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金融背景下推動鄉鎮農業經濟發展策略探析

2024-04-01 11:20周靜
河南農業·科技版 2024年2期
關鍵詞:金融服務助力鄉鎮

隨著鄉鎮農業的現代化發展,綠色金融與其融合度越來越高,綠色金融不僅助力鄉鎮農業經濟的發展,而且成為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支持路徑。然而,在鄉鎮農業經濟發展的進程中存在諸多問題,以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等綠色金融服務為依托,助力鄉鎮農業經濟發展成為解決目前面臨問題,且推進鄉鎮農業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一條有效途徑。

一、綠色金融的相關定義

綠色金融包含多方面的含義:一是指金融支持環境效益的有關項目內容,包括支持環境條件的改善、支持如何應對地球氣候的變化、支持如何高效利用資源等;二是指各種綠色金融方面的產品,諸如綠色證券、綠色信貸、綠色股票、綠色保險等;三是指金融支持綠色項目的融資、綠色項目的運營、綠色項目的管理等服務,不僅包括證券、信貸、融資等活動,還包括保險、風險管理及碳金融業務等。

二、我國鄉鎮農業經濟發展的現狀及面臨的問題

(一)金融扶持政策助力農業經濟發展作用發揮不太理想

隨著我國整體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的鄉鎮農業經濟發展出現了良好的勢頭,同步推進的農業經濟扶持政策也在逐步建立并完善,相關金融機構也在不斷地開發與鄉鎮農業經濟發展相關的扶持政策。但是,由于現階段農業經濟發展政策、綠色金融相關的法律法規等尚不健全,導致諸多相關扶持政策沒有實現預期的效果,有的地方甚至還出現了政策得不到落實、政策沒有發揮效力的現象。此外,部分政策諸如綠色信貸相關的政策、循環經濟發展相關的政策等都是剛剛出臺,還處于比較粗放的立法層次,缺乏結合各地實際情況的實施細則,導致這些政策缺乏具體的操作性。雖然一些綠色信貸、綠色證券、綠色保險等對鄉鎮農業經濟發展具有巨大的輔助作用,但是實施中由于缺乏結合實情的操作程序指導,存在諸多操作弊端,導致這些政策沒有嚴謹、權威的指導性依據,這也制約了綠色金融在促進鄉鎮農業經濟發展中的助力作用。

(二)農民和農業組織對綠色金融相關政策了解不夠全面

目前,部分農民對綠色金融相關政策了解不多,部分農業經濟組織也存在對綠色金融政策了解不夠全面的現象。農民和農業經濟組織對綠色金融的了解僅限于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等,對于綠色證券、綠色基金等政策就比較陌生。由于對這些綠色金融政策不夠了解,也限制了農民及農業組織對綠色金融的資金投入,影響農民和農業組織資金流轉的速度。部分農民和農業組織缺乏足夠的資金儲備,生產中基本將大部分資金投入生產經營中,同時,又缺乏靈活的融資渠道,導致他們基本把目光放在銀行貸款和民間借貸上面。由于銀行貸款條件比較嚴格,審批手續相對比較煩瑣,因此,很多農民及農業組織轉向了高額的民間借貸。這進一步增加了農民和農業組織的經濟負擔,進而影響農業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

(三)農民和農業組織缺乏靈活的融資渠道

目前,在我國鄉鎮農業經濟的發展進程中,存在基礎建設相對薄弱,融資渠道較為單一的現象。在發展綠色金融的進程中,存在政策支持不明朗、資金支持不充足的現象。例如,政策方面多局限在提供綠色信貸業務,而在其他業務范圍方面支持的卻比較少。同時,綠色金融與鄉鎮農業經濟發展的配套起步比較晚,一些綠色證券、綠色基金、綠色保險等業務相對于鄉鎮農業經濟的發展比較滯后,不能有效發揮其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助力作用,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農民和農業組織拓寬融資渠道,阻礙了鄉鎮農業經濟的發展,也影響了農業現代化步伐和鄉村振興的發展。

三、綠色金融助力鄉村農業經濟發展策略研究

鄉村振興工作是一項長期且十分艱巨的任務,鄉鎮農業經濟的發展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所在。要實現鄉村振興發展,就必須實現鄉鎮農業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要實現鄉鎮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實現農業富強、農民富裕,離不開綠色金融的大力支持。因此,在鄉鎮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要同步強化綠色引導、加大生態環境治理、補齊農業經濟發展中的綠色金融短板,充分發揮綠色金融助力鄉鎮農業經濟發展的動力,提高鄉鎮農業經濟的綜合實力,實現農村經濟強、農村環境美、農村農民富。

(一)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健全法規及政策制度

1.改變傳統的觀念,大力發展綠色產業。我國在鄉鎮農業經濟發展中缺乏綠色發展理念,這已經影響到當前我國農村發展的現代化步伐。例如,農業經濟中大多采用傳統的耕作方式,對土地過度開發,大量使用化學肥料,不僅破壞了土壤肥力,增加了生產成本,還破壞了農村的生態環境,影響了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鄉鎮發展綠色經濟勢在必行。在具體實施中,要制定創新的綠色經濟發展體系,創新農業生產方式,創造新型的農業管理模式。在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僅要發展傳統農業經濟,還要深入開展農產品深加工項目,延長農產品的產業鏈。既提高了農產品經濟價值,又解決了農產品銷路問題。此外,可以借助我國廣大鄉鎮得天獨厚的綠色自然環境,大力開發鄉村旅游項目,發展民宿產業,吸引城市居民到鄉村欣賞鄉村美景,體驗鄉村生活,帶動第三產業發展。

2.借助國家綠色金融制度的支持,同步推進第一產業、第三產業的融合發展。綠色金融助力鄉鎮農業經濟的發展,需要有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的支持,這樣才能夠做到有法可依、有政策可循,保證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因此,相關部門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相關部門要建立健全促進農村綠色金融的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的出臺,給予綠色金融助力農業經濟發展的法律及政策性保護,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綠色金融對鄉鎮農業經濟發展的助力作用。第二,鄉鎮政府部門要做好相關法規及政策的履行及監管工作,確保農業經濟發展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的規定執行。第三,要密切關注綠色金融政策在鄉鎮農業經濟發展中的執行情況,確保各項有利于促進農業農村發展的綠色金融政策能夠全力發揮作用,給予農業經濟發展最大化的扶持。第四,有關部門要根據各地實際情況的相關反饋,對綠色金融相關的法規及政策及時給予調整和細化,確保各項法規及政策能夠有效地保護當地農業生態環境、能夠有效促進當地農業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在我國農村的持續推進。

(二)全力實現科技創新,打通互聯網新渠道

1.加大金融科技的支持力度。在鄉村振興發展中,鄉鎮農業經濟的發展需要金融科技的大力支持,以實現綠色農業、生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相關部門及科研單位,要依托金融科技,實現鄉鎮金融機構網點的創新建設及改造升級。不斷進行統籌設計,實現線上線下同步推進,不斷擴大服務范圍,拓寬新型服務渠道。同時,在鄉鎮生態環境建設、生態農業發展過程中,綠色金融服務于農業農村建設,也需要高科技的不斷開發及投入。目前,很多地方農業合作化生產方式逐漸得到普及,現代農業生產的機械化程度獲得了不斷提高,逐漸形成農業園區等連區連片的產業化工作形式。在生態化農業生產進程中,需要更加注重農業科技的研發和應用,提高單位面積的農作物產量,不斷提高土壤肥力,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因此,政府相關部門要不斷加大鄉鎮農作物生產創新技術的資金支持力度,加大對農業科研經費的支持,鼓勵各種現代化農業生產技術的研發,積極協調高等院校及農業科研院所互助合作,并將研究中的新項目、新發明、新技術、新產品不斷應用到農業生產中,加快農業生產的現代化步伐。

2.打通互聯網金融服務“三農”發展的新渠道。解決“三農”問題是發展鄉鎮農業經濟的關鍵,隨著互聯網、物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與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互聯網行業?;ヂ摼W金融為鄉鎮農業經濟的發展,為解決“三農”問題提供了龐大的數據及客戶基礎。在電子商務覆蓋面逐步擴大的基礎上,要使供應鏈的覆蓋面積也得到相應擴大,從而實現在農村和農戶經營主體間的無真空覆蓋。把農村的網絡營銷覆蓋到村鎮,充分利用各種發展及銷售APP,營銷平臺、惠農網絡支付等,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為廣大農民提供金融便利。大力發展“電商+金融”服務模式,積極主動地去適應金融各種服務模式,實現鄉鎮的金融互聯網服務全覆蓋,最終達到綠色金融、普惠金融、生態農業的協同發展,促進我國的鄉鎮經濟振興。

(三)實施農業保障措施,保障農業健康發展

我國幅員遼闊,農業發展具有比較大的優勢,但是各地的自然災害也給農民帶來了不小的經濟損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鄉鎮農業經濟的發展。面對這樣的現實,實施農業保障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為農民在面臨自然災害時能夠提供保障,做到以科學地金融規劃保障農民的利益。因此,各地要大力研究符合本地實際的農業保障措施,加大并提高農業保障的力度,實現農業保障措施與農業發展相符合、同步推進。

1.嘗試采取“直銷+新型經營”的模式。這種模式可以讓各種農業保障措施與農戶進行直接對接,真正滿足農業發展需求,并逐漸擴大農業保障措施的覆蓋范圍及服務項目,為廣大農民提供便捷實用的服務。在推廣綠色金融服務的過程中,服務人員要充分考慮廣大農戶的所思所想,消除農戶的顧慮,從操作過程和消費理念等方面為農戶進行解釋,盡量簡化流程,為農戶辦理金融業務提供便利服務。

2.發揮農業保障措施助力扶貧的作用。相關部門要把農業保障措施助力扶貧的工作實現精準落地,加大對各項政策研究的支持力度,鼓勵相關部門開拓扶貧政策項目,不僅將規?;r業企業作為政策保障的重點,更要把小農戶作為扶持保障的重中之重,實現農業政策的普及和普惠。在為農戶提供相關的金融保障服務時要把好關,把綠色金融服務工作落到實處,提高綠色金融服務工作的準確性。

3.發揮政策助力生態農業建設和鄉村治理的作用。發展農業保障+生態農業+鄉村治理的模式。綠色金融服務所著眼的對農民生產活動的支持,必須獲得政策方面的支持,農業保障政策為農村綠色金融服務工作提供了支持。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綠色金融服務者需要發揮農業保障政策在鄉村治理中的作用,引導農戶開展生態農業生產,參與鄉鎮文明建設,加快政策的更新,保證鄉鎮農業市場的健康發展。

4.相關部門要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統籌納入考量鄉鎮發展相關政策的研究制定的范圍。結合當地鄉鎮農業經濟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設計相應的綠色農業保障措施。針對不同的農業及現實條件制定相匹配的保障措施,以免造成浪費。針對一些偏遠落后的農村地區,要通過為其提供經濟支持、增加服務項目等方法,全力帶動欠發達鄉鎮的農業經濟發展。在整個金融服務過程中,工作人員要提高工作效率,做到精準完成任務。

(四)創新綠色金融服務,加大對外宣傳力度

1.提高金融行業的內部實力。在人才方面要廣泛吸納金融專業的人才,為創新金融服務提供人力保障,并在機構內部進行人員的優化和調整,充分發揮人才的專業特長,大力開發綠色金融服務項目,給予鄉鎮農業經濟最大的支持。同時,做好農村綠色金融人才的培訓,提高針對農村綠色金融服務人員的業務水平,鼓勵金融服務人員努力學習,在實踐中主動實踐,勇于擔當,開拓創新,以科學的研究態度、嚴謹的工作作風,踐行為“三農”服務的宗旨。

2.開發綠色金融產品。要關注融資的目的、農業經濟發展的特點、融資的需求及融資用途等,進行綜合分析,針對不同目的、不同用途的需求設計不同的綠色金融產品,從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綠色證券、綠色基金等多渠道進行研究開發服務項目,提高綠色金融服務農業經濟的匹配度,以實現綠色金融助力鄉鎮農業經濟發展目標的最大化。此外,由于部分農民對金融知識的匱乏及信息渠道的不暢通,對金融政策缺乏敏銳性,導致他們對很多綠色金融產品不了解,對綠色金融助力鄉鎮農業經濟發展的作用認識不足。因此,在發展鄉鎮農業經濟的過程中,相關部門要做好宣傳工作,讓農民群眾深入了解與之相關的金融法律法規、政策及綠色金融產品的申請流程等,在宣傳中注重對綠色證券、綠色基金、綠色保險、綠色信貸等產品的深入分析,采取深入淺出的方式進行案例介紹和分析,消除農民的顧慮和誤解,提高農民群眾對綠色金融的信任度,以此促進鄉村建設、農業經濟發展與綠色金融的深入銜接。在宣傳中要重點融入生態環境建設、綠色農業發展、環保教育等方面的內容,增強農民在農業生產和農業經濟建設中的環保意識,確保鄉鎮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

四、結語

隨著鄉鎮農業的現代化發展,綠色金融與其融合度越來越高,綠色金融不僅助力鄉鎮農業經濟的發展,而且成為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支持路徑。在鄉鎮農業經濟發展的進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如金融扶持政策助力農業經濟發展作用發揮不夠理想,農民和農業組織對綠色金融政策了解不全面,農民和農業組織缺乏靈活的融資渠道等。針對以上問題,結合綠色金融相關概念及政策,本文提出了要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健全法規及政策制度、全力實現科技創新、打通互聯網新渠道、實施農業保障措施、保障農業健康發展、創新綠色金融服務、加大對外宣傳力度等策略,以此促進鄉鎮農業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作者簡介:周靜(1976—),女,江蘇阜寧人,本科,主要從事農業經濟研究。

猜你喜歡
金融服務助力鄉鎮
助力成功七件事
“三農”和普惠金融服務再上新臺階
讓金融服務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
協力推進金融服務鄉村振興
鄉鎮改革怎樣防止“改來改去”?
助力“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自能”學習助力有機化學的學習
前海自貿區:金融服務實體
“老鄉鎮”快退休,“新鄉鎮”還稚嫩 鄉鎮干部亟須“平穩換代”
為更適宜的閱讀之地助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