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題驅動在小學數學說理課堂中的應用研究

2024-04-02 15:19馬紅巖
天津教育·上 2024年1期
關鍵詞:驅動教學活動數學

馬紅巖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說理課堂這一全新的授課模式成為了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形式之一。在說理課堂中,教師通過設置教學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探索,從而幫助學生在厘清知識本質的同時挖掘其內涵,讓學生的理解能力得到切實提高。問題作為連接學生與知識的橋梁,能夠引導學生的思維循序漸進,幫助他們在說理課堂中充分發揮求知欲與探索精神,逐步深入問題的本質??梢哉f,通過問題驅動,學生能夠在學習活動中提高思考與辨析的能力,讓核心素養得到切實性的發展與提升,最終實現更為深遠的發展?;诖?,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要深刻把握問題驅動在說理課堂中的意義與優勢,在問題的構建與創設中遵循科學合適的原則,嚴格圍繞著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并運用科學合理的路徑,促進教學效率與成果的雙重提高。

一、問題驅動在小學數學說理課堂中的實踐價值

(一)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邏輯思維能力是數學學習的必備能力,對學生學習的效率、成果、可持續性都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影響,然而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正處于發展時期,因此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存在著不小的難度。而以問題驅動所構建的小學數學說理課堂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突破難題,為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首先,基于問題驅動的說理課堂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中“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態,為學生提供了自主表達、自由發展的時間與空間,并且能夠增強師生、生生交流,從而開展多元化的互動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發展與學習過程不再孤立,他們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中、同學的溝通中以及自身的表達闡述中得到鍛煉,從而循序漸進地不斷提高,讓學生的數學思維在頭腦中生根發芽,直至枝繁葉茂。以小學數學中常見的應用題為例,當教師通過問題設計,引導學生將文本信息用語言表達出來時,學生捕捉信息、剖析數量關系、深化隱藏條件認知的能力便能夠得到提升,他們能夠更為精準深刻地把握題目信息的內在邏輯,從而促進邏輯思維能力的切實提高。

(二)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數學學科的抽象性為學生的學習活動造成了很大的阻礙與困難,甚至讓部分學生喪失了學習興趣。其實,這是因為小學階段是學生進行系統化數學學習的初級階段,而數學概念、定理、公式存在著較強的抽象性,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提出了較高挑戰。而問題驅動下的說理課堂則能夠促進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切實性發展。具體而言,學生數學能力的養成基本是按照形成表象、知識內化、形成思維的邏輯順序發展而成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以問題為驅動構建說理課堂,就給了學生一個通過“說”來挖掘知識點的機會與平臺,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給學生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不僅如此,這一授課模式的構建還能夠檢驗學生對抽象性概念的具體理解程度,讓學生通過回答將知識形象化、具體化,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查漏補缺,實現抽象思維能力的不斷發展。

(三)為學生未來的數學學習蓄力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因此,教師要深刻認識到學生才應當成為學習與發展的主體,如何基于核心素養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成果、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是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深入探究的重要內容。而問題驅動下的說理課堂則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順應當前的教育發展趨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引導學生通過自主研究數學問題思考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在交流與辯論中營造出活躍且積極的學習氛圍。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對數學學科的理解與認識才不會僅僅停留于表面形式,而能夠得到更為深化的理解與認識,將所學知識內化于心,在實際生活中進行靈活應用??梢哉f,小學數學教師基于問題驅動對數學“說理”課堂的設計與實踐,能夠為學生未來數學學習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問題驅動下小學數學說理課堂設計的具體原則

(一)以學生發展為基本原則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則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與統整中就需要遵循以學生發展為本原則,在提高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推動教學效率與成果的雙重性提高。以學生發展為本原則要求教師在問題設置上充分立足于學生當前的理解能力、思維發展水平以及學習情況,讓問題設計符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既避免難度過高造成厭學,又避免難度過低導致輕視的情況發生。除此之外,以學生發展為本原則還要求教師在問題設計以及課程安排上盡可能地挖掘學生的興趣點,調動起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實現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態度轉變,也讓數學課堂充滿趣味性。

(二)循序漸進原則

數學學習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無論是知識理解與落實,還是思維培養與發展,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在問題驅動下的小學數學說理課堂構建工作中,教師要避免想當然,在問題設計上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能力,遵循其學習與發展的規律,致力于設計出讓學生能夠“跳一跳,摘到桃”的教學任務。不僅如此,循序漸進原則還要求教師在問題設計、課程安排方面結合學生的情況以及自身的教學經驗,盡可能預知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難點與重點,并且基于這些難點重點對問題進行深化,通過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問題設計盡可能幫助學生降低學習難度。

(三)模式多元化原則

小學階段,學生的好奇心旺盛,接受新知識的能力較強,但也存在著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厭煩等問題。作為教師,我們要做的從來不是強行扭轉孩子的天性,而是利用他們的特性揚長避短。因此,在問題驅動下的說理課堂構建工作中,教師就不能只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問題設計也不能僅憑固定的形式,而需要遵循模式多元化原則。模式多元化原則要求教師在問題設置上推陳出新,不斷根據教學內容的具體特點設計出合適的問題,如在概念教學與導入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用生成性問題進行引導;在幫助學生構建起知識網絡時,教師就可以用關聯性問題幫助學生加強知識與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在提高學生應用能力時,教師可以多用漸進性問題幫助學生實現綜合能力的提高??傮w而言,形式多樣的問題設計形式能夠更好地順應教學需要,同時也能讓學生的學習活動更具趣味性、未知性,讓學生對教學活動有期待、有興趣。

三、問題驅動下小學數學說理課堂構建所應當遵循的實踐路徑探究

(一)立足概念本身設問,引導學生說理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對概念、理論的理解程度將直接決定后續的教學活動,因此在新課開始時“打基礎”的重要環節,教師不能僅憑借自身的備課內容與經驗進行問題設計,而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課堂反饋進行問題設計。這樣的問題設計具有靈活性與自然性,能夠讓師生在自然互動之中深化學生的思考與理解,也便于教師更為精準、高效地把握知識生成的整個過程,在參與說理的過程中逐步完成并深化自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從而搭建起系統化的數學知識框架,讓學生在深度學習過程中完善數學知識的構建工作。

以人教版小學數學“圖形的運動”這一課中“軸對稱”的教學活動為例。在生活與學習中,學生都見過許多軸對稱圖形,但是很少有學生能夠透過圖形的表面理解數學知識的本質。因此,如果教師直接開門見山地引出軸對稱的概念,不僅無法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有可能會給學生的學習活動造成一定的難度?;诖?,教師不妨先通過一個趣味化的數學問題引出本節課的內容:“同學們,每逢新年來臨大家的家中都會貼窗花嗎?你們仔細觀察過窗花嗎?窗花圖形有什么特點呢?”這一問題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進行理解與思考,并且能夠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與想法,對軸對稱概念進行初步的個性化認知。當學生結合自身生活經驗發表完自己的意見與想法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反饋情況進行更進一步的問題設計與教學指導,可以在教學活動中通過問題設計,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操作活動幫助學生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并且對軸對稱概念進行深入理解,從而幫助學生高效掌握所學知識。

(二)尋找切入要點設問,創設說理契機

當學生對新知識、新概念有了較為穩固的理解與認識后,教師在設計后續相關問題時就需要深入解讀各個課時的教學目標,理清單元整體的學習邏輯,并且深入把握圍繞整體脈絡的問題切入點,設計出恰當的問題,并使得問題指向數學知識的基礎構成、內含特點或者產生過程,幫助學生提高數學思想,優化學習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將關注點指向課堂教學的思維導向性方面,并且時刻關注教學效率與學生反饋。說理問題的切入點應當立足于新知識的難度,設計出統領性與層次性的問題,為學生創設出科學合理的說理契機。

以人教版小學數學“有余數的除法”的教學活動為例。在這一課的教學中,由于有無余數的除法都需要遵循基本的除法運算法則,所以對學生而言學習難度并沒有特別高,因此教師便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對驅動性問題的難度進行調整,并且找到最為適宜的問題切入點。在合適的教學契機向學生提出疑問:“余數的形成是與除數相關還是同被除數有關呢?”針對這一問題,學生可以通過計算、繪圖等方式進行探究,最終在討論說理中得到“余數總比除數小”這一概念規律。尋找切入要點進行設問,能夠讓學生在說理契機中激發挑戰欲,從而幫助學生把握數學知識的本質。

(三)立足知識內在聯系,搭建思維網絡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被賦予了新的任務與職責,教師不僅要關注于知識點的落實與吸收,更需要幫助學生養成數學思維、提高自學能力,為學生未來的數學學習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正因此,問題驅動下的數學說理課堂需要強調問題的關聯性,教師在問題設計中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著手,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讓學生通過問題思考與解答找到新知與舊知之間的內在聯系,幫助學生構建起知識網絡,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以人教版小學數學“多邊形的面積”的教學活動為例。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們依次學到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以及梯形的面積。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就可以先詳細講述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推導過程。然后再設置出相應問題:“同學們,通過觀察平行四邊形與三角形,你能否通過已有知識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呢?”通過觀察、繪圖、思考、計算,不少學生都意識到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組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從而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這時,教師便可以通過問題設計乘勝追擊,引導學生推導出梯形的面積公式。通過這一串的問題設計,學生所學到的不是這三個圖形的面積公式,而是一種推理、分析、思考、應用的數學思想。

(四)從實際生活出發,領悟說理奧妙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與我們的生活實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性。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基于實際生活設置數學問題,不僅能夠讓學生結合自身經驗更快更準地理解所學知識,又可以將知識靈活自如地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形成“生活—數學—生活”的思維閉環?;诖?,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就需要從實際生活出發,讓問題設計貼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又幫助學生提高實踐能力與應用能力。

以人教版小學數學“圓的認識”的教學活動為例。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提出疑問:“為什么車輪是圓形的?如果車輪是三角形或正方形的將會怎樣?”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很快便能給出答案:“圓形的車輪可以跑得更快,因為圓形能滾動,節省力氣,而且摩擦力也會更小,如果車輪是三角形或正方形的那么車軸與地面的距離會出現變化,車子就會上下顛簸,騎行的人費時費力還不穩定,而圓形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因為車軸和地面之間的距離始終等于車輪的半徑,車子能夠平穩運行?!蓖ㄟ^這一問題設計,學生不僅加深了對圓性質的認識,而且能夠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與學生的應用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問題驅動在小學數學說理課堂的構建工作中具有突出的意義與價值,作為小學數學的教育教學者,我們需要深刻認識到其內在的意義與價值,在教學設計中充分遵循以學生發展為本原則、循序漸進原則以及模式多元化原則,并且通過立足概念本身、尋找切入點、立足知識內在聯系以及從實際生活出發等路徑,讓小學數學教學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徐德明)

猜你喜歡
驅動教學活動數學
住培教學活動指南專題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驅動防滑仿真系統分析
小學數學實踐教學活動初探
屈宏斌:未來五年,雙輪驅動,砥礪前行
軌旁ATC系統門控柜接收/驅動板改造
如何構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數學教學活動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基于S3C6410的Wi-Fi驅動移植實現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設計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