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高校學生黨建“雙融雙育”工作模式探賾

2024-03-28 12:06姜劍
黨政論壇 2024年2期
關鍵詞:學生黨建工作高校

姜劍

[摘 要]新時代,高校要牢固樹立“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鮮明導向,深入推動黨建與事業發展深度融合,堅持以高質量黨建推動高質量發展。在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中,可以系統化構建推進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融入高校工作大局、融入高校高質量發展,培育高素質專業化隊伍、培育堪當大任的時代新人的“雙融雙育”工作模式。在系統觀念視域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可通過創新教學平臺、更新培養模式、加強黨建保障三方面入手進行優化和完善,大力實施“時代新人鑄魂工程”,以便適應“雙融雙育”的工作要求,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高校的智慧和力量。

[關鍵詞]“雙融雙育”;系統觀念;高校;學生黨建工作

中共中央印發修訂后的《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明確要求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和推動高校實現高質量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更是高屋建瓴,為高校如何抓黨建和發展事業指明了方向、厘清了思路 ①。

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更加突出運用治理的理念、系統的觀念、辯證的思維管黨治黨建設黨”。 ②推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要堅持系統觀念,把握一體化目標、體系化路徑、機制化運行,把黨建工作的目標、任務和要求貫穿到高校學生黨建高質量發展全過程。

一、以系統觀念構建高校學生黨建“雙融雙育”工作模式及其價值意蘊

堅持和加強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構建推進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融入高校工作大局、融入高校高質量發展,培育高素質專業化隊伍、培育堪當大任的時代新人的“雙融雙育”工作模式;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在深化黨建和業務融合發展理念、構建黨建和業務融合發展體系、完善黨建和業務融合發展機制等方面下功夫,深入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創新;以全面實施“時代新人鑄魂工程”為牽引,著力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生態,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新征程上邁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堅實的步伐。

二、高校學生黨建“雙融雙育”工作模式的基本要求

(一)黨性修養與專業能力的提升要求

“雙融雙育”模式要求高校黨建工作面向大學生開展并對大學生的專業學習和實踐能力也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③。首先針對學生黨員群體開展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穩定其思想動態,導正其思想發展的方向,抵御外部環境中的不利影響 ④。其次,學生黨員也應當從自身出發提升專業理論知識水平和實踐學習能力,為更廣泛的大學生群體做出榜樣,激勵學生在專業學習的道路上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

(二)學生黨員和干部隊伍的建設要求

一是在學生黨員的培養和選拔上,注意質量的提升。二是針對高?,F有的學生黨員和管理干部進行培訓教育,不斷提升其能力素質。三是從思想政治覺悟層面進行嚴格考核。篩選一部分真正能夠擔起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輔助責任并且能夠起到帶頭作用的學生黨員參與學校黨組織工作。除此之外,還應當針對這部分學生黨員做好定期考核。高校黨組織應當在理論知識資源、實踐學習平臺兩方面進行提升,一方面緊跟現階段黨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要求和黨性修養的培養要求,從專業教學的角度入手,加強思政教育的力度、上黨課提高理論知識教育教學的力度,以“黨建+課程思政”為依托,不僅有利于黨員干部自身的理論水平的提升,也有利于為進一步黨員干部的人才培養做好充分的準備 ⑤。另一方面,教育教學工作也應當注意加強實踐性,積極組織黨建實踐拓展活動。結合當代大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充分運用“大思政課”等平臺,對大學生進行引導教育,幫助學生切實認識到黨的思想教育對其個人成長和發展能起到重要作用,從根本上激發大學生加入黨組織的積極性 ⑥。四是明確職責和任務,學校黨支部積極進行思想引導和提供資源支持,將黨支部作為引導和培養優秀學生黨員和干部的重要陣地。

(三)黨建工作質量監管要求

一方面加強與學校黨委的溝通交流,了解黨支部工作的開展狀況,對當前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時發現并提出建議,另一方面也應當為黨建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多支持。除此之外,黨建工作質量的監督管理要求還強調高校應當針對黨支部的工作做好輔助規劃和管理,將學生黨建工作作為一項長期工作予以充分重視,積極完善高校黨組織體系,監督黨組織制度制定是否科學合理,具體執行環節是否能夠切實落實到位。只有做好監督工作,才能進一步為學生黨建工作的有效開展奠定基礎。

三、“雙融雙育”賦能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實踐

構建推進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融入高校工作大局、融入高校高質量發展,培育高素質專業化隊伍、培育堪當大任的時代新人的“雙融雙育”工作模式,高校方面應從教學平臺、培養模式、保障體系三方面入手,優化和完善專業教育工作,創新黨建工作方法,為兩者的有效融合構建科學的渠道。

(一)重視思想引導,搭建教育平臺

思想教育工作是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核心內容,需要從多方面開展。一是專業能力培養平臺的搭建。將資源集中在重點專業和優勢專業上,不僅要在專業教學的理論知識教學方面完善條件和資源,更應當從實踐教學的角度出發提升實踐教學的能力,在理論教學的開展中,要注意結合不同專業的理論知識體系,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分析研究,同時重視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了解其在理論知識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存在的薄弱點,在適當考慮學生主觀需求的基礎上做好黨建工作。理論知識的教學內容還應當包含符合我國高校思政教育要求,并且上升到國家建設、國情分析層次的內容。教師應當在教育教學能力水平上下功夫,積極參加理論知識學習與培訓,并且與其他教育工作者加強交流溝通,結合在個人工作開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改善措施。二是黨建教育平臺的搭建。黨建工作平臺的搭建也包括了理論學習和實踐能力提升兩個方面。其中理論知識的學習包括上黨課、參與專門的理論知識培訓等?;邳h課以及黨的理論知識學習本身具有一定的難度和較強的理論性,為了提高學生對高校黨建工作的配合度,教師不僅要從思想教育的層面引導學生對黨建工作的內涵和意義進行分析和研究,更要在黨建工作形式上進行豐富和優化。在針對黨建工作的內涵和重要性等內容進行教學時,教師可從黨史宣傳教育入手,也可通過校內校外聯動,邀請相關單位的黨建工作人員結合工作實際講解黨建工作對其教學工作的重要意義,從而達到對學生進行引導教育的效果。另外,教師還可以適當借鑒校企聯合的教學模式,借助與學生專業學習相關的各類企業資源,為黨建工作的開展搭建更豐富的實踐平臺,加強黨建工作開展與專業教學開展的同步性以及資源上的共享性。

(二)重視建章立制,創新培養模式

從黨建工作開展的角度上來說,黨員教育和培養也是一個長期過程,要將大學生群體的黨性教育培養和支部黨員學生干部培養工作作為重點來抓。一是創新機制,注重學生黨員日常教育管理。在制度和機制建設方面,將“三會一課”、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等作為支部黨員學生干部培養制度。建立民主評議制度,為黨員干部的選拔培養提供鑒別考察的依據。還可以將競爭激勵機制引入學生黨員中,通過適當的激勵保持學生參與黨建工作的積極性,為培養更優秀的黨建工作人才提供動力。關于黨員培養的科學程序鏈條,主要包括信念培養、理論教育、能力提升、行為引導以及政治引導等方面。發揮學生干部的表率作用,營造良好的黨建工作氛圍。高校作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健全完善高校黨的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將育人內容融入黨建工作,將黨建思想融入育人實踐,在推動黨建工作與思政教育的協同發展中,將育人工作做細做實、做精做深,夯實育人基礎,切實提高育人水平與質量。二是創新方法,注重高校黨建與思政教育協同育人。高校在辦學治校過程中,黨建工作與思政教育的育人目標一致、培養方法相近,具有鮮明的內在統一性。因此,高校應積極推進黨建與思政教育協同育人工作,進一步深化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做好思政教育工作的改革創新。黨建工作與思政教育協同育人,關鍵在于如何實現二者的優勢互補,最大限度發揮育人實效。因此,高校在育人目標下應當將黨建工作與思政教育視為統一整體,注重教育內容和思想的有效融合,著力打造“黨建+思政”特色品牌。高??梢远ㄆ谂e辦“黨建+思政”系列校園活動,將黨建工作和思政育人融入辯論賽、藝術周、短視頻大賽、微電影征集等活動中,在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中實現育人知識的深化與表達,達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深入實施“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將“一站式”學生社區作為育人的重要場域,以黨建思政一體化為牽引,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打造黨建活動陣地、思政教育陣地、文化宣傳陣地,搭建學生社區“黨員服務站—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崗”三級組織架構,推動學生社區黨組織建設與學生成長深度融合。

(三)重視監督管理,建立保障體系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當代大學生黨員是我黨新鮮血液和未來希望所在,因此,對大學生黨員的培養、教育和監督應該堅持與時俱進,始終秉持高要求、高起點和規范化等要求。一是強化貫通協同,形成監督合力。高校建立協同工作機制,聯合專業導師、研學體系以及黨員干部從外部發揮管理和監督的作用。專業導師和研學體系主要任務是實現專業教育、黨建工作管理與專業學習管理結合。黨員干部通過溝通教育和引導為提升學生黨員的思想覺悟和自我管理意識提供保障。黨員干部和黨組織也應當重視從自身的工作開展角度出發提高管理力度,尤其是在專業教學與黨建工作結合的背景下,黨建工作保障體系的建立不僅要考慮黨建工作開展的需求,更要從專業教育效果的提升角度進行全面考量。通過在內部管理制度和外部黨員選拔制度的制定兩方面入手,對相關制度進行完善和優化,實現同步管理的目標,在貫通融合中持續提升監督治理效能。二是重視網絡監督,提升工作質效。建立健全完善的網絡監督新機制,黨建工作者應利用新媒體平臺了解學生情況,將線上空間表現作為發展黨員、黨員監督、黨員教育的有效依據。黨建平臺也應成為與學生互動交流的渠道,黨建工作者在網絡平臺聽取意見建議,以黨建工作更好地凝聚人心、服務師生。此外,高校黨建平臺應發揮紐帶作用,積極聯結高校思政教師和黨建工作者,為雙方開展互動交流、發布工作動態、制訂工作計劃、呈現工作進展創設環境,進一步提升育人實 效。

基金項目:上海市哲社課題“大數據時代民族團結分眾教育研究”,編號:2021EKS003;上海市哲社課題“百年黨章演進視角下黨的組織法規體系優化路徑研究”,編號:2022EDS005;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專項“產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工程文化育人體系構建研究”,編號:r202331003

注釋:

①邱海鋒:《新時代黨對青年學生的政治引領:問題緣起、實踐經驗與發展方向》,《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年第3期。

②楊煌:《新時代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根本途徑》,《紅旗文稿》2023年第12期。

③劉娟、張在金、郭曉翠:《新時代高?;鶎狱h建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探討》,《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3年第11期。

④劉紅麗、張鴻:《以品牌創建為抓手推動高校黨建與業務融合促進的對策思考》,《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年第2期。

⑤陳昊、莊偉航、高炳超:《引領、融合與鏈接:高?!包h建+課程思政”建設路徑探索——以H高校為例》,《河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年第4期。

⑥張妍、王雪超、劉麗紅:《“大思政課”視域下探析高校黨建育人的優化路徑》,《世紀橋》2023年第2期。

作者系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學生工作部(處)副部(處)長、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長、副教授,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博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 熊易芳)

猜你喜歡
學生黨建工作高校
新時期獨立院校學生黨建工作探討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互聯網時代下高校黨建工作探究
以“中國夢”引領新時期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意義及路徑探析
高等體育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