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園林植物種植與病蟲害的綜合治理

2024-04-01 11:20傅金紅
河南農業·科技版 2024年2期
關鍵詞:園林植物病原害蟲

定西市以淺談園林植物種植與病蟲害的綜合治理為主題,圍繞園林植物種植的原則、園林病蟲害發生的特點、防治面臨的問題及綜合治理方法進行了討論。綜合治理方法包括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物理防治、加強植物檢疫及遺傳育種與抗病蟲害品種選育。通過綜合運用這些方法,可以建立健康、美觀且可持續的園林環境,有效控制和減少園林病蟲害。該研究旨在為園林從業者和愛好者提供關于園林植物種植與病蟲害綜合治理的理論和實踐指導,以營造健康、美麗的園林環境。

一、園林植物的性質

隨著生活節奏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城市人們開始更多關注閑適的園林生活,渴望在城市的鋼鐵森林中尋找到內心的寧靜,園林藝術就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應運而生并迅速發展。園林植物本身就是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構成部分之一,能夠調節城市生態氣候,吸收二氧化碳和汽車尾氣等毒害氣體,同時,釋放氧氣維持碳氧平衡。換言之,園林植物是平衡城市生態、美化城市環境的重要基礎。另外,園林植物也是城市園林工程建設的重要材料構成。為了更進一步保證園林工程建筑的美觀性,需要做好園林植物的種植、病蟲害防治等工作。作為一個優秀的園林建筑,不僅需要充分體現審美,滿足城市居民的游憩功能,還需要承擔維護城市生態系統平衡的角色,建立穩定的生態群落,為植物生長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二、園林植物種植的幾點原則

園林植物種植的幾個原則是基于對植物生態學和園林美學的考慮,旨在創建健康、美觀和可持續的園林環境。選擇適宜品種,根據土壤條件、氣候特點和園林用途,選擇適合種植的植物品種??紤]植物的生長特性、抗病蟲害能力和適應性,確保其在特定環境下能夠生長良好。多樣性與景觀協調,種植不同種類、不同形態、不同季節開花的植物,增加園林的生物多樣性和觀賞價值。同時,考慮植物的色彩、形態和比例,使其與周圍環境和建筑物相協調,創造出美觀的景觀效果。合理布局與空間利用,根據園林規劃和設計的要求,合理布局植物,考慮其生長空間和遮陰效果。根據植物的高度、形狀和生長速度,確定它們的位置,確保植物之間有足夠的空間發展,避免相互競爭和阻擋視線??紤]生長環境,了解植物的生態需求,包括土壤要求、光照條件、水分需求和氣候適應性等。根據實際情況為植物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例如,調整土壤pH、提供足夠的陽光或陰影,合理澆水和施肥等。長期維護與管理,園林植物的種植需要定期維護和管理,包括修剪、除草、病蟲害防治、施肥和補充水分等,確保植物健康生長,并及時處理有害生物和病害,保持園林環境的美觀和可持續性。這些原則在園林植物種植中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幫助創建出功能完善、美觀、宜人的園林景觀。

三、園林病蟲害發生的特點

由于病蟲害的形成原因多種多樣,影響病蟲害防治效果的因素也各有差異,因此,分析園林病蟲害發生的特點能夠合理根據病蟲害類型進行有目的的防治,實現更高的防治效率。根據園林植物種類的差異,病蟲害發生的特點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一)多樣性

園林內的植物種類繁多,不同植物對病蟲害的敏感性也不同。因此,園林病蟲害通常呈現多樣性的特點,不同的植物可能受到不同種類的病蟲害侵襲。

(二)密集性

園林植物通常被大量密集地種植,這種種植方式有利于創造綠意盎然的景觀,但也容易造成病蟲害的傳播和蔓延。植物之間的近距離接觸和覆蓋使得病蟲害的傳播速度更快,病害在園林內的傳播范圍也相對較小。

(三)生態脆弱性

園林環境通常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生態系統,其生態脆弱性較高。園林中常常缺乏天敵和自然調節機制,使得病蟲害在園林內更容易擴散和滋生。園林病蟲害通常具有較長的時間周期。由于園林植物的生長周期較長,病蟲害的發展和暴發通常需要較長的時間。故及時監測和預防措施至關重要,以防止病蟲害問題在園林中進一步惡化。園林植物通常是為了觀賞和美化而種植,在進行病蟲害治理時需要考慮保護植物的觀賞價值。一些常規的治理方法可能對植物造成不良影響,因此,需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理策略。針對這些特點,綜合的病蟲害管理策略和預防措施對保護園林植物的健康和美觀至關重要。

四、園林病蟲害防治面臨的問題

園林病蟲害防治在實踐中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其中,園林中存在眾多植物物種和病蟲害種類,它們之間相互作用復雜多樣,針對不同的病蟲害種類,需要采用相應的防治措施,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這種多樣性和復雜性增加了防治工作的難度。對于某些新出現的病蟲害或傳統病蟲害的防治方法,可能缺乏足夠的技術和知識支持,病蟲害的生物學特性、發展規律和防治策略需要進一步研究和了解。同時,園林從業者和農業技術人員需要不斷學習和更新知識,提高防治效果。在進行病蟲害防治時,需要考慮措施的環境友好性和生態影響,一些化學農藥和農藥殘留可能對環境和生態系統造成負面影響,因此,需要在防治中尋求更加環保和可持續的替代方法。長期使用相同類型的化學農藥可能導致病蟲害對農藥產生抗藥性,這使得原本有效的農藥逐漸失去效果,增加了防治工作的難度。因此,需要合理使用農藥,輪換不同類型的農藥,或結合其他防治方法,避免抗藥性的產生。及時監測和預警病蟲害的發生和傳播對于防治工作至關重要。然而,某些地區或機構缺乏健全的監測和預警機制,導致病蟲害的發現和處理滯后,進一步加大了防治難度。

由于園林植物本身種類繁多,不同植物之間的生長周期也存在差異性,小環境、小氣候都呈現多樣化。加上城市園林中的人為活動更加頻繁,這樣的生態環境更容易衍生出各種病蟲害,為病蟲害防治造成了較大難度。另外,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快速提升,國際貿易和區間貿易也在蓬勃發展,這也導致園林植物病蟲害呈現跨地區、跨國家的傳播趨勢,無疑加大了病蟲害防治的難度。園林植物通常位于小區綠化、公園入口、城市水系附近,這些位置的人口密度較大,倘若盲目使用化學試劑容易影響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這進一步限制了病蟲害防治的實施。

五、園林植物病蟲害的綜合治理方法

(一)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是一種利用生物性制劑、天敵、有益微生物等自然方式控制園林植物病蟲害的方法。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生物防治措施,引入適當的天敵來控制園林病蟲害的發生。例如,引入捕食性昆蟲、蜘蛛或寄生性昆蟲等,用于控制害蟲的數量和傳播,天敵可以在園林中建立生態平衡,減少對植物的損害。利用有益微生物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長和傳播。例如,利用特定的細菌、真菌或病毒來對抗園林植物的病原菌,從而減少病害。通過合理的植物間作和輪作,可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不同植物種類之間的輪作可以破壞病蟲害的生命周期,減少害蟲數量。同時,通過植物間作可以增加生物多樣性,促進有益生物的出現和繁衍。利用生物性制劑控制園林病蟲害的發生,生物性制劑是由天然材料提取或經過微生物發酵制成的產品,具有對害蟲和病原微生物的生物活性。例如,使用生物農藥、生物殺菌劑等來防治病蟲害。生物防治措施在園林病蟲害的綜合治理中起到重要作用。通過引入天敵、利用有益微生物、合理的植物間作、輪作及應用生物性制劑,可以減少對化學農藥的依賴,降低對環境和生態系統的影響,實現園林病蟲害的可持續控制。

(二)化學防治措施

化學防治是園林植物病蟲害綜合治理中的一種常用方法,通過使用化學農藥來控制和消滅害蟲和病原微生物。根據具體的害蟲和病原微生物,選擇適宜的化學農藥,不同的害蟲和病原微生物對不同的農藥有不同的敏感性和適應性,因此,選擇合適的農藥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在使用化學農藥時,必須嚴格按照農藥標簽上的使用說明操作,并遵循安全操作規程,注意保護自身安全,佩戴防護裝備,避免農藥接觸皮膚和吸入農藥氣體,遵守農藥的使用劑量和頻率,不濫用農藥,以免對環境和生態系統造成負面影響。根據害蟲和病害的生命周期和園林植物的生長發育階段,選擇合適的時機施用化學農藥。例如,在害蟲滋生期或病害初期進行防治,可以提高治理效果。頻繁使用同一種農藥可能導致害蟲和病原微生物對農藥產生抗藥性,為了防止抗藥性的產生,應該輪換使用不同類別和不同作用機制的農藥,或者采用混合使用不同農藥的方法。定期進行害蟲和病害的監測,評估治理效果和農藥的使用效果,根據監測結果調整治理策略,及時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治理失效或造成農藥殘留。需要注意的是,化學防治是一種有效的園林病蟲害控制方法,但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和局限性,濫用化學農藥可能對環境和生態系統造成不良影響,對人類健康產生潛在的風險。因此,在采取化學防治措施時,應并結合其他綜合治理方法,實現可持續的園林病蟲害管理。

(三)物理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是園林植物病蟲害綜合治理中的一種非化學方法,利用物理手段預防和控制害蟲和病害。以下是物理防治的一些常見措施,對于已經感染病害的植物,及時將其隔離或移除,防止病害傳播給其他植物,這有助于減少病害在園林中的擴散范圍。定期對植物進行剪除和修剪,去除植物上的病葉、枯枝,可以減少病原微生物和害蟲的棲息地和食物來源,減少它們的數量,降低它們的傳播速度。保持園林環境的清潔和衛生,及時清除落葉、枯枝和病害植物殘體等,這有助于減少害蟲和病原微生物的棲息地,減少它們的滋生和繁殖??梢栽O置障柵和屏障來防止害蟲的入侵和病原微生物的傳播。例如,在果園中安裝網罩來防止昆蟲的侵入,或設置風簾來阻擋病原微生物通過風力傳播。對于土壤傳播的病害,可以采用熏蒸和熱處理的方法進行控制,通過施用適當的化學物質或利用高溫熱處理殺滅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和害蟲,減少病害的發生。使用高壓水槍或沖洗設備對植物進行噴灑和沖洗,清除害蟲和病原微生物,這種物理防治方法可以有效地將害蟲和病原微生物從植物表面清除,減少它們對植物的傷害。物理防治方法在園林病蟲害綜合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通過隔離和移除、剪除和修剪、清潔和衛生、障柵和屏障、熏蒸和熱處理及噴灑和沖洗等手段,可以減少病蟲害的傳播和侵害,維護園林植物的健康與美觀。

(四)加強植物檢疫

加強植物檢疫是園林植物病蟲害綜合治理的重要環節,通過嚴格的植物檢疫措施,防止病原微生物和害蟲的引入和傳播。以下是加強植物檢疫的一些措施和方法,對進口植物和植物材料進行邊境檢疫,包括檢查植物的健康狀況、攜帶的病蟲害,通過嚴格的邊境檢疫,防止病原微生物和害蟲通過國際貿易傳入。對國內移植的植物進行內部檢疫,包括檢查植物的健康狀況、攜帶的病蟲害及合規性,可以通過檢測和觀察植物的生長情況、病斑和害蟲存在等方式進行。對通過檢疫的植物和植物材料發放檢疫證書,并標識其健康和合規性,檢疫證書是證明植物經過檢疫合格的文件,標識則是在植物上貼附或標記特定標識,表明其經過檢疫處理。建立專門的檢疫設施和設備,用于隔離、觀察和處理可能存在病蟲害的植物。這些設施和設備應具備適宜的環境控制、消毒和隔離條件,確保植物的健康和檢疫效果。加強國際和國內的植物檢疫信息共享和合作機制,通過與其他國家、地區和組織的合作,共同應對跨境病蟲害傳播的挑戰,加強檢疫措施和技術的交流和提高。加強植物檢疫是防止病蟲害引入和傳播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保護園林植物的健康和生態安全。通過邊境檢疫、內部檢疫、檢疫證書和標識、檢疫設施和設備,以及信息共享和合作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病蟲害的風險,維護園林植物的良好狀態。

(五)遺傳育種和抗病蟲害品種選育

遺傳育種和抗病蟲害品種選育是園林植物病蟲害綜合治理中的長期和可持續性措施,通過選擇具有較強抗性和耐受性的植物品種,可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與傳播。通過遺傳學原理和育種技術,培育出具有抗病蟲害性狀的植物品種。這涉及對植物的遺傳資源進行篩選、雜交和選擇,以獲取具有所需抗性的后代品種。通過對已有的植物品種進行篩選和選育,選出具有較強抗病蟲害性狀的優良品種,這可以通過大規模的試驗種植、觀察和評估來進行,選擇出適應性強、抗病蟲害能力高的品種。通過基因工程技術或傳統育種方法,將抗病蟲害基因導入目標植物品種中,可以通過基因轉化或雜交選擇等方法實現,以獲得具有特定抗性基因的品種。保護和維護園林植物的遺傳多樣性,確保植物種群具有廣泛的遺傳背景和抗性基因資源,這有助于提高植物種群對病蟲害的整體抵抗力,降低病害暴發的風險。對選育或引進的抗病蟲害品種進行適應性測試,了解其在實際園林環境中的生長表現和抗病蟲害效果。這有助于評估品種的適應性和穩定性,為推廣和應用提供依據,遺傳育種和抗病蟲害品種選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進行持續的研究和實踐。通過這些方法,可以培育出抗病蟲害性狀優良、適應性強的園林植物品種,從根本上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和為害,提高園林植物的整體健康和抵抗力。

六、結語

綜上所述,園林植物種植與病蟲害綜合治理是營造健康、美麗園林環境的關鍵。該研究通過探討園林植物種植的原則、病蟲害發生特點、防治面臨的問題及綜合治理方法,為園林從業者和愛好者提供了重要的指導和啟示。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物理防治、加強植物檢疫及遺傳育種與抗病蟲害品種選育等綜合治理方法可以相互結合,形成有效的病蟲害防控體系。然而,園林病蟲害防治仍面臨多樣性、技術水平、環境友好性等問題。因此,我們需要加強科研與技術支持,加強合作與信息共享,推動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努力創造健康、可持續的園林環境,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作者簡介:傅金紅(1983—),女,甘肅定西人,本科,工程師,主要從事園林綠化建設、養護研究。

猜你喜歡
園林植物病原害蟲
長絲鱸潰爛癥病原分離鑒定和耐藥性分析
蝸牛一覺能睡多久?
園林植物配置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探究
冬季果樹常見蛀干害蟲的防治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原流行病學調查
園林植物配置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
園林植物與應用課程教學改革初探
淺談園林植物配置
棗樹害蟲的無公害防治
鵝病毒性傳染病病原的采集和分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