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軍區設置的歷史沿革

2024-04-02 12:16郝赫
世界知識 2024年7期
關鍵詞:軍區司令部艦隊

郝赫

2月2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了關于改變俄聯邦軍事行政區劃的法令。根據該文件,俄西部軍區被重組為莫斯科軍區和列寧格勒軍區,西部軍區被撤銷;北方艦隊的原軍區級地位被取消,并入新組建的列寧格勒軍區。

軍區制由來已久

俄羅斯軍區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東羅馬帝國。自認為是羅馬衣缽傳人的俄羅斯帝國,以第三羅馬為名全盤接受了東羅馬的宗教與文化,也吸收了東羅馬帝國的軍區制度。這一制度的特點是在國家行政區劃的基礎上,依照整體的軍事戰略需求,規劃出若干個區域性的軍事行政區以滿足防務和軍事行動的需求。而真正現代意義上的軍區制度是在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在位期間所確立的。亞歷山大二世在1861年廢除農奴制后,1862年接受陸軍大臣米柳京的建議,在沙俄東歐核心地區設立了華沙軍區、維爾紐斯軍區、基輔軍區和敖德薩軍區四個軍區作為實驗軍區。1864年,沙皇批準了《軍區條例》,標志著軍區制的正式建立。當年,沙俄又成立六個新軍區,1865年沙俄再成立五個軍區,累計共成立15個軍區。沙俄《軍區條例》中規定最高軍事長官是軍區司令,軍區范圍內的部隊和軍事機關都受司令管轄。邊疆軍區的司令一般兼任當地總督,實行軍令和政令的統一。1917年十月革命后,沙俄時期的各大軍區一度都被廢除。但隨之而來的國內戰爭使得列寧不得不考慮恢復軍區制。1918年,蘇俄在全國陸續設置了11個軍區。蘇聯時期,蘇軍曾最多設立過30多個軍區,而在1991年蘇聯解體前夕,還保有16個軍區。

軍事指揮體制隨軍區改革而變

20世紀90年代,繼承了蘇聯大部分軍事力量的俄羅斯,在對內外環境整體評估后,采取了大幅精簡軍力的總體軍改戰略。1998年,在原蘇聯軍區劃分的基礎上,俄軍區縮減整合為八大軍區,分別為:列寧格勒軍區、莫斯科軍區、北高加索軍區、伏爾加軍區、烏拉爾軍區、西伯利亞軍區、遠東軍區和加里寧格勒特別區。此后,2001年9月,俄把伏爾加河沿岸軍區和烏拉爾軍區合并為一個軍區,由此八大軍區變成七大軍區。與軍區改革密切聯動的是軍事指揮體制的改變。俄軍原有軍事指揮體制繼承自蘇軍,集作戰指揮和行政管理權于一體。俄軍一直希望建立類似美軍那樣的戰區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有報道曾指出,在戰役層級,俄軍在1997年就規定了軍區聯合作戰指揮的職能,但由于軍種不肯交出指揮權,建立的戰略—戰役司令部變成了空架子。

2008年俄格戰爭暴露出俄軍無法有效地組織起黑海艦隊和陸軍以及空軍部隊的戰場協同、聯合指揮效率低下等問題,俄軍因此下定決心對軍區體制進行改造。2008年底,俄軍事史上著名的“謝爾久科夫改革”啟動。謝爾久科夫是俄時任國防部長,其改革的方向是實施精兵戰略,縮減軍隊規模、減少軍區數量,同時賦予軍區多兵種聯合指揮權限,追求快速反應。此次改革的一個顯著措施就是廢除列寧格勒軍區和莫斯科軍區,在此基礎上建立了西部軍區。彼時,在俄看來,國家將長期面臨來自西部、南部、中部、東部四個方向的現實和潛在威脅。其中,西部方向是主要戰略方向。

2024年3月5日,俄國防部長紹伊古(中)在部門電話會議上表示,在北約軍事力量擴大的情況下,俄已采取了加強西北部和西部戰略方向上集團軍的措施,為此建立了列寧格勒和莫斯科兩個新軍區。

在這一背景下,2010年年中,俄再次調整軍區設置,將各軍區和海軍合并為四個“聯合戰略司令部”,但考慮到傳統習慣,俄版本的“聯合戰略司令部”的全稱為“軍區聯合戰略司令部”,簡稱仍然是“軍區”,分別是:西部聯合戰略司令部—西部軍區(總部設在圣彼得堡),包括波羅的海艦隊和加里寧格勒地區;南方聯合戰略司令部—南方軍區(總部設在頓河畔羅斯托夫),包括黑海艦隊和里海艦隊;聯合戰略指揮中心—中央軍區(總部設在葉卡捷琳堡);東部聯合戰略司令部—東部軍區(總部設在哈巴羅夫斯克),包括太平洋艦隊。2014年,俄決定給予北方艦隊更大的自主權,并成立了第五戰略司令部:北方艦隊聯合戰略司令部(總部設在北莫爾斯克)。雖然這是一次大刀闊斧的改革,很大程度上顛覆了俄傳統防務理念和軍事思想,然而,這一切設置都是改革者基于俄“不會打大仗”的戰略判斷。

2021年1月,北方艦隊正式由軍種作戰力量升級為獨立的軍事行政單位,成為與俄四大軍區具有同等作戰指揮權限和行政級別的“第五軍區”。此舉旨在進一步強化俄北極軍事實力、維護其北極的戰略利益。

西北部戰略力量平衡已被打破

據俄媒披露,此次重組后,俄軍區設置重回2010年狀態。拆分西部軍區顯然是為了應對當前出現的更復雜的局勢。就在3月7日,瑞典正式加入北約。加上去年4月已加入北約的芬蘭,波羅的海周邊的九個國家都被北約納入麾下,波羅的海已經成為“北約的內?!?。這樣一來,俄羅斯不僅面臨著從加里寧格勒到摩爾曼斯克被全面封鎖的威脅,而且使得俄與北約國家的陸地邊界長度幾乎翻了一番。僅從目前的發展進程來看,芬蘭已同意向美軍開放15個設施和地區,其中包括四個空軍基地和一個軍港;瑞典和美國簽署了一項防務合作協議,包括向美軍開放該國17個軍事基地和軍事訓練場的使用權。這一地區戰略力量的平衡已發生重大變化,北約北翼的擴張對俄西北部區域安全構成了嚴峻的挑戰。俄在該地區有許多重要軍事設施,包括洲際彈道導彈基地、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場、新地島上的核設施、北方艦隊的主要海軍基地北莫爾斯克以及北德文斯克的導彈核潛艇基地。

因此,對俄而言,兩大軍區的復建是針對緊張局勢的必要之舉。與之配套的舉措還有,俄將在2023~2026年把總兵力從目前的115萬擴充至150萬人,新組建一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一個空軍和防空集團軍、一個野戰軍、亞速海海軍軍區、五個師、26個旅。相應的2024年國防開支將從前一年的6.4萬億盧布增至10.8萬億盧布。如能順利完成上述支援規劃,俄軍憑借兩大軍區的分置,就能夠同時強化南北兩個方向的抗壓能力,并有機會更加充分地調動北極方面與白俄羅斯方面的潛力與威懾力??傊?,俄方上述的決策幾乎就是“明棋”。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猜你喜歡
軍區司令部艦隊
湖南省軍區幼兒園
無人艦隊拼團記
超級艦隊
Babyfirst/寶貝第一 R501A 海王盾艦隊
紅軍第一軍二師司令部印章
江蘇省軍區
關于西南軍區成立時間的考證
淺探西方近代司令部的形成
對建國以來我軍司令部建設的回顧與思考
紅四軍司令部布告①(1929年1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