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農機終端技術推廣探索與思考

2024-04-01 11:20徐艷芳常樹堂
河南農業·科技版 2024年2期
關鍵詞:農機手終端設備收割機

徐艷芳 常樹堂

近年,隨著我國科技的快速發展,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化信息技術為我國農機智能化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智能化農機、精準化農業已悄然來到我們的身旁,走入我們的視野,并不斷刷新著我們的認知。如高性能的無人植保飛防機、無人駕駛拖拉機、收割機等。植保無人機飛防技術已走在世界前列,用它不僅可以進行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播種、施肥、遙測,還可以用來圍繞果園的每棵果樹上下左右旋轉及定位噴施藥物和葉面肥,做到安全、高效、均勻、省工、省時、省藥;拖拉機的“北斗導航農機自動駕駛系統”,操作人員僅做輔助駕駛,拖拉機就可以利用衛星提供的定位信息,按照人們預先設定的路徑進行自動行走,并能在農田作業中自動對行不留空缺、自動避障等精準作業。安裝該功能的拖拉機如同安裝了大腦和眼睛,能自己看路,自己行走,而且能選擇行走路徑走直線……智能農機的問世,給我們的工作、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極大地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提高了作業效率,降低了成本,也改變了人們傳統的工作習慣。農機智能化技術是現代化農業生產體系的典型代表,是新崛起的強大生產力,是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生產手段和生產技術的載體,正在農業生產中逐步發揮其重要作用。特別是近兩年推廣安裝的“智能農機終端”,在去年“三夏”麥收關鍵時刻發揮了巨大作用。去年“三夏”期間,漯河及周邊地區一直是陰雨連綿,收割機無法正常進地作業,部分麥子在田間已開始霉變發芽,大部分外地跨區作業的收割機車輛未能及時到達,人們心情十分焦急,基層農機部門一邊積極組織聯系外地跨區收割機作業車輛,一邊利用智能農機終端設備、手機APP對本地收割機車輛、糧食烘干設備實行網約農機、精準定位、合理分工調度、開通實時計畝、計量等功能,政府按作業量進行作業補貼,極大地調動了機手參與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了農業機械的作用,主動應對天氣變化,減少了小麥霉變發芽情況,有效降低了農業損失。政府這次能做到精準施策、方法得當、措施得力、協調有方,主要是農機信息準確、翔實,智能農機終端裝備發揮了關鍵作用。

經初步了解發現,郾城區政府盡管出臺了一系列智能農機終端設備安裝補貼政策,但智能農機終端技術推廣一直進展緩慢,智能農機終端設備運用范圍仍然偏少,農機手購買智能農機及現有農機加裝智能終端設備等意愿不強,智能農機終端技術推廣面臨梗阻,打通智能農機終端技術設備推廣的“最后一公里”困難重重。困難和問題的癥結在哪里?帶著問題,漯河市郾城區農業機械技術中心及時組織農機技術人員對基層智能農機終端設備推廣情況開展了調研。

一、郾城區現有農機裝備及農機社會化組織情況

郾城區隸屬于漯河市,現轄6個農業鄉鎮,3個街道辦事處,146個行政村,總人口49.1萬?,F有耕地面積26 666.7 hm2。農作物以小麥、玉米輪作為主。截至2022年底,全區農業機械化總動力達到51.2萬kW,全區擁有的高性能農業機械主要有小麥、玉米聯合收割機136臺,大型拖拉機保有量934臺,高效植保機337臺(不含植保無人機24臺),糧食烘干機件保20臺,烘干噸位691 t。擁有農機原值50萬元以上的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27家,具備全程機械化服務能力的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20個。這些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承擔了郾城區農田作業任務的80%以上,是地方農業生產的中堅力量。2020年,郾城區率先成為“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郾城區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功不可沒,同時,他們也是這次安裝智能農機終端的主要成員,安裝數量占安裝總數的86%。主要原因是這些社會組織的領路人,目光長遠,志向遠大,懂得政府大力推薦,助其發展的重大意義,他們也是承接政府購買社會化服務活動的主要承擔者、受益者。

二、智能農機終端設備安裝情況

截至2023年7月20日,郾城區已完成小麥、玉米聯合收割機終端設備安裝92臺,占總數的67.6%;深松機完成安裝20臺,占總數的100%;旋耕機安裝完成160臺,占總數的31.5%;秸稈粉碎還田機完成安裝42臺,占總數的29.7%;大型植保機完成安裝6臺,占總數的1.8%;烘干機完成安裝9臺,烘干噸位311 t,分別占總數的45%、46%。從以上數據中可以看出,郾城區智能農機終端設備安裝情況不容樂觀,存在的問題在全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目前,一些農民的文化程度不高,特別是一些年齡偏大的農民,他們對自動化、智能化、大數據接受有一定難度。加之設備價位較高,每臺設備2700元,并且每臺農具需要單獨一套,不能互換使用,如一臺拖拉機配備多套農機具就必須購買多套這樣的設備。盡管政府承諾,每套農機具當年完成一定的作業量,可給予一定的作業補貼;若有社會化服務作業補貼任務時優先考慮安裝終端設備的機具,如小麥收割機當年只需完成16.67 hm2作業任務,安裝該設備的收割機可獲取3000元的作業補貼。即所有安裝該設備的收割機,當年都能拿到政府補貼的3000元。這樣結果是3000-2700=300元,農機手的小麥收割機安裝該設備后,除獲得了一套智能終端設備外,不僅沒有減少收入而且可額外增加300元收益。盡管完成16.67 hm2作業量有一定壓力,但風險幾乎很小。漯河市2023年“三夏”期間對安裝智能農機終端設備的122臺小麥聯合收割機農機云圖反映出的作業情況進行抽檢查詢:122臺小麥收割機,2023年作業面積為5 000.09 hm2,平均每臺作業面積為40.99 hm2。具體情況見表1。

三、智能農機終端安裝帶來的變化

以前,“三夏”麥收結束后,聽說有人麥收完成上千畝,很多農機手聽后,憑自己親身經歷,感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同牌子的收割機,大致一樣的車輛技術狀態,同樣的作業地點,難道他的技術水平非常強?通過這次查驗智能農機終端“農機云”平臺,有的農機手著實嚇了一跳,真的有人完成了66.67多hn2的小麥收割作業量,這實實在在的數據放在那里,不容置疑。同樣的時間段,消耗同樣的燃油,這只能說明一個問題——技不如人,于是有農機手開始主動虛心向作業量大的農機手請教其中的訣竅和操作經驗,有的農機手找來了收割機《使用說明書》重新研究起來,悄悄地提高自己技術能力。

四、智能農機終端使農機化管理變得更科學

以前,基層農業機械技術中心人員,對轄區農業裝備需求狀況比較模糊,掌握的情況不是很精準。對于各種農機具每季平均所能承擔的作業面積把控掌握不精準,對轄區各種大型農機具數量缺口、盈余掌握不準。如郾城區小麥播種面積為2.6萬hm2,正常情況下,麥收時節3 d作業可基本完成,第4 d為收尾工作。如果每臺收割機平均每季在此地收割作業量按33.33 hm2計算,則需780臺收割機。當地現擁有收割機110臺,則需引進跨區作業收割機670臺。后來,有人按小麥收割機說明書上的作業喂入量,推測估算轄區小麥收割機作業需求量?,F在郾城區小麥收割機保有量大部分為喂入量為7 kg·s-1,少部分為8 kg·s-1。如果平均按喂入量為7 kg·s-1計算,則收割機1 h可完成喂入量為3600×7=25 200 kg;我們知道,現指的小麥收割機為全喂入式小麥收割機,即喂入物為小麥秸稈連帶果穗籽粒的混合。如果小麥產量為550 kg,小麥秸稈量亦為550 kg,則小麥收割機完成667 m2的作業量須喂入1100 kg的混合物,收割完成667 m2的小麥作業任務所需時間為1100/25200=0.044 h,即為0.44×60=2.64 min。收割機每天作業8 h,扣除收割機作業時的倒車、調頭、卸糧等2 h空行程,喂入作業時間按6 h計算,則6×60/2.64×15=9.09 hm2。1臺收割機4 d作業可完成收割小麥4×9.09=36.36 hm2。當然,有的農機手也在本地一站作業(不含跨區)就收割完成了66.67多hm2。那是因為作業的地塊是承包的大塊地,是個別現象。當然,因為作業地塊、機車技術狀態、操作人員的整體素質(含操作技術熟練程度)等不同,完成的作業量也會有較大的差異,實際跟理論估算是有差別的,只是智能農機終端(農機云)大數據記錄提供出來的各種農機具作業量更翔實,也更真實,更符合實際,也更具有參考價值。它能為各地制定農機發展規劃、進行農事安排提供更貼近實際、更科學、更令人信服的依據,這是智能農機終端的其中一個價值。

五、存在的問題

機手嫌耽誤時間,太麻煩。設備安裝時,農機手需要提前預約在家等候,須提前把需要安裝的機具提出車庫,清理干凈整理好。安裝時,農機手每安裝一套農機具必須提前支付設備生產廠家2700元的設備安裝費用,是不能拖欠的。例如,現在農戶購買的是大功率拖拉機,標配(旋耕機、秸稈粉碎機、深松機)3種農機具,要安裝智能農機終端設備,就須交2700×3=8100元費用,農機手普遍感覺價位較高。并且政府補貼資金什么時間到位還是未知數。政府答復的補助應該沒有問題,可按規定完成作業任務后補助資金到位時間就難說了,因為基層地方政府財政都很緊張,需要等什么時間有錢后才能支付,農機手對短期收益敏感,感覺心里不踏實。智能農機終端設備對機手作業創收沒有太大幫助,不能持續收益,農機手主動安裝的積極性不高。怕招標作業補貼政策發生變化。有很多農機散戶在要不要安裝智能農機終端設備時很糾結。擔心安裝完成后,政府在對農田作業補貼時,往往是向社會公開招標,要求這樣或那樣的資格資質,自己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機散戶,只有那些大型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的資質較齊全,才有可能在招標中勝出,享受政府社會化服務補助的紅利,可能散戶連入圍的權利都沒有,更別說得到作業服務補貼,感覺安裝意義不大,所以積極性不高。

六、意見與建議

(一)降低智能終端設備成本

生產智能農機終端企業應加大研發力度,積極探索“大數據+農機”技術,千方百計降低設備安裝成本,不斷開發智能農機終端設備新的服務領域,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使智能農機終端不僅能反映農業機械作業時的技術狀態,而且能提高作業精度,更加符合標準化生產要求,減輕農機手的操作勞動強度,提高作業效率。該設備生產企業應主動與農業機械生產廠家結合,把它變成農業機械出廠時的標配,這樣既能節約智能農機終端設備企業四處奔波安裝的辛苦,又能節約安裝成本。同時,統一設計安裝,還會使農業機械整體更美觀,結構更加緊湊、作業起來更加安全。政府在對農戶補貼時,只需提高購機補貼額度即可,能讓農民得到更大的實惠。

(二)提高安裝人員的技術熟練程度

智能農機終端生產企業要進一步加大對安裝技術人員的培訓力度,把應提前做好的工作做足做好做到位,盡可能簡化安裝程序,提高安裝效率,盡量縮短安裝時間,加大對用戶的培訓力度。

(三)制定更合理的作業補貼方式

基層農機部門在操作農田作業社會化補貼招標時,應重點考量機組作業質量和作業效果,少附加設置不必要的條件,降低招標門檻,最大限度地體現社會公平,讓政府惠農政策的陽光既照在強者身上,又照在弱者身上。讓農機散戶也能有機會參與政府購買農田作業社會化服務。

(四)補貼及時到位

政府在兌現補貼政策時,做到??顚S?、不拖欠,不挪用,及時足額到位。

七、結語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智慧農機終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不遠的將來,我們的農業生產將會變得更加智能輕松,農副產品供應也將會更加豐富、安全,人們的生活將變得更加幸福美好。

作者簡介:徐艷琴(1974—),女,河南漯河人,本科,農藝師,主要從事基層農業機械的技術推廣與應用工作。

通信作者:常樹堂(1967—),男,河南漯河人,???,研究員,主要從事農業機械的技術推廣和應用工作。

猜你喜歡
農機手終端設備收割機
用履帶收割機送柴油
農機手職業病患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視頻監視系統新型終端設備接入方案
自走式油葵收割機研發成功
未來的收割機
配電自動化終端設備在電力配網自動化的應用
麥收時如何進行聯合收割機跨區作業
車站信號系統終端設備整合及解決方案
江南春·農機手
淺談阿勒泰地區加強農機手技能培訓的幾點做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