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2024-03-28 00:14黨育萍
課堂內外·教師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寫作教學思維導圖寫作能力

黨育萍

摘? 要:“聽(傾聽)、說(表達)、讀(閱讀)、寫(寫作)”是構成小學語文專業素養的四要素,其中“寫(寫作)”能力的培養最為重要,且最具有難度。小學語文教師要想在最短的時間內使小學生具有專業、精湛的寫作能力,可以借助“思維導圖”明確教學重點、創設層層遞進的寫作教學項目框架,而后根據教學各環節的實際需求,靈活選取趣味化、差異化、實踐化以及拓展化的方法,進而在激發小學生語文寫作興趣、提升小學生語文寫作質量、優化小學生語文寫作效果、擴大小學生語文寫作范圍的同時,使小學生循序漸進地養成專業性的語文綜合寫作素養。

關鍵詞:小學生;寫作能力;寫作教學;思維導圖

在教育發展的全新時期,小學教師的教學任務已經不再是單純對課業理論知識進行細致的分析、講解與闡述,而是要在開展高效率、高質量教學的同時,不斷培養小學生學科相關的綜合素養。對語文這一學科而言,寫作能力的培養,是每一個小學語文教師必須重視并落實的教育任務。為了高效完成該任務,思維導圖的運用便成了小學語文教師群體的不二選擇。筆者將結合自身多年的實際教學工作經驗,簡要對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展開研究,以供相關教學工作人員參考借鑒。

一、明確教學重點,層層遞進創設思維導圖

無論是詩詞文章解析的理論式教學,還是寫作能力、寫作技能發展的養成式教學,兩者從本質上來看,同屬于“教育”的工作范疇。語文教師要想在最短的時間內使小學生形成嚴謹、專業的寫作素養,需要對教育過程進行精心設計。對此教師可以深入分析教學重點,而后依托思維導圖創設層層遞進的寫作教學、寫作訓練項目框架,并圍繞此逐步將之落到實處。

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與訓練課程前,可以設計具體且詳細的思維導圖,由此明確教學的目標、內容,以及需要使用的教學手段和方法。

如,用思維導圖呈現“XX寫作課程的項目框架”。

思維導圖第一支線,名稱為“寫作課程的導入設計”,該部分的教學目標是“引發每一個小學生對‘寫作知識、技能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之上”,教學內容是“圍繞特定課程的主題、主旨,選取相應的趣味素材作為引導,讓小學生在預習知識的同時,產生較強的學習欲望”。能夠有效將之達成的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則是“趣味導入法、游戲導入法”。

思維導圖第二支線,名稱為“寫作課程的教學設計”。該部分的教學目標是“讓每一個小學生都可以清晰知曉不同寫作手法的‘優勢所在,初步掌握各寫作手法的運用方法”,教學內容是“對各種寫作手法的運用方式進行詳細的講解與具體演示,并讓小學生進行不同難度的訓練,由此深化他們的記憶、理解與掌握”。能夠有效將之達成的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則是“案例分析法、差異教學法”。

思維導圖的第三支線,名稱為“寫作課程的練習設計”。該部分的教學目標是“讓每一個小學生都可以堅實掌握不同寫作手法的運用方法,并能夠以相對獨立的形式運用其完成特定主題、特定要求的作文寫作”,教學內容是“教師要根據教學進度以及班級小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性地布置更具難度的寫作任務,并讓小學生嘗試‘作答”。能夠有效將之達成的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則是“生活模擬法、實踐練習法”。

思維導圖的第四支線,名稱為“寫作課程的拓展設計”。該部分的教學目標是“讓小學生在養成專業寫作能力的同時,生成相對發散的寫作思維,能夠以相對自主的方式有效獲取課外優質的寫作技巧與寫作素材”,教學內容是“教師要在完成課內的教學工作后,及時開展相應的拓展學習活動,讓小學生可以學習到、了解到課外多元的優秀寫作知識”。能夠有效將之達成的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則是“拓展賞析化、拓展練習法”。

二、靈活選取教學方法,環環相扣,落實思維導圖設定任務

(一)選取趣味化的教學方法,引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一種主觀且抽象的心理活動,它的存在從積極層面講,可以煥發小學生進行寫作練習的激情與活力;從消極層面講,則會增強小學生“愛玩”的天性,導致他們難以在寫作課堂上集中學習與練習的注意力。小學語文教師在落實寫作課程時,可以基于思維導圖,采取趣味化的教學方法,以小學生感興趣、喜歡的方式進行講解,從而在抑制負面效果的同時,使小學生養成濃厚的寫作學習與練習的興趣。

例如,教師在教學“習作:家鄉的風俗”這一課程時,可以結合思維導圖設定的內容,循序漸進地展開授課。該寫作課程的淺層重點是讓學生掌握描寫“家鄉風土人情”的寫作手法,深層重點則是讓學生掌握對特定情景、特定活動、特定人物的描繪方法,并能夠將三者巧妙地融為一體。

因此在寫作課程的導入階段,教師可以先使用趣味化的教學方法,借助多媒體數字技術,播放一段與“家鄉風土人情、風俗活動”相關的生活短片,小學生在觀看中,能夠一目了然地知曉本課程的寫作主題,并對寫作相關的內容形成大致了解;而后,教師可以展示一些與之相關的優秀范文,讓小學生在閱讀中細細思考,作者是如何將動態的人、景、事,以靜態的方式呈現到紙面上的。在學生閱讀的同時,教師還應進行適當的指導,如導入視頻中,有一小部分“演示”了家鄉在某一節日時,會舉辦“描繪”這一內容,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閱讀第X自然段,并讓學生分析該段文字與視頻XX到XX秒的內容之間存在何種聯系,作者又是如何進行書寫的。待閱讀思考環節結束后,教師則需要運用游戲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行組成互動小組,由教師指定某一“家鄉的風俗節日”,小學生再通過小組配合的方式,上臺表演該節日下當地特有的風俗活動。

非演繹小組在此時,則需要細細進行觀看,搜集相關的寫作素材,并再度思考,應如何將“看到”的內容撰寫到紙面上。進而在更加輕松、歡樂的寫作課程導入中,切實提升了學生的課前預習效果,從而使小學生提升寫作練習的興趣。

(二)選取差異化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質量

寫作教學是教授小學生設計寫作的框架、運用手法及素材等。語文教師要想在根本上提升全部小學生寫作學習、練習的質量,需要基于思維導圖設定的內容,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更為細致地安排小學生所需要學習、練習的內容,并在這一過程中,逐步提高所有小學生的寫作學習水平以及寫出文章的實際質量。

例如,教師在教授“習作:家鄉的風俗”這一課程時,可以將教學過程一分為三。第一部分,教師占據主導位置,使用“案例分析法”對課程涉及的理論知識點做出詳細且全面的講解,讓每一個小學生都可以在示例范文的賞析中,掌握文章寫作的結構設計、手法運用、寫作的素材選取等。第二部分,教師可以挑選一篇示例范文,讓所有小學生結合對課程知識的理解,進行及時的仿寫。在寫作時,教師要在班級中進行巡視,悄悄觀察每個學生寫作時的狀態以及寫出的文字的質感與質量,由此作為“第三部分”差異化演練的數據參考。第三部分,教師則需要根據“第二部分”的“結果”,將班級的學生劃分為寫作能力較強、適中、較弱的三個層級,并使用“差異化”的教學方法,針對性地布置進一步的寫作練習任務。針對寫作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為他們提供一些與“家鄉風俗”相關的短片或圖片,讓他們仿照范文的寫作邏輯,圍繞于此進行練習;針對寫作能力適中的學生,教師可以為該部分小學生指定一個與“家鄉風俗”相關的題目,讓他們參考范文的寫作結構進行思考與創作;針對寫作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則需要帶領該部分學生進行二次且更為細致的講解,由此提升他們對課程涉及的寫作知識、寫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再完成具體的寫作練習。在更具細致性與針對性的寫作教學與練習中,每一個學生切實提升了文章編寫質量。

(三)選取實踐化的教學方法,優化學生語文學習效果

寫作能力的培養,不僅是為了讓學生在語文試卷的“作文”板塊取得更優異的成績,而且是為了讓小學生將該項能力靈活、有效地運用到課外生活中。為了達成這一教育目的,教師在落實思維導圖的第三支線任務時,可以選用實踐化的教學方法,讓小學生在不同形態的實踐演練中,逐步提升寫作學習與練習的效果,進而提升寫作實踐的素質。

例如,教師完成“習作:家鄉的風俗”這一課內教學工作后,可以利用教學之余的周末、節假日,組織學生進行課外“寫作實踐”。如開展“家鄉風俗”主題的自主探究活動,讓小學生利用生活時間自行收集與某一“風俗節日”相關的資料,并將之帶到課堂上,以班級全員互動的方式互換彼此收集的素材、交換各自的想法與觀點,而后再讓學生使用課內習得的寫作技能,圍繞于此,撰寫一篇800字的作文。

再如,當該習作課程的授課時間遇到特定的風俗節日時(課程在節日之前,教師可以延后課程的開展時間;反之,可以適度提前課程的開展時間,盡量讓課程與節日處在同一時間節點),教師可以先在課堂上講解該主題作文的寫作知識與寫作方法,然后讓小學生融入風俗節日的氛圍中設身處地地“收集”寫作素材,最后,再讓學生運用課內學習的技能與課外資料完成具體作文的編寫。

又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創設“寫作”主題的研學旅行活動,在地方風俗節日、風俗活動開始的前、中、后,組織小學生進行實地考察,再讓學生進行實時的寫作練習。多種形式的生活實踐演練優化了小學生的語文寫作效果,切實發展了小學生的寫作實踐應用能力。

(四)選取拓展化的教學方法,擴大學生語文學習的范圍

寫作能力是語文專業能力的組成部分之一,語文知識有著多樣性、發散性的特征,寫作能力同樣有著相似的特點。因此教師要想塑造小學生專業且綜合的寫作素養,則需要在講解課內寫作內容時,適度增加課外優質的寫作要素。為了將之落到實處,語文教師可以選取拓展化的教學方法來輔助思維導圖的最后一環,并在不同形態語文素材的拓展賞析中,逐步擴大學生語文寫作知識的學習范圍。

例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寫作主題”的拓展學習時,可以從“文本拓展”“視頻拓展”以及“生活拓展”三個角度出發?!拔谋就卣埂苯嵌?,顧名思義,即教師根據當前的寫作課程,引導小學生觀看同主題的課外文章、讀物、書籍,讓他們在閱讀中學習課外作者的寫作手法、寫作邏輯;“視頻拓展”角度主要是指,教師根據當前寫作課程的大方向,讓小學生觀看、觀賞相似的課外影視作品,使小學生以更具視聽感知的形式,學習、收集教材中并未提及、涉及的寫作知識與寫作素材;“生活拓展”角度,簡單而言,就是語文教師結合當前的寫作課程設計生活化的實踐作業,讓小學生在觀察生活現象、情景的過程中,找尋能夠用于寫作的要素。教師還可以創設一定的寫作演練任務,由此夯實小學生對課內、課外不同寫作知識的掌握與運用基礎。在不同角度的拓展學習、練習中,小學生加速養成了語文寫作綜合素養。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借助思維導圖輔助教學,不僅提升了寫作教學和練習所產生的實際效果,還助力了小學生語文寫作專業能力的成長,進而為小學語文高效寫作教學課堂的構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陳芳. 小學語文寫作訓練中思維導圖的應用研究[J]. 課堂內外:小學教研,2022(01):43-44.

[2]哈金桂,李永福.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策略探究[J].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2(07):134-136.

[3]張九珺.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對思維導圖的運用分析[J]. 學周刊,2021(11):75-76.

[4]何玉龍. 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23(05):56-58.

[5]李妍. 思維導圖在小學中年級寫作教學中的應用與意義[J]. 語文新讀寫,2022(21):50-52.

[6]耿玲玲. 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內閱讀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 小學生:中旬刊,2022(11):4-6.

[7]倪昕怡. 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 小學生:上旬刊,2022(10):10-12.

[8]王文靜. 淺談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的策略[J]. 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2(08):126-128.

[9]馬海燕. 思維指引導圖助力: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運用[J]. 小學生:上旬刊,2022(07):76-78.

(責任編輯:向志莉)

猜你喜歡
寫作教學思維導圖寫作能力
挖掘創造潛能,提高寫作能力
加強互動交流,提升寫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理論思考
民族預科生寫作教學的對策探究
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概念課教學中的應用
思維導圖軟件輔助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研究
巧用思維導圖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語閱讀文本中融入思維導圖的研究
積累,為學生寫作增光添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