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氧健身操舞對醫學生心理疲勞與學業倦怠的影響

2024-03-27 09:43宋堉菁宋宇琦李依晨程景前郝麗娜
關鍵詞:情緒低落學業醫學生

宋堉菁,宋宇琦,徐 浩,李依晨,程景前,郝麗娜

(1.河北醫科大學 基礎醫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17;2.河北醫科大學 護理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17;3.河北醫科大學 體育教研室,河北 石家莊 050017)

2019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首次將“過勞”列入《國際疾病分類》,并于2022年在全球生效。疲勞,即人身體或心理負荷失衡時出現的組織、器官甚至整個機體工作能力暫時或持續下降的現象,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1]。世界衛生組織在報告中指出:“較快的工作、生活節奏所引起的心理緊張所致的疲勞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因素?!薄靶睦砥凇币辉~最初來源于Maslach對從事服務行業的工作者在情緒和精神壓力下而產生的心理現象的描述。Maslach和Jackson認為,心理疲勞是一種由人與工作之間交互作用而出現的情緒耗竭、人格解體和自我成就感降低的狀態[2]。

長期的心理疲勞對人體的影響主要表現為認知偏離、情緒障礙、意識行為改變以及一系列健康問題。長期處于心理耗竭的狀態下,會形成消極的認知,如對自我能力的否定、對目標的動搖、對生活或學習失去興趣,消極的認知會加重疲倦感,形成惡性循環。壓力會抑制獎賞機制同時引起動機的減弱,導致不良情緒的出現[3],如冷漠、厭煩、低落、煩躁等。個體的被動注意增加,對錯誤行為的監控減弱,犯錯幾率增加,同時思維遲鈍,記憶下降,影響工作和學習[4-5]。心理疲勞可導致機體出現眼睛干澀、頭頸酸痛、口腔潰瘍、便秘/腹瀉、睡眠異常、免疫力低下等癥狀[6],是亞健康或多種疾病的重要預警信號[1];還可導致精神活動障礙,如抑郁、焦慮、易激惹等[7]。多種以軀體性疾病為主要表現的心身疾病也與心理疲勞相關,如高血壓、缺血性心臟病、支氣管哮喘、偏頭痛、消化性疾病、月經失調等[8]。精神衛生、心理健康逐漸得到全社會的重視。

大學生群體中常常出現這樣的聲音:感覺壓力很大、對生活失去了以往的熱情和積極性、沒有前進的目標、對未來沒有信心、做事情感覺毫無收獲、失去了成就感……這都是“心理疲勞”的表現。這不僅會影響大學生的學習成績,還會對其今后的工作與生活產生不利影響。因此,有必要對大學生群體中廣泛存在的心理疲勞現象進行干預。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學業倦怠是大學生心理疲勞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予以關注。我們通過有氧健身操舞對醫學生進行干預,以緩解其心理疲勞,取得一定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應用隨機抽樣法,選取河北醫科大學49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22人,女生27人。年齡18~21歲,年級:大一至大三,專業:臨床醫學、麻醉學、精神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醫學檢驗學、影像學等。

1.2 方法

運動干預前參與研究的大學生填寫《疲勞程度評分量表》與《馬斯勒學業倦怠量表》,記錄得分。針對大學生開展為期2個月、每周3次的有氧操舞運動(單次時長約40 min)。干預結束后,再次發放《疲勞程度評分量表》與《馬斯勒學業倦怠量表》,并統計得分。比較運動干預前后《疲勞程度評分量表》與《馬斯勒學業倦怠量表》分數。

設計操舞動作時,考慮到醫學專業大學生長期伏案學習的現狀,操舞編排小組在自編操舞中添加許多關節環繞性動作、以單腿支撐為主的平衡性動作,針對性提高頸、膝、髖關節的靈活性與穩定性,減輕因低頭、久坐導致的關節不適、肌肉酸痛等問題,最大程度解除身體的疲乏感,進而緩解大腦皮層因疲勞而過度抑制的情況。

1.3 評價量表

本研究用到《疲勞程度評分量表》(fatigue assessment scale,FAS)[9]、《馬斯勒學業倦怠量表》(MBI-SS)[10]?!镀诔潭仍u分量表》由Michielsen等人編制,WASOG機構翻譯為中文版本,為李克特式量表。本研究采用的學業倦怠量表由連榕、楊麗嫻等學者結合大學生特定身份與情境編制而成,提出3因子,分別為情緒低落、行為不當、成就感低。問卷中每個項目與總量表的相關系數在0.408~0.762(P<0.01),3個分量表與總量表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914、0.799、0.704(P<0.01)。信度檢驗中,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為0.865,情緒低落、行為不當、成就感低3因子的內在一致性系數分別為0.812、0.704、0.731。量表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和結構效度。

1.4 統計學方法

2 結 果

2個月操舞訓練后,大學生疲勞程度、行為不當、成就感低評分均較干預前顯著降低(P<0.05)(表1)。運動干預前后情緒低落因子的M(P25,P75)分別為17.000(14.500,20.000)、14.000(12.000,15.500),進行Wilcoxon符號秩分析Z值為-2.365,也較干預前顯著降低(P=0.018)。操舞訓練有效緩解了大學生心理疲勞和學業倦怠。

表1 干預前后FAS與MBI-SS量表評分比較分)

3 討 論

馬斯勒將倦怠分為情緒衰竭、去人性化、成就感低3個因子,而針對學生的研究將去人性化更改為學習過程中的行為不當[10],表現為課上睡覺、遲到、早退、逃課、不按時交作業等。情緒衰竭表現為沒有學習熱情、麻木、困倦;成就感低包含對自我的消極評價,對前途沒有希望,學習過程中取得成就的體驗感下降等。通過這3個因子可以清晰描述醫學生心理疲勞與學業倦怠狀況。

醫學生既是學生群體,也是醫務人員群體的儲備力量,面臨著學業與職業的雙重壓力。探索心理疲勞的緩解方法是保障人體心理健康、社會建設與大眾養生保健的重大需求。體育運動不僅能夠增加肌肉力量與耐力、提高機體的精力與活力,還可以提高個體對單調重復任務的適應能力[11]與心理韌性,有利于在壓力情境下控制負性能量與自我態度,維持積極的心境,從而避免來自潛在壓力源的消極影響[12]。已有研究證實運動干預可以降低癌癥患者的疲勞感[13]。以往研究證實運動對心理疲勞的積極作用,但運用健美操和街舞等方式進行干預較為罕見。操舞類運動兼具音樂性與審美性。健身操舞所選音樂多為快速、富有節奏感的音樂,一定程度上可以調動參與者的情緒,可能通過以下原因改善醫學生心理疲勞:①促進興奮性神經遞質的釋放;②作為強烈的感官刺激分散注意力,進而感受到較少的負面情緒,減輕心理疲勞[14-15]。

操舞運動對情緒低落的改善作用可以從將注意力從不良刺激中轉移出來進行解讀,這與以往研究結論相同,包括運動期間和結束后[16]。娛樂性體育活動與更好的心理狀態相關,其中包括更少的焦慮和抑郁癥狀[17]。行為不當和成就感低兩個因子的分數下降符合自我效能感理論。任務難度較高與多次失敗的體驗會導致“無力感”的產生,對自己的能力、行為與成就失去信心與控制能力,這通常會導致不良的學習表現。定期參加體育鍛煉能夠改善情緒和自信力,提高自我效能感,即付出必要的努力后成功完成挑戰性任務的自信[18]。

綜上,干預后醫學生的疲勞程度、行為不當、成就感低及情緒低落均有明顯改善,運動訓練為非特異性精神類治療提供一種思路。操舞訓練干預后,醫學生的疲勞程度、行為不當、成就感低及情緒低落均有明顯改善。規律的有氧健身操舞類運動或可成為防治醫學生心理疲勞及學業倦怠的一種有效方式,可考慮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情緒低落學業醫學生
艱苦的學業
音樂提升學生學業表現
樹起學業擔當之心
克服情緒低落實用而有效的方法
醫學生怎么看待現在的醫學教育
35
蹲不下去
對醫學生德育實踐的幾點思考
淺談醫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對醫學生心肺復蘇課程設計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