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走在前做示范

2024-03-31 17:07朱愛勛
唯實 2024年2期
關鍵詞:工業化集群制造業

朱愛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新征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實現新型工業化是關鍵任務。2023年10月23日,江蘇省新型工業化推進會議召開,省委書記信長星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型工業化重要論述和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部署,以制造強省建設為統攬,全力推動新型工業化建設走在前、做示范。

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型工業化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全省新型工業化推進會議部署和信長星書記講話要求,準確把握新時代新征程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基本規律,牢牢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戰略機遇,以制造強省建設行動為總抓手,全力打造“1650”產業發展體系、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傳統產業煥新體系、“智改數轉網聯”推進體系、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工業和信息化服務體系等六大工作體系,努力保持全省工業經濟平穩運行,著力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快數實深度融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建設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作出更多貢獻。

一、全力打造“1650”產業體系

圍繞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50條重點產業鏈,構建“1650”現代產業體系,是江蘇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制造強省建設的關鍵支撐。全省工信系統持續完善工作推進機制,印發《江蘇省“1650”產業體系建設工作方案》,逐群逐鏈建立一個責任處室、一個行動方案、一個專家委員會、一批促進機構、一個品牌活動、一批骨干企業的“六個一”工作推進機制,推動政策資源和工作抓手向“1650”產業體系聚焦。實施集群筑峰行動,組織10個國家級集群牽頭和協同地區“一群一策”編制培育提升三年行動方案和綜合競爭力指標體系,推動產業集群加快向世界級集群躍升。推進強鏈補鏈延鏈,研究制訂《江蘇省“1650”產業體系強鏈補鏈延鏈行動方案》,編制“1650”產業體系全景圖解,梳理形成50條產業鏈關鍵環節和重點企業名單,分鏈條摸排關鍵環節攻關的技術和產品,分行業組織開展產業鏈上下游供需對接和協同攻關活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競爭力和安全性。深化長三角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三省一市共同簽署《長三角地區產業鏈合作備忘錄》,聚焦汽車、電子信息、裝備、消費品、原材料等領域,推動產業鏈協同配套和跨區域務實合作。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鞏固提升優勢產業、加速壯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的思路,持續重點發展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50條產業鏈。要全面落實《加快建設制造強省行動方案》八大行動,出臺關于新時期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實施意見,研究制定并定期發布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產業園區新型工業化評價指數、區域轉型發展指數等工信領域高質量發展指數體系,力爭在全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中繼續保持領先。要高標準推進10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和16個省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省市縣聯動構建5個世界一流、5個國際先進、6個國內領先的集群建設發展體系,積極組織新一輪國家集群競賽,力爭更多集群入選“國家隊”。明確“1650”產業體系強鏈補鏈延鏈的重點攻關方向和關鍵環節,推進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不斷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

二、全力打造企業技術創新體系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創新是第一動力,企業技術創新是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我們把提升企業創新能力作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關鍵重點。圍繞建強企業創新載體,研究制定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作指南和技術創新示范企業標準,引導重點集群和產業鏈龍頭骨干企業持續布局建設企業技術中心、培育制造業創新中心、打造技術創新示范企業,構建技術創新體系。2023年,江蘇成功獲批國家高性能膜材料創新中心、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累計達3家,新增國家企業技術中心8家,創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和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各200家以上。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制訂“1650”重大技術難題協同攻關實施方案,征集攻關項目超500個;組織安排關鍵核心技術(裝備)工程化攻關項目59個,完成驗收項目30個;參與國家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實施江蘇省產業基礎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建立產業基礎再造儲備項目庫、入庫項目172個,推進20個國家和省產業基礎再造項目建設,這些舉措有效提升了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下一步,要持續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不斷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水平。要完善“點—鏈—面”結合的技術創新載體建設,在工業軟件、先進金屬材料、先進節能環保裝備等優勢產業鏈布局建設新的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要建立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機制,瞄準重點產業鏈短板弱項,支持鏈主企業牽頭集聚產業鏈上下游創新資源,每年實施100項左右“1650”產業體系協同攻關項目,推動形成一批具有戰略意義和引領作用的重大創新產品。要定期編制發布新技術新產品目錄和信創產品目錄,加大對首臺(套)裝備、首批次新材料和首版次軟件的支持力度,推動相關產品納入政府創新產品目錄,加強創新成果推廣應用。

三、全力打造產業轉型升級體系

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壯大新興產業發展規模,鞏固優勢產業領先地位,推動制造業加速邁向中高端,這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一環。積極實施傳統產業煥新工程,建立淘汰落后和退出低端低效產能(裝備)、關停退出低質低效企業、傳統產業更新改造等7類項目清單,項目化推進“淘汰落后、老舊更新、綠色轉型、產品提檔、布局優化”五大行動,推動傳統產業提檔升級。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制定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文件,推進軟件、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等產業發展立法工作,成功舉辦世界智能制造大會、世界半導體大會、世界物聯網博覽會、海峽兩岸新型顯示產業高峰論壇等,促進新興產業加快成長。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印發《江蘇省元宇宙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6年)》,制訂《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數字人民幣試點實施方案》,推動南京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蘇州國家區塊鏈發展先導區、無錫國家車聯網先導區等建設,著力培育一批前景光明的新增長點。全面提升產業綠色安全發展水平,實施《江蘇省工業領域及重點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江蘇省工業領域節能技改行動計劃》等,2023年實施重點節能技改項目207項,合計節能量306萬噸標準煤,工業單產能耗持續下降。

下一步,要深入實施傳統產業煥新工程五大行動,組織開展政策宣貫和診斷服務,遞進式摸排更替煥新項目和產品清單,遴選一批煥新優質案例,評定年度“傳統產業重大創新產品”,推動傳統產業提檔升級。鞏固“新三樣”和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節能環保、智能電網、物聯網等優勢產業,在航空航天、工業母機、工業機器人、北斗等先進制造業,以及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智能網聯汽車等新興數字產業領域,繼續出臺一批支持政策,不斷壯大新興產業規模。制定未來產業發展相關政策舉措,強化對第三代半導體、氫能、新型儲能、元宇宙、通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創新研發和場景應用,不斷壯大新質生產力。持續推進工業領域節能、節水和資源高效利用,實施節能診斷和節能降碳技術應用示范項目,探索開展“零碳工廠”遴選創建,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

四、全力打造“智改數轉網聯”推進體系

堅持把數字經濟作為轉型發展的關鍵增量,以“數實融合”的過硬成果為產業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這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戰略方向。2023年新遴選培育高水平智能制造服務機構40個,累計為4.3萬家企業開展免費診斷,實施改造項目3.7萬家,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經營管理數字化普及率等關鍵指標均提前達到三年行動計劃目標。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2023年新增2個國家級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新增省級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22個,累計達161個;新增省級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121家,累計達335家,眾多企業依托工業互聯網實現了發展的新飛躍、效益的新提升。夯實網絡基礎設施,加快推進5G、千兆光網、數據中心等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新建5G基站5.5萬座,5G在網用戶總數達到5000萬,千兆光網基本覆蓋城鄉所有家庭。推進智能計算中心、邊緣數據中心等新型算力設施建設,目前全省在用數據中心標準機架數已達55萬架。圍繞數字基礎設施、數字經濟、數字治理和智慧民生等領域,遴選推進51項智慧江蘇重點工程和10項標志性工程建設。

下一步,要深入實施《江蘇省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持續充實智改數轉服務商資源池,逐群逐鏈支持行業龍頭企業和服務機構編制智改數轉實施指南,分行業、分場景制訂關鍵環節的制造裝備、工業軟件和基礎設施等改造投入清單,推動免費診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覆蓋。適度超前建設5G、千兆光網、算力、移動物聯網等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繼續推進省重點工業互聯網體系建設,加快推動工業互聯網企企通工程,新培育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100個以上、星級上云企業10000家,力爭全省兩化融合發展水平達70左右。

五、全力打造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

堅持鍛長板和補短板相結合,根據行業特點和企業發展階段,開展分業指導、分類幫扶、分層培育,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的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這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有效抓手。支持龍頭企業做強做優做大,開展制造業領航培育計劃,遴選約200家省級制造業領航企業,打造為引領產業創新發展、企業品牌卓著、具有生態主導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制造強省建設排頭兵。落實龍頭骨干企業“直通車”服務機制,征求并協調解決研發創新、人才引育、技術改造、稅收解讀、融資信貸等各類訴求70項。全省現有超百億工業企業(集團)190家,比上年凈增18家,42家企業入圍2023中國500強企業、56家企業入圍2023中國制造業500強企業。引導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印發實施《江蘇省專精特新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從政策、融資、人才、服務等多方面支持企業發展。分集群組織開展“百場萬企”產業鏈大中小企業融通對接活動,促進中小企業融入大企業供應鏈、創新鏈。組織開展大企業“發榜”、中小企業“揭榜”工作,推薦27家大企業“發榜”提出創新需求50條,組織102家中小企業參與“揭榜”創新需求154項。

下一步,深入實施“筑峰強鏈”企業培育支持計劃,引導準鏈主企業發揮牽引產業發展的龍頭帶動作用,優化調整“5145”入庫企業名單,強化對入庫企業的配套政策支持。要制訂出臺《江蘇省制造業領航企業培育方案》,建立領航企業監測機制,積極爭創一批國家級制造業領航企業。要引導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2024年新公告創新型中小企業8000家以上、認定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500家以上,爭創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00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30家,新創一批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落實好中央和省關于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更大力度為民營企業穩預期、提信心。

六、全力打造監測服務支撐體系

建設“數字工信”,提升產業治理現代化水平,扎實練好服務產業發展“看家本領”,著力營造更優發展環境,這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必然要求。制定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工業經濟運行監測分析的意見》,建立“1650”產業體系重點監測企業庫,加強對重點產業集聚區和行業龍頭企業的跟蹤調度,開展綜合研判分析,準確把握全省工業經濟發展的動向和趨勢,不斷推動工業經濟回升向好。強化企業和項目服務保障,提請省政府印發實施《江蘇省清理拖欠企業賬款專項行動方案》,牽頭設立省清欠專項行動工作專班,督促化解拖欠企業賬款2.4億元。落實好國家先進制造業企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集成電路稅收優惠政策和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工業母機等行業發展進口免稅政策,以及省政府“42條”“28條”等一攬子惠企政策,累計1.5萬家企業享受增值稅加計抵減額50多億元。深入實施“省重點產業鏈優質中小企業上市培育計劃”,落實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降費獎補政策,引導合作銀行累計為重點支持“白名單”企業發放貸款1832.42億元。

下一步,持續強化工業經濟運行監測分析,用好工業用電、手機信令、開票銷售、規模以上工業生產和效益、進出口、工業企業用工等數據,開展綜合研判分析,準確把握全省工業經濟發展的動向和趨勢。要強化企業和項目服務保障,建立健全“一網四庫三級機構”公共服務體系和四鏈融合的“1650”產業服務體系,開展“一起益企”專項行動,及時協調解決重大工業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困難問題,助力項目早建成、早投產、早見效。要強化政策資金和要素支撐,繼續落實好國家和江蘇穩增長一攬子政策,儲備實施一批新增點項目。優化制造強省專項資金管理流程和使用方向,支持組建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基金集群,更好發揮財政資金的引領撬動作用。著力抓好創新企業家、先進制造業技術人才、先進基礎工藝人才等重點人才隊伍建設,打造一批卓越工程師實踐基地,精準引進一批海內外產業科技尖端人才,為新型工業化提供人才支撐。

注:本文相關數據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

(作者系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

責任編輯:梁曙霞

猜你喜歡
工業化集群制造業
冰雪制造業的魯企擔當
關于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
喜看新中國七十年突飛猛進的制造業
海上小型無人機集群的反制裝備需求與應對之策研究
《新型工業化》征稿啟事
一種無人機集群發射回收裝置的控制系統設計
工業化失敗的國家缺了什么?(上)
Python與Spark集群在收費數據分析中的應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機器人
2014上海民營制造業50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