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管理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究

2024-03-27 11:43肖朝英
經濟師 2024年2期
關鍵詞:經濟管理培養模式

肖朝英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全球化競爭的加劇,對經濟管理人才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社會對經濟管理人才的要求,因此需要探索一種更加適應時代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經濟管理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應運而生,它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實踐能力,使他們能夠在實際工作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然而,該模式在實施過程中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如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方法單一等。因此,文章對經濟管理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討,并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

關鍵詞:經濟管理 綜合應用型人才 培養模式 問題與改進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02-176-02

引言

經濟管理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究,是當前高等教育領域中備受關注的熱點話題。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科技快速發展的趨勢,企業對于擁有全面素質的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在這一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地培養具備經濟學、管理學等多領域知識,同時又具備強大實踐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綜合型人才,成為高校教育體系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經濟管理綜合應用型人才的特點

(一)知識結構全面

經濟管理綜合應用型人才不僅具備扎實的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等多學科知識體系,還能夠靈活運用各種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他們能夠將不同領域的知識進行整合和創新,為企業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這種全面性體現在他們對市場經濟、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等方面的深入理解,使其能夠在不同業務環境下迅速做出明智的決策。綜合應用型人才還能夠通過創新思維,將各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推動企業的戰略發展。

(二)實踐能力強

這類人才具備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創新精神,能夠在實際工作中迅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能夠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能力。他們能夠靈活應對各種復雜情況,為企業創造價值。這種強大的實踐能力使他們成為團隊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力量,能夠迅速適應各種工作環境,高效地落實公司戰略。他們善于在實際操作中發現存在問題的根本原因,并通過創新思維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綜合實踐和理論,這類人才在職業生涯中展現出卓越的應變能力,為企業走向成功之路提供了堅實支持。

(三)團隊協作能力突出

他們能夠有效地與團隊成員進行溝通和協作,發揮各自的優勢,推動團隊目標的實現。這類人才在團隊中展現出積極的領導風格,能夠激勵團隊成員充分發揮潛力,形成協同合作的工作氛圍。他們以開放的心態傾聽他人意見,善于解決團隊內部的分歧,有效凝聚團隊力量,使團隊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更具競爭力。通過與團隊緊密合作,這些人才能夠集思廣益,匯聚多方智慧,為企業的決策和發展提供全面支持。他們在協同工作中展現出的高度責任感和團隊協作的卓越能力,使其在組織中成為不可或缺的關鍵力量,推動企業不斷創新和進步。

二、國內外經濟管理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現狀

國內外經濟管理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現狀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國內對于經濟管理綜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研究較為深入。許多高校和研究機構開展了相關研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培養模式和方法。例如,強調實踐教學和案例教學的重要性,通過實際項目和實習經驗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團隊合作能力,通過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和團隊項目來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其次,國外的經濟管理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相對較為成熟。一些發達國家在經濟管理教育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成果。例如,美國的MBA教育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領導能力和戰略思維,通過課程設置、實踐項目和交流學習等方式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歐洲的一些商學院也注重培養學生的跨學科能力和國際視野,通過國際化的教學和交流活動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此外,國內外的研究還關注了經濟管理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評價和改進。通過對不同培養模式的效果進行評估和比較,可以發現其優點和不足之處,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例如,一些研究關注了學生參與度和自主學習能力對培養效果的影響,提出了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建議。

三、經濟管理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關鍵要素

(一)課程體系設置

在經濟管理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中,基礎課程是學生學習經濟學和管理學的基礎知識和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基礎課程包括經濟學原理、會計學、市場營銷、統計學等。通過學習這些基礎課程,學生可以掌握經濟學和管理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而專業課程是根據學生所選擇的專業方向進行設置的,旨在培養學生在特定領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例如,如果學生選擇了金融學專業,那么他們的專業課程可能包括投資學、金融市場與機構、金融風險管理等。通過深入學習這些專業課程,學生可以獲得對特定領域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實踐課程則是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情境中的重要環節。在經濟管理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中,實踐課程通常包括實習、實訓、項目等形式。通過參與實踐課程,學生可以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工作中,培養解決問題和團隊合作的能力。

(二)教學方法與手段

課堂教學是經濟管理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中最基本的教學方法。通過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互動,可以傳授知識、培養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講授、討論、演示等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案例教學是一種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問題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通過分析真實的企業案例,學生可以深入了解經濟管理領域的實際運作和挑戰,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思維。案例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情境中,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應用能力。實踐教學通過參與實際項目、實習或實訓等活動,學生可以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中,鍛煉實際操作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實踐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并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精神。此外,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教學成為經濟管理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網絡平臺,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獲取學習資源和進行學習交流。網絡教學可以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和個性化的學習體驗,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

(三)師資隊伍建設

經濟管理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要求教師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廣泛的學科背景。他們應該具備深厚的經濟學、管理學等學科的理論素養,并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問題相結合,為學生提供全面的知識體系和思維方式。教師還應具備良好的教學設計和組織能力,能夠根據學生的特點和需求,設計出富有啟發性和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同時,教師還應具備較強的溝通能力和互動能力,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并且,經濟管理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強調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的實踐經歷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至關重要。教師應具備一定的實踐經驗,能夠將實踐經驗與理論知識相結合,為學生提供實踐案例和指導。

(四)學生評價與激勵機制

在經濟管理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中,學生的學業成績評價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客觀衡量。這種評價應該綜合考慮學生在各個學科領域的知識掌握程度、學習能力和學術表現等因素。通過學業成績評價,可以激勵學生努力學習,提高學習成績,同時也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評價可以通過實習、實訓、項目等形式進行,評估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的操作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等。通過實踐能力評價,可以發現學生的優勢和不足,并針對性地提供培訓和指導,幫助學生提升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包括專業知識、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溝通能力、領導能力等方面。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評價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如參與社團活動、擔任職務、參加競賽等。通過綜合素質評價,可以全面了解學生的發展狀況,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培養方案和發展建議。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積極性,經濟管理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需要設計有效的激勵機制。這種機制可以包括獎學金、榮譽稱號、學分認定、職業發展支持等方面的激勵措施。激勵機制的設計應考慮到學生的不同需求和發展階段,同時要與學校的教學目標和培養要求相匹配。

四、經濟管理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一)課程體系的創新與實踐

傳統的課程設置往往是線性的,學生需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修讀課程。而模塊化課程設置則將課程劃分為不同的模塊,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選擇不同的模塊進行學習。這種靈活的課程設置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提高學習效果。經濟管理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強調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跨學科思維。因此,跨學科課程設置成為一種創新和實踐。通過將經濟學、管理學等不同學科的知識融合在一起,設計出跨學科的課程,可以幫助學生拓寬知識面,培養綜合應用能力。例如,開設“創新與創業管理”這樣的跨學科課程,既涉及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又包括管理和市場營銷的實踐技能。隨著全球化的發展,經濟管理綜合應用型人才需要具備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因此,國際化課程設置成為一種創新和實踐。學??梢酝ㄟ^引入國際化教材、開展國際合作項目、組織海外交流等方式,為學生提供國際化的學習環境和機會。

(二)教學方法與手段的創新與實踐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知識,學生在課后進行作業和復習。而翻轉課堂則是將課堂上的講授內容轉移到課前自學,課堂時間用于討論、解決問題和實踐操作。通過翻轉課堂,學生可以自主學習,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度,同時也能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通過組織學生參與實際項目或案例分析,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應用知識。這種教學方法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和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通過項目式教學,學生可以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問題相結合,提高綜合素質和應用能力?;蛘咄ㄟ^利用計算機軟件、虛擬現實技術等手段,模擬真實的經濟管理場景和情境,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和決策。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熟悉實際工作環境,培養實際操作能力和應對復雜情況的能力。

(三)師資隊伍建設的創新與實踐

學??梢越M織定期的教師培訓和學術交流活動,提供專業知識更新和教學方法改進的機會。同時,還可以鼓勵教師參與學術研究和教學改革項目,提高他們的學術水平和教學能力。經濟管理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需要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學??梢越⒔處熃涣髌脚_,促進教師之間的互動和經驗分享。此外,還可以鼓勵教師參與學科團隊、教學團隊或研究團隊的建設,通過合作開展教學研究和課程開發,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學校還應建立完善的教師激勵機制和保障體系。這包括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晉升機會和職業發展路徑,以及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發展條件。

(四)學生評價與激勵機制的創新與實踐

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是必要的。這種評價體系可以包括學術表現、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團隊合作等多個方面的評價指標,通過多種方式進行評估,如考試、作業、項目報告、實習評價等。這樣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發展狀況,為學生提供更準確的反饋和指導。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需求,因此,個性化的激勵機制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積極性非常重要。學??梢愿鶕W生的興趣、特長和發展目標,設計個性化的激勵措施。例如,對于對創業感興趣的學生,可以提供創業支持和資源;對于對科研感興趣的學生,可以提供更多的科研機會和導師指導。通過個性化的激勵機制,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造力。在經濟管理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中,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應該被賦予更多的參與決策的機會。學??梢越W生參與決策的機制,讓學生參與課程設置、教學方法選擇、教學資源分配等方面的決策過程。通過學生參與決策,可以增強學生的主動性和責任感,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結束語

經濟管理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是一種具有很大潛力的教育模式,它能夠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然而,要使該模式發揮最大的效果,還需要進一步完善課程設置、改進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工作。只有不斷優化和完善經濟管理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才能更好地滿足社會對經濟管理人才的需求,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本文系陜西服裝工程學院2023年校級一流課程項目,項目名稱:專業綜合實驗(項目編號:2023YLKC-08)]

參考文獻:

[1] 焦軍同.認知耦合視角下應用型人才專業綜合能力培養研究[J].福建輕紡,2023(08):71-77.

[2] 繆靈.“綜合素養+職業能力”人才培養模式應用效果研究[J].新疆開放大學學報,2022(04):7-12.

[3] 張兵,李揚,宋昆侖等.搭建綜合實踐教學平臺促進一流應用型人才培養[J].高教學刊,2022(15):39-43.

[4] 范浩陽.校企合作背景下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分析[J].人才資源開發,2021(21):60-61.

[5] 李穩國,鄧亞琦,張林成等.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課程與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科技風,2021(24):56-57.

(責編:若佳)

猜你喜歡
經濟管理培養模式
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管理模式轉變分析
試論柔性管理在事業單位經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服務地鐵工學結合
電子信息類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小學高年級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模式探析
青年農民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職院校創客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