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規劃”與“教師個人規劃”如何同頻共振

2024-04-02 12:04張淑艷
教育家 2024年2期
關鍵詞:手冊問卷規劃

張淑艷

學校發展是教師成長的有力保障,教師成長更能夠促進學校的發展。本文針對當前“學校規劃”與“教師個人規劃”存在隔閡的現象,以上海市建平實驗張江中學新一輪規劃編制過程中的有益嘗試為基礎,提出以“教師個人規劃”為抓手,引導教師認識自己、支配自己、發展自己,將朦朧的理想顯性化、清晰化,并主動融入學校發展和教育改革,實現“學校規劃”與“教師個人規劃”雙向對接與互動,達到同頻共振的效果。

促進“學校規劃”與“教師個人規劃”對接的嘗試

上海市建平實驗張江中學創建于2018年9月。要辦好一所新學校,必須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筆者認為,首先要引導教職員工明確“我們現在在哪里”“我們準備走向哪里”,從而形成共識,凝心聚力。編制好“學校第一個發展規劃”是一個很好的抓手,同時要設法打破“教師個人規劃”與“學校規劃”之間的隔閡。學校主要抓住了如下四點——

通過“問卷”做好鋪墊。與一般規劃調查問卷不同,學校以“教師專業成長意向”為題設計了教師問卷,內容包括目前情況、專業發展預期、對學校規劃的意見和建議三個部分。在第二部分中,設計了“你對學歷、職稱、榮譽等為標志的需求”“最近這一年最想做的事”“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你期望學校提供什么幫助”等問題。這樣的教師問卷為學校進一步推出“教師個人規劃”做好了鋪墊。

提供“拐杖”進行引導。為使“教師個人規劃”與“學校規劃”實現對接,我們設計了《上海市建平實驗張江中學教師個人發展手冊》(以下簡稱“手冊”),其中包括個人發展規劃、年度執行文檔、執行總結評估三個部分。其中,個人發展規劃又包括基本情況、自我分析、發展目標、對話記錄四個板塊。

“自我分析”板塊,要求教師“圍繞教育發展需求,針對自身工作中表現出來的優點、不足和職業發展追求,提出個人專業發展的設想與思考,做500字左右的自我分析”,這是為引導教師思考和回應“我在哪里”。

“發展目標”板塊,包括三個方面:“陳述型目標”,要求教師用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未來,我想成為怎樣的教師”,其目的是讓教師通過對自己未來職業規劃的描述,找到定位;“標志型目標”,以學歷、職稱、榮譽等為“標簽”進行設定,旨在引導教師關注這些“標簽”背后具體的標準和要求,引導教師對個人專業成長做出合理規劃;“定量型目標”,要求具體化為可操作可考核的“量化指標”,要確立好這一目標,不僅要與“陳述型目標”“標志型目標”做好對標,還要考慮自己目前的狀況和實現目標的可能性。學校通過對教師這些具體明確的訴求進行分析,就可以有針對性地設計和組織相應活動,為教師搭建好專業成長的平臺。

“自我分析”的三類目標,能夠讓教師們將朦朧混沌的理想顯性化,形成適合教師自身有序成長的計劃,并與手冊中的年度執行文檔和執行總結評估,形成“鏈條”,成為促進教師成長的動力源。同時,手冊中的內容可以通過數據化處理,納入“學校規劃”。

試點“實驗”優化推進。為進一步驗證這些設想的可行性,與“學校規劃”工作同步,我們深度分析了從教師問卷中獲得的信息;同時,安排了不同學科、不同年齡階段的若干教師嘗試填寫手冊中的“個人發展規劃”部分,預見教師做“個人發展規劃”時可能出現的問題,從而使手冊更加完善。

從教師問卷中,學??吹浇處焸儗€人未來發展的具體規劃,也看到管理工作中的疏漏與不足,并大致了解了該從哪些方面下功夫。這些內容讓教師們感受到學校對其的重視,體現在“對學校規劃的意見和建議”中,就顯得更為認真、細致——盡管這些“建議”未必都可行,但初步收到了“有效互動”的效果。

在“試填寫”的環節中,學??吹浇處熣J真進行“自我分析”,并根據自己的認識設定目標,是基本符合預先設想的。當然,學校也注意到由于對“三類指標”理解不足而帶來的問題,并在“試填”的基礎上,將手冊進一步優化。

通過“對話”實現對接。從“試填”中,學校也發現,會出現各種原因造成的“好高騖遠”“避短”“放不下身段”等問題。為了讓“學校規劃”與“教師個人規劃”深度對接,實現同頻共振,更好地關注每一位教師的個體發展需求,給予其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在教師個人發展規劃中,學校引入了“對話”機制。

學校安排主管部門和學校領導兩個層面與教師個人進行“對話”,在分管領導溝通交流的基礎上,校長再與教師就其個人發展規劃進行一對一交流互動,并且要求教師本人在“對話”后作出必要的“回應”。希望通過“對話”,給教師提供必要的指導,提高“規劃”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在此基礎上,再加上學校各部門的跟進,達到“個人有思考,主管有指導,領導有引領”的效果。這樣,就把“教師個人規劃”很自然地融入學校的整體發展。

優化“學校規劃”與“教師個人規劃”對接的思考

筆者對于如何實現同頻共振,有以下幾點認識——

首先,充分認識“教師個人規劃”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隨著“以人為本”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和新一代年輕教師的崛起,教師們開始構思和尋找適合個體需求的“職業發展規劃”。我們常說,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其實,每一位教師也都是獨特的。因此,堅持“底線+自選”的方向,允許教師差異發展,尊重他們對自己職業生涯的設計,理應成為學校落實“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方面。

其次,做好動員和指導,拓展教師的視野。

學校引導教師“認識自己、支配自己、發展自己”,將個人理想融入教育事業,可以從“三個清楚”著手——

看清楚: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讓教師們了解時代的要求、教育的趨勢、學校發展的定位,這是基礎和前提。

摸清楚:引導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了解成績卓著的前輩教師的成長經歷,做到“學有榜樣”。同時,普及有關“職業生涯發展”的理論,特別是“教師專業成長”的相關研究成果,做到“思有依托”。

想清楚:在看清楚、摸清楚的基礎上,教師從“我在哪里”“我想要什么”“怎樣才能得到”“我的路怎么走”四個方面發問,找尋符合自己內心的答案。

再次,做好深度協商,是實現同頻共振的保障。

“個人發展規劃”中第四個板塊“對話記錄”的設計,主要是出于兩方面的考慮。

一方面,教師在設定自身目標時,可能會出現“過高”“過低”或者“個性需求與實現條件”之間的不匹配等情況,需進行必要的指導和調整?!皩υ捰涗洝睆娬{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互動、對話,讓教師感受到被尊重。另一方面,“對話記錄”有助于克服教師評價中的“抽象統一”“過度標準化”等弊端,倡導以“點滴進步看得見”為導向,形成“規劃—執行—評估”一條龍。在設計上,學校將“個人規劃”“年度執行文檔”“執行總結評估”形成鏈接,建立教師成長的激勵機制。

最后,建章立制,保障“教師個人規劃”的落實。

筆者在實踐探索中認識到,要真正實現“學校規劃”與“教師個人規劃”的同頻共振,必須有制度的保障。當然,“建章立制”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提煉、完善,這也是我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歡
手冊問卷規劃
規劃引領把握未來
快遞業十三五規劃發布
問卷網
多管齊下落實規劃
美食修煉手冊
迎接“十三五”規劃
問卷大調查
問卷你做主
中學生英語·閱讀與寫作(2008年4期)2008-12-22
兔兔自殺手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