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目化學習在小學科學課堂的應用研究

2024-03-28 07:54蔡曉慧
課堂內外·教師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項目化學習小學科學教學方式

蔡曉慧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穩步推進,項目化學習受到了廣泛關注??茖W項目化學習活動的運用,可以為學生營造具有探究性、開放性的學習空間,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學會自主分析、解決問題,提升思維能力。文章就小學課堂如何應用項目化學習進行了積極探索,旨在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性,讓他們更加積極地獲取科學知識,享受學習的快樂,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小學科學;項目化學習;教學方式

“項目化學習”是指基于項目的學習方式。與傳統的教學形式不同,項目化學習方式更加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性,期望學生依靠自主探究的過程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小學科學課程是伴隨社會現代化發展出現的新興課程,這一課程的教學效果不僅關乎學生科學素養的發展水平,而且關乎國家的科學發展質量。所以在科學課堂上,教師應當認識到項目化學習活動的重要價值,主動地在科學教學中開展項目化學習活動,以便學生在不斷完成項目的過程中,逐步了解科學世界,培養科學素養。

一、確定項目,指明學習方向

項目化學習活動應當依托具體的項目進行開展,因此項目的具體內容等都會對科學課程的教學質量起到直接的影響。所以,為了彰顯項目化學習活動的價值,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選擇項目,提升項目質量。具體而言,項目應當涵蓋教材上的教學內容,促使學生借由項目探究的過程深刻理解知識;項目內容應帶有強烈的啟發色彩,能夠開拓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透過探究項目的過程走向更廣闊的天地。此外,項目也應當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能夠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

例如,在小學科學《摩擦力》一課中,教師可以圍繞“摩擦力大小測量方法”等教學內容,科學地為學生提出探究項目。在課堂上,教師先帶領學生回憶玩滑梯的過程,讓學生初步感受摩擦力。隨后,教師再為學生播放跑步、寫粉筆字等畫面,讓學生看到摩擦力普遍存在于生活中的現象。接著,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我們都知道力是有大小之分的,那么摩擦力的大小應該如何進行測量呢?它的大小又受什么影響呢?”促使學生沿著問題的提出方向主動地開啟項目探究之路。在完成項目后,學生也能夠掌握“摩擦力大小的測量方法”等知識。

引導學生積累更多的科學基礎知識,加強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理解,是教師為學生設定項目化學習活動的目的之一。在為學生提出項目前,教師先要解讀教材內容,再依據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學生提出涵蓋教學內容的項目,這能夠讓學生在完成項目中逐步認識到未知的科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實效。

二、銜接生活,擬定探究背景

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意義,在于能發展應用思維,可以在需要時,隨時調取有用的知識,促進現實問題的解決。但是現階段,存在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相脫節的情況,阻斷了科學課堂與實際生活的關聯。在將項目化學習活動引入科學課堂時,也能夠發現,當教師直接圍繞教學內容提出學習項目時,會弱化學生探究項目的熱情。對此,為了避免項目的提出方式過于生硬、機械,全面調動學生探究項目的動力,教師有必要搭建生活與科學項目之間的橋梁,促使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增強應用能力。

例如,在小學科學《火山和地震》這一課中,教師先為學生播放一段錄像,請學生透過錄像中火山噴發和地震時的畫面,初步體會學習內容與現實生活之間的關聯。隨后,教師提問:“你們知道視頻中反映了哪些自然現象嗎?”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互動。在學生指出視頻上呈現的是火山噴發、地震等自然現象后,教師繼續圍繞視頻內容,設計“你看到了什么現象呢?”“對火山,你還想知道哪些信息呢?”等問題,點燃學生的思維,請學生提出更多的想法。如有些學生提出:“我想了解火山形成的原因?!庇行W生則提出:“火山噴發會帶來哪些后果呢?火山噴發之前,會有什么現象嗎?”在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后,教師再為學生布置“對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整理,并自主查找相關資料”的學習項目,鼓勵學生通過互聯網等渠道收集相關信息,逐步加深對火山噴發現象的認識。

教師從科學學科的教學內容出發,搭建與生活之間的橋梁,主動地立足生活背景為學生提出項目,不僅能幫助學生輕松地學習科學知識,還能強化學生的應用思維,使學生在生活中有效揭開科學世界的神秘面紗,真正地認識到學習的價值。

三、科學分組,高效開展項目

學生個人的科學素養是有限的,積累的科學知識也是薄弱的,當學生獨自操作科學項目時,很難按照要求完成探究。因此,教師有必要引導學生合作學習、共同探索項目。但是在進行分組時,教師也要認識到,不同學生之間千差萬別,應當結合學生的素養、能力等,采用科學的原則,合理分配每個小組的成員,從而讓學生高效展開項目學習活動。

以小學科學《探究昆蟲的奧秘》這一課為例。為了讓學生深入了解蠶生長發育的秘密,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能不能用萵筍葉代替桑葉呢?”的探究項目。隨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并向教師反饋,這能夠幫助教師精準把握學情。之后,教師根據學生設計的方案,以及學生以往的表現進行科學分組。在分完組后,學生在組內展開互動、合作的活動,既展現學生個人能力,又體現了集體價值;教師讓學生共同完成對昆蟲的探究,如有些學生提出了許多建議,讓項目探究活動得以順利開展;而有些學生則積極展開動手實踐的活動,與其他同學一起揭開蠶生長發育的秘密。

做好成員安排是提高合作質量的重要途徑。在科學課堂上,教師先根據學生的實際表現進行判斷,再進行分組,能讓每個小組形成一個“小宇宙”,促使學生在“小宇宙”中交換彼此的想法,完成互動、交流。此外,在合作的“小宇宙”中,學生也能在發揮自身作用的同時,更好地配合他人完成科學探究項目,真正加深對科學知識的認識。

四、細化項目,明確實施流程

在確定了項目內容和實施項目的成員后,學生需要對項目進行拆解和細化,以便項目能夠更加順暢地落實,而流程圖是一個有效的工具,能夠清晰、明確地指出整個項目的實施步驟。在科學課堂上,學生可以根據項目需求,以流程圖的方式標明項目實施的具體步驟,以提高項目的實施效率。此外,為了讓項目的每一個步驟都有特定的人員負責,在流程圖上,學生也要標注出相關負責人,從而在分工明確、條理清晰的操作中,更加優質地完成科學探究項目。

例如,在小學科學《點亮小燈泡》一課中,學生可以通過流程圖的設計細化項目,明確整個項目的實操過程。在課堂上,教師先組織學生觀察小燈泡、電池等器材,為學生操作項目鋪墊基礎。隨后,教師向學生提出“用手中的實驗材料點亮小燈泡”的項目要求。接著,學生根據項目要求,對項目的操作步驟進行細化,如第一步:連接手中的實驗材料;第二步,觀察小燈泡;第三步,用簡單的圖畫畫出連接裝置;第四步,重新調整實驗材料的連接方式,重復第一步到第三步;第五步,講述本組的探究成果。之后,學生也要在每一個步驟上標注出具體的負責人,從而按照流程圖有序展開項目探究活動,逐步加強對小燈泡接亮方法的認識。

顯而易見,教師加強對流程圖的重視,引導學生根據項目要求制作流程圖,并標明各個步驟對應的負責人,能夠讓項目的操作過程變得有條不紊。每個學生在發揮自身的作用中,提高了整個項目的探究效率,不斷增強了科學素養。

五、適時引導,加快項目進度

在科學課堂上確定了項目計劃和項目實施的步驟后,學生需要真正地著手參與項目探究,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依靠團隊力量共同完成項目。但是,這并不意味課堂這一舞臺沒有教師的位置,相反,教師應當重新審視自身的價值,以輔助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生探究項目的過程中,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難題,從而不斷加快學生操作項目的進度。此外,教師也可以起到“監督者”的作用,查看學生的學習狀態,當學生在操作項目中出現走神等現象時,教師也要及時地糾正學生。

例如,在組織學生學習小學科學《聲音的傳播》時,教師先引導學生制作“土電話”,讓學生感受聲音的傳播過程。在學生制作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及時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如有些學生提出“為什么我做好的土電話沒有聲音呢?”的問題,教師便可以與學生一起尋找問題答案。之后,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如果將棉線換成鋼絲、木條,是否還能聽到聲音呢?”引發學生的猜想,從而自然而然地為學生提出“探究聲音在不同物體中的傳播”的項目,指明學生的探究方向。在學生展開實際操作時,教師還提出了“木條、塑料等材料能否傳播聲音呢?”“不同材質的物品,是否具有相同的聲音傳播效果呢?”等問題,讓學生在探究項目的同時,保持思維的活躍性。在此期間,教師也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操作過程,當學生露出疑惑不解等表情時,教師要直接走到學生的身邊,詢問學生遇到的難題,并對學生進行恰當的引導,從而加快學生探究的進度。

透過上述案例可見,教師重新審視自己在學習活動中扮演的角色,找準時機,主動介入到學生操作項目的過程中,并應用問題引領學生的探究方向,能夠做好師生之間的互動工作,讓學生在彰顯自身主體地位的同時,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思考項目、操作項目,從而通過項目迅速汲取科學知識。

六、成果展現,收集多元評價

教育評價環節是促進學生不斷成長的一個重要環節。在過去,大多數教師采取的評價方式相對單一,直接圍繞學生的學習結果使用簡單的言語進行點評。在這樣的評價方式下,學生難以直面自己的不足和進步。而在科學課堂上設定了項目學習活動后,學生會基于自身的探究獲得一定的項目成果,這一成果便成為學生學習實效的體現,能直觀展現學生的學習質量。對此,教師可以請學生為他人展示項目成果,并對探究歷程進行講解,以便教師及其他學生能了解每一個項目及其背后的探究歷程,從而做出針對性的點評,輔助學生改進。

例如,在小學科學《固體的混合與分離》這一課中,教師為學生設定了“探究不同固體混合后質量的變化”“探究不同固體混合后體積的變化”等項目,引導學生基于實踐操作的方式,逐步認識到不同固體混合前后質量、體積的變化情況。在學生完成項目后,教師為學生搭建平臺,鼓勵每個項目小組的代表講述本組的探究成果,以及探究過程中的人員分工。隨后,學生進行互評,使每個項目小組獲得多元化的點評和指導,從而結合其他小組的意見,反思本組的探究方式。接著,教師再立足專業視角,對各個項目小組進行點評,如項目中人員分工不恰當等,指出各個小組的進步和不足,以便項目小組進行針對性的反思和改進。

教師在科學課堂上設定了項目化的學習活動后,也要對評價環節進行適當調整,用“展示項目成果”的方式替代傳統語言點評的評價形式,為評價活動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使學生在探究項目之余也能收獲更多的點評意見,從而實現精準改進。

總之,基于項目化學習活動引領學生步入科學的世界,能夠有效喚醒學生的學習活力,使學生真正成為科學課堂的主角,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在科學教學中,教師也要以項目化學習為重要抓手,主動掌握學生的認知規律、素養能力等,恰當地為學生提出項目內容,科學地為學生分配合作學習成員,以便學生從“要我學”的狀態,主動轉變到“我要學”的狀態,從而在積極的探究項目、操作項目中,真正體會到科學世界的精彩,全身心地參與科學學習活動,感受科學的魅力。

參考文獻:

[1]林丹玲. 從改變學習方式到賦能科學素養:小學科學項目化學習的行與思[J]. 小學教學參考,2022(03):83-85.

[2]黃依鑾. 指向學生思維持續參與的小學科學項目化學習[J]. 新課程研究,2022(07):108-110.

[3]鄧彥興,趙俊,鐘鎮宇. 項目化學習在小學科學課堂中的創新設計[J]. 新課程:小學,2019(09):160-161.

[4]姚欣穎. 通過學科項目化學習探索小學科學任務型課堂模式[J]. 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10):185-186.

[5]李晨敏. 基于教材轉化的小學科學微項目化學習實踐:以教科版《科學》六年級上冊《靈活巧妙的剪刀》一課為例[J]. 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23(09):41-44.

[6]李薇. 基于深度學習理論的小學科學單元項目式教學設計:以教科版“船的研究”單元為例[J]. 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2023(08):32-36.

(責任編輯:鄭? 暢)

猜你喜歡
項目化學習小學科學教學方式
高校鋼琴教學方式拓展的思考與實踐
以項目化學習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實踐教學策略研究
當項目化學習遇見STEAM課程
加強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談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簡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
銳意進取,不斷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
高中數學高效教學方式與方法優選例談
高中化學教學方式探析
“項目化學習·多元呈現”教學模式的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