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托志愿精神 推動班級建設

2024-04-05 22:37
吉林教育(綜合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志愿志愿者培育

吳 晨

(常州市花園小學,江蘇 常州 213000)

青少年志愿精神的具體內涵表達上,主要是圍繞“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并展開一系列育人工作,同時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志愿精神的最佳體現就是互幫互助,這更是一個自然人在社會生存樹立正確榮辱觀的內在要求??傮w而言,目前我國關于青少年志愿精神培育方面的研究較少,重點往往傾向于高校大學生層面。鑒于此,圍繞青少年志愿精神展開探索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一、青少年志愿精神培育的意義

(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強國戰略的需求

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戰略建設和發展,本質上就是實現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養,并同步做好公民的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以及個人品德的教育工作。青少年作為祖國發展的未來與希望,其所呈現的精神面貌、道德水準,直接代表著整個民族的文明素養水平。那么,重點做好青少年志愿精神培育工作,就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強國戰略的基本需求[1]。一方面,青少年可以通過志愿服務活動的方式,參與到更多的和諧社會建設活動中,以個人的視角,從活動中了解社會并成為社會建設的一員,促進社會建設和社會發展,讓志愿精神發揮出社會道德價值體系建設的維系價值。另一方面,做好青少年的志愿精神培育工作,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讓青少年成長為實現中國夢的中流砥柱的需要。

(二)是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的精神力量

志愿精神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繼承和發揚的重要體現,同時也是現代社會風貌建設的現實反饋。青少年作為國家的希望,積極參與到志愿服務活動中,不僅可以樹立起正確的三觀,對于青少年自身的道德品質培育、人生態度保持及健康生活情趣養成,均具有十分顯著的促進意義[2]。青少年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還可以從中學習到更多課本以外的知識和總結更多的生活經驗,增強其動手實踐能力,對于青少年的團隊協作意識培育也可發揮重要作用。此外,青少年主動融入志愿活動之中,對其個人能力提升、個體價值實現,也能夠起到積極作用,可以使青少年將自身的優勢與價值發揮出來,在此過程中實現全面發展,最終成長為社會的棟梁之材。

二、依托志愿精神,推動班級建設

(一)優化教學內容及形式,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志愿精神

學校教育中,教材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教學資源。此時,教師在深度培育小學生的志愿精神時,就可以借助于深度挖掘課本資源的方式,不斷優化教材內容及教學形式,隨后在正式課堂教學中,圍繞滲透志愿者精神的方式來完成教學工作[3]。對于小學生來講,在課堂學習過程中,不斷接受并浸潤于志愿者精神氛圍中,一方面可以快速在課本示范下和教師指導下理解志愿者精神內涵,另一方面則可以結合教材指引和教師點撥,去有規劃地展開班級志愿活動,借以增強小學生的班級志愿者服務意識,促進其志愿者服務精神得到鍛煉。

例如:教師在教學“How much”這一知識點時,就可以充分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小學生放映有關義賣活動的相關視頻,讓小學生在觀看視頻動畫之后,能夠更加深刻地了解志愿者服務的形式、活動流程、活動內容等知識。當學生觀看完動畫視頻之后,能夠在更為深刻地悉知英語知識點的同時,還能夠就此快速理解義賣所攜帶的志愿者精神及該類志愿活動開展的意義,從而在課本之中感受到榜樣的力量。后續教學延伸中,如在六一國際兒童節當天,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在校園內以“跳蚤市場”的形式,舉辦志愿者義賣活動,將傳統的“跳蚤市場”做志愿升級,轉變為“跳蚤義賣”活動模式?;顒咏Y束之后,志愿者會將所有義賣收入及物資捐助給校園內的特困學生。

(二)豐富班級文化內涵,在班級文化創建中激發志愿精神

著重培育小學生的志愿服務精神,教師可以通過創建更加豐富的班級文化內涵展開,借助班級文化的創建,將小學生的志愿精神激發出來,進一步助推班級建設工作完成[4]。例如,教師可以在班級范圍內,設置植物角、科普角或是圖書角,不同角落的管理,均由班級內成員成立“志愿小分隊”承擔,并以分期建設和管理的方式,來完成相應的管理工作。在劃分志愿小組時,可以由4名小學生組成一個小組,成立“雛鷹志愿者小分隊”,每個小分隊的管理周期為兩周,不同的小分隊在征求成員意見之后,自由選擇某一個角落的管理工作和對應的管理周期。作為小分隊成員的志愿者,可以充分結合個人的特長,去圍繞不同的角落,設計不同的管理方案:在班級內創建并管理圖書角時,志愿者可以設計借閱卡,并詳細登記借閱情況。在班級內創建并管理職務角時,志愿者可以研究種植哪一類植物,并結合教室布置風格,做好教室的裝點工作。

在班級內創建并管理科普角時,志愿者可以在此角落內寫字或是畫畫,增加并宣傳一些科普知識。

在上述不同類型的班級內部建設活動中,小學生通過參與志愿者活動的形式,可以將自身的特長充分發揮出來,不僅增強其自信心,還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志愿服務的快樂。在小學生組織志愿者服務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一個月作為時間節點,利用班會的契機,組織“志愿者服務分享會”“優秀雛鷹志愿者小分隊”等評比活動,對獲得榮譽的志愿者或小分隊,需要在班級板報專欄的“我是小小志愿者”板塊中進行表揚。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將小學生參與班級志愿的活動精神激發出來,同時,對于小學生的志愿者服務意識以及服務水平提升也起到了顯著的促進作用。

(三)組織多樣實踐活動,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強化志愿精神

在培育小學生志愿精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積極組織出更具實踐性的活動形式和內容,以此讓小學生更多地從社會實踐過程中,強化自己的志愿者精神和服務意識[5]。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小學生相繼參與社會志愿活動后,通過自身不懈的努力和付出,更能夠從中體會到志愿精神的內涵與所反映的人生意義,并在親身踐行志愿精神期間,進一步提升了個人社會實踐能力,實現全面成長。

小學生志愿服務活動的舉辦,其活動載體可以是班級活動、少先隊活動、校園社團活動或是其他社會實踐活動。為了選配更適宜學生的志愿者活動,教師可以在班級內設置“一對一”形式的學習幫助小組志愿者征集活動,部分學習能力突出的學生成為志愿者之后,可以在課后或是其他課余時間,為學習能力偏弱的小學生提供學習指導,幫助其答疑解惑,并將此活動定義為學習志愿活動。在學習幫助志愿小組組建時,教師需要與報名的志愿者做好共同的討論和溝通工作,并結合志愿者活動的需求,一起制定出更為完善且詳細的志愿考核細則,以此去鼓舞更多小學生志愿者積極參與到幫助活動中。此外,在每年的重陽慰問活動或是學雷鋒活動中,教師可以帶領班級志愿者與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建立“手拉手”志愿活動,小學生在活動之前,需要早早完成禮物制作和節目表演的準備工作。對于部分寫作能力比較突出的小學生志愿者,可以主動參與到校園小記者社團之中,挖掘身邊的志愿者素材,在全校范圍內做好志愿者精神的正面宣傳工作,弘揚正能量。

(四)發揮家校合力,在家校共育中弘揚志愿精神

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提出:“教育的效果,與學校和家庭教育影響的一致性之間具有極大的關聯性?!庇纱丝梢粤私獾?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志愿精神,需要學校以及家庭之間共同努力,并在家校共育的過程中,進一步弘揚志愿精神,讓小學生在學校與家庭的共同努力之下,擁有更加堅定的志愿者精神。對于小學生來講,家庭教育工作的推進,使小學生能夠在思想層面上逐步提升個人的志愿者意識。此時,學校還可以通過舉辦專題講座的形式,邀請學生家長來到學校,在講座中與學生形成精神層面上的互動。在培育小學生志愿者精神的同時,提升家長對志愿精神的認知效果,促使家長能夠在小學生的培育過程中不斷增強志愿服務意識,并以此倡導更多的家長積極參與到志愿服務行動中。

在小學教育中,學校及教師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對學生家長的綜合素質提升具有很好的促進意義,而且對家庭與學校之間的交流溝通與合作育人方面,也可以輸出更加有效的示范效應。對于小學生來講,其在教師和家長的雙重支持下,往往會在精神層面上獲得更多的鼓舞和激勵,繼而在后續的志愿活動中更為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此外,小學生堅定的志愿服務精神培養,可以反哺的方式,將更多的正能量從學校傳遞到家庭中,進一步促進家校共育成效提升。

發揮家校合力,在家校共育中弘揚志愿精神之時,可以做好下述場景的育人工作。例如:在入學之時,教師、家長可以自發組建志愿者隊伍,來到校門口做好交通維持工作,樹立良好的示范典型;在每年的秋季,為了保障機場航班能夠正常降落,學??梢越M織小學生來到機場周邊,發布“秸稈禁燒”傳單,并以拍視頻的方式,向家長做好宣傳。

(五)建立多元化評價機制,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

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想要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志愿精神培養效果,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積極建立起多元評價機制也很有必要。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從下述幾個方面展開:

第一,班主任可以在班級管理期間,為“小志愿者”設置打卡器,該打卡器可以全程記錄志愿者的活動時間與軌跡,從而更好地了解并記錄小學生擔任志愿者期間的服務履行情況,以此作為判斷小學生志愿服務意識的依據。

第二,班主任可以在班級志愿者評價機制建設中,建立“雛鷹爭章角”。在該項評價模式執行中,小學生志愿者需要先行完成自我志愿表現評價,隨后同學之間相互評價,給予表揚和獎勵的同時,也應該及時指出志愿服務期間存在的不足,便于后續改進。

第三,學校層面,在進行小學生志愿者精神培養時,也可以定期舉辦“我是小小志愿者”表演活動或演講比賽。將小學生內心深處的服務意識以及服務熱情全面激發出來,并以比賽的形式,讓小學生從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向他人學習,不斷成長。

通過多元的評價機制,小學生可以在志愿者活動中學會彼此尊重,相互鼓勵。在多元評價機制下,學生不斷反思在志愿活動之時出現的不足并加以改進,最終幫助小學生養成助人為樂的品質,成長為奉獻社會、勇于承擔責任的人。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義務教育小學階段學生志愿精神的培養,可以從班級建設層面展開。首先,教師應該著重針對既有的教學內容及形式做好優化工作,并在課堂之中逐步滲透志愿精神。其次,教師應該重點針對班級文化內涵加以豐富,并從中逐步去激發小學生的志愿精神。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實踐活動進一步強化小學生志愿精神,這對文化知識培育、綜合素養培育質量提升都將起到顯著的促進作用。

猜你喜歡
志愿志愿者培育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該何去何從?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敵人
未來或可培育無味榴蓮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愛匯聚,志愿同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