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腸套疊空氣灌腸復位術后個體化康復護理效果觀察

2024-03-27 09:43
關鍵詞:腸套疊胃腸功能灌腸

倪 奐 奐

(蚌埠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安徽 蚌埠 233000)

腸套疊是兒科臨床常見急腹癥,是指因部分腸管及其腸系膜套入鄰近腸腔所導致的急性絞窄性腸梗阻,是嬰幼兒期常見病[1],臨床表現為陣發性腹痛、嘔吐、腹部包塊及膿樣血便等,如不及時治療可誘發腸管壞死及穿孔、中毒性休克、彌漫腹膜炎等,嚴重者可威脅患兒生命[2-3]。目前臨床上多采用X線透視下空氣灌腸或鹽水灌腸復位治療,療效可靠[4]。腸套疊患兒多年齡較小,臨床建議首選非手術治療方案,但對非手術治療方案復位不滿意患兒需采用手術復位治療。上述治療方案均具有較高的復位成功率,但術后需配合科學、有效的康復護理以提高治療效果[5]。我們探討了腸套疊患兒個體化康復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01—2022-12月于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兒科治療的腸套疊患兒93例,男48例,女45例;年齡0.6~2.3歲,平均(1.51±0.66)歲;入選患兒均以腹脹、腹痛、便血、嘔吐、腹瀉等癥狀來院就診。入選標準:①符合原發性腸套疊診斷標準,并具備典型腸套疊臨床癥狀及體征;②影像學檢查結果顯示患兒腹部腸管脹氣,可見多個小液氣平面;超聲檢查結果提示腹腔內不均質包塊,橫切面呈同心圓改變;經空氣灌腸明確診斷;③患兒家屬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屬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先天腸道畸形患兒;②腸道功能性疾病患兒;③腎臟、造血系統及精神疾病患兒;④嚴重凝血功能障礙患兒。入選患兒依據家屬自愿參與原則,分為個體護理組47例與常規護理組46例。個體護理組中男22例,女25例;年齡0.6~2.3歲,平均(1.52±0.21)歲;病程1~8 h,平均(5.8±1.1)h。常規護理組中男26例,女20例;年齡0.6~2.2歲,平均(1.50±0.24)歲;病程1~9h,平均(5.9±1.4)h。2組患兒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學委員會審核同意。

1.2 方法

患兒入院后均行小兒腸套疊空氣灌腸復位術治療,成功復位,術后均常規補液。常規護理組患兒行常規護理,包括飲食護理、病情觀察、出院宣教等。個體護理組患兒術后生命體征平穩后即可接受個體化護理,具體方案:(1)肢體鍛煉:對于年齡較小的患兒,護理人員現場指導并協助家長完成患兒股四頭肌運動及踝關節伸屈、旋轉鍛煉,以加速下肢靜脈回流;年齡稍大的患兒,指導家長幫助患兒完成上述鍛煉,并進行肩、肘、腕關節、雙上肢運動及握拳運動,每次鍛煉時間15 min,每天3次;(2)身體撫觸:撫觸順序由上至下,手法由輕到重,頭部撫觸:使用拇指由眉骨間向兩側滑動按揉10次,之后進行面部、耳后乳突按揉,注意力度,避免造成患兒抗拒或不適;胸部撫觸:患兒取平臥位,從胸部下方兩側肋下緣向上緣推動,輕按揉10次;腹部撫觸:術后腹部撫觸動作要輕柔,撫觸時手掌輕輕置于患兒腹部順時針畫圓,以操作者手掌感覺微熱為宜,避免用力過大造成患兒疼痛、不適;(3)每日囑家長給予患兒吸吮棒棒糖2~3根,以促進患兒飲食及胃腸功能恢復。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兒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出院時營養狀況,并向家長發放自制調查問卷,調查家長對護理的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2 結 果

2.1 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對比

個體護理組患兒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排便時間均短于常規護理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對比

2.2 營養狀況對比

個體護理組患兒出院時白蛋白、前清蛋白、轉鐵蛋白均高于常規護理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營養狀況對比

2.3 家長滿意率對比

個體護理組家長對護理滿意率高于常規護理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家長對護理滿意率比較 n(%)

3 討 論

因小兒腸系膜自由活動度高且較短,在小兒哭鬧或其他誘因下易造成腸系膜與腸管進入鄰近腸腔內部造成腸套疊[6-7]。小兒腸套疊如得不到及時治療,會造成腸壞死、腸穿孔等并發癥,嚴重者可危及患兒生命,腸套疊空氣灌腸復位術是可靠治療方案,復位成功率達90%,但此治療方案仍屬侵襲性治療方案,加之腸套疊本身已對患兒腸道功能造成影響,術后科學、有效的康復護理方案可促進患兒康復[8-9]。

小兒腸套疊的常規護理多重視患兒術后生命體征及飲食處置,對其胃腸功能恢復及營養狀況重視不夠[10]。本研究中,護理人員指導并協助家長鍛煉患兒肢體,使患兒肢體術后得到有效運動,促進全身血液循環,達到加快術后康復的目的。皮膚是人體面積最大的器官,具有豐富的神經末梢及各種觸覺小體,皮膚在受到外界因素刺激后,可直接反饋至神經中樞,由中樞神經指揮機體對所受刺激產生特定的反應[11]。研究表明[12],對患兒身體進行撫觸能顯著提高患兒機體內5-羥色胺含量,減輕應激反應,促進患兒感官功能恢復,提高患兒的免疫力。本研究中,考慮患兒因腸套疊空氣灌腸復位術后胃腸功能尚未恢復,采用腹部按摩可有效促進患兒胃腸功能恢復。我們對個體護理組患兒術后增加全身撫觸治療,刺激患兒各器官功能快速恢復。個體護理組患兒術后還給予棒棒糖吸食,使患兒胃部神經持續得到刺激,增加胃液及胃泌素的分泌,促進胃腸蠕動,使患兒胃腸功能恢復時間短于常規護理方案,達到改善營養狀況的目的。研究結果顯示,個體護理組患兒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排便時間均短于常規護理組(P<0.05);白蛋白、前清蛋白、轉鐵蛋白均高于常規護理組(P<0.05);家長對護理滿意率高于常規護理組(P<0.05)。表明個體化康復護理方案能促進腸套疊患兒胃腸功能恢復,使患兒在術后盡快恢復常規飲食,利于術后康復。

綜上,個體康復護理能促進腸套疊術后患兒胃腸功能恢復,改善營養狀態,提高家長滿意度,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猜你喜歡
腸套疊胃腸功能灌腸
四磨湯口服液對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后胃腸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促進患者子宮切除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研究進展
一例空氣灌腸法治療犬腸套疊
護理干預對腹膜炎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作用分析
全內臟反位合并直腸癌腸套疊1例
灌腸方治療小兒腹瀉的臨床效果
熱敏灸結合中藥灌腸緩解慢性盆腔痛的作用
耳穴貼壓配合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
P物質測定在小兒原發性腸套疊中的臨床意義
改良足三里穴位注射對直腸癌Dixon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