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銳意進取,不斷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

2016-11-03 17:28洪且木·玉素甫
人間 2016年26期
關鍵詞:小學科學提升教學效率

洪且木·玉素甫

摘要:小學科學課程不同于其他課程,科學知識基本涵蓋了社會的方方面面,所以科學知識就像一個大大的資源庫,而這個大資源庫不是準備好,隨手就可以拈來,需要我們付出勞動,才能獲取。只要我們深入研究教材,準確把握教材的教學目標,把課堂還給學生,在探究中提高學生的讀圖、思考、創新能力,就能有效提升科學課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學效率;提升

中圖分類號:G6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128-01

目前,在小學階段,把提高小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做為基本目標,以增強小學生對自然科學的接受程度為根本宗旨,以改變小學生的思維方式為基本任務,激發學生對自然科學的熱愛和主動探究的情趣。作為小學科學教師,教學工作要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同時提高科學課的教學效率。本文主要談談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幾點建議。

一、準確把握教材的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教學過程

小學科學課的教學任務已經由原來單純的“傳授知識”改為“不僅要傳授知識,而且要培養學生的能力?!币虼?,教師要準確把握教材的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創新能力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如在《熱空氣和冷空氣》的教學中,教師根據課程標準確定教學目標,同時教師要精心準備教具,讓學生知道熱空氣比冷空氣輕,會上升,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創造懸念,引導學生進行思維的碰撞,鼓勵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讓課堂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發源地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引導者,這是新課標的要求。但在實施的過程中,我們又感到非常困難。經過長期的調查、思考,我決定從課堂改革人手,以“探究--體驗”式教學策略為依據,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把課堂還給學生,以學生的問題展開課堂教學,實現課堂由教師的預設向學生主動生成的轉變。比如,在課堂上,學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學習,可以跨組參與探究學習,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交流研究的成果。在匯報交流的過程中,讓學生盡情說出心中的精彩,同時讓學生知道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的理念;尊重學生的人格,不諷刺、挖苦學生;尊重學生的獨創,不管對與錯,都要認真傾聽;尊重學生探究的成果,并小心翼翼地呵護它;引導學生在匯報中交流,在交流中探索,在探索中求證。

三、運用多媒體創設創新問題情境,喚起學生創新的興趣

教師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運用多媒體創設創新問題情境。如教師在科學課中要求學生印一張完整的葉子,就可以運用多媒體展示印葉子的過程。當學生觀察到印葉子的方法之后,就可以結合多媒體展示的方法加上自己的創新思維進行創新設計。教師要注重課堂上師生的互動,激發學生的內在動機,喚起學生創新的興趣。當學生完成創新設計的時候,要給每個學生評價的權力,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堅持“無錯原則”,呵護、鼓勵學生萌芽狀態中的創新意識。

四、精心設計科學實驗,認真做好實驗反思

科學課的知識內容都是在驗證前人科學觀點和科學發現。所以很多的科學現象是要通過實驗來完成的。而如何帶領學生開展科學實驗是需要老師下一番功夫的。實驗器材、實驗結果、實驗過程等,都需要老師精心設計。小學科學的實驗內容簡單,容易操作,而且實驗器材教師也可以自己制作,這也為教師的教學減輕了很多的負擔。為了保證教學中的實驗效果,教師應該在教學之前自己先實驗一下,這樣可以保證實驗的成功率,可以節約課堂教學時間。比如講《浮力》的內容,教師應該在課前自己先進行土豆沉浮的實驗,確定水槽中的水里應該加上多少鹽土豆才能浮起來,這樣在課堂上老師就可以指導學生進行科學實驗,并能有效保證教學實驗的成功率。教師對實驗的開展要審慎反思,什么時候做實驗,怎樣做實驗,都是教師要反思的內容,因為實驗的效率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

五、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

在科學課上,涉及到讀圖、讀圖表的內容比較多,通過圖表數據得出結論,通過圖表解決問題,通過地圖增強理解等,這有利于學生讀圖、識圖表的能力的培養。例如在五年級《晝夜交替》的學習中,我們可以利用地球儀建立模型來模擬晝夜的形成,讓學生更深刻的理解晝夜交替;六年級《踏上健康之路》一課中,讓學生分析圖表,得出男女生身高生長的規律,從而讓學生感受怎么保持健康體魄,怎么做符合身體生長的規律。學生不僅增長了知識,還培養了讀圖、表的能力。

六、科學探究,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

探究對于科學課程來說既是目標,也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猶如科學家在研究理論或者進行創造發明的時候都需要一個研究探索的過程一樣,學生也能夠通過自己的探索得到一定的成果,當嘗到勝利的滋味時,他們也會欣喜若狂,進而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自信與前進的動力。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探究的過程要符合小學生的特點,探究要盡量的簡單化且生活化,否則容易打擊學生的探究興趣。例如,以《暗盒里有什么》的探索過程為例子,可以讓小學生充分地發揮出人體器官的特點:嗅覺,讓學生聞一聞里面的味道;聽覺,敲一敲里面東西的聲響;觸覺,主要就是摸一摸里面物體的軟硬程度。最后通過判定,讓學生們知道這個東西是圓的,同時還可以被磁鐵吸起來,聞起來有一股油漆的味道,摸起來也硬硬的像塑料。最后得出的結論是一個不倒翁。這種教學在潛移默化中也逐漸地提高了小學的思考能力。

總之,作為科學課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放慢“探究的腳步”。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根據學生能力的水平,設計由扶到放的一系列活動。不僅要引領學生經歷科學的過程,更要注重教學的效果,從而讓學生在各個方面得到最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金昌.講究教學效益,讓小學科學教學充滿活力[J].赤子(上中旬);2015-(04).

[2]淺談小學科學高效課堂教學中的幾點嘗試[OL].為您實現輕松教學;2011.

[3]于美霞.談談課堂教學的幾點做法[J].山東教育;2009-01-05.

猜你喜歡
小學科學提升教學效率
基于MOOC的小學科學教學模式的探究
加強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談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簡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
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策略與方法
提升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態意識
如何提高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效率
后進生轉化和提升的實踐與思考
論花樣游泳運動員選材和初級教學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