親密關系,又恐懼成本投入不愿被情感束縛,進而轉向具有極強工具性目的的輕社交方式,人與人之間難以再建立深沉的情感聯系。美國學者米歇爾·德魯因將智能手機等視作一座可以放在口袋里的“圓形監獄”,“人不是站在‘牢房’里,而是獨自站在圓形中央;反之,觀察者站在四周的‘牢房’里,觀察著瞭望臺上的人的一舉一動”[1][美]米歇爾·德魯因:《數字化孤獨:社交媒體時代的親密關系》,周逵、顏冰璇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23年,第134頁。。人們自愿被媒介技術和算法規則所奴役,在享有海量的信息與數據的同時,也承受著“獨自站在圓形中央”的孤獨。

數字化交流消除了距離,無處不在的信息與數據,讓人們脫離了物的限制,但同時也意味著一種去身體化的生存狀態和人際關系的脫域化,“數字化秩序祛除了人之生存的實際性”[2][德]韓炳哲:《非物:生活世界的變革》,謝曉川譯,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23年,第8頁。,數字化的超量交流,反而不會帶來主體的情感充實,而是導向了數字化孤獨,這是更為復雜的認同需要和精神需求。網絡文藝是面向網生代的文藝新形態,應該更具有介入性,注重人文關懷,回應時代之變,避免“唯流量”“唯算法”等過度工具性指向,創作出更多具有現實品格和真情實感的優秀作品,成為化解數字化孤獨的一劑“賽博良藥”。

(三)文藝評論中的網絡暴力現象

當前包括影視創作在內的網絡文藝遭遇到了一大困境:主創者的目標已經從“要突破什么”,變成了“要避免什么”,[3]參見午言絕:《2023,影視劇的“恐輿癥”加重》,微信公眾平臺“影視獨舌”,2023年12月26日。不擔心作品沒有亮點,卻害怕是否有所冒犯引發輿情,有人將這一困境概括為“恐輿癥”。

“恐輿癥”出現的根本原因是:網絡媒介的賦權使得人人都擁有了麥克風,網民可以通過彈幕、留言、發帖、評分、投票等方式在社交平臺上發表即時評論,但與此同時,在互聯網注意力經濟、流量至上邏輯的影響下,文藝消費和文藝評論被流量、算法劫持,水軍控評、人身攻擊、惡意抹黑等網絡暴力現象頻發,去責任化的網絡狂歡遮蔽了文藝評論的多樣性、平等性和公共性,“吃瓜群眾”的玩梗、跟風、“二創”,都可能引發對文藝作品(甚至是演員)非理性的、大規模的、群體性的暴力聲討。網絡賦權下對作品任意“扣帽子”“貼標簽”“速食點評”“未看先評”“無腦跟風”“粉絲控評”等操作的現象,淹沒了理性的評論,用道德審判取代價值判斷,用情緒宣泄取代理性分析,導致社交媒體淪為炒作機器,文藝評論被流量與算法異化,價值尺度被扭曲,文娛市場被擾亂。比如,一些影視劇因故延遲播出,但偽造的網絡評分卻準時出現在抖音、豆瓣、貓眼、微博、淘票票等平臺;一部作品非常叫好,但很快就遭到全方位抹黑。一些好事者、“水軍”、“打手”和實施惡意營銷炒作的自媒體從業者,甚至利用“深度合成”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發布暴力信息,利用“開盒掛人”“網絡廁所”等手段曝光隱私信息、實施線下滋擾。

文藝評論的網絡暴力現象在人工智能的影響下會更加突出:人工智能在說服、引導、分心等影響人類思想方面的能力與日俱增,“加速了人類理性的消解勢頭”,“社交媒體減少了反思的空間,在線搜索削弱了概念化的動力”。[1][美]亨利·基辛格、[美]埃里克·施密特、[美]丹尼爾·胡滕洛赫爾:《人工智能時代與人類未來》,胡利平、風君譯,北京:中信出版集團,2023年,第260頁。這些都禁錮了文藝生態的健康發展,阻礙著文藝評論發揮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審美啟迪的作用。網絡暴力的一些發起者在“凈網2023”等專項行動中受到法律的制裁,但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顯然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使命。

2023年的網絡文藝帶來了諸多驚喜和無數未知。身處波譎云詭的奇點前夜,未來猶如迷霧中的“羅剎海市”,難以看清,無法確認,但無論怎樣,山遙水闊,篤行致遠,我們最終要直面“人類根本的問題”,堅信人類的智慧和潛力,因為“可能一切的可能/相信才有可能”(歌曲《可能》)。[2]本文作者之一胡疆鋒系中國文聯特約研究員、北京市文聯簽約評論家。

猜你喜歡
網絡文學科幻文藝
1942,文藝之春
PL-01:科幻飆車黨
到達科幻里的未來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藝高級感?
對待網絡文學要去掉“偏見與傲慢”
網絡文學竟然可以這樣“玩”
揭秘網絡文學
□文藝范
網絡文學的誕生
如何挑選100本科幻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