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異型交叉口設計技術要點

2024-03-28 18:16儲誠明
建材發展導向 2024年5期
關鍵詞:寧國市縱坡路基

儲誠明

(安徽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22)

本次設計金橋路與寧港路(049縣道)交叉口位于寧國市城市外圍,現狀交通量大,且存在大型運輸車輛。目前,寧國市西北外環正在施工,未通車。當前寧港路(049縣道)是寧國市外圍主要的通道。本文結合新建寧國市金橋路與寧港路(049縣道)交口的設計淺談異型交叉口設計技術要點。

1 工程概況

根據規劃,本次設計的金橋路延伸工程,是1條寧國市東西向城市交通主干路,道路全長1 370.146m,雙向六車道,設計車速40km/h。本項目還包括金橋路與寧港路交口,寧港路南側同步改造工程,改造長度127.194m。道路自西向東經過:寧港路—仙霞路—延福路,共計3個交叉口。寧港路-仙霞路路段道路紅線寬度45m[(由于45m紅線寬度占用基本農田,本次按照34(34.5)m寬來設計],暫不實施人行道,待后期用地性質改變之后,再實施人行道的建設,道路放坡之后占用基本農田路段采用設置擋墻);仙霞路-延福路路段道路紅線寬度40m(由于40m紅線寬度占用基本農田,本次按照34m寬來設計,暫不實施人行道,待后期用地性質改變之后,再實施人行道的建設,道路放坡之后占用基本農田路段采用設置擋墻)。其中:寧港路現狀為約12m寬公路,為進出城區的主要通道,車流量較大。仙霞路、延福路均為規劃道路,金橋路在延福路東側已經建成通車。本次實施的內容主要包括道路(含擋墻)、給排水、交通、照明、綠化等[1]。

2 異型交叉口設計技術要點

根據規劃道路寬度,考慮道路寬幅的合理分配,本次道路橫斷面與東側已建成的道路橫斷面一致:金橋路道路橫斷面:0.5(0.75)m土路肩+3.5m非機動車道+2m側分帶+22m機動車道+2m側分帶+3.5m非機動車道+0.5(0.75)m土路肩=34(34.5)m。寧港路(049縣道)現狀道路橫斷面:0.75m土路肩+1.5m硬路肩+4.5m機動車道+4.5m機動車道+1.5m硬路肩+0.75m土路肩=13.5m。

根據寧國市項目特點,設計方案中根據項目特點確定以下設計原則:路線設計根據設計規范要求,滿足平包縱的要求;路基設計應結合當地的材料情況,因地制宜的選擇;對溝塘等不良地質情況,結合當地的經驗進行處理;路面結構設計結合金橋路未來預測的交通量來進行設計;路基防護設計,結合當地的習慣等進行設計;景觀與周圍環境和諧與統一,充分重視環境保護;管線綜合設計應結合專項規劃,根據兩側地塊性質,預測未來給水、雨水、排水的需求;現狀存在溝渠考慮排水要求,設計圓管涵。

道路平面設計:平面設計在滿足總規的要求下,考慮兩側基本農田的性質,由于金橋路屬于外圍道路,片區暫不開發,平面設計首要保證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的通行。滿足40km/h的行車速度的線型要求。

道路縱斷面設計:坡長滿足40km/h的行車速度要求,同時滿足平包縱的要求,滿足排水防澇的要求。

方案比選:進行方案比選是進一步論證方案可行性的方式。由于寧國市金橋路與寧港路(049縣道)交叉口豎向標高、交叉口組織方式比較復雜,前期通過3個方案進行比較分析。

方案一:優點是金橋路與寧港路南側交口一次性成型。缺點是金橋路與寧港路南側縱坡4.3%(現狀道路縱坡5.8%),縱坡較大。交口與北側現狀進行順接,現狀縱坡6.78%。道路寬度超出報批紅線。

方案二:交口西南側標高下降,南側車道減少。優點是交口南側道路紅線寬度在報批紅線內。南側道路進口左轉縱坡1.9%。行車較舒適。缺點是未利用現狀道路。道路縱坡和原設計方案一致。投資減少90萬元。

方案三:利用現狀道路右轉,交口不抬高。優點是金橋路與寧港路西側設置右轉專用道,充分利用老路。缺點是道路縱坡和原設計方案一致。南側現狀道路拓寬,設置90m加速段+50m漸變段。投資增加30萬元。

最終實施選擇方案三,可以解決現狀問題,同時投資增加較少。

結合現狀、規劃、車流量的預測。進行合理的斷面方案比選。寧國市西北外環未建成通車,本次設計金橋路需承擔寧國市外圍交通壓力,近期有大量的貨車等重載車輛通過金橋路。本次方案比選充分考慮到該特點。路基設計采用重載交通等級的荷載,考慮到交通量較大,采用雙向六車道。同時考慮到路燈基礎和標志牌基礎的預埋,側分帶采用2m寬。在有公交站臺的地方,2m寬綠化帶處改成公交站臺鋪裝[2]。

交叉口設計:結合現狀的高程、交叉口的形式、交叉口的流量預測,進行交口的渠化及相應的信號燈相匹配。與現狀路口,新老路基做成臺階進行搭接設計。同時,交叉口的豎向標高控制在3%以內。金橋路與寧港路(049縣道)交叉口在交口的東側、西側設置四進三出。西南側考慮的是山體排水溝渠,不能占用。東側是山體,同時是林地(報批時間較長),考慮到實際,本次南側三進兩出。交口北側是現狀道路,考慮到是基本農田,本次交口北側維持現狀,道路交口順接上本次設計的金橋路。道路的交口紅綠燈、監控等設施同步設計進去,同時標志牌等設施同步設計。根據道路交通流線,新建標線設計,標線設計的左轉彎半徑盡量偏大。道路西南側形成綠化島,綠化島采用紅葉石楠球、金森女貞球相互搭配,紅葉石楠球、金森女貞球的高度不影響行車視距。同時結合人行道標線,綠化島內進行鋪裝,采用大理石鋪裝提高綠化島的檔次。

公交、人行系統設計:本次考慮到側分帶、非機動車道較窄,同時紅線不能拓寬,公交采用直線式公交站臺,該段側分帶改為公交站臺的鋪裝。公交站臺的鋪裝與人行道一致,采用6cm舒布洛克磚+3cmM10砂漿+15cm20混凝土墊層+15cm級配碎石。

交通安全設計:設置標志、標線,在金橋路與寧港路(049縣道)交口,下陡坡路段,設置減速震蕩標線。同時設計相應的警示標志、指示標志等。

道路景觀設計:本次道路景觀設計主要是側分帶上面的綠化帶,本次綠化帶采用2m寬,同時考慮到相應標牌的基礎設置。綠化帶采用與東側一致的綠化,采用紫薇、金森女貞球、紅葉石楠球[3]。

本次設計異型交叉口設計主要考慮以下技術要點:金橋路與寧港路(049縣道)交叉口北側為永久基本農田區域,按照國家相關要求,永久基本農田區域不能占用,北側現狀高程及路寬不能改變,交口北側順接現狀;金橋路與寧港路(049縣道)交叉口東側,規劃金橋路南北兩側都是永久基本農田區域,不能被占用,兩側永久基本農田中間預留34m的道路紅線,寧港路(049縣道)現狀道路偏南側,本次考慮金橋路順接現狀寧港路(049縣道)需進行重新選線,圓曲線半徑500m,滿足行車速度40km/h的要求。為了考慮遠期規劃,西側和東側交口在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的情況下,機動車道進行拓寬,四進三出;西側利用原有車道,設計成右轉專用道,同時設計減速震蕩標線??紤]到右轉進入直行車道,在直行車道上設置加速段;考慮到進入道路交口,道路縱坡控制在3%以內,本次考慮縱坡銜接,本次金橋路在該處縱坡為2.98%;西側現狀高程較高,待后期西北外環建成通車之后,現狀寧港路(049縣道)破除2m進行順接上;交口南側車道和右轉車道存在高差,本次設計進行填充處理;道路往北側方向有燃氣管線,本次道路交口施工燃氣管道進行混凝土滿包處理;道路路面成型之后,進行標線的施劃,本次考慮南側進口道左轉車流較多,設置2個左轉專用道;由于道路中心點標高不能抬升,道路南、西側交口標高維持現狀;道路南側進口道約120m,設置LED限速牌,施工時根據交警部門意見調整設置位置。LED限速牌根據當地習慣并結合交警部門意見制作。同時南側進口道和西側進口道較大下坡段,設置限速牌和減速震蕩標線;金橋路與寧港路(049縣道)交叉口按照標準的十字路口進行燈控設計;考慮到該路段,未來車流量較多,路面結構層設計3層瀝青。機動車道路面結構:4cmSMA-13(SBS改性瀝青)+6cmAC-20C(摻抗車轍劑)+8cmAC-25C+36cm水泥穩定碎石+20cm級配碎石。非機動車道及人行道開口路面結構:4cmSMA-13(SBS改性瀝青)+6cmAC-20C+18cm水泥穩定碎石+20cm級配碎石。公交站臺及人行道鋪裝:6cm舒布洛克磚+3cmM10砂漿+15cmC20混凝土墊層+15cm級配碎石,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路面結構層和東側已建成的金橋路保持一致;新老路基,新老路基做成臺階進行搭接設計,臺階高度為0.8m,臺階寬度為1.2m,底部臺階高度不大于0.8m。臺階做成4%坡率,向老路路基傾斜。路床底面臺階、其下一級路堤臺階以及底層臺階上設置3m寬雙向土工格柵[4];本項目路基處理方案如下:根據地質報告,對第1層雜填土中耕表土、建筑垃圾、不滿足要求的土等全部清除(暫按照均厚80cm 處理),并對路基基底進行填前碾壓;道路全線根據地質情況路基處理方案如下:1)機動車道路基處理為換填70cm山皮石+10cm級配碎石;2)非機動車道路基處理為換填30cm山皮石+10cm級配碎石;3)當路基占用水塘、河溝時,清淤后基底采用50cm毛石+50cm山皮石換填,再用素土分層回填。清淤深度按《寧金橋路延伸工程巖土工程勘察報告》中實測數據,回填毛石厚度根據淤泥深度和溝塘大小確定。山皮石路基施工前,為了確定能達到最大壓實干密度的松鋪度、壓實機械型號及組合、壓實速度及遍數、沉降差等參數,應先進行試驗段施工。在填筑時,從最低處垂直向上全幅填筑,全寬碾壓,層層壓實,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在填筑段內,不同種類性質的填料不得混填。在高填方路堤段按規范要求進行沉降差位移觀測,超出規范值立即立即停止填筑。

3 填方高度大于4m路堤施工技術要求

填筑前按照規范的要求須進行原地面清表處理;填方應嚴格按照1∶15的設計邊坡填筑,不得缺填;每層填筑厚度,應根據所采用的填料,按規范的有關規定執行;填筑材料應分層填筑,不應分段或縱向分幅填筑。路基防護:草灌混植(路堤:H≤3 000)考慮當地水文、氣候條件,本項目路基邊坡采用草灌混植防護。植被種植根據邊坡地形和地質條件選擇直接噴播工藝,灌木植被可采用育苗栽植工藝,植被物種選擇考慮植被生命特性和景觀要求,一般按季節特性、抗早、抗澇、枝葉特點、花期等要素選擇植被組合。草灌混植(路堤:H>3 000)3.0m以上采用掛三維網噴播植草綠化護坡。噴播植草護坡施工順序:整平坡面→掛三維網→錨釘施工→網上培土→噴播植草→覆膜養護。 也可先在易于施工處將三維植被網制作成草皮后再貼于覆有營養土的坡面上。三維網標準幅寬為1.5m,按網寬方向與路線方向一致布置,相鄰三維網之間橫向搭接寬度為10cm,縱向搭接15cm。 并用U型錨釘固定,幅中用J型釘固定,三維網技術參數為:拉斷力≥3.2kN/m,厚度≥18mm,單位質量≥430g/m2。道路在路基侵占較大水塘和溝渠路段,設置預制塊護坡進行防護(可根據實際需要設置),護坡頂設置護欄進行防護。路基施工時設置圍堰進行臨時圍護。排水:路面采用縱橫坡排水,由雨水口收集后排入雨水管。路基挖方段路基邊緣設0.6m×0.6m土質邊溝,邊溝溝底縱坡宜與路線一致,并不宜小于0.3%。困難情況下,可減小至0.1%,用DN300的鋼筋混凝土承插管接入相近的雨水口中,進行施工期排水,同時在道路運營期間排除兩側挖方路段的雨水匯流[5]。

4 結語

道路交口設計涉及到的因素多,需要道路設計人員掌握良好的基礎知識、熟悉規范、細致。隨著城市化發展進程的加快,道路的設計需要設計人員運用新的發展理念,新的思想,提出多種方案進行比較分析,才能設計出滿足交通需求和居民出行要求的道路,從而營造出良好的城市環境。

通過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來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壯大經濟實力,推進大建設,優化大環境,實現大發展的目標。通過項目的實施,對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了寧國市的投資環境,推進城鎮化進程,提升寧國市的城市綜合競爭力和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意義。是城市交通發展,完善城市道路網的需要目前寧國市道路建設已初建成效,城區道路多丁字路、斷頭路、雙丁字路,異形交叉路口這些道路的錯位交接和斷頭造成行車路線的不通順,對交通造成不利的影響。通過本項目的建設,可有效減緩城區的交通壓力。所以金橋路延伸工程、金橋路與寧港路交口改造工程的建設迫在眉睫。

猜你喜歡
寧國市縱坡路基
市政道路路基質檢與控制探析
基于交通事故多發位置的區間平均縱坡控制指標研究
軟弱路基加固處理設計探究
半柔性復合路面在重交通長大縱坡路段的應用
道路最小設計縱坡探討
半填半挖路基的填筑方法
揭示車路協同矛盾 破解長大縱坡難題
公路路基沉陷的處理技術
寧國市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的實踐與建議
寧國市中溪鎮森林長廊規劃與建設技術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