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業單位經費支出問題研究

2024-03-27 10:39林艷華
經濟師 2024年2期
關鍵詞:經費管理科學化精細化

摘 要:事業單位資源投入的數量、方向以及事業單位成本的構成被事業單位經費支出情況所反映。文章基于眾多學者對事業單位經費支出問題的研究成果,以某地區的事業單位為研究實例,通過對事業單位的經費支出結構進行分析,通過研究匯總后提出了優化事業單位經費管理的措施,從而使事業單位經費支出更加合理化,不斷提升事業單位的績效。

關鍵詞:科學化 精細化 事業單位 經費管理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02-085-02

建立事業單位經費精細化管理體系是優化事業單位資源配置、加快轉化事業單位科研成果、提升事業單位綜合水平的一個重要環節,其中,事業單位經費支出情況是該環節的核心部分,經費的支出情況可以直接反映出事業單位資源配置及成本構成。因此,對于多所事業單位的經費的支出情況進行剖析并分析存在的問題,構建科學、合理、可行的事業單位經費支出結構,可使有限的經費得到合理配置,發揮其最大的作用,使經費實現精細化管理,從而不斷推進事業單位健康發展。

一、基礎數據的提取以及指標的構成

(一)基礎數據的提取

本文以某地區的38所事業單位2017年至2021年間5年的經費預算數據為基礎數據,通過對這些基礎數據的分析來形成事業單位經費的支出結構。

(二)支出結構指標

財政部制定的相關制度規定,我國現行事業單位經費支出結構的指標構成主要由人員經費支出比率、公用經費支出比率和人均基本支出比率三個指標組成。其中人員經費支出比率為人員經費支出費用占事業運行經費支出費用總額的比重,即人員經費支出比率=人員經費支出/事業運行經費支出×100%;公用經費支出比率為公用經費支出占事業運行經費支出的比重;人均基本支出比率為人均基本支出與離退休人員的支出差額,該差額在實際在編人員數量的比重。由于事業單位規模不同,其經費的支出結構也不盡相同,為了使事業單位經費支出結構更加合理科學,本文特增加兩個指標,基本建設和債務利息支出比率以及人均基本支出比率?;窘ㄔO和債務利息支出比率為事業單位基本建設費用與債務利息支出總額在事業支出中的比重,人均基本支出比率為事業單位基本支出與離退休人員支出的差額與在職員工人數中所占的比重。另外,本文中還將公用支出比率細化為一般性公用支出和與基礎設施建設相關的其它費用支出兩部分,從而來反映事業單位經費支出的構成情況。

二、目前部分事業單位經費支出架構情況及存在的問題

(一)事業單位經費支出架構不合理,人員支出比率偏高

為清晰了解事業單位經費支出架構,上文提出了多項指標來對某地區38所事業單位經費支出情況進行量化(量化數據以2017年至2021年的數據為參考),從分析出的事業單位經費支出結構指標數據可以得出,事業單位人員支出比率一直在46%到51%之間上下波動,其中2020年因國家出臺相關扶持計劃使事業單位的經費支出情況受到影響,成不規律狀態,5年內事業單位的一般性公用支出比率平均值為34.34%,基礎設施建設相關的其它費用支出占比平均值為15.90%。另外,在事業單位經費支出的架構中,離退休人員經費支出占比較大,某地區38所事業單位每年平均為離退休人員支出的經費高達7.42億元,占事業單位經費支出總額的6.59%(2021年國家和該地區先后提出提高離退休人員生活補助待遇后,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經費支出還將進一步提高,達到8.69%)。由上述數據可以看出,38所事業單位經費支出大部分用于事業單位人員支出,而在事業單位建設、科研活動以及事業單位設施建設等項目經費投入不足,嚴重影響了事業單位發展。

(二)事業單位一般性保障支出占比大,而事業單位發展建設所需經費投入不足,制約事業單位發展

企業或者組織費用的支出可以分剛性需要支出和選擇性支出兩部分,對于事業單位而言,則可分為必不可少的保障性經費支出和可選擇性支出的發展建設費用支出。一般而言,事業單位必不可少的保障性費用支出如果占比越小,則事業單位的可用經費越多,經費就可以流向更多的方向。本文分析了事業單位2017年至2021年這5年間事業單位費用支出情況,通過進一步分析可以得出,事業單位保障性支出即事業單位經費支出中的人員經費支出以及一般性公用經費支出兩部分在事業單位所有支出費用中占比較大,達到82.13%,而基礎建設以及事業單位債務利息支出等其它支出一共占比17.87%,其中基礎建設以及事業單位債務利息支出占比1.97%,這與當前事業單位提出的擴大規模提升事業單位工作水平的宏偉目標是不相符的。由于事業單位在基礎建設以及事業單位債務利息方面投入不足,某些自負盈虧的事業單位為了擴大規模提升發展,可能會通過銀行借貸來用于事業單位建設,因此,事業單位每年都需從有限的經費中抽出一部分用于償還貸款利息,這對于事業單位穩定健康發展形成了不穩定因素。

(三)事業單位經費增長迅猛,但人均支出增長后勁不足

從分析的38所事業單位事業支出數據(2017年至2021年)可以看出,隨著國家及該地區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該地區38所事業單位的人均基本支出、事業運行支出費用以及人均支出費用都呈現增長趨勢,其中事業運行支出平均增幅為9.4%,人均支出增幅7.04%。然而,相比于全國事業單位人均支出增長速度為10%相比,該地區事業單位人均支出增速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該地區事業單位人均支出增長后勁不足的情況十分突出。研究發現,造成事業單位人均支出增長后勁不足的原因是該地區實行事業單位職工定額支出費用,期間僅在2018年提高了300元,因此,導致人均支出費用增長緩慢。

三、事業單位支出費用因事業單位類型不同而存在差異以及原因分析

(一)支出結構占比存在差異

當前,我國現行體制將事業單位分為不同的種類,即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公益二類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事業單位。在事業單位支出費用方面,不同種類事業單位的支出架構也不相同,例如,在人員經費支出占比、公用經費支出占比以及項目科研經費基礎建設以及事業單位債務利息支出占比三大塊存在較大差異。不同類型的事業單位支出架構不同的原因主要是:其一,有些事業單位因科研能力相對較弱,因此,科研成果轉化而成的收入也就相對較少,而有些類型事業單位因業務條件靈活多變,其收入相對較大,因此,人員支出占比較??;其二,近年來有些事業單位的發展建設較快,使人員支出占比減少。

(二)人均支出存在較大差異,反映不同類型事業單位人均成本差異

人均支出在不同類型的事業單位所支出的費用也不相同,本文分析了38所不同類型事業單位的人均支出及人均基本支出情況,可以看出,人均支出按高到低排序依次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公益二類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事業單位。

(三)企業化管理事業單位預算管理體系不健全

不同類型事業單位的人均支出增幅存在巨大差異,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人均基本支出增速為8.39%,公益二類事業單位人均支出增速為1.03%,企業化管理事業單位人均支出增速為2.91%,增速的差異表明不同類型事業單位因預算撥款方式不同而存在差異。在該地,公益一類事業單位預算撥款方式采用全額撥款方式,公益二類事業單位的預算撥款方式采用定額撥款方式,而企業化管理事業單位則采用基數加增長方式,這導致事業單位人數增速遠大于預算撥款的增速,甚至出現人數增長經費負增長的現象。因此,企業化管理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使企業化管理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體系能夠適應時代的需要。

四、不斷優化支出架構,實現事業單位經費精細化管理

(一)合理規劃事業單位經費預算,優化支出架構

當前,大多數事業單位存在人員支出在事業單位經費總額的比率偏大而在科研投入、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投入不足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事業單位需要對各項經費支出進行合理規劃,制定預算,比如規劃設定事業單位的人均支出占比、科研投入占比以及其它經費支出占比,將制定的預算作為事業單位全年經費支出的考核標準,實現事業單位經費精細化管理,從而達到優化事業單位經費支出結構的目標。經過多年研究,筆者認為,在制定事業單位經費支出預算時,需對事業單位人員基本支出進行合理控制,一般而言,人員支出需要控制在事業單位支出經費總額的50%以內,這樣才可以保障有足夠的經費用于事業單位科學研究、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職能建設等,只有這樣合理規劃,才能全方面提升事業單位的綜合實力。

(二)健全人均支出增長機制,增強保障力度

事業單位在發展中能否擁有足夠的財力,需要多方面的保障,而制定健全的人均支出增長機制就是一大保障措施。該保障措施可以從三方面來實施:首先,擴大人均定額撥款事業單位范圍,在此之前,我國只對公益一類、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實行定額撥款機制,企業化管理事業單位未在體系之內,只有將企業化管理事業單位納入定額撥款機制范圍內,才能夠切實保證事業單位人均支出機制的有效性;其次,使人均支出增長機制動態化,也就是將該增長機制隨當前全社會物價、成本變化而波動,提高保障力度;最后,對不同類型事業單位的增長機制進行劃分,不同類型事業單位實行不同增速的增長機制。

(三)制定精準化預算管控體系,做到資金有效調控

其一,經費的管理在事業單位的管理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事業單位在對經費管理中要實行預算管理,使事業單位的各項經費的使用得到有效管控。其二,事業單位的經費需要進行全方位管理,以全方位預算、關注重點為導向,對事業單位經費實行嚴格監控,有效管理事業單位經費的使用,實現經費功效的最大化。其三,完善經費預算管理辦法及監管機制。事業單位的經費每一份支出都需要落實到與工作息息相關的地方,因此,相關部門需要對事業單位的經費預算進行有效監控,避免經費被挪用。同時,還需要加強對事業單位預算工作的監管力度,定期對事業單位的經費預算工作進行考核通報。最后,加強管理。在整個預算管控體系中,要嚴格按照先論證、再評審,然后確定預算,最后執行的流程,對預算管控體系的每一個流程明確責任,確保資金安全管理。

(四)提高事業單位資源利用率

第一,加大事業單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雖然事業單位改革后政府加強了對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包括辦公面積按職位分配,嚴禁超標,公用基礎設施建設有所緩解,但是基于某些事業單位實際需要,應立足于事業單位長遠規劃,合理安排經費用于事業單位基礎建設,合理地擴大事業單位規模,優化事業單位工作環境。第二,事業單位要結合自身特點,對于具有較大科研價值的學術研究要加大資源投入,在必要時還可以將事業單位可調配的一切資源予以輔助,從而加快事業單位科研成果轉化,使事業單位經費投入可以通過科研成果轉化的方式進行回收。

參考文獻:

[1] 于甜.全面預算管理在科研單位財務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2(10):49-52.

[2] 劉金環.探討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2022(07):101-103.

[3] 余泳澤,段勝嵐,林彬彬.新發展格局下中國產業高質量發展:現實困境與政策導向[J].宏觀質量研究,2021(04):78-98.

[4] 蔣紅艷.新時期行政事業單位日常經費支出的壓減探析[J].會計師,2020(08):82-83.

[作者簡介:林艷華,高級會計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

(責編:賈偉)

猜你喜歡
經費管理科學化精細化
探討市政工程的精細化管理
精細化管理的企業管理模式探討
流翔高鈣,實現葡萄科學化管理助農增收
“精細化”全方位培養好參謀
透明化、科學化和可預期
如何打造精細化立法產品
黨建科學化的內涵探析
統戰工作科學化:一個整體性敘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