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輔導員提升道德影響力的價值意蘊與實踐路徑

2024-03-31 07:40吳丹萍陳滔娜
高校輔導員 2024年1期
關鍵詞:價值意蘊實踐路徑高校輔導員

吳丹萍 陳滔娜

摘 要:高校輔導員身處與學生交流互動第一線,其能否具有并發揮道德影響力關系到大學生群體思想品德的養成。高校輔導員的道德影響力具體包括道德感召力、道德感染力和道德號召力。提升高校輔導員道德影響力對于優化高校道德教育、驅動師生道德共同成長、推動創建高校德育環境具有重要意義。高校輔導員提升道德影響力,需要立足自身,在德行成長中提升道德能力;立足學生,在道德實踐中提升綜合素質;立足師生,在反思實踐中提升道德影響力。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道德影響力;價值意蘊;實踐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618(2024)01-0063-06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項目“習近平關于高校立德樹人教育重要論述研究”(項目編號:2019SJZDA002)、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教育促進新時代人的全面發展研究”(項目編號:19JD011)階段性成果。

高校輔導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中的重要成員,需要深入學生思想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價值引領工作。高校輔導員是大學中距離學生最近的教師,這里的距離不僅僅是空間距離的相近,更是精神世界的相通,輔導員需要把教育重心放在培養學生的“心靈和精神世界”之上。[1]輔導員通常需要用三到五年的時間陪伴大學生從入學到畢業,歷經學生整個大學學習階段,在與學生進行經年累月的互動交流過程中成為他們的人生導師與知心朋友,以德服人,以知識和能力引導學生,擁有較強的號召力和話語權。當代大學生道德行為的主流是積極健康的,大多數學生都能以社會主義道德作為自己的行為標準,但在追隨主流的同時難以抵擋多元文化的滲透性影響,存在面對社會熱點事件難以從正確立場出發評判,在理想信念上還不夠堅定,容易產生功利主義傾向等負面現象。輔導員對大學生進行德育是其義不容辭的責任,輔導員在工作過程中內含的觀點、立場和思想,必然對大學生產生深刻長遠的影響,這種影響可表現在輔導員對大學生的道德影響力中。因此,高校輔導員結合工作內容對學生進行道德方面的教育,以自身的道德影響力持續不斷地改變、塑造學生,不僅可以收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而且是其他途徑所不能代替的。一方面,越是受學生尊敬和熱愛的輔導員,對學生發揮的道德影響力就越大,在與學生的密切交流中能夠及時發現學生的思想動態并給予引導。另一方面,輔導員道德影響力的提升有助于建立積極健康的師生關系。輔導員本身的道德修養、品質和精神境界會對學生的心靈產生春風化雨的影響,間接影響學生成為更好的人。

一、高校輔導員道德影響力的內涵闡釋

(一)道德影響力是以道德修養為基石的影響力

影響力是指用“一種別人所樂于接受的方式,改變他人的思想和行動的能力”,[2]是憑借個人的知識才能和思想品德所生發的讓他人愿意追隨的品質和能力,其產生于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一個人倘若沒有完備的知識體系,其言行不夠科學理性,就容易發生知行脫節,而一個人不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知、情、意、信、行之間協調發展的水平和程度會降低,談不上影響他人并讓他人發生改變?;诖?,影響力是以完備的知識才能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為基礎的。

道德影響力是主體以自身道德修養對他人產生價值引領和道德啟發的能力。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中的一種,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規范和準則,它不是生來就有的,人們的道德觀念與情感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受到后天的影響,即“道德可能是斷裂的”。[3]道德影響力的終極關懷應是擁有道德影響力的主體所擁有的社會主流道德規范及其價值精神對個人、群體乃至整個社會起到積極的、有裨益的影響。它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在社會生活中凝聚不同主體,規范和引領個體的道德認知、道德選擇和道德實踐,構建社會道德秩序并營造道德氛圍。

(二)高校輔導員道德影響力的基本內涵

高校輔導員道德影響力是高校輔導員通過自身的知識才能和道德品行對大學生思想素質、主體道德行為產生影響,促使大學生思想行為發生轉變、做出道德決策后能及時反思感悟的能力。高校輔導員具有教育和管理雙重職能,他們通常具備較高的管理能力和知識技能,但只有內外兼修的輔導員才能持續不斷地為學生帶來正向、積極、健康的引導,促使學生人格發展和道德完善,所以,具有較強人格魅力和較高道德修養的輔導員才能以良好的形象影響學生。盡管大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豐富多樣,道德素質的習得存在諸多來源和形式,但是與輔導員之間彼此透徹的了解和關切,輔導員言傳身教展示出的熱愛與睿智能真正影響學生。高校輔導員是高校中與學生在特定時空下共同構思、共同感悟、共同學習的陪伴者,能夠和思政課教師一道以潛在的教育者身份有計劃、有目的地發揮道德影響力,充分利用隱性資源積極號召、感染、引導學生,為學生釋疑解惑,做真正意義上的人生導師。[4]高校輔導員所具有的道德影響力是連接輔導員與學生的紐帶,是輔導員利用自身的良好品行和道德素質去教育和感化學生的橋梁,這是教育本身對輔導員職業的要求。

可見,高校輔導員道德影響力是基于高校輔導員個人的道德品質、知識技能、文化知識和情感魅力等因素而產生的引領示范作用,它具有生成性,生成于輔導員和學生的互動過程中。輔導員只有擁有令人信服的知識、才能和道德品質,大學生才會主動效仿和學習,進而在學習中貫徹落實輔導員主張的道德觀,實現知行合一,不斷發展和完善自我道德體系。

(三)高校輔導員道德影響力的構成要素

高校輔導員的道德影響力建立在道德感召力、道德感染力和道德號召力三者形成合力的基礎上。這種影響力本質上是以輔導員為主導,輔導員與學生雙向互動而生發的道德感召力、道德感染力和道德號召力。其中,道德感召力是指不依靠任何外在因素,輔導員以自身的真誠和道德魅力去引導和鼓舞學生,使大學生持續為人生目標奮斗。道德感染力則是輔導員以自身的真誠和影響力所建立的一種潛在力量,學生能夠通過與輔導員之間的接觸交流自發自覺地受到感染和浸潤,進而發生行動和認知上的改變。道德號召力是輔導員以自身的技能和知識涵養喚醒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完成預定好的工作任務和發展目標。這種號召不僅僅是對學生行動的動員,更是對學生思想轉化上的積極動員。

從倫理學的意義上說,高校輔導員職業擁有作為普通教師傳播文化知識的普適性,也具有作為一種專門職業的獨特性,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專任教師,幫助和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5]“教師走上講臺,輔導員走進心靈”,輔導員需要挑起用正確的思想觀點教育學生、培養學生良好道德品質、豐富學生精神世界的重擔。從實際維度出發,提升高校輔導員道德影響力是一個系統而復雜的工程。圍繞當前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高校輔導員需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發展理念,著眼于大學生道德成長的發展需要,以道德影響力這一隱性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不斷提升育人水平。高校輔導員道德影響力的發揮需要依靠“言傳”,也需要依靠“身教”,輔導員憑借自身的道德修養讓學生愿意改變思想和做出行動,成為大學生群體學習的典范和標桿。如此,高校輔導員的道德影響力才能真正內化于大學生的內心世界,對其行為起到規范和引導作用。

二、高校輔導員提升道德影響力的價值意蘊

道德影響力是一種隱性道德資源,高校輔導員是否具有道德影響力,并能在實際學生工作中、與學生相處中充分發揮該隱性資源的力量,對推動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特殊意義。實踐證明,提升道德影響力對高校、輔導員自身和學生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

(一) 助力優化高校道德教育

高校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陣地,高校開展道德教育以提高大學生的道德素質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高校道德教育更多是在思政課課堂中直接開展,但由于課堂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往往無法有效發揮書本上有關道德教育知識的全部效用。當前科技迅速發展,海量信息的復雜性、多樣性和非理性容易導致大學生出現認知偏差,面對道德問題難以解答。[6]大學生比較注重科學文化知識的習得而忽視人文道德的養成、重視知識工具理性而忽視知識價值理性,道德教育呈現式微態勢。學生對道德理論觀點的理解更多停留在課堂對課本的解讀之上,缺乏對理論觀點的有力實踐。而高校教師對學生的道德影響主要集中于以知識傳授和灌輸為主的課堂教育,教育環境以人為設計為主,在教師的教學活動中進行,是人為活動中構建的知行教育。但學生的道德成長與發展卻絕不是通過簡單的灌輸教導就能促成,而是需要在生動而具體的實際道德實踐中深切體驗到道德成長。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榜樣,在與學生較為密切的交往中對其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地開展道德教育,是對課堂教育的有益補充。他們以自己的行動詮釋道德的內涵,展示道德的力量,通過與大學生多種重合交集過程中的道德教育和展示,回應高校課堂中有關道德知識的灌輸與講解,使學生將所學知識和自己的親身經歷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在道德實踐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在輔導員的道德關懷下,學校課本中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得以轉換為大學生自身的思想品德和行為實踐,幫助他們在日常生活進行道德實踐時反觀自身,養成良好品行,這間接促進了高校道德教育進一步優化。

(二) 驅動師生道德共同成長

高校輔導員是從事大學生教育與管理的教師,也是大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參照。大學生不同于其他學段的學生,他們已然擁有了相對穩定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并且擁有獨立的見解和基本思想。倘如高校輔導員本身不具有道德品質,“言傳卻無法身教”,很難在道德養成方面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如果輔導員本身具有一定道德影響力,那么他們在學生日常事務管理過程中體現的道德立場和思想觀點必然會對學生產生深刻影響。學生會根據自己的需要自覺地在思考和處理問題時以輔導員的道德行為作為參考借鑒,主動調整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高校輔導員的道德影響力產生于與他人交往的雙向互動的過程中,不是來源于輔導員本身對個人威信的夸大,而是他們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學生作為輔導員道德行為的實際觀察者所給出的綜合判斷。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是人的思想認識產生的根源,只有在輔導員道德實踐的啟發中,學生才能真切把握輔導員的道德德性,進而實現師生之間的同頻共振。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輔導員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其言行舉止、品德素養以及行為示范決定了他們是否能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面對新時期大學生涌現的新變化,高校輔導員應當立足實際,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身教重于言傳”,讓個人的道德素質、思想品德以及心理品質處于蓬勃發展的狀態,開展和實施能夠滿足大學生實際需求的道德教育,“利用網絡的形式把思政教育觀念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中”。[7]溝通與交往是雙向的,高校輔導員道德影響力的提升,有助于輔導員在日常事務管理中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促成學生良好品格的形成、道德素質的養成、行為習慣的完善。道德影響最有力的手段是知行統一、身正為范。這就要求輔導員自己應當率先涵養道德品行,在與學生雙向互動的過程中提高個人道德修養,為產生更高的道德影響力付出更大的努力,進而與學生共同實現道德成長。

(三) 推動創建高校德育環境

德育環境包含的元素眾多,主要包括“德育的內容、要求與活動,又包括受教育者在社會大環境中活動和實踐所接受到的各種影響”。[8]因此高校輔導員是否能夠充分發揮道德影響力把社會所要求的道德規范和思想意識傳遞給學生需要良好的德育環境。高校輔導員發揮道德影響力有線上和線下兩種場域,線上是以社交網絡為中心構建的網絡平臺,對學生進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線下則是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環境,包括但不限于教室、食堂、操場、辦公室等,工作場所具有無邊界性,能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產生影響。與高校中其他教師相比,高校輔導員的許多工作任務無法在規定的上班時間內完成,工作時間的特殊性決定了輔導員比其他教師更能為學生帶來道德影響,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良好的道德品質。高校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對學生施加道德影響,能夠實現教師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性循環。在高等學校這樣特殊的場域中,德育環境不是通過學校的政策和規章就能簡單創建,它需要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中慢慢生成,在道德教育與道德實踐的相互作用中不斷形成,是一種隱形的文化。道德修養貴在踐履,有些大學生存在知而不行、知行脫節的現象,他們盡管掌握了許多道德知識但卻無法投入實際。這時候就需要輔導員充滿激情,發揮道德影響力,感染學生、號召學生、引導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投入到日常實踐中,發揮每個同學的主觀能動性,教導大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對可為和不可為之事做出理性判斷,面對道德難題時能夠及時做出準確的道德判斷,實現由知到行的轉化。長此以往,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會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真正把道德知識內化于心,給予輔導員穩定、正向的反饋,轉而促使輔導員自身進行反思成長。在現實生活中,每位輔導員可以按照1∶200的配置發揮和傳播自身所具有的道德影響力,這種道德影響力是基于輔導員自身所具有的道德魅力和綜合素質所產生的深遠的、廣泛的影響。倘若200名學生能夠在與輔導員互動交流的過程中收獲成長,轉而影響其身邊的人,那輔導員的道德影響力將得以廣泛提升。在洋溢著道德氛圍的環境中,師生都有著明確的身份標簽,知曉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周圍人對自己的評價,所以,師生都明晰應該在正確的時間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正確的行為,自然而然會保持著一種無形的自律,繼而引發一系列示范作用,保證師生之間能形成德性的平衡,推動隱性德育環境的構建。

三、高校輔導員提升道德影響力的實踐路徑

道德影響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逐步積累的結果。在當今時代,高校輔導員應當積極提升道德影響力,爭做崇高道德的踐行者,成為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近距離接觸到的具有積極道德影響的人物,承擔起人生導師的重要角色。高校輔導員需要立足自身,以學生為本,在與學生交流互動的場域中感染塑造學生的美好品質,逐步提升道德影響力。

(一) 立足自身素質,在德行成長中提升道德能力

俄羅斯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說:要把學生造就成一種什么人,自己應當先成為什么人。教育者本身的道德素質如何,是否能夠在從事教育勞動的過程中身體力行遵守道德規范及準則,具備科學的三觀,關系到大學生發展的效果。[9]深厚的知識修養和文化品位深刻體現在師德中,需要在實際的德行實踐中教育培養。學高才能為師,身正方能為范,師德是輔導員道德影響力提升的基礎,這要求輔導員自身具備過硬的政治素養和優秀的道德品質。高校輔導員是學生的教育者和管理者,角色的交互性使得他們成為學生在學校學習生活中接觸最頻繁和了解最細致的教師群體。他們是大學生道德的塑造者和觀察者,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不僅僅要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對輔導員這份工作出現的復雜狀況保持“積極回應力”,無時無刻不以良好的道德風貌和奉獻精神潛移默化地作用于每一位大學生的心靈。[10]只有德行優秀、品格高尚的輔導員才能成為學生健康發展的效仿對象,成為學生打心底里尊重和敬愛的輔導員。一方面,高校輔導員只有深切意識到輔導員這個角色對學生來說意味著什么,才能在與學生的交往過程中明確作為教師要給學生帶來怎樣的影響和價值,以榜樣的形式激起學生認同和模仿的強烈愿望。[11]只有充分認識到作為高校輔導員的榜樣示范作用,輔導員才能更好地立足自身,引領學生發展成才。高校輔導員與學生是相互對照的,他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調整自身,反思自身是否存在不符合教師身份的思想和行為,在不斷反思中實現自我成長和自我超越。在組織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過程中,輔導員應當自覺將道德反思成果融入大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各個環節,不斷反思,不斷進步。另一方面,短暫的談心談話無法對學生產生長久作用,高校輔導員只有腳踏實地地進行道德實踐才能對學生產生道德影響,學生才會主動模仿學習。輔導員要加強道德認知和道德規范的學習,不斷使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與學生溝通交流中創設道德實踐機會,尊重師生雙方看待道德問題的多樣性,推動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進而增強輔導員的道德影響力。

(二) 立足學生實際,在道德實踐中提升綜合素質

大學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對象,是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對象。輔導員應明確自身職業“輔導”二字的要義,充分擔當起學生的人生導師這一角色,不斷了解學生實際需求,在日常教育管理中關懷、教導學生,這是提高道德影響力的重要落腳點。高校輔導員工作千頭萬緒,沉溺于學生日常事務管理是家常便飯,部分輔導員囿于工作的瑣碎,把學生成長成才路上的引路人和知心人這一角色拋之腦后,專業發展受限,綜合素質有待提高,難以對學生產生長久的道德影響。輔導員要以學生為中心,立足育人環節,在與學生交互過程中通過自身的綜合素養、知識能力、個人魅力等因素潛移默化地施加影響,引領學生從思想和行為上發生轉變。學生是有思考能力的個體,他們知道什么樣的輔導員能成為自己學習和模仿的榜樣,簡單地重復空洞說教只會削弱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而真正具有啟迪意義的理論往往能給學生留下更好的印象。一方面,高校輔導員應當通過加強理論學習提升自己的科學文化素質,具備寬口徑的知識儲備,增強道德理論的闡釋力和說服力。理論是呈現于書本上冰冷的文字,只有鮮活的實例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輔導員唯有把內化于心的理論知識結合社會熱點展現給學生,身體力行闡明深刻道理,讓學生在富有生動性和活潑性的案例中感受道德文化的魅力和熏陶,才能帶著道德情感和認知去追求有價值有意義的道德實踐,進而營造更加親密與信任的師生關系。這要求輔導員要能夠針對大學生實際特點加強理論知識學習,主動提高文化素養,牢牢掌握道德教育主動權。另一方面,高校輔導員應當通過道德實踐全面提升優秀的道德品質,養成健康的人格特質,提升與學生的交往能力,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在實際大事小情中探索適合學生的道德影響模式。輔導員要在與學生進行道德交往的過程中重視學生的情緒,重視學生是否能夠接受自身的道德觀點,在具體工作中教給學生解決道德問題方法的同時需要探索啟發式的交往模式,引導學生重結果的同時也要重過程,解決學生理論與實踐、灌輸與內化、需求與實際相脫節等問題,對學生的思想困惑不能一言以蔽之,而是要有重點地、有針對性地進行分析引導,在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中自然而然地影響學生。道德影響的力量是深遠的,盡管無法在短時間內顯現出來,但輔導員長期如春風化雨般陪伴學生成長,尊重學生成長認識規律,在道德實踐中不斷促進學生的情感認同和情感共鳴,有助于進入道德影響力發揮的最佳境界。

(三) 立足育人目標,在反思感悟中提升道德影響力

德育是高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先決條件,決定著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基本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課程中的知識即使被學生了解,也不意味著能夠真正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作用,還需要學生在清楚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再消化、再吸收,通過反思感悟讓道德規范和價值觀點真正入腦入心,在生活中運用新習得的道德規范和知識體系來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大學生群體在輔導員的號召引導下,通過不間斷地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反思等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方式,主動接受道德規范和主流價值觀點的熏陶,不斷增強思想品德素質,形成以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為導向的道德學習動機系統,在生活中自覺養成調控和管理行為的好習慣。學生的道德素質總體情況向好后,會更加關注輔導員的人品和道德修養,對輔導員產生了更高的期待。而當輔導員明確自身作為教師的責任時需時刻進行自省自查,時刻保持自覺自律,通過內外觀察來發現自身在工作作風和職業道德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在繁忙工作之余經常反思感悟,身體力行做到慎獨自律,并思考如何改進和完善,如何帶動學生進行道德學習,對學生的困惑疑難及時給予回應。[12]例如,輔導員在與學生進行談心談話過程中,需要留意與學生對話的時間和空間是否合適,是否能通過言語和行動的雙重輸出讓學生感受到道德真理。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獲取德性知識,也能夠進一步提升輔導員闡述道德知識的能力,增加人格魅力和道德修養,為道德影響力的提升添磚加瓦。無論是輔導員還是大學生,加強道德修養不可能一蹴而就,師生之間只有在實際工作學習生活中不斷地反思,感悟內化道德理論的真諦,并將道德實踐長期堅持下去,才能促使自己不斷進步、不斷完善,從而成為品德高尚的人。

總之,高校輔導員作為與學生最熟悉、交往最密切的教師群,他們既見證學生的成長進步,又幫助學生成長成才和健康發展,大學生高尚道德素質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離不開輔導員的悉心教導和培育,這在某種程度上呼喚輔導員的真心付出,也需要輔導員提升道德理論水平和道德修養。優秀的輔導員不僅是學生學業上的引路人,更是人生道路的好榜樣,合格的輔導員首先應該是道德上的合格者,以德立身,明確自身能夠具有并發揮好道德影響力,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引導和幫助青年學生扣好人生的每一??圩?,進而實現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

參考文獻:

[1]朱江.高校輔導員立德樹人的內涵與任務論析[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02):166-171.

[2]羅伯特·西奧迪尼.影響力[M].閭佳,譯.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21:219.

[3]劉少明.馬克思道德哲學對道德現象學基本方法的運用與超越[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22,(06):94-100.

[4]謝鑫淼,劉佳.新時代大學生榜樣教育的路徑優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3,(18):45-47.

[5]彭雪婷.新時代高校輔導員政策功能建構的發展趨勢[J].高校輔導員,2023,(04):38-42.

[6]萬勝,申林靈.新時代高校輔導員領導力構建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3,(17):84-87.

[7]蔡黎,尹秀秀.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網絡思政教育工作路徑探索[J].現代職業教育,2023,(10):169-172.

[8][9]潘懋元.新編高等教育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157,167.

[10]劉奕濤.高校輔導員師德建設的價值指向和策略路徑論析[J].高校輔導員,2012,(02):21-24.

[11]丁泗.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與專業塑造[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5,(06):48-51.

[12]王金平.勝任力視域下高校輔導員師德師風的建設范式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7,(10):144-146.

(責任編輯:畢秋)

猜你喜歡
價值意蘊實踐路徑高校輔導員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價值意蘊與模式建構
當前我國民歌文化產業發展模式的價值意蘊析論
以“大扶貧”理念開辟精準扶貧新路徑
黨的作風建設科學化的實踐路徑和保障機制研究
心理學在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用分析
新常態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國高校輔導員隊伍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淺析儒家思想對高校輔導員專業化的作用
淺析高校黨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路徑
讀懂名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