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葉榆苗木繁育及病蟲害防治技術分析

2024-04-01 11:20冉壁桃
河南農業·科技版 2024年2期
關鍵詞:金葉砧木枝條

苗木繁育工作既需要專業技術支持,又需要同步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金葉榆的繁育技術包括種子繁育、嫁接繁育和扦插繁育。在選擇繁育技術時,需全面了解金葉榆的生長特性,結合其生長特性明確金葉榆繁育時需要把握的技術要點,為取得苗木繁育的良好效果提供保障。同時,還應當針對常見的病蟲害采取具體措施進行防御。力求全方位做好金葉榆苗木繁育與病蟲害防治工作,維持金葉榆穩定生長狀態。

一、金葉榆苗木繁育及病蟲害防治技術之間的關系

金葉榆苗木繁育與病蟲害防治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兩者相互促進,相互制約。在苗木繁育過程中,病蟲害防治工作是保障苗木健康生長、提高繁育成活率的重要環節。同時,良好的病蟲害防治措施也能夠為苗木繁育提供有力的支持,確保繁育工作的順利進行。金葉榆苗木繁育的成功與否,關鍵要點是能否為苗木提供一個健康的生長環境。從具體的環境要求上來看,土壤質量、水源、光照等因素都是對環境條件的重點要求。從目前苗木種植的實際出發來講,即使上述環境條件達到相對穩定的狀態,仍然有一定的概率會受到病蟲害的侵襲。這些病蟲害不僅會導致苗木生長受阻,嚴重時,甚至可能造成苗木死亡,從而嚴重影響繁育的成活率。因此,在苗木繁育過程中,應當充分重視病蟲害防治工作。關于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幾個關鍵要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病蟲害防治工作的落實需要對繁育場地進行嚴格的消毒處理,以殺死蟲害,處理病源。其次,要定期巡查苗木生長情況,一旦發現病蟲害的跡象,要立即采取措施進行防治。具體的防治措施按照其性質可分為不同的類型,需要結合實際合理應用。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病蟲害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而且防治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到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的問題。同時,病蟲害防治工作也需要與苗木繁育的其他環節相互協調。例如,在嫁接過程中,要選擇健康的接穗和砧木,以提高嫁接成活率。這就需要在選擇接穗和砧木時,充分考慮到它們的抗病性和抗蟲性。此外,在土壤管理方面,要通過合理施肥、澆水、除草等措施,為苗木創造一個健康的生長環境,提高其抵抗病蟲害的能力。病蟲害防治工作的落實情況也會對苗木繁育產生深遠影響。若病蟲害防治工作能夠精準有效地落實,苗木的生長狀態會更加穩定,生長趨勢會更好,繁育成活率就會大大提高。因此,在苗木繁育過程中,病蟲害防治工作不僅是一項必要的任務,更是一項關乎繁育成功與否的關鍵工作。最后,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和生態環境的變化,金葉榆苗木可能會面臨更多的病蟲害威脅。這就要求繁育人員不斷提高病蟲害防治的技術水平,不斷探索新的防治方法。同時,應當在病蟲害防治的技術創新環節,注重交流合作,引入新技術和新方法??傮w來說,金葉榆苗木繁育與病蟲害防治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病蟲害防治工作是苗木繁育成功的重要保障,而苗木繁育的成功也為病蟲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因此,在苗木繁育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病蟲害防治工作,并且保持病蟲害防治工作與苗木繁育工作協同有效落實,以便進一步確保金葉榆苗木的健康生長及繁育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隨著生態環境的變化和病蟲害威脅的逐步加大,繁育人員還需要不斷提高病蟲害防治的技術水平,以便提高病蟲害防治中新情況的應對能力和應對效果。

二、金葉榆的生長特性與應用價值

(一)金葉榆的生長特性

金葉榆外觀美觀,葉片為卵圓形,邊緣為鋸齒狀,呈金黃色,具備光澤度,葉脈清晰可見。葉片長度為2~4 cm,寬度為1~2 cm。金葉榆的開花期集中在4—5月,果實成熟期為6—7月。金葉榆苗木的生活習性主要表現為喜光、耐寒、耐旱,對外部環境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

(二)金葉榆的應用價值

1.用作風景園林。金葉榆葉片顏色鮮艷且帶有光澤,其葉片、樹冠經過修剪后可呈現不同的造型,具備一定的觀賞價值。另外,金葉榆對外部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耐受力相對更強,常在風景園林綠化工程中應用。

2.用于山地恢復。金葉榆根系發達,能夠發揮一定的水土保持效能;金葉榆葉片能夠在一定范圍內吸附沙塵,在山地區域能夠發揮恢復山地、美化環境的作用。因此,其可用于山地區域人工造景。一方面,防塵固沙、保持水土;另一方面,美化山地環境、改造山地區域面貌。

3.作為附屬產品開發。金葉榆中含有豐富的類黃酮物質和葉黃素,能夠用于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葉黃素還可保護視力、治療神經衰弱及失眠等。因此,可通過技術手段有效提取金葉榆中的元素,用于醫學領域的疾病治療,開發醫藥產品,體現金葉榆的藥用價值。另外,金葉榆枝條、葉片中含有非常豐富的營養物質,如植物蛋白、粗纖維、細纖維等,可作為原材料應用于飼料加工。

4.可以循環利用。植被修剪后產生的枯萎葉片也可循環進行利用?;厥蘸?,可用來制作樹葉書簽,也可用于制作樹葉拼圖、裝飾品等。

三、金葉榆繁育技術研究

(一)種子繁育技術

種子繁育技術是金葉榆繁育中最常規的技術,應用此種繁育技術時,需把握以下繁育流程:

1.科學選擇種植區域,完成基礎整地工作。金葉榆適合于生長在地勢平坦、土壤疏松的地區。在選擇種植區域時,相關工作人員需對種植區域的自然環境、地勢、土壤狀態進行前期調查,選擇適宜的區域進行種植。確認種植區域后,需完成整地工作。整地時,應清理種植區域的雜物并完成土壤深翻工作。深翻深度需達到25 cm以上,深翻完成后應當保持土層疏松。

2.做好苗木作床工作。這一環節的工作重點是控制好苗床的寬度和高度,苗床寬度一般為1.2 m,高度為10 cm。苗床長度可結合種植區域面積自主設置,需要注意預留走道,走道寬度應達到40 cm。

3.嚴格執行播種流程。金葉榆播種環節的工作需要按照隨采隨播的原則落實,播種前,應當確保底墑充足,在地面微干后進行開穴播種。行距與株距應控制在40×10 cm,獨立種穴內樹種播撒量一般為4~6粒。完成播種后,要及時覆土,覆土厚度為1~2 cm。

4.做好間苗、定苗工作。間苗、定苗需在幼苗生長初期及時落實。當幼苗高度達到3~4 cm時,應及時執行中耕除草工作,并且完成間苗。當幼苗高度達到6 cm時,應落實定苗工作,并控制好苗木株距,株距應保持在15 cm~20 cm。間苗完成后,需檢查整體苗木區域情況,若出現缺苗現象應及時補充,提高苗木繁育質量。

(二)嫁接繁育技術

應用嫁接繁育技術,應根據不同的嫁接方式、操作方法選擇適當的技術嫁接,完成嫁接操作后,進一步落實嫁接管理工作。金葉榆嫁接繁育的方式包括劈接、腹接、插皮接等。

1.劈接。采用劈接方式,通常選擇4月上旬至5月上旬實施嫁接。嫁接砧木直徑應保持在2~3 cm,葉片長度為4~5 cm。嫁接前,需要削好接穗,接穗長度需達到6~8 cm,在接穗上保留2個嫩芽,頂部剪口與頂芽的距離為1 cm。在砧木處理環節,應當保持斷面平整,砧木斷面的劈口也應當保持平直。

2.腹接。采用腹接方式,其嫁接流程與劈接方式基本相同,只需要在剪面傾斜度方面進行控制即可。傾斜度控制在40~50°,剪口長度控制在1.5 cm左右。

3.插皮接。采用插皮接方式,需要集中在每年的4—5月進行。嫁接時的砧木直徑應達到3~5 cm,也可適當加粗。砧木的直徑越大,愈合的時間越長。接穗長度應維持在8~10 cm,砧木上保留2~3個嫩芽,削面長度應設置為2.5 cm左右,保持平直。接穗處理完成后,即可插入砧木,插入深度應達到砧木的皮層和木質部之間。接穗完成后,要及時進行包綁處理。包綁塑條寬度為5~6 cm。在完成嫁接工作后,進一步跟進嫁接管理工作,把握嫁接管理要點。具體來說,嫁接管理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開展:一是除砧萌。一般在嫁接后30 d內完成除砧萌工作。嫁接完成后,枝條會大量減少,從砧木上生長并出現萌芽。這會影響接穗生長狀態,體現在接穗粗度、高度和成活率3個方面。為了避免嫁接后的生長區域與接穗出現爭奪營養的現象,應當及時清除萌發出的砧木梢。二是及時解綁。嫁接完成后的40~50 d,接穗上的新梢一般會長到20 cm的長度。這時,應當注意在10~15 cm的長度區域予以剪斷,以促進接穗穩定健康成長。三是做好接穗的保濕工作。在嫁接完成后,應選擇專門的石油樹脂乳化劑與水調和,對接穗區域進行處理。將調和制劑涂刷在接穗的剪口周圍,達到保濕效果,保濕持續時間一般為40 d。保濕處理的主要目的是避免接穗由于失去水分而無法成活。

(三)扦插育苗技術

1.合理選擇并處理插穗。首先,選準插穗時間。一般集中在每年6—7月進行。其次,選好插穗規格。插穗的直徑應達到0.2 cm,一般選擇當年新生梢或二次梢。最后,控制好插穗操作流程。選定后,將接穗存放于陰涼區域,接穗的長度應控制在6~8 cm,并且在頂端保留2~3節葉片,摘除這一區域下部的所有葉片。

2.做好生根處理。做好生根處理主要是為了提高苗木成活率。處理生根時,應選擇插穗基部2~3 cm處進行處理。將基部的這一段放入IBA溶液中進行浸泡,浸泡時間為24~36 h,避免碰到葉片區域,防止出現燒葉現象。

3.做好插床準備。在插床準備階段,應對插床的整體規格進行精確控制。在通常情況下,插床高度為12~15 cm,寬度應達到1.2 cm,長度應達到25 cm??蛇x擇河沙作為扦插基質,基質厚度應控制在12~15 cm。

4.控制扦插時間及行株距離。扦插操作一般需集中在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執行。扦插時的行株距離應控制在4 cm×5 cm,深度應控制在4 cm,這種扦插方式能夠提高成活率。

5.做好扦插管理工作。在完成扦插后,應及時設置遮陽網覆蓋在苗床上,遮陽網設置高度為0.5 m,透光度應達到50%。需在遮陽網外部表面噴灑清水,溫度為20~21.5 ℃。覆蓋遮陽網后,還應每日定時進行放風。一般從每日8:00—15:00時分批次放風,單次持續時間為40 min左右。若遇陰雨天,應適當減少噴水次數,并且做好周邊環境清理工作。

四、金葉榆病蟲害防治技術

(一)金葉榆病害

1.潰腐病。金葉榆的腐爛病包括2種類型,即干腐和濕腐。干腐僅有腐爛情況,但不會出現滲水現象;濕腐則出現腐爛的同時,還會出現滲水或流水的現象。金葉榆腐爛病一般在每年4月中下旬開始發病,干腐病發病區域表現為橢圓形水漬狀病斑,其他區域內還會散布黑色孢子點。干腐病一般出現在2~3年生的金葉榆枝條上。濕腐病發病時間階段與干腐病相同,發病部位會出現流水腐爛的現象,主要發病區域為金葉榆主干。此種病害若嚴重程度較低,經過1~2年可自行愈合。

2.黑斑病?;野卟≈饕霈F在苗木的葉片部位,每年9—10月為集中高發期。染病后,樹木會出現矮小、葉片枯黃等問題。此種病害的防治要點包括以下幾方面:首先,應對已經感染病害的枝條進行集中銷毀處理。其次,發病初期,應及時去除染病枝條,避免病菌大范圍傳播。最后,選用不同類型的化學藥劑,通過噴灑藥劑達到防治病害的目的。常用化學藥劑為質量分數為1%的波爾多液或質量分數為65%的可濕性代森鋅500倍液噴灑,一般連續噴灑2~3次。

3.流膠病。此種病害主要為害金葉榆的樹干和主要枝條,期間會導致主干和枝條出現腫脹病變的現象。病變后,發病區域顏色會發生變化,為暗褐色,表面濕潤。若病害繼續發展,會導致患病部位出現凹陷開裂現象,并且流出淡黃色半透明液體,形成琥珀狀硬質膠塊。染病后樹木生長會受到影響,樹木逐漸走向衰弱,患病嚴重的枝條還會出現干枯現象。此種病害的防治方法主要為涂藥防治。涂藥時,應當首先用刀片將樹枝上的膠狀物刮除。涂抹藥劑時,還應當結合季節變化,在冬季做好防凍防寒處理,夏季則應當避免日曬燒灼。有效預防病害,則應當在早春季節提前噴灑石硫合劑,噴灑頻率為每10 d噴灑1次。

(二)金葉榆蟲害

1.六星黑點豹蠹蛾。此種蟲害為一年發生一代的蟲害,一般越冬后的第二年4月上旬開始活動,6月發育為成蟲、羽化、交尾、產卵。此種病害主要危害苗木葉片區域,隨后發展至枝條區域,導致枝條枯萎。幼蟲越冬時,可排出大量顆粒狀的木屑。此種蟲害在防治時可直接剪除染病枝條和枯枝,并且在幼蟲孵化階段噴灑藥劑。在通常情況下,可選的殺蟲藥劑為見蟲殺1000倍液和吡蟲啉2000倍液。

2.桃紅頸天牛。桃紅頸天牛主要為害苗木的木質部區域。蟲卵一般產在衰弱枝干和樹皮縫隙中,幼蟲孵化后通過注射方式直接侵害苗木的韌皮部。同時,第二年春季又重新恢復活動,繼續對樹木的木質部表層造成為害。若仔細觀察,可在染病樹木外部區域的地面周邊發現大量的褐色蟲害糞便。防治此種蟲害時,常用的化學藥劑為質量分數3%的高效氯氟氰菊酯3000倍液,噴灑在樹干上消滅幼蟲。另外,還可選擇吡蟲啉2000倍液,在每年5—8月每隔15 d噴灑1次。

3.金龜子。金龜子在每年6月集中為害金葉榆,為害區域集中在葉片部位。通常情況下,會為害一年生金葉榆。金龜子會啃食葉片,直接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防治方法為人工防治,噴灑質量分數為2.5%的溴氰聚酯可以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

五、結語

金葉榆苗木繁育可選擇多種不同的技術。只要管理人員與技術操作人員嚴格按照不同育苗技術的流程落實育苗工作,并輔助完成育苗管理,就能夠提高金葉榆的撫育質量。同時,病蟲害防治工作也應結合不同病蟲害的表現,采取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

作者簡介:冉壁桃(1982—),女,甘肅通渭人,本科,中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工程研究。

猜你喜歡
金葉砧木枝條
桃砧木耐澇性研究進展
冬天的枝條是破折號
閃光的枝條
絲巾
絲巾
贛南早臍橙在幾種中間砧木上高接換種的表現
3種金葉植物在輕度鹽堿地上的生長特性觀察
做砧木的南瓜品種
中華金葉榆扦插技術研究
絕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