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紹一批李晉章舊藏古璽印

2024-04-04 07:41蔡振華
出土文獻 2024年1期
關鍵詞:復姓

蔡振華

摘 要: 天津李晉章舊藏古璽印曾在《河北第一博物院半月刊》連載發表,但長期未得到學界關注。這批古璽印中出現了“惕”“GF8CF”等新見古文字字形,“?儍”“粱孫”等新見古代姓氏,以及“蒼肩”“莫何”等新見古人名,在學術研究和藝術欣賞方面均有重要價值。本文將這批材料重新分類、編號、考釋,再次公布出來。

關鍵詞: 李晉章 古璽印 復姓

《河北第一博物院半月刊》(1933年第49期改名《河北第一博物院畫報》,1935年第80期改名《河北博物院畫刊》,下文簡稱“《畫刊》”)連載有一批題署“天津李雄河(筆者注: 即李晉章)先生藏”的古代璽印,都計112方,

統計數字截至1937年第140期。一說該刊共出版141期,第141期筆者尚未查到。網絡資源來自“全國報刊索引”。數量可觀,為《古璽匯編》《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古璽印選》《天津博物館藏璽印》等著錄書所未收,有關學者的研究論著中亦未曾涉及。這批古璽印中不乏精品,出現了不少新見的古文字字形,為研究古人姓名提供了新資料。鑒于其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和藝術觀賞性,筆者認為有必要將這批材料重新整理公布出來,以引起學界注意。

一、 李晉章其人

李晉章(1895—1945),原名麟璽,以字行,又單名矯,禪號雄河居士,是李文熙之子,李叔同之侄。在南開中學讀書時參加南開新劇團活動,和周恩來等一同演出過話劇。在一出名為《恩怨緣》的劇中,李晉章扮演“測字人”,周恩來扮演一位“燒香婦”。崔國良主編: 《南開話劇史料叢編·編演紀事卷》,天津: 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393—394頁。李晉章一生在天津銀行界服務,先在匯豐銀行,后在農工銀行(李石曾介紹)。退食之暇,在故居“意園”和“洋書房”內書畫刻石,飼鴿養花。李晉章師從天津名家王雪民(即王釗,王襄之弟)學習篆刻,據說頗得真傳,其作品曾發表在《語美畫刊》第21—22期,很有秦漢意蘊。李晉章生平參見《弘一大師全集(修訂版)》編輯委員會編: 《弘一大師全集·附錄卷》,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97—198頁。本文在引用時有所修改、訂正。弘一法師曾致信李晉章,囑其“為余刻印二三方”,并在收到印石后覆信評價說“篆刻甚佳”?!逗胍淮髱熑ㄐ抻啺妫肪庉嬑瘑T會編: 《弘一大師全集·雜著卷書信卷》,第222—223頁。李晉章不但治印,還收藏古璽印,唐石父曾言:“李晉章收藏古璽印極多,曾逐期發表于《河北第一博物院半月刊》?!碧剖福?《唐石父文集》,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229頁。這批古璽印從文字寫法和印面風格來看應該都是真品,表明李晉章在古璽印鑒藏方面有著不凡的造詣。

二、 李晉章藏古璽印概況

李晉章舊藏古璽印還見于章用秀《扇面書畫答問》書中一把“李晉章拓古璽漢印扇”,扇面集拓的14方古璽印中至少有12方重見于《畫刊》,由于書中該扇影像印制不佳,另2方印文難以辨識,或許在《畫刊》所刊布之外。章用秀: 《扇面書畫答問》,天津: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15年,第66頁?!懂嬁?934年第65期《本院重要紀事》記錄“收李雄河先生贈銅印拓本一百廿五紙,硯拓二分”,則李晉章所藏古璽印原本應有125方,可惜的是,《畫刊》在1937年因日寇犯津而???,尚有13方未來得及刊布出來。

《畫刊》公布的112方李晉章舊藏古璽印,依其風格特征可分為先秦古璽、秦印、漢印三大類別,下文將每個類別以官印、私印、成語印、單字印為順序依次編號排列,2方肖形印因其難以斷代,附于最后。

這批材料包含先秦古璽26方,編號001—026,多為三晉風格。其中官璽2方,為001“余子”、002“司工”;私璽12方,編號003—014,其中006“GF8C2惕”、014“GF8C3GF8C4”為燕系,其余皆屬三晉;成語璽9方,編號015—023,017號“正行亡厶(私)”在《畫刊》和“李晉章拓古璽漢印扇”中皆誤倒置;單字璽2方,編號024、025;另有026號文字不識,置于古璽部分之末。

秦印23方,編號027—049,其中私印19方、成語印2方、單字印2方。

漢印61方,編號050—110,包含私印56方、成語印4方。110號未釋出,暫附于此。

《畫刊》在公布這批璽印時,有時會注明“本院陳列品(拓本)”“原拓本本院陳列品”,結合上文所引《本院重要紀事》中的說明,可見李晉章并未將這批古璽印實物捐贈給河北第一博物院(今天津博物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天津博物館屢經拆分重組,李晉章捐贈的“銅印拓本”或已不存。從這批古璽印全都不曾重新著錄來看,其實物很可能并沒有流散出去,或許仍在李氏后人之手,期待能夠盡早得到公布。

三、 李晉章藏古璽印考釋

下面擇要談談我們對這批古璽印的釋讀意見,以揭示其重要價值,拋磚引玉,求教于方家。

006“GF8C2惕”。燕璽中“?殨6”字寫作(《璽匯》0010)、(《璽匯》0159)等形,從心、從易,即“惕”字,為燕系文字中首見。

009“GF8C5GF8C6”?!癎F8C6”,字形上部作“蟲”形,吳振武先生提示筆者,所謂“蟲”形有可能是某個字的殘存筆畫。匿名審稿專家指出字形上部當為“大”字之殘?!癎F8C6”作為人名,常見于三晉璽印,如(《璽匯》2424)、(《璽匯》2890)、(《璽匯》2936)等?!癎F8C5”姓又見于《璽匯》2183“GF8C5GF8C7”等。

010“陽成GF8CF”?!癎F8CF”字不識,從匚、從“視”之初文、從力。與之構形相近的是“GF8C8”和“GF8C9”,分別作(《璽匯》2940)、(《璽匯》3834)及(《璽匯》3168)、(《璽匯》5632)?!癎F8CF”或許是沒拓出“女”旁的“GF8C8”字。但“GF8CF”字所從“人”形上部的構件體態狹長,與“GF8C8”字所從的“日”形稍有不同,而更接近“目”旁,“GF8CF”可能本來就是從“GF8CA(視)”作的。

011“?儍旦”。字從并、從戈,疑即“?儍”字。楚文字中的“?儍”寫作(包山167)、(清華壹《皇門》簡6),與“GF8CB”字的差別僅在于前者“戈”旁從字形中斷裂獨立出來,這種變化可與“戠”字作(清華叁《說命下》簡7),又作(《璽匯》2147)類比。至于“?儍”對應后世什么姓氏,則存在多種可能。其一,《珍秦齋藏印·秦印篇》256號有“韱虒”,韱以“?儍”為聲符,那么“?儍”姓也許就是秦印的“韱”姓。其二,趙平安先生將棗莊徐樓村墓葬出土的宋公GF8CC鼎(《銘續》0209)中的“GF8CD”字釋為“瀸”,讀為“濫城”“濫國”之“濫”。趙平安: 《宋公GF8CC作GF8CD叔子鼎與濫國》,《中華文史論叢》2013年第3期,收入氏著《新出簡帛與古文字古文獻研究續集》,北京: 商務印書館,2018年,第335—339頁?!癎F8CD”從“?儍”聲,“?儍”或亦可讀“濫”,以地或以國為氏。其三,《說文》“?儍”字“讀若咸”;清華簡《皇門》簡6“?儍祀天神”,今本作“咸祀天神”;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上海: 中西書局,2010年,第168頁?!冻印泛?有“巫?儍”,即古書中的“巫咸”。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 《清華簡〈皇門〉研讀札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1年1月5日?!??儍”或許是后世“咸”姓,《古今姓氏書辯證》云出自巫咸之后,以字為氏。鄧名世撰,王力平點校: 《古今姓氏書辯證》,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98頁。具體應該采納哪種讀法,還有待于更多新材料的證實。

014“GF8C3GF8C4”?!癎F8C3”又作(GF8C3金壺,《集成》9617)、(陳璋?榿#,《集成》9975)、(《璽匯》3196)、(《璽匯》3197)。張振謙先生釋為“?棇g”字異體,認為燕璽中的GF8C3氏即為傳世文獻中的申氏。張振謙: 《釋GF8C3》,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 《戰國文字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上海: 中西書局,2017年,第61—66頁。字左側偏旁筆畫不清,右側偏旁蒙紀帥先生提示為“復”,燕璽中“腹”字作(《璽匯》1505)、(《璽匯》3174),可資比較。不過,此璽文字風格與典型的燕璽尚有一定差別,其性質仍待討論。

036“趙?樁?”?!??樁?”,原篆作,《畫刊》釋“郜”,樂游(劉釗)先生向筆者指出應是“?樁?”字,為秦漢常見人名。

043“淳于蒼肩”。典籍記載中有晉成公黑臀、魯成公黑肱、周桓公黑肩,古文字資料中有叔黑頤、燕青首、鄭青肩、田青臂,所謂“黑”和“青”大概都是指小兒時的胎記。劉釗: 《古文字中的人名資料》,《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9年第1期?!吧n肩”應該也屬于這一類,蒼、青顏色接近,《說文》艸部:“蒼,艸色也?!倍斡癫米ⅲ骸耙隇榉睬嗪谏Q?!薄墩f文》馬部:“騅,馬蒼黑雜毛?!倍斡癫米ⅲ骸吧n者,青之近黑者也?!薄抖Y記·月令》“駕蒼龍”,孔穎達疏:“蒼,亦青也?!?/p>

045“慮丘悁”。印文首字筆畫不清,從字形輪廓來看應是“慮”,次字應為“丘”。漢印中常見“閭丘”氏,《虛漢》3745號又有“盧丘禹印”?!氨R”“慮”“閭”三字古代常通用,秦漢印中“閭支”或寫作“盧支”,說見孟蓬生《越王差徐戈銘文補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8年11月5日)文下施謝捷先生跟帖?!氨R(盧)”“慮(慮)”皆從“GF8CE”聲,睡虎地秦簡《為吏之道》簡21即以“慮”為“閭”,“盧丘”“慮丘”均應該是“閭丘”的異寫,姓氏書中或作“閭邱”。竇學田: 《中華古今姓氏大辭典》,北京: 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79頁。

061“趙果得”?!懂嬁吩尅摆w里俊”,吳良寶先生向筆者指出所謂“里俊”應為“果得”。

073“張承”?!俺小弊肿?,寫法可與(《虛漢》3747)、(《虛漢》3200)、(《印典》2452頁)對照。

076“郝莫何印”?!澳巍笔切乱姖h人名,“莫”為否定性不定代詞,表示“沒有人”,漢印中常見“莫當”“莫如”,趙平安、李婧、石小力編纂: 《秦漢印章封泥文字編》,上海: 中西書局,2020年,第87頁。意為“無人可當”“無人可比”?!澳巍碑敿础盁o人可奈何”,也是出眾之意。

095“郭稱”?!胺Q”原篆作,字形右下部殘泐,《畫刊》闕釋。漢印中“稱”字作(《印典》676頁)、(《印典》1481頁),則該字應為“稱”。

097“徐蓋邑”?!吧w”字作,中間“大”形下部筆畫向下拉長,將“皿”旁包含在內,字形結構更加緊湊,可供篆刻家摹習借鑒。

099“庉咸”。首字原作,匿名審稿專家指出當為“庉”的訛變之形。此字還見《印典》1995頁“王庉”,作?!墩f文》廣部:“庉,樓墻也。從廣,屯聲?!薄皫荨痹诖擞米餍帐?,尚屬首見。但姓氏書中無“庉”氏,“庉”或為“屯”之借字?!讹L俗通義·姓氏》:“屯氏,漢有常山太守屯莫如?!薄队〉洹?9頁有“屯喜”。

100“菅(管)GF8D1(釜)仲”。匿名審稿專家指出第二字應釋“GF8D1(釜)”,從金,父聲,作左右結構?!队〉洹?76頁有“張釜仲”(字形作),名字與此相同。

102“粱孫右車”?!坝臆嚒笔浅R娙嗣?,該印以“粱孫”為氏,不見于傳世姓氏書,是新見復姓。趙平安、吳良寶、石繼承三位先生曾對漢印中所見復姓的數量做過統計,趙平安: 《漢印復姓的考辨與統計》,《文史》1999年第3輯,收入氏著《秦西漢印章研究》,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33—144頁;吳良寶: 《〈漢印復姓的考辨與統計〉補正》,《文史》2002年第1輯;石繼承: 《〈漢印復姓的考辨與統計〉三補》,《文史》2015年第4輯。石先生《〈漢印復姓的考辨與統計〉三補》文中得出數字“應在三百以上”,“粱孫”及下文的“京成”可對此作進一步的補充。

104“京成讙”?!白挕笔浅R娙嗣?,該印以“京成”為氏?!熬┏伞睉獮椤熬┏恰钡漠悓?,《列子·湯問》中有“京城氏”,見于故事愚公移山。楊伯峻撰: 《列子集釋》,北京: 中華書局,2013年,第167—168頁?!蹲髠鳌冯[公元年:“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于武公,公弗許?!埦?,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薄豆沤裥帐蠒q證》認為京城氏是京城大叔之后。鄧名世撰,王力平點校: 《古今姓氏書辯證》,第232頁?!蹲髠鳌非f公十六年:“鄭伯治與于雍糾之亂者,九月,殺公子閼,刖強鉏。公父定叔出奔衛。三年而復之,曰:‘不可使共叔無后于鄭。使以十月入,曰:‘良月也,就盈數焉?!毙帐蠒型丫┏羌肮?、共叔、京、段、大叔諸氏的起源追溯到共叔段,共、共叔、京、段氏參林寶撰,岑仲勉校記: 《元和姓纂》,北京: 中華書局,1994年,第60—61、65、623、1283頁;大叔氏參吳振武: 《古璽姓氏考(復姓十五篇)》,《出土文獻研究》第3輯,北京: 中華書局,1998年,第74—88頁;又見《西泠藝叢》2020年第9期。則其子孫不可謂不繁昌。當然,其中應該不乏因“名人效應”而附會的情況,“京城”以地為氏應該不會錯。

綜上所述,李晉章舊藏古璽印中出現了“惕”“GF8CF”等新見古文字字形,“蒼肩”“莫何”等新見古人名,以及“?儍”“庉”“粱孫”等新見古人姓氏,“京成”氏雖然見于傳世文獻,卻是首次出現在漢印中;在篆刻藝術上,其章法布局、字形結構也頗有可采之處,是臨摹學習的佳品??梢娺@批材料在學術和藝術方面均有重要價值,十分珍貴。

引書簡稱表

包山——《包山楚簡》 集成——《殷周金文集成》

銘續——《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續編》

清華——《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 璽匯——《古璽匯編》

虛漢——《虛無有齋摹輯漢印》

四、 肖形印

附記:小文是在馮勝君老師的關懷和指導下完成的,寫作過程中得到吳振武、吳良寶、樂游(劉釗)以及李琦、紀帥、何義軍諸位先生的幫助,獲益良多,匿名審稿專家指正了文中不少錯誤,在此一并致謝!

(責任編輯: 姜慧)

猜你喜歡
復姓
古裝角色起名為何偏愛復姓
神回復
理鬯和生卒年及家世生平考
怎樣拼寫人名
散 步
散步
為什么復姓會讓人覺得高端
姓氏知多少
消失的姓氏
每個人都有個復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