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師介入戶外項目式建構游戲的時機與策略

2024-04-02 05:02莊春華
天津教育·上 2024年1期
關鍵詞:建構階段游戲

莊春華

戶外游戲不僅能夠促進幼兒的身體健康和運動能力的發展,還能在與同伴的互動中培養他們的社交技能和團隊精神。而項目式學習作為一種富有創意的教學方法,結合兩者,幼兒園的戶外項目式游戲無疑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富有挑戰和探索的學習環境。然而,如何確保這種教學模式真正發揮潛在價值呢?這就涉及教師在游戲中的介入時機和策略,過早或過度介入可能會妨礙幼兒的自主探索和創意發揮,而過晚或不足的介入則可能使游戲失去方向,導致學習目標偏離。因此,深入研究教師在幼兒園戶外項目式游戲中的介入時機和策略,對確保教學效果和幼兒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項目式建構游戲的背景和意義

(一)建構主義的理論概念

建構主義是一種關于知識如何被獲取和學習的學術理論,主張知識不是被動地從外部傳遞到學習者的,而是學習者主動地在與現實世界的互動中構建的,這一理論的核心觀念來源于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他認為兒童通過與環境的相互作用逐漸建立和調整他們的認知結構。根據建構主義,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通過與現實世界互動解決問題,嘗試新的策略,從而不斷地調整和重塑認知框架。因此,知識不是被“存儲”在大腦中的靜態實體,而是不斷發展和演變的,學習者不僅在學習中吸收新的信息,而且在與這些信息互動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理解。心理學家維果茨基進一步擴展了這一理念,強調社會互動在知識建構中的重要性,他提出的“最近發展區”概念表明,學習最有效的時候是在學生可以在指導或合作下完成,卻無法獨自完成任務時。

(二)戶外項目式建構游戲的重要性

幼兒園是幼兒最初接觸社會、與他人互動的場所,而戶外項目式建構游戲為他們提供了一個自由、開放且與真實世界緊密相連的學習環境,在這種環境中,幼兒不僅能夠感知大自然,還可以與同伴合作,共同解決問題,從而建立團隊意識和社交技能。與傳統的教室教學相比,戶外項目式建構游戲更加注重幼兒的主動參與和實踐,幼兒在游戲中自然地探索、發現、創造,從而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能力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都是非常寶貴的。戶外項目式建構游戲充分利用建構主義的教學理念,幼兒在與現實世界的互動中自己建構知識,形成對事物的認知,這種學習方式更加符合幼兒的認知發展特點,讓他們真正成為知識的主人。戶外項目式建構游戲還有助于鍛煉幼兒的身體協調能力、動手能力和觀察力,他們在游戲中跑、跳、搭建、觀察,全面鍛煉了身體和大腦。

二、教師介入的必要性

(一)拓展學習深度與廣度

幼兒在成長過程中盡管具有濃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但往往缺乏系統性的思考和全面的視角,教師的介入可以在關鍵時刻為幼兒提供深入探討某一主題或問題的引導,使幼兒不僅滿足于表面的知識,而是更深入地理解和應用。幼兒在獨立游戲時可能會受到自身經驗的局限,只關注到某一方面,而忽視了其他可能的方向,教師的適時介入可以拓展幼兒的思路,引導他們從多個角度去觀察和思考,從而拓寬學習廣度。教師的介入不僅是提供知識點,更重要的是為幼兒搭建一個支持性的學習環境,鼓勵他們自主探索、嘗試和失敗,培養他們的自信心,這種環境有助于幼兒深入挖掘潛能,追求卓越。教師還可以通過介入幫助幼兒建立與他人的良好交往關系,培養他們的合作與溝通能力,這不僅拓展了學習深度,而且拓寬了學習的社交維度。

(二)引導幼兒面對挑戰和解決問題

幼兒在戶外探索和玩耍時經常會遇到各種預料之外的挑戰,雖然幼兒天生好奇、勇于嘗試,但他們的思維方式尚處于發展初期,有時可能會因為缺乏經驗或策略而感到沮喪,這種情況下教師的角色尤為重要。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適當的指導,幫助他們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引導他們思考可能的解決方案,而不是直接為他們提供答案,更多的是幫助幼兒學會如何思考,如何利用已有資源和知識來應對新的挑戰。此外,教師的支持和鼓勵對幼兒建立問題解決的自信心也是至關重要的,當幼兒知道有一個可以依賴的成年人在身邊,他們會更有勇氣嘗試、冒險和面對失敗,這不僅是為了解決眼前的問題,更是為了培養他們未來獨立面對生活中各種挑戰的能力。

三、教師介入戶外項目式建構游戲的時機

(一)初始階段

初始階段是一個微妙且關鍵的時刻,此時的介入將為整個項目奠定基調,也會影響幼兒的參與度和學習效果。在項目式建構游戲開始時,幼兒通常處于探索和嘗試階段,對于游戲的目標和內容可能還不太清晰,教師此時的介入主要是為了明確項目方向、設定目標以及激發幼兒的興趣。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教師需要給出明確的指示或答案,而是應當通過提問、示范或者分享相關的背景知識,引導幼兒自己去發現和探索。同時,初始階段的介入還需要考慮到每個幼兒的特點和需求,有的幼兒可能需要更多的鼓勵才能積極參與,而有的幼兒則可能需要適度的挑戰來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教師要根據每個幼兒的反應進行調整,確保每個幼兒都能在項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傊?,教師在戶外項目式建構游戲初始階段的介入旨在為整個項目提供清晰的方向,確保每個幼兒都能得到適當的支持,這一階段的介入將直接影響項目流程和效果,因此需要教師仔細斟酌、靈活應變。

(二)進行階段

進行階段是幼兒深入探索、實踐和互動的時期,此時的學習過程富有動態性和不確定性,教師需要密切觀察每一個幼兒以及團隊的進展,不僅包括他們所達到的目標,還包括他們在合作、溝通和解決問題時展現出來的技巧。在這一階段,幼兒可能會遇到預料之外的困難或挑戰,教師的及時介入可以幫助他們調整策略或重新定位目標。但是,教師的介入不應過于頻繁或直接,以免剝奪幼兒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的機會。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給予反饋或分享類似經驗的方式引導幼兒自己找到解決之道,這種指導性的介入旨在幫助幼兒建立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不是簡單地依賴外部指導。進行階段也是幼兒情感和社交技能發展的關鍵時期,教師需要留意團隊之間的互動與合作,確保每個幼兒都能得到參與的機會,當出現沖突時,教師要適時地提供幫助,幫助幼兒建立和諧的合作關系。

(三)結束階段

結束階段是對整個學習過程進行總結、反思和展望的關鍵階段,此階段教師的介入不僅為了確保學習經驗的連貫性,還為了助力幼兒為未來的學習和挑戰做好準備。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進行項目回顧,包括對整個項目的經驗、遇到的挑戰、學到的知識進行總結,這樣的回顧不僅幫助幼兒鞏固學習成果,還能培養他們的自我反思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其次,教師應鼓勵幼兒分享他們的感受和經驗,每個幼兒都有獨特的學習旅程,通過分享,不僅可以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反饋,還可以從他人的經驗中獲得啟示。教師在此過程中可以為幼兒提供一個支持性的環境,鼓勵他們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最后,教師應指導幼兒進行未來的展望,思考如何將在項目中學到的知識應用于未來的生活中,教師還可以為幼兒提供一些拓展活動或推薦資源,幫助他們進一步深化學習。在結束階段,教師的介入旨在幫助幼兒對學習經驗進行整合、反思和展望,確保他們從中獲得的不僅是知識,更是持續學習和成長的動力。

四、介入戶外項目式建構游戲的有效策略

(一)觀察與傾聽

通過細致觀察,教師可以真實地捕捉到幼兒的學習狀態、興趣點以及他們在交往中的反應。通過傾聽,教師能夠深入了解幼兒的思考過程、問題和需求,從而提供更精準的支持引導。觀察應當是全方位的,不僅要關注幼兒的動作和表情,還要注意他們的語言、聲音以及與他人的互動方式,觀察的結果可以幫助教師判斷幼兒的學習進度,確定是否需要進行干預或調整教學策略。傾聽則要求教師放慢自己的節奏,真心地去理解幼兒的言語,不僅是為了收集信息,更是為了建立與幼兒之間的信任,當幼兒感到被重視和被理解時,他們會更愿意表達自己,更積極地參與學習。例如,某次戶外活動中,教師觀察到小明總是喜歡獨自玩沙子,而不與其他幼兒互動,通過傾聽,教師得知小明非常喜歡構建各種沙堡和模型,但是他擔心其他幼兒會破壞他的作品。知道了這一點,教師就鼓勵小明與其他幼兒分享創意,并引導其他幼兒尊重并欣賞小明的作品,不僅解決了小明的困擾,而且促進了幼兒之間的正向互動與合作。通過觀察與傾聽,教師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每個幼兒的獨特性和潛能,從而提供更貼切的教學支持。

(二)提問和引導

恰當的提問可以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引導他們去發現和解決問題,而精準的引導則能夠助力幼兒建立知識體系,形成完整的學習經驗。首先,提問策略應遵循開放性原則,避免簡單的是非題或封閉式問題,而應采用開放式的提問方式,如“你為什么這樣想?”“你還能想到其他方法嗎?”鼓勵幼兒深入思考,分享他們的觀點。其次,引導策略要注重幼兒的主體性,教師的角色不是直接提供答案,而是提供線索或資源,幫助幼兒去發現和探索。同時,引導應當兼顧整體和個體,考慮到團隊合作的需要,關心每個幼兒的獨特需求。例如,在某次戶外探索活動中,幼兒發現了一個蝴蝶的繭。小紅好奇地問:“這是什么?”教師并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你覺得這是什么呢?”小紅猜測:“是蝴蝶的繭?”教師繼續引導:“你有什么辦法可以確認你的猜測呢?”經過一番探討,幼兒決定每天觀察這個繭,記錄它的變化。幾天后,他們欣喜地看到從繭中羽化出來的蝴蝶,并開始進一步探索蝴蝶的生活習性。

(三)提供資源和工具

通過恰當的資源和工具,幼兒可以更好地實踐自己的創意、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得到更豐富的學習體驗。資源和工具的選擇應當基于幼兒興趣和項目主題,教師要了解幼兒的需求,確保所提供的資源和工具與他們的實際活動緊密相連。同時,資源和工具不僅要安全、適齡,還要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和多功能性,鼓勵幼兒進行多種方式的探索。教師還要引導幼兒使用這些資源和工具,在開始使用之前,教師可以進行簡單的演示,介紹其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同時鼓勵幼兒進行嘗試。以“水的奧秘”戶外項目為例,教師為幼兒提供各種容器、漏斗、濾網和小船等工具,活動開始時,教師簡單地展示如何使用這些工具進行測量、過濾和實驗。接著,幼兒便興致勃勃地開始了他們的探索,嘗試用不同的容器裝水,觀察水流的速度和方向,利用濾網和漏斗進行簡單的過濾實驗,甚至使用小船進行了浮沉現象的觀察。通過為幼兒提供豐富的資源和工具,教師成功地創造了一個真實、充滿挑戰的學習環境,幼兒在玩耍中自然而然地學到了關于水的各種知識。

(四)群體合作

合作不僅有助于幼兒共同完成任務、獲得滿足感,還能培養他們的社交技能和團隊精神。首先,教師要明確合作目標,并為幼兒設置具體、可實現的任務,這樣的任務應當既具有挑戰性,又能鼓勵幼兒發揮各自的特長和優勢。其次,教師應鼓勵幼兒交流與分享,聽取每個人的意見,然后共同決策,不僅能夠提高任務的成功率,還能培養幼兒的溝通能力與協作能力。以“搭建小屋”的戶外項目為例,教師將幼兒分成小組,每組需要使用木塊、繩子和布料等材料來搭建一個小屋,教師引導其先討論設計方案,確定各自的分工,然后開始實際操作。在搭建過程中,每個小組都遇到了不同的困難,如木塊不穩、布料不夠等,但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學會了互相協助、共同解決問題,最終成功完成了小屋的搭建。在合作過程中,幼兒不僅學會了共同完成任務,還培養了解決問題和協調關系的能力,體驗到了合作的樂趣,這也證明了教師在群體合作中的關鍵引導價值。

五、結語

幼兒園時期的戶外項目式游戲是幼兒成長道路上寶貴的經歷,結合戶外活動的生動性與項目式學習的深度,為幼兒提供了一個既有趣又有意義的學習環境。同時,教師的適時介入和恰當策略是確保這種教學方法發揮最大作用的關鍵,只有在深入理解幼兒的需求、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性、準確把握介入時機和方式,才能真正激發幼兒潛能,幫助他們打下堅實的學前基礎,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做好鋪墊。

注:本文系南安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課題“戶外項目式建構游戲推進策略的實踐研究”(立項編號:NG1453-102)研究成果。

(宋行軍)

猜你喜歡
建構階段游戲
關于基礎教育階段實驗教學的幾點看法
消解、建構以及新的可能——阿來文學創作論
殘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構和救贖
在學前教育階段,提前搶跑,只能跑得快一時,卻跑不快一生。
建構游戲玩不夠
數獨游戲
瘋狂的游戲
爆笑游戲
緊抓十進制 建構數的認知體系——以《億以內數的認識》例談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