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投融資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探究

2024-03-29 02:58魯菲云南交通運輸有限責任公司
財會學習 2024年7期
關鍵詞:投資決策投融資決策

魯菲 云南交通運輸有限責任公司

引言

近年來,我國各項改革不斷深化,但是從實踐的程度上看并不是很徹底,多數企業存在負債過多、銀行和企業的關系緊張等問題,進而影響了企業投資、融資管理的整體工作水平?;诖?,企業應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切實發現在投融資管理當中存在的問題,對市場進行必要的分析,選取合適的方法解決,以有效降低企業投資、融資的風險,避免企業遭受更多的經濟損失。與此同時,可以借助投融資管理提高企業的經濟實力和整體工作質量。

一、企業投融資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宏觀經濟環境因素的影響

企業的投融資受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較大,主要體現在投融資成本會隨著宏觀經濟的變化而變化。當宏觀經濟處于上升期時,市場發展態勢良好,市場上的資本流通情況較好,銀行會相應地放松貸款的條件并適當地降低貸款利率,鼓勵更多的企業選擇貸款進行創業。而當宏觀經濟處于下降期時,銀行會加大資金進入市場的阻礙,那么企業獲得的外部資金也會減少,在開展各個項目業務時資金方面會受到一定的限制。由此可見,宏觀經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這也使得貸款資源會隨著業務周期的變化而變化,可能會造成違約或信息失靈等相應的后果,影響整個信貸市場的規模。

(二)缺乏科學的投融資決策體系

當前,多數企業缺乏科學合理、系統完善的投融資決策體系,缺少了該制度體系,企業財務人員在進行投融資之前未能夠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僅僅是為了完成投融資任務而簡單地做好相關工作,使得企業的投融資決策不合理,在執行、落實的過程中容易出現財務危機,具體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企業在投融資活動中未能夠按照相應的標準和規范對投融資項目進行嚴格的決策分析,包括投融資具體渠道和存在的風險因素等,難以形成科學的評價,管理者在進行投融資決策時也缺乏科學有效的參考依據。

二是企業缺乏健全的投融資項目審批制度和規范化流程,致使管理者進行投融資決策時僅僅是憑借個人的經驗或其他因素,未能夠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做出科學的投融資決策。

(三)投融資項目本身及其管理不科學

1.投融資事項脫離了企業發展階段

由于投融資項目較為復雜,企業也應當根據自身的發展階段、生產經營狀況、資金需求情況等確定投融資的具體計劃和過程。多數企業從初創到衰退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由于每個階段企業自身發展條件不同,需要的投融資方式也就有所差異。在相應的階段選擇恰當的融資方式能夠為企業注入活力,幫助企業延長生命周期,但是部分企業的投融資事項脫離了企業相應的發展階段,例如投資的規模過大導致企業無法支撐正常運轉,給企業的發展帶來較大的影響。

2.投融資事項不符合企業的實際資源與能力

部分企業在進行投資之前未對當前市場環境和自身的發展狀況做好切實的分析,沒有對投融資事項的發展前景進行預判,未能夠考慮到該項目是否能夠和企業本身相融合。還有部分企業盲目跟風,看其他企業投資某項目之后就盲目投資該類項目,沒有考慮到項目的真實情況和企業的財務狀況,最后損失慘重。另外,投資規模的大小也是導致企業容易出現資金流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即部分企業一味地追求高收益、高回報,但是沒有考慮到自身的經營規模和實力并不與之匹配,致使企業無法正常運轉。

3.投融資事項缺乏完善的可行性論證

投資項目的可行性論證不到位、不嚴謹,在項目投資之前未能夠從市場預期、投資環境以及可能產生的經濟效益等方面進行科學的分析,難以對投資可能產生的風險進行預防。以施工企業為例,不乏部分項目在偏遠山區,如果不能夠事前去現場進行審查,那么就會導致地質資料和實際不符的情況出現,這樣的情況下投入大量的資金,那么企業勢必會遭受較大的經濟損失。

二、企業投融資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資金需求與資金供給不匹配

一是資金的投向和融資的需求受眾不匹配。多數中小企業正處于創業期、成長期,其固定資產較少,而且對于資金的需求較大。而商業銀行為了能夠保障自身的信貸資金的安全,也設置相應的門檻來作為風險的緩釋手段,包括成立年限、營業收入、資產保證等等,這對大型企業的支持力度較大,但是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支撐不足,多數企業缺乏有效的不動產給銀行進行抵押,與銀行的信息不對稱程度較高,風險較大。

二是資金的期限和企業的經營周期不匹配。商業銀行更偏向于提供短期資金,容易把控風險,同時能夠滿足政府部門的監管要求;但是企業更需要長期資金滿足自身的發展需求,短期資金只能夠滿足企業的流動性資金需求,這樣一來,就迫使部分企業進行滾動貸款,從而產生一定的財務摩擦。另外,多數商業銀行的信貸產品的期限都較為固定,難以滿足企業靈活的資金周轉需求,反而降低了資金的使用效率。

三是金融服務的效率和企業用款的時效性不匹配。銀行貸款從申請到發放需要較多的環節,流程較為煩瑣、耗費的時間也較長;而企業作為市場的主體,需要及時響應市場的發展動向快速做出決策,才能夠在市場上占據有利的地位,尤其是對于中小企業來說這樣的機會更為珍貴,這也就是說,企業的用款具有一定的時效性。但是銀行貸款審批流程的低效率和這種時效性并不匹配,從而會耽誤企業的發展商機,甚至給企業帶來額外的財務負擔。

(二)投資決策不科學

投資決策對企業投資、融資活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但是結合目前的情況分析,較多企業實際并未按規范化流程制定投資決策,究其原因是部分企業領導者的主觀意識較強,未對項目分析考核就盲目制定投資決策,這樣一來,大大降低投資決策的有效性。首先,有的企業領導者過于注重投資所帶來的短期效益,未能夠和管理人員、財務人員對項目操作的可行性進行商議,在投資立項時缺乏實質的審核和分析,致使企業制定的投資決策缺乏嚴謹性。其次,企業投融資決策之后的過程管理較為薄弱,企業內部的財務風險管控不力。最后,投融資決策后的監管不到位,對相關決策和執行主體約束不力,甚至部分企業在進行投資決策時刻意避開較為復雜的評價指標,導致投資決策結果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長此以往就可能會導致投資計劃決策出現失誤而導致投資失敗,大大增加了企業的財務風險,不利于企業長遠發展。

(三)融資渠道單一

首先,由于我國企業數量較多,地域分布不均,而且不同企業的經營性質不同,因此在投融資渠道上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但是結合實際情況來看,我國多數企業現有的融資渠道并不多,主要是自籌融資、直接融資、間接融資和政府扶持四種;融資方式主要是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兩種,但是對于外源性融資來說,其條件十分苛刻,不僅僅需要嚴格的審核條件以及煩瑣的辦理手續,還需要較多的審批成本和抵押擔保等問題,這對于正處于發展中的中小企業來說,能夠成功申請到貸款并實現融資的概率幾乎為零。這也就導致多數企業難以籌集到更多的資金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從而導致企業破產。

其次,企業還可以選擇以民間融資形式存在的擔保公司、投資公司等,除了傳統的商業銀行,也為企業提供了多一些的投融資渠道,但是在實際執行時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即新興的投融資企業覆蓋的中小企業范圍有限,而其他的投資公司、擔保公司的貸款利率過高,使得許多中小企業知難而退。

(四)風險控制不到位

一是企業的投融資風險防控意識不足,在執行落實內部財務管理工作時,許多問題都未能夠得到有效的解決,企業的經營決策也無法反映出其真實的經營狀況,反而給企業帶來較多的風險和隱患。部分企業甚至缺乏風險預警機制,使得企業在面對風險時未能及時作出反應,致使投資收益遭受一定的損失。

二是企業的融資風險防范體系不完善,多數企業重視財務部門的風險管理,但是缺乏對采購、生產、銷售等部門的風險防范,部門之間缺乏聯動機制,容易產生投融資風險問題。

三是部分企業在投融資風險防范的過程中,未能夠切實認識到投融資風險的特點,未能夠將財務風險防范活動融入到自身的發展規劃當中去,未能實現兩者的有機結合,這樣就會導致企業在運營中產生各種債務風險問題。

三、企業投融資管理存在的問題的解決方法

(一)加強財務規劃與預測

良好的財務規劃和預測是發展的基礎,企業在投融資之前,應當加強自身的財務規劃和預測。財務預測主要包括利潤預測、現金流預測等,利潤預測幫助企業盡早了解行業的競爭環境和市場前景,便于企業盡可能降低成本,提升企業的利潤水平。而現金流預測則是企業能夠穩定經營企業的重要手段。融資計劃即企業可以結合自身經營情況、市場環境以及目標客戶的喜好進行調研,選擇并制定出較為合適的融資方案,例如利用風險投資、貸款、內部融資等,全面綜合分析各融資方案的優缺點,確保融資方案最優化。

另外,政府部門也應當對金融供需不匹配的問題及時進行干預,督促金融機構優化信貸資金的期限結構,并根據不同企業的生產經營特點進行貸款,開放多樣化的中長期信貸產品,并加大信貸資金的投放力度,盡可能滿足企業投融資項目建設需求,增強貸款的靈活性,使得企業能夠實現效益性和流動性的平衡。

(二)完善投資決策流程與方法

一是企業應當制定完善的投資決策機制,規范投資決策程序,重視投資業務的可行性評估,以便于在日后變化的環境中,對該決策進行評估,隨時對投資項目做出調整,并完善投資決策責任追究制度,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追責,確保各個投資項目順利實施。

二是重視優化投資決策流程。這也是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重要形式,即應當通過內部控制將投資決策的運轉順序固定下來,盡可能規范企業決策流程,控制風險;還應當優化投資決策應急流程,以保證企業遇到緊急情況時能夠及時抓住投資機會,滿足市場需求。

三是企業應當建立投融資后再評估再決策的管理流程。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企業既定的投融資決策在執行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不可執行的因素,因此企業必須再次對投融資決策進行評估,以便于企業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做出適當的調整,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即使投資失敗,也能夠盡可能地減少損失。

(三)拓寬融資渠道,改善融資結構

投融資的最終目的是使得企業達成既定的戰略目標,幫助企業獲得更大的利益,因此企業應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調整內部投資結構,采取多種投融資模式。

首先,企業應當明確自身的發展狀況,并對外部市場進行客觀、科學的評估,優化資本結構,使得內外發展保持一致,提高企業投融資的針對性。另外,在融資方式上,企業應當將長期、短期、股權投資等有機結合起來,優化企業整體投融資結構系統。

其次,融資缺口是各企業發展過程中都會存在的問題之一,部分企業通常會借助銀行等多種渠道解決資金問題,但是商業銀行并不是唯一的渠道,企業應當持續創新,除了拓展現有的融資渠道之外,還應當引入更加多樣化的融資方式,并對目前使用的投融資方式進行對比分析,尋找適合企業發展的投融資渠道。另外,企業財務人員還應當加強對內部費用的管控,為了盡可能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創新出更適合投融資需要的金融工具。

(四)健全風險管理體系

首先,企業應當構建完善的投融資風險體系,充分利用經濟增長的紅利,優化企業資產結構,從而增強企業自身在金融市場上的融資吸引力,有效降低由于企業投資渠道單一產生的經營風險;還要通過建立完善的戰略發展計劃,健全企業內部管理構架,保證企業能夠承擔社會服務和社會保障任務的同時提升運營效率。

其次,企業要想確保投融資活動的順利開展,要完善風險管理體系。一是要建立風險預警體系,即對各項專業的數值進行風險的控制,運用仔細分析出的數據構建專業的模型,將其應用在企業的日常工作中,實現投融資風險的管控。一旦超出既定數值上限,那么就應當及時叫停,客觀分析,妥善處理潛在的風險問題。二是要對投融資決策風險進行管控,明確企業的投融資方式、融資風險、投資實施方案等,結合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判斷投融資項目的可行性,從而降低投融資風險管理發生概率。三是企業日常的風險管理工作,即各種財務管理風險問題等,財務人員應當充分利用企業的財務數據,針對不同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強化企業財務風險管控。

結語

投融資作為企業經營管理和生存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必然會受到市場環境和企業內部管理因素的影響。鑒于企業現階段仍存在的諸多問題,企業管理者應當高度重視,培養自身及員工的投融資管理意識,通過加強財務規劃、拓寬融資渠道、改變融資結構等方式強化企業的投融資管理,確保企業投融資項目的順利進行,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幫助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猜你喜歡
投資決策投融資決策
為可持續決策提供依據
投融資關注榜(2019.6.16-2019.7.15)
決策為什么失誤了
財務管理投資決策在企業會計中的運用探究
當前形勢下光伏發電行業投資決策方法探討
6月投融資關注榜(5.16-6.15)
4月投融資關注榜(3.16-4.15)
3月投融資關注榜(2.16-3.15)
延遲期權在水利工程投資決策中的應用分析
土地投資決策的實物期權理論述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