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主體性視閾下的文明對話

2024-03-28 17:05陳聲柏張永路
當代中國與世界 2024年1期
關鍵詞:中華民族

陳聲柏 張永路

【內容提要】文化主體性的自覺與發現是文化自信的邏輯前提,也是文明交流互鑒的方法論基石。19 世紀與20 世紀之交,在“古今中西之爭”的背景下,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不斷遭到質疑甚至否定,與之相伴隨的是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通過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馬克思主義以時代精神激活了傳統文化的生命力,推動了中華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現代轉型,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再次煥發出新時代的光輝。由此,中華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的鮮明文化特性, “和而不同”正是中華文明貢獻給全球的世界文明對話之道。

【關鍵詞】中華民族;文化主體性;文明對話;文明交流互鑒

文化主體性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是各國家各民族獲得自我認同的文化基礎,是各文明各文化得以平等交流對話的文化特性。19 世紀與20 世紀之交,在“古今中西之爭”的背景下,中華民族文化主體性不斷遭到質疑甚至否定,與之相伴隨的是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一九二一年七月,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是開天 辟地的大事變,中國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一百多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 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基礎上,在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的基礎上,通過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中華民族文化主體性再次煥發出新時代的光輝。習近平 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有了文化主體性,就有了文化意義上堅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國共產黨就有了引領時代的強大文化力量,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就有了國家認同的堅實文化基礎,中華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的鮮明文化特性?!敝挥薪⑽幕黧w性,我們才能真正做到文化自信自強,才能破解“古今中西之爭”這個百年難題,才能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一、古今中西之爭:近代中華民族文化主體性的境遇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痹谥腥A大地上,一百萬年前便已有早期人類活動,諸如云南元謀、重慶巫山、湖北建始、陜西藍田等地都已發現早期人類化石。a

2022 年,在距今一百萬年的湖北省學堂梁子(鄖縣人)遺址發現的“鄖縣人”3 號頭骨,是迄今為止在歐亞內陸發現的同時代最為完好的古人類頭骨化石。b 在古人類漫長的進化后,距今約一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在遼闊的華夏大地上開始了農業生活,北方地區栽培粟與黍,長江中下游地區栽培水稻。農耕生活大大解放了自然環境對人類的束縛,定居的農業村落開始出現,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人類聚落逐漸擴大,中華大地上實現了一次重大的文明躍進。在距今9000—7000 年前的裴李崗文化時期,農業獲得大發展,村落數量也在增長。c 隨后,位于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出現, 山東半島也出現了大汶口文化,長江流域則是河姆渡文化,新石器時代遺址如滿天星斗般涌現在中華大地之上。d

距今5500 年左右,早期中華文化圈逐漸形成,在黃河中下游、長江中下游和遼河流域,古國文明紛紛出現,呈現出波瀾壯闊的史詩畫卷。隨著夏商周王國文明階段的開始,中華文明從多元走向一體。e 在物質文明突飛猛進的同時,精神文明也開啟了繁盛時期,從先秦子學、兩漢經學、魏晉玄學,到隋唐佛學、儒釋道合流、宋明理學,中華文化彰顯出豐富而深刻的思想性。老子、孔子、莊子、孟子、荀子、韓非子、董仲舒、王充、何晏、王弼、韓愈、周敦頤、程顥、程頤、朱熹、陸九淵、王守仁、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一大批思想大家不斷涌現,為我們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文化遺產,開創了體系完備的思想學說, 諸如天下為公、天下大同的社會理想,民為邦本、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貫、多元一體的大一統傳統,修齊治平、興亡有責的家國情懷,厚德載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義利兼顧的經濟倫理,天人合一、萬物并育的生態理念,實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學思想,執兩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維方法,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的交往之道。這些思想學說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五個方面突出特性??v觀歷史,中華文明以其獨特的文化基因和自身發展歷程,鑄就了輝煌燦爛的文明史,形塑了中國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價值觀和中華民族日用而不覺的文化基因,確立了五千多年中華文明的文化主體性。

但是,當人類進入19 世紀后,隨著西方工業革命的發展以及資本主義追求利潤的本質,歐洲列強開始了向海外開拓殖民的進程。在這一過程中,西方文明的觸角逐漸蔓延到全世界,給其他文明都帶來了不同程度上的傷害。與早期通過絲綢之路相互聯通的不同文明交流相比,近代西方文明承載于西方列強的炮艦之上,呈現出的是武力侵略而非和平對話。這體現在歷史上的影像便是1840 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使用堅船利炮打開了古老中國的大門。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簽訂,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第一次鴉片戰爭為近代中西文明的遭遇奠定了悲劇的基調,從此列強勢力蜂擁進入中國,而每一次都伴隨著侵略和罪惡。1856 年第二次鴉片戰爭,1883 年中法戰爭,1894 年中日甲午戰爭,1900 年八國聯軍侵華,緊隨這一系列血腥戰爭而來的是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戰爭失敗、國土淪喪、主權喪失,一次次的恥辱強烈地沖擊著國人的心靈,中華文明遭遇了空前的挑戰,文化主體性也逐漸受到侵蝕。

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國人民奮起反抗, 仁人志士奔走吶喊,提出了各種救國之道。當19 世紀中葉中西文明相遇時,面對西方列強先進的技術和強大的武器,魏源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策略,認為“夷之長技”有三法,即戰艦、火器以及養兵、練兵之法。f 隨著西方列強侵略的加強,國人開始認識到僅僅簡單地引進所謂先進武器是不能與西方列強對抗的。于是,清末改良主義的先驅馮桂芬提出:“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之以諸國富強之術”。g 這一點被之后的洋務派采用, 并被歸結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 主張學習西方列強先進的科學技術,以實現“富國強兵”的理想。然而,這種“中體西用” 的思想也并沒有挽救腐敗的清王朝,中日甲午戰爭以殘酷的現實擊碎了洋務派“富國強兵” 的夢想?!爸畜w西用”既然不可行,那更激進的主張逐漸被提出。1929 年,胡適在《中國基督教年鑒》中以英文發表《中國今日的文化沖突》一文,正式提出“全盤西化”一詞。這一口號在當時具有極強的震撼力,同時也代表了當時很大一部分人的聲音。就其實質而言, 這一觀點是對當時中國境況不滿情緒的極端表現。在他們眼中,中國傳統文化已經不能再支撐國家和民族的發展,相反,只有西方文明才能實現中國的現代化。當然,也有學者在試圖調和中西兩大文明之間的沖突。新儒家的代表梁漱溟在其代表作《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中提出“文化三路向說”,將本是呈現為空間并存的中西文化解釋為時間上的歷時性關系,認為中國文化的價值將在未來得到彰顯。這無疑是在“古今中西之爭”中予以調和,但并非有效的沖突化解之道。

其實,在此之前,張之洞也試圖將中西文明之間的空間關系轉化為時間關系,他在《勸學篇》中說:“‘四書、‘五經、中國史事、政書、地圖為舊學,西政、西藝、西史為新學。舊學為體,新學為用,不使偏廢?!県 這里的“舊”即是指“中”,而“新”則是指“西”,張之洞此說即是指以中學為體而西學為用?!爸小迸c“西”變為“舊”與“新”,通過這種修辭轉換,原本的空間關系就成為時間關系。具體而言,“中”“西”之分只是空間的區別,而“舊”“新”的稱謂則不同,其無疑是指時間上的先后,同時又暗含著價值上的判定。就其實質而言,“舊”與“新”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傳統與現代的同義表達。在西方學者看來,世界的現代化是從西方開始的,標志即是資本主義的產生和興起。與其相應,在此之前的便是傳統社會。因此,傳統與現代本是用來指稱西方社會前后相連的兩個階段,并賦予了舊與新、傳統與進步等不同價值。馬克思·韋伯即是從時間上對西方社會做了這種區分,而且他還將傳統與現代的區分應用到空間上,分別用來指稱東方社會和西方社會。在他看來,東方的中國是傳統型社會,發展不出資本主義。i 從這種區分中,我們可以覺察出其中隱含的價值評判意味。在進化論的視野中, 對于傳統來說,現代這個稱謂無疑具有更多的進步意義。因此,在很多情況下,當人們是使用傳統與現代兩個概念來區分中西時,就意味著在他們眼中,西方文明是更先進于中華文明的一種形態。這種將中西之別變為古今之別的轉換給人們造成了一種化解“古今中西之爭” 的假象,實際上卻是西方中心論在作祟。

近代以來,這種西方中心論普遍存在于西方世界,愛德華·W. 薩義德在《東方學》中進行了系統性批判,他說東方學是“通過做出與東方有關的陳述,對有關東方的觀點進行權威裁斷,對東方進行描述、教授、殖民、統治等方式來處理東方的一種機制:簡言之,將東方學視為西方用以控制、重建和君臨東方的一種方式?!眏 這一洞見敏銳地指出了西方敘事中的話語陷阱。那么,如何破解這一詭論?如何化解“古今中西之爭”?近代種種問題的出現,究其根源在于中華民族文化主體性的弱化和缺位,而只有文化主體性的建立和強化才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二、守正創新:“兩個結合”下中華民族文化主體性的建構

近代以來,在西方中心論視角下,傳統與現代常常被分別用來指稱中國與西方,而傳統又往往成為落后、陳舊的代名詞,與此相反, 現代則含有先進、進步的意味。這種割裂傳統與現代的做法,導致了對傳統的一味貶低,近代文化主體性的隱而不彰與此有著莫大關系。

就其本質而言,傳統與現代兩個概念并不是截然對立的。從字義上來看,“傳統”兩字就蘊含著其與現代不可分割的密切關系?!皞鳌?,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此字為“遽也”,也就是傳遞信件,這個屬于古代驛者的工作內容。k 因此,“傳”本義是指具體物品在空間上的挪移,逐漸引申為時間上的轉移。漢代劉熙就在《釋名》中說:“傳,以傳示后人?!庇终f:“人所止息而去,后人復來?!眑 這也就指出了“傳”字所蘊含的時間意義,其本身就是連接過去與現在的紐帶。而關于“統” 字,《說文解字》解釋為“紀也”,也就是蠶絲的頭緒,之后逐漸引申為一脈相承的系統。m 《釋名》則說:“緒也,主緒人世類相繼如統緒也?!眓 在《漢書·賈山傳》中有“自以為過堯舜統”的記載,注解中引用如淳的觀點說: “統,繼也”。o 因此,“統”同樣蘊含著時間上的繼承關系,是時間鏈條上的一個重要環節。從字義來看,“傳統”本身就含有世代承繼的時間意味。具體而言,“傳統”二字并不僅是指稱過去,同時還意味著過去與現在的緊密相連。與傳統相對應的英文“tradition”的含義也與其相同,其源自拉丁語“Traditio”, 同樣含有傳承的意思,指一代代傳遞下去,這其中自然也蘊含著過去與現在的連接。由此可見,“傳統”一詞本身就含有與現代不可分割的意味。當我們在使用這一詞匯時,也就不可能單指過去而割裂其與現代的聯系。

從歷史來看,如今我們通常意義上所說的傳統文化,并不是一個有固定內涵和所指的概念,傳統文化在歷史上一直是與時偕行、唯變所適的。時間上溯至中華文明剛剛誕生的初期,從早期新石器文化遺址發掘的情況看,那時便已經奠定了后世中國飲食、建筑、器具等多方面的發展趨向。之后,經過夏商周一千多年的發展,到春秋戰國時期,異彩紛呈的先秦諸子思想為后世中華民族精神和氣質的塑造奠定了堅實的思想文化基礎。秦統一六國后,書同文、車同軌,秦王朝的一系列措施為民族和文化的真正統一創造了條件。而漢代直至魏晉南北朝時期,與周邊地區和民族的大規模交流和融合,又進一步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形成和壯大。特別是這一時期佛教的傳入,極大地豐富了文化的多樣性,從此佛教成為傳統文化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隨后,唐宋進一步開創了歷史的鼎盛期,其中尤為重要的即是理學的興起和流行。宋明理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這不僅僅體現在思想文化方面,擴大至整個中國歷史同樣如此。甚至可以說,理學影響了之后中國一千年的發展,其影響甚至遠及周邊的日本、越南以及朝鮮半島等國家和地區,奠定了后世所謂東亞儒家文化圈的基本面貌??v觀傳統文化的發展史,傳統文化從來就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時代變遷而發展,在與周邊及外來文化的交流中創新。

從現實方面看,我們當下即生活在傳統文化所奠基的精神空間中。一方面,由傳統文化所形塑的民族性深深地凝含在我們骨髓之中, 鐫刻在生于斯、長于斯的國人心靈之上。毫不過分地說,只要出生并生活在這片土地之上, 我們便無法脫離傳統文化的影響,這是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以及社會教育中點滴熏染而得的。從這一點來看,我們永遠無法完全脫離傳統文化而生存。另一方面,傳統文化所具備的強大生命力使得每個時代的人都不斷地向前回溯,試圖從中找到解決當下問題的答案。先秦時期作為中華文明的奠基期,大思想家輩出, 學派、學說異彩紛呈,奠定了中國文化的整體基調和發展方向。因此,就現實而言,傳統與現代之間的聯系也不可能被割斷?!皞鹘y”與“現代”之間的極端對立是一種兩敗俱傷的行為。于“傳統”而言,今古對立破壞了我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讓我們失去了根和魂; 于“現代”而言,今古對立也妨礙了現代社會的發展,讓社會失去了歷史底蘊。因此,傳統是一個開放的動態系統,其在時空中可以無限延續和發展,并與現代相聯通、融合。

總而言之,中華文明是革故鼎新、輝光日新的文明,始終以“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斷創造自己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這一過程中,傳統文化不是停滯、更不是僵化,而是一個不斷創新發展的過程,是每個時代的正在進行時。更準確地說,在中華文明中,傳統與現代之間并沒有被割裂,而是相互交融的?,F代社會深受傳統影響,不存在與傳統毫無關聯的現代,同理傳統也在現代不斷創新,亦早已不是原始的樣子。因此,無論是從邏輯角度還是現實可能性角度,我們都不可能拋開傳統而生活,同時也不可能一味追求復古主義,兩種選擇既不理性又不合時宜,唯一的路徑就是守正創新,這是化解“古今中西之爭”的秘鑰。

守正,就要確立并堅持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創新,就要創新思路、話語、機制、形式,真正做到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實現傳統與現代的有機銜接。近代“古今中西之爭”之所以會愈演愈烈,根本原因就在于文化主體性的缺失,從而導致傳統與現代關系的混亂。20 世紀初,隨著馬克思主義的傳入,“古今中西之爭”迎來了最終解決的時代機遇。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獲得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成功,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夠在古老的中國大地上取得成功,就是因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正是通過“兩個結合”,馬克思主義以時代精神激活了傳統文化的生命力,推動了中華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現代轉型,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在新時代重新獲得了確立。

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是確立文化主體性的關鍵。二者之所以能夠結合,就在于其間存在著高度的契合性。比如,天下為公、講信修睦的社會追求與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相通,民為邦本、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與人民至上的政治觀念相融,革故鼎新、自強不息的擔當與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相合。因此,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間的“結合”不是單純的彼此“拼盤”,也不是簡單的“物理反應”,而是深刻的“化學反應”。一方面,通過對歷久彌新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的發掘、繼承、弘揚,馬克思主義激活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另一方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實了馬克思主義的文化生命,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實現中國化時代化的新飛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成為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因此,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造就了一個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在這個生命體中,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二者的結合使得中華文化主體性最終建立起來。

三、和而不同:世界文明的對話之道

文化主體性的建立和鞏固,使得中華文化有了更堅定的自信來面對外來文化,也使得中華文明有了更鮮明的文化特性來與世界其他文明交流對話。在我們這個美麗的星球上,人類所創造出的諸多文明璀璨紛呈。但是,這些文明之間如何和諧相處,而不再重復數千年的戰爭和沖突,這是整個人類社會一直思考和實踐的重大問題。當前,我們依然被這個問題所困擾,世界上還有一些地方處在戰火硝煙之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過長期努力,我們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更有條件破解‘古今中西之爭,也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鑄古今、匯通中西的文化成果?!?1 世紀,中華民族即將迎來偉大復興的時刻,面對依然紛爭不斷的世界,從中華文化主體性角度出發,我們有責任為世界文明之間以及其他諸種沖突和危機提出自己的化解之道。

世界上的每個文明都有獨特而鮮明的文化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正是根據不同的文化特性來劃分不同的文明。美國學者亨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 認為:“ 文明是對人最高的文化歸類,是人們文化認同的最大范圍……文明既根據一些共同的客觀因素來界定,如語言、歷史、宗教、習俗、體制,也根據人們主觀的自我認同來界定?!眕 文化主體性就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文明的自我認同。通過建立文化主體性,人們就會對本民族本國家形成高度認同,由此億萬人民緊密連接在一起,成為一個統一的文明共同體。因此,世界上眾多文明之所以能夠如繁星般的異彩紛呈,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的文化主體性的支撐,這同時也決定了不同文明各具特色。世界上有200 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 多個民族、多種宗教,不同歷史和國情,不同民族和習俗,孕育了不同文明。孟子說:“物之不齊,物之情也?!眖 世界萬物萬事總是千差萬別、異彩紛呈的,古人對此已經有了深刻認識。

在《國語·鄭語》中,西周太史史伯預測周王朝必定會衰敗,他的依據就是周幽王“去和而取同”,隨后史伯詳細闡述了和同之道: “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 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故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眗

史伯在此闡述了物何以生的道理。在史伯看來,這一問題的答案即是“和實生物,同則不繼”?!昂蛯嵣铩钡淖铌P鍵處在于“和”。何為“和”?史伯認為“以他平他謂之和”, “以他平他”意味著兩種不同的物質相互作用, 而他物與他物的共同作用正是萬物生成并豐沛成長的關鍵?!八弊直旧肀闾N含著強烈的主體性?!八币话阌脕碇阜Q具有不同主體性的對象,是將所有不同主體性的事物高度抽象化的意符。與此相反,“同則不繼”則意味著同質事物之間以同益同,事物間的同質性決定了二者相加后只能是數量上的增加,不會有新事物的產生。三國時期的韋昭在注解此段時舉例說明,“以水益水,水盡乃棄之,無所成也”, 水與水的結合并不能產生新物質,最后仍然是以水——這種原有物質的形態呈現,這無疑便是“同則不繼”的最佳例證。s

與此相同,《左傳》也記載過相似的事例。在這則故事中,齊景公問:“和與同異乎?” 晏嬰很明確地回答“異”。接著,他結合生活經驗辨析了二者之間的區分:“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濟其不及,以泄其過?!曇嗳缥?,一氣,二體,三類,四物,五聲,六律,七音,八風,九歌,以相成也;清濁大小,短長疾徐,哀樂剛柔,遲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濟也?!粢运疂?,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一,誰能聽之?同之不可也如是?!眛 在分析“和”“同”之異時,晏嬰同樣舉了“水”作為例證。在晏子看來,“和”如同做羹一般,“水火醯醢鹽梅魚肉”等多種食材調料相互作用才能制作成美味之羹;也如同音樂一般,“一氣,二體,三類,四物,五聲,六律,七音,八風,九歌”以及“清濁大小,短長疾徐,哀樂剛柔,遲速高下,出入周疏”等多種音調樂符相互作用才能演奏成動聽之音樂。不管是烹飪美食,還是演奏音樂,諸多鮮明的例證都在說明“和”的關鍵在于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互作用。而“同”則與此相反, 于飲食而言,“同”即是“以水濟水”;于音樂而言,“同”即是“琴瑟之專一”,二者都屬于相同事物簡單相加,就都不能生成新事物。晏嬰通過對生活世界中的經驗現象和具體事物進行描述,充分說明了“和”與“同”之間的差異?!昂汀钡年P鍵就在于不同事物并存,而非同質事物相加。因此,和而不同不僅是一切事物發生發展的規律,也是世界不同文明之間的相處之道。

從古到今,世界上出現過眾多的文明。無論是古老的中華文明、希臘文明、羅馬文明、埃及文明、兩河文明、印度文明等,還是現在的亞洲文明、非洲文明、歐洲文明、美洲文明、大洋洲文明等,都具有各自獨特的文化主體性,由此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文明形態。這種文明的多樣性,正是《國語》和《左傳》中“和”的核心意涵?!昂投煌?,試問如果整個世界上只有一個文明、一種文化,那世界就失去了它的魅力。某些文明中心主義觀點,是將自身獨立于其他文明之外,忽視自己也是人類文明中的一員,忽視與其他文明同屬地球生存空間的事實。歸根結底,世界文明只有類型上的差異,而沒有優劣之分;人類文化只有特征上的區別,而沒有高低之分。

但是,文明沖突論至今仍然甚囂塵上,不同文明之間的對抗和沖突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不安定因素。在古代社會中,盡管世界上同樣存在著諸多文明,但是那時的對抗和沖突都屬于原始范疇,也就是基于爭奪土地和財富的原始目的,而并非有意識的標榜自身文明色彩的對抗。20 世紀末,美蘇兩大陣營結束冷戰之后,亨廷頓拋出了“文明沖突論”。他認為冷戰結束之后的國際沖突將是文化的沖突,這個文化沖突主要是指儒家文明與伊斯蘭文明的相互奧援,并將對西方文明產生威脅。他從西方中心論的觀點出發,提出西方國家應當團結起來對抗儒家與伊斯蘭國家。u 從其本質來看, 享廷頓仍然試圖以冷戰思維解決文明之間的沖突問題。當今世界,基于文明對抗目的的沖突依然不斷發生,讓我們明白沖突和戰爭絕不是文明之間的相處之道。

人類諸種文明如同璀璨的星空,交相輝映,一起構成了地球生命智慧的壯闊畫卷。各民族的文化仿佛爭艷的花卉,繽紛綻放,共同組成了人類文化史的美麗花苑。在這個星球上,各種文明和文化都是平等的存在,共同享有地球的資源,并一起創造人類的歷史。與此相反,“古今中西之爭”問題的實質就是將兩個文明對立,撕裂原本統一的人類群體,破壞人類共同的生活空間。在現代社會,科技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已經將整個世界連接為一個命運共同體。中華文明是在中國大地上產生的文明,開放包容、兼收并蓄,不斷豐富發展、歷久彌新,不斷吸取世界不同文明的精華,是同其他文明不斷交流互鑒而形成的文明?!叭f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各個文明之間相互尊重、和衷共濟、和合共生方才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正確道路。正如《中庸》所謂: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p>

【注釋】

a 王幼平:《中國遠古人類文化的源流》,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年,第8—9 頁。

b 陸成秋、萬曉峰、謝守軍等:《2022 年湖北鄖陽學堂梁子(鄖縣人)遺址考古收獲》,載《江漢考古》,2023 年第1 期,第5—10 頁。

c 王巍、趙輝:《“中華文明探源工程” 及其主要收獲》,載《中國史研究》,2022 年第4 期,第11 頁。

d 夏鼐:《中國文明的起源》,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年, 第4—8 頁。

e 王巍、趙輝:《“中華文明探源工程” 及其主要收獲》,載《中國史研究》,2022 年第4 期,第24 頁。

f【 清】魏源撰:《海國圖志》,長沙:岳麓書社,2004年, 第27 頁。

g【 清】馮桂芬:《校邠廬抗議》,《續修四庫全書》第952 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第541 頁。

h 馮天瑜、姜海龍譯注:《勸學篇》,北京:中華書局,2016 年,第195 頁。

i[ 德]馬克思·韋伯:《儒教與道教》,洪天富譯,南京: 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 年,第253、254 頁。

j[ 美]愛德華·W. 薩義德:《東方學》,王宇根譯,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 年,第4 頁。

k 許慎:《說文解字》。

l 劉熙:《釋名》。

m 許慎:《說文解字》。

n 劉熙:《釋名》。

o 班固:《漢書·賈山傳》。

p[ 美]塞繆爾·亨廷頓:《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周琪等譯,北京:新華出版社,2013 年,第22 頁。

q《 孟子·滕文公上》。

r《 國語·鄭語》。

s《 國語·鄭語》。

t《 左傳·昭公二十年》。

u[ 美]塞繆爾·亨廷頓:《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周琪等譯,北京:新華出版社,2013 年,第162—163 頁。

(截稿:2024 年3 月 責編:黃 蕙)

作者簡介 陳聲柏,蘭州大學哲學社會學院院長、教授

張永路,天津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猜你喜歡
中華民族
傈傈族創世史詩里的中華民族
體育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華民族的獨立之路
聚焦中華民族之瑰寶“非遺”
哪項世界遺產被 譽為“中華民族不 屈的脊梁”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證
聶耳,你是中華民族的英靈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努力樹立中華民族的文化信仰
論黨的領導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