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建引領公立醫院志愿服務體系構建探析

2024-03-28 12:06汪敏嫻
黨政論壇 2024年2期
關鍵詞:黨建引領志愿服務公立醫院

[摘 要]黨建引領公立醫院志愿服務體系的構建,是緩解醫患矛盾、促進醫患溝通、傳遞溫暖善意、進一步弘揚社會正能量的重要保證。通過對上海市首批志愿者服務中心的調研,探索黨建與志愿服務工作的內在聯系,可以從“黨建+志愿”“社工+志愿”“專業+志愿”“需求+志愿”“文化+志愿”五個方面,全面實現組織引領、科學管理、專業細分、需求凝聚、培育優質文化,構建新時代黨建引領公立醫院志愿服務體系,推動公立醫院志愿服務事業發展。

[關鍵詞]黨建引領;公立醫院;志愿服務

2017年,國家衛健委印發《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2018—2020 年)》,其中重點提出應建立醫務社工和志愿者制度,大力推行醫院志愿者服務發展,并將開展實踐情況納入考核指標。2018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推進醫院精神文明建設,開展文明單位、青年文明號創建和志愿服務活動。黨的二十大提出“完善志愿服務制度和工作體系”,這是在黨的十九大要求“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的基礎上,作出的更加具體明確的工作部署。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動下,公立醫院志愿服務得到了長足發展。但同時,我國的醫院志愿服務還面臨很多難題與困境,如招募對策受限、管理體系有待加強、相關機制不健全等 ①。開展好醫院志愿服務,要從公立醫院黨建的頂層設計、體制機制保障等各方面入手,通過探索黨建引領下的醫院志愿服務體系的構建,進一步推動志愿服務整體質量的全面躍升。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廣慈家園志愿者服務中心成立于2009年,是上海市首批志愿服務基地之一。本次研究主要對象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廣慈家園志愿者服務中心的醫務志愿者和社會志愿者,共計420人,回收有效問卷411份。問卷內容包括基本信息、志愿服務參與情況、參與服務的影響因素、黨組織對志愿服務的影響力、個人對組織的期待、對醫院志愿者工作的意見或建議等20題。通過調查研究,有助于分析志愿服務工作中的挑戰與不足,探索黨建引領志愿者服務體系建設的整體構想。

一、堅持黨建引領,以“黨建+志愿”實現志愿服務體系的引領與拓展

(一)發揮黨員志愿者的模范帶頭作用

目前,瑞金醫院廣慈家園志愿者服務中心有1658名注冊黨員志愿者。調研中,96.5%的黨員參與過志愿服務活動;74.5%的人認為,志愿服務是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重要途徑。由此可見,黨員參與對提升組織積極性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另外,20年以上黨齡的黨員全部參與過志愿服務,10-19年黨齡的黨員參與率達87.8%,10年以下黨齡的黨員參與率達78.0%。今后,需提升年輕黨員尤其是新黨員的志愿服務參與率,從體制、機制各方面創造條件來提升其獲得感和價值感。

(二)發揮黨支部對社會志愿者的引領作用

調研中48.7%的人認為,基層黨支部的組織領導很重要。目前,志愿者服務中心有近600名社會志愿者組成了導醫導診、病房探訪、樂器演奏、義剪服務等志愿者隊伍。以志愿者隊伍為單位成立黨支部,既可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團結凝聚作用,為隊員們創造“家”的歸屬,更為社會志愿者隊伍的自我完善和成長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三)發揮區域化黨建志愿服務項目的拓展作用

根據2014年上海市委、市政府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創新社會治理和加強基層建設的意見》和6個配套文件精神,區域化黨建已成為社區治理的重要平臺。近年來,瑞金醫院會同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市作協、市科協、上海電視臺等共10家單位黨組織,組建了“文化思南”區域化黨建聯席制度;與上海市科協、中國疾控中心寄生蟲病所等7家單位建立紅色科普聯盟。依托區域化黨建成果,志愿者活動與區域內社區、街道、學校、企事業單位對接,發揮醫學所長,創新服務形式。例如:組織黨員醫學專家開展義診咨詢、健康講座;為社區廣大居民、企業白領提供急救培訓、醫學科普;走入中小學開展生命教育、健康支持等。同時,依托“引進來”的形式,邀請共建單位成員來醫院開展志愿服務。例如:病房探訪、節日表演、導醫導診等。既盤活了區域內志愿服務活動的資源,豐富了志愿服務形式,又打通了醫院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為社會大眾享受美好生活貢獻力量 ②。

二、堅持黨的領導,以“社工+志愿”實現志愿服務體系的科學管理

(一)依托專業部門管理志愿者工作

把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到志愿服務的全過程,是中國特色志愿服務事業的最本質特征和政治保證。2014年,為響應上海市《關于推進醫務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的實施意見》,瑞金醫院成立社工部并與精神文明辦公室合署辦公。在院黨委的直接領導下,形成了“社工+志愿者”的專業管理框架。由社工部統籌“志愿者服務中心”的發展方向與重點工作;同時指導每支志愿服務隊在隊長、副隊長、秘書和管理員組成的管理小組帶領下自主運行,完成項目申報、活動招募、經費管理、時長記錄等事宜,有效保證了志愿服務隊伍的穩定性。在本次調研中,82.1%的人認為需由專職部門來管理醫院的志愿者工作,這也體現了志愿者對專業部門管理的需求。目前,志愿者服務中心每年接收志愿者超5000人次,服務時長超1.5萬小時。

(二)實現制度化、規范化的管理

為了常態化開展各種志愿者活動,在黨委領導下,醫院制定了各種規章制度。包括《志愿者服務中心章程》《志愿服務項目管理辦法》《志愿者管理細則》等,明確規定了志愿者及團隊的職責和權益。在調研中,志愿者對整體布局較滿意,對規章制度、報名途徑、效果評估等評價很高。但同時,我們發現“常態化的活動組織機制”“崗前培訓”和“激勵表彰機制”需進一步改進。首先,讓人欣喜的是,90.3%的人愿意成為長期志愿者。醫務人員的服務周期傾向于每月1次或每季1次;社會愛心人士傾向于每周1次,康復患者傾向于每月1次。預示著常態化活動的組織,要根據不同人群來區分或采用線上線下的靈活方式來實現,也可通過收集需求、組織派單的形式來對接,切忌志愿服務活動的“節日化”和“形式化”。其次,志愿者培訓不能“走過場”而是要重質量。目前,志愿者的崗前培訓包括醫院概況、文明禮儀、院感安全等,但對于許多大醫院來說,志愿者一上崗“實操”就會發現培訓內容不夠用,甚至在直面患者“挑戰”時倍感壓力。針對上述情況可用多輪次的實戰培訓來破解:通過志愿者分享經驗、資深志愿者答疑解惑、整理共性問題匯編成冊等方式,幫助大家盡快度過適應期。再次,合理的“激勵及表彰機制”促進志愿者團隊更健康地發展。依據志愿服務時長、服務質量等每年給予志愿者星級評定。通過宣傳志愿者的優秀事跡、推薦志愿者參加院級以上的先進評選,讓志愿者感受自身價值,明確成長方向。

三、立足職業特色,以“專業+志愿”實現醫務志愿者的凝聚與參與

(一)以專業細分來定制醫務人員的志愿服務項目

調研中發現,以職業來分,醫護和醫技人員更愿意參加“義診或健康咨詢”和“醫學科普”,分別占總人數的51.3%和43.3%;行政后勤人員更愿意參加“導醫導診”和“病房陪伴”,占總人數的47.5%;以職稱來分,高級職稱的醫務人員更傾向于“醫學科普”,占總人數的50.0%,而初級和中級的醫務人員更傾向于“義診或健康咨詢”,占總人數的38.4%。由此可見,臨床一線的醫護人員希望為服務對象帶來切實幫助,所以傾向于與專業相關的活動。而行政和后勤人員可在就診高峰期安排至門急診提供就診協助或開展病房陪伴、情緒疏導等服務。

(二)以示范性志愿服務項目鼓勵醫務人員加入

2022年起,瑞金醫院成立了11個有影響力的示范性志愿服務項目,分別由院黨委領導各職能部門管理運行。包括由醫務專家領銜的“瑞金之愛”志愿服務項目,由青年醫務人員組成的“藍小醫”青年志愿服務項目,由護理人員組成的“瑞金守護”南丁格爾志愿服務項目,由臨床醫學院醫學生組成的“瑞警醫心”志愿服務項目,由持心理咨詢師證書的醫務人員組成的“心之翼”志愿服務項目和關愛大病員工的“愛·益”志愿服務項目等,目前已有近700名醫務人員加入。項目間資源共享,既有“個別行動”也有“團體活動”,既有“規定動作”也有“自選動作”。醫務人員可同時加入好幾個團隊??椕芰酥驹阜諓坌木W,也探索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可示范的路徑模式。在調研中,有91.3%的人知曉示范性志愿服務項目,其中67.1%的人已在服務中,參與度可進一步提升。

四、堅持以人為本,以“需求+志愿”實現社會志愿者的有力補充

社會志愿者已成為醫院志愿服務強有力的補充。以瑞金醫院為例,目前共有564名社會志愿者活躍于各條戰線。包括門急診導醫志愿者、音樂志愿者、學生志愿者,還有諸多康復病友組成的“瑞金之友”志愿服務團隊。有人已服務了近12年約5300小時,還有志愿者在重病康復后仍回到崗位貢獻了近8年約2400小時。如何團結凝聚好這些社會志愿者,為服務社會、改善社會、促進社會進步貢獻力量,值得我們深入探索。

相關研究發現,參與的志愿活動與其自身動機相匹配的志愿者會從中獲得更多的滿足感,并且志愿者會偏向性選擇能夠滿足自己的動機的志愿活動。動機越強的志愿者會主動地追求動機需要的滿足并因此持續地參與志愿服務 ③。在調研中,我們發現,不同人群的需求不同。醫學生最希望接觸臨床(53.7%)、其他學生希望提高溝通能力(74.1%)、康復患者擅長以病房探訪志愿者的身份現身說法(46.1%)、中青年希望“社會交往”(37.0%)、老年人希望緩解“看病難”和“孤單”(66.1%和57.6%)。志愿者管理部門要精準對接社會群體的不同參與動機,幫助志愿者在愉快的工作氛圍中獲得成長,從而進一步提升組織黏性。

五、培育優質文化,以“文化+志愿”營造志愿服務體系中的善愛氛圍

(一)將“員工關愛”志愿服務項目做實做好

在本次調研中,我們發現45.3%的醫務人員希望加入員工關愛隊伍中,“愛·益”員工互助志愿服務項目深入人心。該項目受院黨委領導由工會發起,職工自愿報名作為互助志愿者,發揮個人專業特長,為罹患大病、重病的本院職工提供醫療咨詢、同伴教育、生活幫扶等服務。本項目創立2年來共幫助數十位本院患大病職工。在后續工作中,可在保護患病員工隱私的基礎上加大宣傳以吸納更多職工參與,從關愛身邊人做起,為患大病、重病職工撐起“保護傘”,在院內形成互幫互助、愛流涌動的友好氛圍。同時,要注意關心愛護醫務人員的身心健康,通過多種形式增強醫務人員職業榮譽感,營造全社會尊醫重衛的良好風氣 ④。

(二)創造社會各界尊重、愛護志愿者的善愛氛圍

雖然志愿者已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和贊許,但在實際工作中,還是免不了志愿者不被尊重和公平對待,或被當成免費的勞動力,導致一些志愿者的熱情在“尷尬服務”中消耗殆盡。構建醫院志愿者文化對于形成穩定、忠誠的志愿者隊伍具有重要作用 ⑤。首先,在院內宣傳志愿精神。運用醫院官微、院報、精神文明大會等載體大力宣傳志愿精神和優秀志愿者事跡,提升醫務人員尊重、愛護志愿者的意識。其次,除了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服務條件和環境外,定期組織志愿者懇談會、表彰大會、參觀活動和志愿者成長項目,帶領志愿者共享醫院發展與醫學進步,使志愿者感受到被需要、被認可,從而更積極地為醫院各項工作建言獻策。再次,推出形式新穎、容易兌現的志愿者關愛項目。例如:推出“時間銀行”志愿者關愛項目:志愿者將志愿服務時間存入時間銀行,需要時提取可兌換成醫院關愛及福利,包括停車時間、文創產品、健康體檢或就診的綠色通道等,對年滿75周歲的榮譽志愿者給予特別關愛和照護。從“及時兌換”到“長期關愛”時時處處地將志愿服務從單向奉獻轉向互助關愛,吸引更多志愿者投身到關愛患者的行動中,給自己希望與信心,給別人善愛與幫助,燃起全社會的責任與擔當。

基金項目:2021年上海市“醫苑新星”青年醫學人才培養資助計劃;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2023年度黨建-思政研究重點課題,編號:DJ-23003

注釋:

① 崔立君、梁超:《公立醫院社工志愿服務失靈成因與對策探討》,《中國醫院管理》,2015年第11期。

② 鈕駿、李艷紅:《黨員參與新時代志愿者服務的路徑》,《現代醫院管理》2021年第3期。

③ 汪敏嫻,董正椽:《公立醫院志愿者參與動機及激勵期待的研究——以瑞金醫院彩虹家園志愿者為例》,《中國醫院管理》2021年第3期。

④周美紅、朱月蓮、董麗娟:《推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文化建設的思考》,《黨政論壇》2023年第3期。

⑤莫明聰:《公立醫院志愿者管理長效機制的研究》,《科學咨詢》2022年第5期。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黨委教師工作部副主任

(責任編輯 周 ?。?/p>

猜你喜歡
黨建引領志愿服務公立醫院
黨建引領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共治的探索與實踐
公立醫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醫院的管與放
基于協同發展理論的大學生志愿服務可持續化社會支持系統研究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閾下的大學生志愿服務
發揮志愿服務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載體作用
志愿服務與“互聯網+”結合模式探究
豫園街道黨建引領下非公企業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探索
建設農村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引領強村惠民工作的研究
公立醫院“聯”還是“不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