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下高校防控對策

2024-04-06 06:19蔣圣露
中國軍轉民 2024年3期
關鍵詞:突發事件公共衛生應急

蔣圣露

高校承擔著人才的培養以及科學研究等多項社會責任,但由于高校人口基數較大,再加上高校人員流動性強,因此一旦出現高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必然會引起安全問題?;诖?,本文通過分析高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下高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高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發生。

一、當前高校在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對學生安全意識和生命教育能力的培養

當前,大部分高校教育往往注重學科專業知識的傳授,對于生命教育和安全意識培養的重要性沒有足夠的重視,在課程設置、教學方式和評估體系等方面,沒有系統地培養學生的危機意識和應對能力。同時,很多高校在公共衛生和突發事件應對領域缺乏相關專業教師,即使一些高校開設了相關課程,但由于師資力量不足,導致教學效果很難得到保障。再加上部分學生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容易對風險形勢缺乏警惕,學生由于缺乏相關常識和技能,不懂得如何正確應對突發事件,一旦遇到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則會立刻陷入到恐慌當中,不知道如何應對[1]。除此之外,當前高校的考核和評價體系注重學生的學術成績和專業能力,對于安全意識和生命教育方面的培養并沒有相應的考核要求和關注,這使得高校學生在面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時,很難應對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高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組織結構不科學

高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組織結構中,各部門在職責和任務分工上因為存在模糊不清的情況,缺乏明確的責任分工,導致在實際應對過程中出現溝通不暢、協調困難、責任推諉等情況。而在高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組織結構中,由于信息傳遞和溝通渠道可能不夠暢通,導致信息流動不及時、不準確,從而影響到信息共享和協同合作,阻礙了快速而有效地應對突發事件。在高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組織結構中,相關人員缺乏應急管理和組織培訓,同時也缺乏必要的應急知識和技能,使得組織結構在應對突發事件時顯得缺乏效率和專業性。再加上高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組織結構在設計和實施時,沒有充分考慮到不同類型的突發事件和應對需求的變化,缺乏靈活性和適應性,使得組織結構難以應對復雜多變的突發事件,無法實現快速調整和響應,以至于高校很難及時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

(三)思政教育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

當前高校在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中, 由于思政教育內容和方法的滯后性,導致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教育內容和方法與實際需求脫節,無法有效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理解和應對突發事件。雖然有部分高校在教學過程中增加了公共衛生突發事件與思政教育功能融合的課程,但高校思政教育往往還停留在理論灌輸和書本知識層面,缺乏與實踐相結合的有效形式,在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時,學生缺乏切實參與和實踐的機會,無法真正將所學理論應用于實際情境中,影響了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同時,學生對于突發事件的認識和理解程度有限,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參與其間的社會實踐和公益活動,無法發揮出思政教育對學生的引導和激勵作用。再加上部分教師對于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了解和應對能力可能存在不足,從而影響到教師在思政教育中準確傳遞相關知識和價值觀,無法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認識和行為準則。

二、完善高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措施

(一)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工作

在完善高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過程中,高??梢酝ㄟ^開展健康教育工作的方式,使師生從思想上認識到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所帶來的危害和應對措施。為此,高校應增加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對、安全教育等相關課程的開設,切實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生命教育能力[2]。在拓寬教師隊伍時,加強對相關專業教師的引進和培養,提高高校在公共衛生和突發事件應對領域的師資力量。日常教學中,增加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實踐環節和應急演練,讓學生親身參與救援和應對活動,提高其實際操作和應急處理能力。此外,也可以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通過組織講座、宣傳欄、微信公眾號等方式,不斷加強安全意識教育,提高學生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認識和應對能力。在調整考核評價體系時,將安全意識和生命教育能力納入考核范疇,為學生提供相關培訓和機會,鼓勵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和志愿服務,提高其安全意識和生命教育能力。這些措施的實施需要高校與相關部門、專家以及學生家長的共同努力和關注,才能共同促進學生安全意識和生命教育能力的培養。

(二)建立科學的應急保障機制

在應對高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過程中,建立科學的應急保障機制時,需要建立科學合理的高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組織結構,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和任務分工,確保每個單位、崗位與職責緊密結合。同時,建立暢通的信息傳遞和溝通渠道時,做好對內部通訊、線上平臺、會議等形式的完善,以此確保信息快速準確傳遞,提高組織間的協調和合作。根據不同類型的突發事件和應對需求的變化,及時調整和完善高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組織結構,使其能夠靈活應對各種情況?;谝陨洗胧┑膶嵤?,可以提高高校在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中的組織效能和響應能力,更好地保障學生和教職工的安全,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措施的有效性還需要跟進評估和持續改進,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應急需求。

(三)加強思政教育使其融入到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應對中

高校在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時,將思政教育融入到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教育教學中,應及時更新思政教育內容,關注社會和時事熱點,引導學生理解和思考與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相關的道德、倫理和社會責任等問題。同時,積極探索創新思政教育的方式和途徑,提高教育效果,通過組織學生參與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實踐活動、社會調研和志愿服務等形式,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為了更好地激勵學生主體性和參與度,設計思政教育活動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主體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踐和社會活動,并給予相應的激勵和獎勵,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3]。同時,加強教師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知識和應對能力的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育能力,并建立和完善教師評價機制,鼓勵教師在思政教育中不斷創新和改進,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在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中的作用和效果,為學生提供更為全面和有針對性的思想引導和價值觀培養,使其具備正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

(四)做好公共衛生事件的監測工作

在完善高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時,做好公共衛生事件監測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措施。根據公共衛生事件的特點,制定相關的監測指標和監測系統,包括但不限于傳染病監測、食品安全監測、環境衛生監測等。確保監測指標科學合理,并能夠及時收集、分析和報告數據。同時,加強協同合作機制,建立高校內部和與外部合作伙伴之間的協同合作機制,包括與醫院、政府部門、社區等的密切合作。共同分享信息、資源和經驗,提高公共衛生事件監測和應對的能力。

三、結語

目前,我國各大高校在面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時,依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高校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以此提升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重視力度,并做好相應的人員、設備的補充,才能為高校后續應對公用衛生突發事件而給予必要的保障,以此助力高校校園安全穩定的發展。

猜你喜歡
突發事件公共衛生應急
多維深入復盤 促進應急搶險
完善應急指揮機制融嵌應急準備、響應、處置全周期
《首都公共衛生》征訂啟事
應急管理部6個“怎么看”
《首都公共衛生》征訂征稿簡則
國際新應急標準《核或輻射應急的準備與響應》的釋疑
突發事件的輿論引導
清朝三起突發事件的處置
公共衛生服務怎加強
公共衛生監督不是“陪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