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洲縣志》主編顧詒祿生平考

2024-04-05 13:02任亞峰
江蘇地方志 2024年1期
關鍵詞:沈德潛長洲縣志

任亞峰

清乾隆年間編印出版的《長洲縣志》《元和縣志》為蘇州歷史文化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尤其對蘇州市相城區來說,更是不可或缺、彌足珍貴。這兩本志書的主編皆為顧詒祿。如此貢獻卓越的人物,史料記載僅為“清長洲人,字祿百,號花橋,又號瑗堂。貢生。工詩文,為沈德潛高足。沈氏選詩,多與之商榷”。寥寥數語,既不知傳承,亦不知生卒,實為憾事。今翱翔史海,從《埭川顧氏續譜》《賜閑堂集》《吹萬閣詩文》《匠門書屋文集》等文獻中搜羅蛛絲馬跡,初作考證,以饗后人。

深得家學,師出名門

關于埭川顧氏,清道光年蘇州人顧震濤在《吳門表隱》高度贊頌,稱“吳中顧氏,此支最盛。后裔登科者:五世儒,六世九思,七世有楨、夢楨,八世世竣,九世蟄、芳、菁,十世鎮、燇、焯,十一世三典,十二世沈士、黃潔、堃、顗遇,十三世宗泰、祖望,十四世祁、義山、元揆、元鱉、椿、晉采、思度,十五世宗柱、葵,十六世文葆、懋勛”。埭川即今蘇州市相城區漕湖南岸下堡村、青龍村等地。漕湖歷史上曾名蠡湖,春秋時,范蠡曾到過此地,湖因名蠡湖。隋唐后,隨著京杭運河的貫通,蠡湖成為蘇州北部漕運的必由之路,此湖后就被稱為漕湖。顧震濤列舉了埭川顧氏30位名人,顧詒祿因科舉不第,竟然未能列入其中,可見埭川顧氏人才輩出,在當地影響深遠。顧詒祿為清康熙、乾隆年間蘇州府長洲縣埭川顧氏第十三世孫。雖科舉不中,但才思敏捷、文采飛揚,得到了長洲縣令李光柞、元和縣令許治、禮部侍郎沈德潛等人的賞識,被聘為縣志的主筆,同樣成就其不朽的功業。

顧詒祿的成長和作為,與其家族的淵源密不可分。埭川顧氏第五世顧佐,曾是明代國子監學生。萬歷六年(1578),被加封為兵科左給事中,享祿養。因為對家鄉的熱愛,他自號為“蠡湖”。埭川顧氏續譜《五世蠡湖公傳》寫道:“居之北,有湖,長廣數里,為范蠡所經游處,故慕其風而以自號也……家事悉委吳夫人總理,不問其有無。夫人早喪,家遂落,田園室廬幾盡?!泵鞒髮W士申時行在《顧九思墓志銘》中也寫道:“蠡湖顧公,太學生,封兵科左給事中。公不屑治家,家益落?!?/p>

埭川顧氏第六世顧九思,隆慶四年(1570)舉人,隆慶五年(1571)進士。歷任江西豐城縣令,戶科、禮科、兵科給事中,通政司右通政。他敢作敢為,剛正不阿,體恤百姓,憂國憂民,在朝為官十八年,上奏章三十四條。申時行贊他“時言官多毛舉細事,彈射一二人以為名,而公獨心非之。所言必關國體及有裨民生”?!睹魇贰分杏涊d:“萬歷七年,蘇、松水災,給事中顧九思等請取回織造內臣,帝不聽。大學士張居正力陳年饑民疲,不堪催督,乃許之。未幾復遣中官?!?/p>

顧詒祿的祖父為十一世顧有典,顧詒祿撰《十一世有典公傳》,文中記載顧有典“敦崇實行,不務名譽,專以孝悌行于宗黨,終身無一妄言”。顧有典17歲拜汪琬為師,縣試、郡試均考第一,成為國子監學生,此后屢次科舉不中,而弟弟顧三典卻連中舉人、進士。顧有典說:“弟雋,我無憾矣?!彼煲越虝鵀闃I,桃李滿園。顧三典考中進士后,無意仕途,歸鄉與兄一起,以教書為樂事,時稱“二顧”。學堂名為“德廣堂”,蘇州名望之士紛至沓來,晨夕從談,樂而忘返,一時“二顧”之名傳遍蘇城。這段時間,后來成為顧詒祿外公的張大受、丈人徐陶璋、亦師亦友的沈德潛等都是德廣堂的???,并成為至交??滴跛氖荒辏?702),顧有典病卒,享年58歲,此時顧詒祿尚幼,張大受撰《祭顧有典文》以表悼念。

顧詒祿的父親為十二世顧我求。顧我求天資聰明,端重謙和,深得張大受的喜愛,遂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顧我求考取縣試第一后,七月赴南京參加鄉試。由于顧我求體質羸弱,又受鄉試煎熬,突然一病不起。八月歸鄉,病逝于南京燕子磯的船中。噩耗傳來,顧張兩家痛不欲生,此時顧詒祿尚在母親腹中,50天后才降臨人間。20年后,顧詒祿路過燕子磯,揮淚寫下《過燕子磯有感》悼念先父,詩云:

滿眼蒿萊恨未消,招魂何處路迢迢。

廿年迸落傷心淚,灑盡江頭作暮潮。

顧詒祿的外公張大受(1660—1723),字日容,號匠門,蘇州歷史五百名賢之一,贊稱“淵源家學,履素傳經,黔中持節,士仰典型”。因居住地位于蘇州相門(舊稱匠門)附近,世人稱為“匠門先生”。張大受是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17歲便嶄露頭角,縣試獲得長洲縣和吳江縣兩個第一,31歲考取舉人,此時他的詩文已膾炙江南,“山陬海滋莫不奉為準則”,康熙四十八年(1709)進士,授翰林院檢討,后任貴州學政,逝于任上。顧詒祿自稱“無父之人”。其童年由外公撫養,并攜至北京,悉心教導,少年時即頗具才名,外公張大受對顧詒祿的影響最深。

顧詒祿的丈人是徐陶璋,字端揆,號蘅圃,康熙四十四年(1705)中舉,康熙五十四年(1715)狀元,乾隆二年(1737)去世,享年65歲。徐陶璋去世后,顧詒祿為丈人撰《徐陶璋行狀》,記:“蘅圃與先外祖張匠門先生為內外兄弟,衡宇相望,朝夕切磨,因究心詩古文詞,后請業于秀水朱竹垞?!毙焯砧芭c張大受亦親亦友,關系叢密,所以顧詒祿從小也受到了徐陶璋的教導。顧詒祿記:“少承先生愛,擇為婿,從先生講學,期詒祿以遠大?!?/p>

沈德潛被乾隆帝稱為“江南老夫子” “詩壇耆碩”,從小游于顧三典、顧有典學館及張匠門書屋,當時只是無名后輩,無人記述其足跡。40歲之前,沈德潛一直游走于教書與科舉之間,屢試屢挫,但因對古代詩詞研究頗具心得,成為詩壇點評的權威人物??滴跷迨荒辏?712),沈德潛40歲,顧嗣宗聽聞張大受介紹,攜自己的詩稿,赴蘇州請沈德潛???。那一年顧詒祿才14歲,正隨外公在北京??梢?,此時沈德潛的詩名已傳到了遠在北京的張大受耳中??滴趿辏?721),顧詒祿從國子監返回蘇州后,常年與沈德潛聚在一起。乾隆四年(1739),67歲的沈德潛終于志得意滿,考中進士。乾隆十四年(1749),77歲的沈德潛退職歸鄉,擔任紫陽書院山長,顧詒祿與沈德潛老友重聚。沈德潛比顧詒祿大26歲,沈德潛90歲時自編《沈歸愚自訂年譜》,請顧詒祿撰序,這是全書唯一的一篇序言。顧詒祿在序言稱,自己與沈德潛交往50多年,深受教誨。

忘年之交,共潛修志

長洲縣為吳郡首縣,歷史上涵蓋今蘇州市相城區、工業園區全境,及高新區部分區域。雍正二年(1724)析長洲縣置元和縣,長洲縣區域減少,含今相城區全境(徐莊地區、美人腿南段、蓮花島歸元和縣),及高新區部分區域,仍然是蘇州府首屈一指的大縣。

乾隆十六年(1751),李光柞任長洲縣令,即修編《長洲縣志》。歷史上編纂的《長洲縣志》主要有3個版本,前兩個版本,一是明朝隆慶五年皇甫汸等編,后雕版被毀,志書存世稀少。萬歷二十六年(1598)縣令江盈科組織重新雕版、印刷,并增加藝文志十卷;二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縣令祝圣培組織編纂。李光柞著手編纂第3版《長洲縣志》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長洲縣拆分出元和縣已經20多年了,變化較大。另外,距〔康熙〕《長洲縣志》亦已跨70多年,期間人事變動巨大,如不及時修編縣志,許多事跡將被歷史所淹沒。李光柞在〔乾隆〕《長洲縣志》序中說:“矧長邑為三吳弁冕,文章德業之后先相望,彪炳宇宙,胡志乘顧久缺遺若此?”

此時詩壇泰斗沈德潛在蘇州,李光柞邀請沈德潛擔任志書總裁,顧詒祿等六人為主編。7個月之后,初稿即已完成。但認真、仔細的李光柞并未急于刊印,“恐探討尚有未周,編摩尚有未至”,于是請沈、顧二人繼續考證甄別。直至乾隆十八年(1753)三月,《長洲縣志》終于刊印出版。

沈德潛在〔乾隆〕《長洲縣志》卷首《重修長洲縣志序》中對前兩個版本有過評價,認為萬歷志長于爾雅而考證欠缺,康熙志長于征引而文采全缺。沈、顧二人修編,則取長補短,史實與文采兼備,綱目與內容得當。顧詒祿實地走訪考證不下數年,功不可沒。沈《序》稱“顧子百祿尤多采葺,功不一載”。

自沈、顧等人修編〔乾隆〕《長洲縣志》,后世直至吳縣、長洲、元和三縣合并,1933年《吳縣志》出版,170多年中《長洲縣志》成為歷代長洲人考古論史、追根溯源的重要書籍。

關于〔乾隆〕《長洲縣志》的編纂,在沈德潛自訂年譜和顧詒祿詩集中均未有筆墨記載。為何?探其原因抑或如下:

沈德潛雖然歸鄉,但整天還是忙著大事?!蹲杂喣曜V》記載,乾隆十六年歲首,沈德潛忙著陪同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歲尾,又赴北京給皇太后賀壽。乾隆十七年(1752),乾隆皇帝命沈德潛修改自己的詩稿,抽空又刪訂《西湖志》十卷。乾隆十八年,沈德潛御詩修葺完成,又忙著建御詩樓及宗祠。重要如修志大事,竟然也未能列入自訂年譜。沈德潛在《重修長洲縣志序》中對于自己的作為只字未提,乾隆三十一年(1766)再編《長洲縣志》時,竟然把自己的前序也撤掉了。

顧詒祿修志時年55歲,此前接連母親去世、丈人去世、祖母去世、妻子去世、兒子去世,生命中的一切都歸乎淡然。修志只是他的一份工作而已,沒有什么值得炫耀。此后,他更多則是醉心埭川顧氏家譜的修訂。

乾隆二十六年(1761),許治任元和縣令,沈德潛推薦顧詒祿主編《元和縣志》。這時賦閑多日的沈德潛終于在自訂年譜中記載了此事:“四月元和令許君治延顧子百祿修改縣志……許君來,予同年友也,告之。以故許知顧子博雅,故任之,予略為檢點?!?/p>

乾隆三十一年,許治任長洲縣令,前版《長洲縣志》雕版毀于火,許治遂請94歲沈德潛和68歲顧詒祿再次重修《長洲縣志》。許治在序言中說:“予昔令元和,嘗輯元和邑志矣。近補長洲,間及志乘,知不戒于火,板片毀銷,心竊憂之……因商之大宗伯歸愚沈公?!煺埞匦?,公推同學顧子祿百,業克職老,堪任其事,竭慮殫心,芟繁就簡,山川疆域間有釐正,土壤貢賦隨時增減。沈公既逐一討核,治亦相與檢閱焉?!比旰箢櫾r祿、沈德潛相繼去世。

淡然一生,文以紀人

顧詒祿生卒,所有資料均記為不詳?,F勘閱史料以解謎團。

顧詒祿為父親撰的《十二世我求府君傳》曰:“外大父匠門先生見而愛之,因以我母許之也。年二十娶吾母,是歲即受知于吳邑令洪公岱齡,試第一……秋七月赴省試。府君體素羸弱,因是奔走于濤暑中,遂得疾。八月歸次燕子磯,暴卒于舟……時不肖方在妊,后兩月始生?!睆念櫾r祿記載可知,顧詒祿出生那年,父親正參加鄉試,顧詒祿生于當年十月。顧詒祿為祖父寫的《十一有典公傳》曰:“己卯先府君白門暴歿。聞訃,心痛,痰疾遂發,臥病三年,壬午春竟不起,年五十有八?!奔好疄榭滴跞四辏?699),壬午為康熙四十一年。這段文字明確記載了顧詒祿的父親于康熙三十八年(己卯科)參加鄉試,病逝于南京舟中,顧詒祿就在這一年出生。三年后爺爺顧有典也去世,顧詒祿4歲。顧詒祿為母親寫的《節孝先妣張太孺人行實》曰:“八月,府君白門應試,病歿歸舟。吾母仰天椎心,以死自矢。不肖方在妊,越五十日生。當是時,不肖呱呱襁褓,大父瘋癲臥床。不三年大父歿?!边@段文字進一步印證,顧詒祿就出生在康熙三十八年的十月。

埭川顧氏續譜《十三世花橋先生傳》記:“公生而孤,張匠門太史其外祖也。攜之京師,傳經授業,為詩文卓然超流。時匠門先生負盛名,海內名流薈萃其門,一見公無不傾倒,交口推許……歿年七十?!睋易V及相關記載可知,顧詒祿卒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享年70歲。

顧詒祿,一個普通的監生、一段平凡的人生,卻用自己的學識和努力,打造了蘇州,尤其是蘇州相城區歷史文獻的豐碑。

猜你喜歡
沈德潛長洲縣志
長洲怡生源記貨單考論
沈德潛:人生七十才開始
大連海逸長洲居住區景觀設計探索與實踐
縣志里的鄉賢
最高槍手的下場
虎門長洲要塞佚名炮臺考
勿忘推恩施惠
縣志
長洲水利樞紐四線船閘引航道通航水流條件數值模擬
2013年山西省市縣志編纂工作成績喜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