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體達用 體用貫通
——準確理解和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

2024-03-30 04:19布成良
銀潮 2024年2期
關鍵詞:著力中華民族文明

文|布成良

文化興則民族興,文化強則國家強。

2023 年10 月,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正式提出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內涵豐富,思想深邃,具有明體達用、體用貫通的鮮明特點,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是新時代新征程文化強國建設實踐的根本遵循,為民族復興精神動力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標志著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

“明體”:文化理論觀點上的創新

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闡明了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時代方位、戰略意義、本質特征、使命任務等問題,構成了一個內涵豐富、邏輯嚴謹的理論體系。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體”,不僅傳承了中國哲學范疇“本體”內涵意蘊,且主要是依據實踐形態的變化而提出的文化理論觀點上的創新和突破。

概括起來,主要包括6個方面:

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地位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把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擺在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多次用“極端重要”來強調和部署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在2013 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他就指出:“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p>

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文化的作用更加凸顯。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新的文化使命”的重大命題,要求“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在歷史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則進一步要求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在2023 年6 月2 日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提出“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和建設文化強國的目標旨歸,“中國式現代化是中華民族的舊邦新命,必將推動中華文明重煥榮光”。

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意識形態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著力解決意識形態領域黨的領導弱化問題,旗幟鮮明提出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強調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使我國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轉變。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要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要堅持立德樹人、以文化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百姓日用而不覺的行為。

在“兩個結合”中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皥猿职疡R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結合不是拼盤,不是簡單的物理反應?!暗诙€結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結果是互相成就。經由“結合”形成的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必定是實現了社會主義、中華文明與現代化融合發展的文明新形態?!皠撛煨赞D化、創新性發展”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具體方略。

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一方面,要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越,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另一方面,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既要充分展示現代化發展成效,更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達用”:文化建設的任務書

“哲學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瘪R克思主義具有突出實踐品格,“用”,則是實踐、方法。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用”,就是關于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和要求。

2013 年8 月,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明確“兩個鞏固”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務,即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2018 年8 月,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用“九個堅持”高度概括宣傳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2022 年10 月,黨的二十大從五個方面重點部署文化建設工作。2023 年6 月,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明確了文化建設方面的“十四個強調”。2023年10月,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七個著力”的重要要求,明確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路線圖和任務書:著力加強黨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領導;著力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著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力提升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著力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著力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著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促進文明交流互鑒。

“七個著力”的重要要求,既有認識論也有方法論,既有宏觀層面的整體指導,又有具體層面的實踐路徑。

“體用貫通”:與時俱進推動文化創新

習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論觀點上的創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和要求。這二者之間不是割裂的、外在的關系,而是相互貫通的、內在的關系。

習近平文化思想強調以理論指導實踐、以實踐豐富理論的雙向互動。強調堅持問題導向,回答并指導解決問題是理論的根本任務。無論理論創新,還是實踐方略,習近平文化思想都是基于實踐中的新問題新要求而產生和建構,并隨著時代發展和實踐發展而解決問題、創造理論。如在文化發展與繼承問題上,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不忘歷史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新”。2016 年5 月,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既向內看、深入研究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課題,又向外看、積極探索關系人類命運前途的重大問題;既向前看、準確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趨勢,又向后看、善于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p>

在2023 年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必須“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的基本方針。即:堅定文化自信,就是立足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實踐和當代實踐,用中國道理總結好中國經驗,把中國經驗提升為中國理論,堅持走自己的路,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秉持開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借鑒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堅持守正創新,就是要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真正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證取舍、推陳出新,實現傳統與現代的有機銜接,實現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所謂創造性轉化,就是按照時代特點和要求,對那些至今仍有借鑒價值的內涵和陳舊的表現形式加以改造,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激活其生命力。所謂創新性發展,就是按照時代的新進步新進展,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加以補充、拓展、完善,增強其影響力和感召力。

東方風來春色新,風好恰是揚帆時!習近平文化思想是一個不斷展開的、開放式的思想體系,必將隨著實踐深入不斷豐富發展。我們要沿著習近平文化思想描繪的文化藍圖,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力量,用文化之光照亮復興之路。

猜你喜歡
著力中華民族文明
中華民族的獨立之路
請文明演繹
聚焦中華民族之瑰寶“非遺”
漫說文明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證
“四個著力”讓人大履職更出彩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對不文明說“不”
文明歌
堅持“三個從嚴” 落實“三個著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