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揮毫列錦繡 落紙如云煙
——淳一先生之我見

2024-03-29 06:56程稀
祖國 2024年4期
關鍵詞:書法

文/程稀

書家程茂全(淳一)

京城有位“奇”人,他不僅出身“清奇”,書法“清奇”,為人也頗為“清奇”。這位“奇”人,大家都叫他“淳一”。

“奇”人姓程、名茂全、字淳一,家中排行老七。好巧不巧,我也姓程,索性叫他“七哥”了。

老宅門里小書童

作為書界名家,七哥打小就以章草聞名。漫步京城,隨處可見七哥所提的金字招牌:“鉑金第一家”“清華池”“泰豐樓”“致美樓”“護國寺賓館”等。打開熒屏,諸多影視片題名:《建黨一百周年功勛》、《永遠的忠誠》等,包括最近各大衛視熱播的電視劇《偵察英雄》都是出自七哥之手。實際上,早在1984年,第一次參加“中日友好書法大賽”的七哥,就斬獲頭籌。熟悉他的友人都說:“您哪能跟人家比,淳一的書法天賦,那是基因里帶的?!?/p>

20 世紀上半葉,西城區太平橋大街丁章胡同15 號院便是七哥祖宅所在。丁章胡同15 號院是個老宅門,偌大的四合院,正房廂房十幾間。宅內花木扶疏、幽雅怡人,鴻儒往來,揮毫潑墨、絲竹悅耳,好不熱鬧。

丁 章胡同15 號院的主人即是七哥之父、京城著名的“沒骨畫”畫家——程俊良老先生??×枷壬婕不招輰?,號休竹村人。老祖程鶴年是位儒商,家境殷實,教子有方。程俊良之父程祖蔭在20世紀初遷居北京,曾在北平國立藝專教務處任職。

淳一書法作品

北平國立藝專是個神奇所在,學校培養了中國藝術界的半壁江山。林風眠曾任校長,國畫系就有陳師曾、蕭俊賢、賀良樸、王夢白、蕭謙中、陳半丁、凌文淵、齊白石、李苦禪等大師相繼匯聚于此,施展抱負。程祖蔭書法極佳,在名家薈萃的書畫界也堪稱翹楚。程俊良受父親的熏陶,從小研究習繪畫和書法;十幾歲又和三姑夫陳東湖學習沒骨畫。作為金北樓的入室弟子 ,陳東湖先生也是首屈一指的人物,他是中國近代美術史上最早的學術組織——“湖社”的創始人之一,俊良先生二十出頭即加入“湖社”并逐漸在藝術界展露頭角。

程俊良生九子,其中有兩子不幸早夭,剩下七子蒙受庭訓,幾乎都跟書畫和京劇結緣。其中又以老四茂仁、老五茂煜、老七茂全三兄弟在書畫上造詣最高,業內稱其“程氏三杰”。七哥最幼,聰明伶俐,深受眾親寵愛,因出眾的藝術成就和超群的社交能力知名度最高。

作為京城書法名家,程俊良先生與鄭誦先、王雪濤、婁師白、王遐舉、蕭勞、齊良遲、李少春、侯玉蘭等文化界、梨園行的名人交往甚密。這種濃郁的藝術氛圍熏陶,友人打趣道:七哥的胎教就是墨香,他是正經的“克紹箕裘”,不但子承父業,而且還發揚光大。

七哥說:“我出生后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就喜歡寫字畫畫,再大一點,就幫父親研磨洗硯,鋪紙遞筆,六歲就開始畫燈籠片、畫扇面、畫彩蛋,拿到琉璃廠偶爾還能賣個好價錢,貼補家用?!?/p>

拜入名門少成名

程俊良先生也著力將七哥往書畫道路上培養,10歲時,七哥跟隨父親的好友、著名書法家黃高漢啟蒙書法。黃先生點撥了兩年后,又把七哥引薦給了書法泰斗鄭誦先。12 歲,七哥正式拜鄭誦先為師,成為誦老最小的學生。

鄭誦先是我國著名書法大師 ,在業內素有“章草王”的美稱。他的書法著作和章草作品對后世影響頗大?!半S手落筆、圓滿天成”是業內對他的評價,時與郭風惠、陳云誥、沈尹默、陳半丁、溥雪齋等先生齊名 。七哥拜在鄭誦先門下,遍習顏、柳、褚、歐及北碑南帖,主攻章草。耳濡目染皆為名師大家,書法技藝日臻精進。

左2為鄭誦先先生,右1為黃高漢先生

鄭誦先對七哥要求極為嚴格,七哥小時候頑皮,興趣廣泛,喜歡各種新鮮事物,不僅癡迷京劇、二胡,連相聲都要說上兩句,除此之外還酷愛裝裱、刻印、少林功夫。鄭誦先遂賜名:“淳一”,希望他撥冗去雜,專心書畫。

七哥對恩師的教誨銘記于心,每每參加活動或私下聚會,他總能背誦一二。鄭誦先曾制書黽勉曰:“吾友少子曰茂全,聰明好學性所便,丹青妙筆承家學,從我問字說同源。學如牛毛成麟角,儻其成者善磨琢。要知專業在專精,廣土榛蕪終不熟……故又為之制字曰:‘淳一’,使勿雜也?!按疽弧弊痔栍纱硕鴣硪舶殡S七哥至今。

當代著名畫家,中央美院國畫系教授王同仁在采訪中說:“40 多年前,我跟誦老學書法,茂全還是小伙子呢,他也在那學。他這書法呢,也是得到誦老的肯定,誦老在去世之前還將好多手稿,很珍貴的東西,都送給他了,說明誦老對他很器重?!?/p>

“淳一”二字有多種解讀,最為精煉的就是“志淳于一”。七哥坦言:師恩難忘,學書六十年,唯有專心致志、不斷攀爬、勤而不輟,才能回報恩師于萬一。

書卷多情似故人

“勤而不輟”四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是七哥60 載書法道路一直勤奮、不知疲倦?!皶矶嗲樗乒嗜?,晨昏憂樂每相親”。文房四寶就是七哥最親的物件。

七哥說起他的書畫經歷也是繪聲繪色:“小時候家貧,父親給的壓歲錢,我都存著,留著買筆墨紙硯。有時紙用完了,我就拿樹枝,在地上練。后來上小學拉練到郊區,我也抽空就寫字,再后來到農村插隊,筆墨紙硯是我最好的朋友。這輩子,我就是跟書畫杠上了?!?/p>

20 世紀70 年代末,七哥結束插隊生活返城后,經歷頗為豐富,各種小工都干過。進工廠開過沖床,當過裝卸工。到北京京劇院畫過舞臺布景,后來進了“致美樓”飯莊當服務員。因為會寫書法,七哥在致美樓還兼了寫菜譜的活兒。由于七哥書法清奇,致美樓的菜譜很火,不是被就餐者拿走,就是有人出錢收藏。有一次,著名畫家黃胄到致美樓就餐,看見菜譜上的字,素樸雅逸、體正格高,大為贊賞,專程找來七哥問話,七哥也由此開啟了書法命運的新天地。

領導發現了七哥的特長,就把他調到致美樓飯莊的上級單位宣武區飲食公司工會以工代干,負責開展文體工作,七哥的書畫才能終于有了廣施拳腳的舞臺。

此后,七哥名聲漸響。人民大會堂、紀曉嵐故居、魯迅博物館都收藏過他的作品,他的書法作品也頻頻在國際國內獲獎,連沈鵬先生都感嘆:“古人有悔少作之說 ,茂全弟其可以無悔也?!?/p>

1988 年,七哥考入首都師范大學專攻書法,師從博士生導師歐陽中石。借深造之機,又從啟功、蕭勞、劉炳森、沈鵬等當代著名書法家那里廣吸學養。確如李燕(李苦禪之子)教授所言:“程茂全走的是正道,他有很好的文化環境,見過很多大家寫字作畫,他看的是真藝術,學的是真本事,不在乎外在的標簽?!?/p>

淳一與沈鵬先生

聊起對書法的感悟,程茂全說,書法貴在“靜氣”。提筆落字須靜心,即使是草書,也絕非輕率浮飄。有筆畫的時候重,沒筆畫的時候輕。不要心浮氣躁,氣度緩、行筆慢、頓挫圓,如錐入沙,力透紙背。

七哥的相識54 載的老友崔如琢先生說:“看到茂全寫的這么多作品,讓我非常驚訝,他不只寫章草,還把大草狂草都結合在一起,神采飛揚,寫得非常好?!?/p>

臨摹圖上留美名

七哥習書,也作畫,尤擅畫蝦、墨竹、牽?;?。七哥曾跟隨著名畫家俞錫瑛學素描,(俞錫瑛曾任教中央美術學院,師從李苦禪、蔣兆和。)在藝術道路上博采眾長,不拘一格。說來也奇,七哥十四五歲的臨摹之作便能以假亂真,頗受贊譽。他一直遵循父親的人生格言“藝術道路、人品為上”,因此少年七哥多畫梅 、竹、鷹 、虎等浩然正氣的作品。

在七哥的辦公室內,一幅工筆小畫《蘋果豐收圖》十分耐看。無論是嬌俏的村姑,還是勤懇的黑牛,以及竹筐里滿滿當當的蘋果,都刻畫的生動活潑,遠看傳神,近看出彩。鄭誦先見此畫作,不禁感嘆七哥好學之心,便執筆題詞曰:“蘋果慶豐收,兩筐馱一牛,山姑勤捆載,香色滿山丘”。

這幅畫是七哥少年時學習王同仁的《蘋果豐收圖》的臨摹之作,誦老竟也題字勉勵令他十分感動。

七哥十七歲所臨許麟廬《荷花鱖魚圖》更是被中央文史館八位館員相繼題字,說起來都是如雷貫耳的名字:鄭誦先、許麟廬、婁師白、蕭勞、歐陽中石、劉炳森、沈鵬、李燕,可謂是眾星捧月。他自己曾調侃:“我雖然能耐沒有他們大,但是我故事多啊?!?/p>

《蘋果豐收圖》程茂全十七歲臨摹鄭誦先題款

鄭誦先在留白處寫道:“茂全年方十七,當專心致志,他日定有其成,爰為制字,曰淳一,以為之?!?/p>

“淳一弟幼年從師鄭老誦先學習章草,日復一日,用功不輟,有今日成就,皆誦老教誨也。此物乃淳一弟17歲臨摹之,屈指已26 年矣。今見此物頗為感悟,因以數語記之。86 叟許麟廬于順義竹蕭齋?!边@是齊白石高足許麟廬給七哥《荷花鱖魚圖》上的寄語。

歐陽中石先生題:淳一學畫諸大家皆落墨褒勉,可見前輩之心也。

1981 年,24 歲的七哥和啟功啟老合作的墨竹圖《清風高節》意境高遠,茂密的竹葉修長而不露鋒芒,挺拔而又含蓄,竹影疏落,搖曳生姿。

這些臨摹作品,七哥一直保存至今。他說:“少時雖然文筆稚嫩,但是先生鼓勵讓我受益一生,我將用生命保護好這些作品?!?/p>

淳一與歐陽中石先生

鐵肩擔當善緣廣

去年10 月15 日,七哥回顧學書60 載書畫展在琉璃廠宏寶堂隆重舉行。開幕當天,名家薈萃,少長咸集。京城文化界、書畫界、曲藝界、影視界、齊聚一堂,還有諸多友人從外地趕來,江蘇的、山東的、海南的、內蒙的……齊白石的孫女來了,蔣兆和的公子來了,就 連八十高齡的崔如琢老先生也特地從上海趕來。眾多友人的捧場,讓古老的琉璃廠愈發生機蓬勃。

七哥的老朋友司馬南也在現場祝賀 ,他總結得很精彩:“淳一先生人緣特別好,做人沒毛??!作為書家,真、草、隸、篆等各個書體、各種名家的影子都在他的書畫當中都有所體現,而他又能‘和光同塵’,和誰都能合得來,什么天花板級別,什么平頭百姓都是他朋友,這就很難得了!”

程相會會長(前左三)和程家人賀淳一書畫展

七哥在和平門全聚德大擺36 桌,宴請諸位好友,席間不住哽咽:“我程茂全能有今天,全仗著各位恩師提攜,朋友支持、親人呵護,你們是我的天,你們是我的地,有了你們,我頂天立地!回首60 載學書之路,同時也是人生之路,酸甜苦辣盡在其中,最幸運的是結交了一眾好友!也正是眾好友成就了如今的淳一,唯有感恩感謝,展覽成功,圓了自己一個心愿,無甚作為,但憑真誠之心,贏得眾友關懷!永以刻苦之心,探求書法奧義!”

恩師鄭誦先的“為人當自立,學習在多思,職業無高下,品流有尊卑”的教誨他時時銘記并身體力行。

七哥雖為名人,但絲毫不擺架子,成名后,不忘提攜新人,頗有大師風度;他為人低調,熱心快腸,豪爽大氣;記得一次和七哥出席活動,合影拍照的環節,他一把拉住角落的我,讓出中心位置,讓我頗為感動。

七哥侍父至孝 ,待師如父;對友至誠 ,肝膽相照;他曾說:“別人對我不好,我不知道;但是,別人對我好,我一定涌泉相報。一路走來,我從恩師們身上學到的不僅是藝品,更多的是人品:‘人比錢貴 ,德比藝高’!”

作為北京市連續兩屆的政協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市書法家協會理事、西城區文聯副主席,北京琉璃廠宏寶堂董事長……七哥的頭銜很多,但是他更愿意別人稱他為“書家”!七哥曾說:“我不是書法家,中國自古至今就沒有‘書法家’的稱號,我更愿意稱自己為‘書家’?!畷摇?,既文雅又暗含不斷追求藝術高度的理想,我喜歡。

如今,七哥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社會和家族事業當中。北京程氏家族程相會會長在談起七哥時深有感觸,他說:“本家茂全積極參與公益事業,為抗震救災捐資捐物、春節送福下鄉、慰問解放軍、組織愛心義賣……是一個很有情懷很有擔當的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二程理學’強調的是天理、良知,注重實踐、知行合一,這一點在茂全本家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他的為人、品行,以及在書畫藝術上取得的成就,是我們的榜樣,我們以他為榮?!?/p>

聽七哥的故事,就好像一部歷史大戲在你面前緩緩展開:恍惚間,我好像看到,60 年前,丁章胡同15 號院的少年手握毛筆:揮毫列錦繡,落紙如云煙……跨越時空,向我們走來。

后記

寫完獻給七哥的小文,時近午夜。遙望窗外月朗星燦,掩卷沉思,浮想聯翩。

古人云:文以載道。似悟:推動歷史前進者,并非排天濁浪,而是涓涓細流——似乎不引人留意且水滴石穿的無形文化。七哥的身上,落筆是文化,張口是歷史。他的故事,不僅是他個人的歷史,更是他家族的歷史 ,也是中國近現代的文化歷史。

程稀

癸卯臘月二十于京東九蘭軒

猜你喜歡
書法
書法篇
書法
書法欣賞
書法
書法欣賞
我愛書法
書法鑒賞
書法
書法十佳
書法欣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