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號發展工程”背景下推進浙江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對策研究

2024-04-06 16:59麻諶琪蔣月萍邵天行
關鍵詞:數字化轉型瓶頸制造業

麻諶琪 蔣月萍 邵天行

【摘? 要】浙江是制造業大省,承擔著建設全國制造強國戰略試點示范省和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省份的重任??傮w來看,浙江傳統制造業數字化水平居全國前列,但也面臨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支撐體系能力不足、設備數字化內外協同程度較低、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分行業通用范式少等問題。論文通過梳理近年來浙江省數字經濟發展情況,分析浙江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面臨的問題,基于數字化報告支持,總結出相關對策方法,為浙江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出了一系列戰略決策建議。

【關鍵詞】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中小傳統企業;瓶頸;對策

【中圖分類號】F427;F49?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4)01-0161-03

1 轉型的重要性

浙江是制造業大省,但傳統制造業仍是制造業主體。推進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也是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的重要內容?!墩憬底只母锟傮w方案》和全省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2.0版現場推進會明確提出,要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將數字化轉型作為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2.0版的主路徑,加快推進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2023年年初全省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大會召開,對浙江數字經濟發展提出了全新要求:加快構建以數字經濟為核心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建設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強省。置身數字經濟高歌猛進、勢不可擋的時代,浙江數字經濟需要激發新活力、增添新動力、搶占新賽道,把先發優勢轉變為帶頭領跑的持久優勢。

浙江中小傳統制造企業占比高,對繁榮經濟、穩定就業、推動共同富裕意義大,但普遍數字化程度低、轉型慢,亟待提速。浙江傳統制造業必須加快破解低端鏈、低創型、小主體等突出難題,實現由大到強的根本轉變,才能肩負起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歷史使命。

2 浙江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取得的成績及面臨的瓶頸

2.1 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支撐體系初步建成,但支撐能力尚顯不足,集成方案不成熟

截至2022年底,浙江累計建成5G基站17.1萬個,其中2022年新增5.8萬個,5G基站數占移動基站總數的24.6%,占比較上年末提升6.6個百分點。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達26.2個,除北京、上海、天津3個直轄市外,居全國第一;具備千兆網絡服務能力的10 G PON端口數達72.8萬個,千兆光纖網絡具備覆蓋超4 500萬戶家庭的能力;截至2023年6月,全省累計建成數據中心166個,其中大型、超大型28個。

然而目前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支撐體系的支撐能力尚顯不足。一是傳統制造業數字化集成服務比較薄弱。由于傳統制造企業管理模式、生產體系、組織結構差異大且復雜,通用型數字化解決方案常出現“水土不服”,如浙江三元紡織從德國采購的ERP軟件,因適應性差,最終放棄。而定制開發,現有制造業數字化服務商往往無法提供集成解決方案,如德意電器智能化項目需18個服務商承擔,影響協同效果。二是制造業數字化關鍵技術存在短板。核心工業設備、關鍵元器件等依賴進口,工業控制系統核心部件PLC國產率不到12%,工業設計軟件國產率僅5%,2022年6月,美國旨在通過對被保護實體提出嚴格要求,出臺了《美國數據隱私和保護法》,表明制造業數字化核心技術存在受國外制約的潛在風險。三是體系人才缺口較大未形成人才培養,制造和數字學科交叉新型技術人才極為欠缺。社會培養與人才需求失配,短期內難以滿足制造業數字人才培養需求。

2.2 傳統制造企業設備數字化內外協同程度較低,良性生態未形成

截至2022年底,浙江累計建成數字化車間500家以上,骨干企業裝備數控化率達70%以上、機器聯網率達50%以上,位居全國前列,但數字化協同方面還存在不足。首先是“數據孤島”尚未打通數據共享成難題。各企業的信息化系統互不兼容,導致數據孤島現象嚴重,影響了生產數據的實時共享,進而影響了企業的協同能力。其次是數字鴻溝明顯,產業協同水平較低?!?022年浙江省區域兩化融合發展水平評估報告》顯示,排名前三位設區市兩化融合發展指數平均值較后三位高37.5%,《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分析報告(2021)》顯示79%的中小企業處于數字化轉型探索階段,其大多數字化轉型起步晚,基礎薄弱,導致產業鏈內數字鴻溝明顯。最后是產業數字化良性生態圈尚未形成。龍頭企業以內部綜合集成為主入口開展工業互聯網建設,覆蓋全產業、功能完整、模型組件豐富的產業鏈級工業互聯網生態還十分欠缺。作為浙江省第一批產業級工業互聯網創元科技Neural-MOS平臺僅應用于150余家模具企業,則表明已建立生態圈企業,大都以自身發展為核心,生態圈內參與企業數量不足,平臺資源開放程度不高,產業鏈間業務協同并不理想。

2.3 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分行業通用范式少,推廣力度待加強

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培育機制初步形成,通過制定《浙江省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建設實施方案》《浙江省培育建設“未來工廠”試行方案》《關于培育發展制造業“云上企業”促進數字化轉型的實施意見》等制度,浙江已建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培育機制,但示范推廣尚顯不足。首先是各行業數字化轉型通用范式未形成。截至2021年,共評定“智能工廠”“未來工廠”“工業互聯網平臺”等制造業數字化示范案例528個,但各行業數字化解決方案不夠成熟,可供制造企業參考實施的分行業成熟轉型路線圖尚未發布。其次是重評選輕推廣優秀案例示范性有限。雅戈爾、禮榮電器等來自不同產業的傳統制造企業普遍反映,推廣會多為產品宣傳,無法獲得適合本單位數字化轉型路徑。此外,政府扶持政策目前主要集中在轉型試點和示范標桿企業,缺少對經驗推廣企業和跟進轉型企業的支持措施,使得推廣環節效果不盡人意。

2.4 中小傳統制造企業數字化“不能轉、不會轉、不敢轉”

根據工信部發布的《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分析報告(2021)》顯示,中小傳統制造企業處于數字化應用踐行和深度應用階段合計占比21%,不到大型企業中比例的一半,同時也遠低于中小企業中有強烈數字化轉型意愿企業數的比重(70%),表明中小傳統制造企業普遍存在數字化轉型想轉而“轉不動”“轉得慢”的情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小企業數字化基礎薄弱、轉型中各方賦能不足、在現有數字生態中處于弱勢等。

首先,浙江中小傳統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基礎薄弱,數字化人才不足。根據一項針對杭、甬、金3地32家中小傳統制造企業的調研顯示75%企業數字化轉型相關人才極為短缺。其次,數字化改造資金短缺。中小傳統制造企業經營利潤較低,稅后凈利潤僅為3%~5%,缺少自有資金,同時貸款較為困難。最后,數字化技術覆蓋率偏低。設計生產管理數字化系統使用率不高,主要制造環節的數字設備集成度較低,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指導決策的比例極低。

轉型賦能不足。首先,面向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賦能平臺缺乏,缺少組織和幫扶機構。其次,數字化轉型通用范式不足。雖然浙江通過制定《浙江省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建設實施方案》《浙江省培育建設“未來工廠”試行方案》進行制造業數字化示范培育,但可供制造企業參考的成熟轉型路線圖尚未發布,專門以加快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培育和推廣為目標的方案尚未正式出臺。根據浙江省經信廳對1.5萬家規上工業企業的調查,發現30.7%的企業表示缺少可學習借鑒的案例。而針對中小傳統制造企業的調研,則發現這一比例更高,71.9%的受調研企業表示缺少適合自身借鑒的示范案例。

數字化生態安防薄弱致中小企業數據安全風險大。生態內數據安全目前主要依靠行業自律,缺乏有效監督和法律保障,數據和隱私存在泄露風險?!吨行∑髽I數字化轉型分析報告(2022)》顯示,中小企業僅有45%制定針對工控機的安全管理,20%對工業控制網絡有邊界防護能力。中小企業在生態圈中處于弱勢融入顧慮重。小企業在接受數字化生態賦能的同時,經營發展會高度依賴數字化生態導致部分自主經營權受到大企業侵害?,F有生態沒有打通工業與消費互聯網之間的邊界,產業鏈內企業拓展業務上缺乏賦能,對中小企業吸引力不足。

3 浙江進一步推動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對策

3.1 政企各界協同,搭建數字化轉型體系的完整鏈,并逐步增強數字化轉型能力

面對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支撐體系初步建成,但支撐能力不足,首先要增強數字化集成服務能力,數字化轉型需要多個數字技術集成來提高效率、優化生產實踐。同時,增強制造業數字關鍵技術自主可控能力,核心工業設備、工業軟件和其他數字技術的自主開發和市場化發展應該被給予政策傾斜,同時支持探索多樣化的技術研發合作模式,如政企聯合、產學研合作等,不斷提高制造業企業的數字化自主可控能力,有效突破歐美制約。如近年來的中美貿易摩擦和對華為、中芯國際等公司的制裁,加劇了中國半導體產業自主化的緊迫性。這些事件促使中國加快發展自己的半導體技術和產業鏈。政策和研發的支持下,華龍一號核電站、海牛二號水下鉆機、深海一號氣田國家3項重器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化。

3.2 對接轉型伙伴、促進兩網貫通、構建園網互聯,搭建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良性生態

一是推進工業互聯網平臺升級,與消費互聯網貫通。推動同產業工業互聯網相互融合,構建更廣泛的工業互聯;依托阿里等消費互聯網巨頭,率先在食品、服裝、家電等產業,暢通消費端到制造端的數據斷頭路,建設消費互聯網和工業互聯網“兩網貫通”樞紐平臺,推動“to B”和“to C”全面融合。二是加快工業園區數字化,推動“園網”互聯。引導工業園區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探索平臺企業與產業園區聯合運營模式[1],提升資源共享水平,在園區范圍內打通“數據孤島”;引導省內產業相近各工業園區與工業互聯網實現“園網”互聯,打通各地區數字壁壘,先行實現省域互聯互通。三是提高上云數據安全保障,消除企業疑慮。建立制造企業上云數據分類分級保護制度,規范數據采集、傳輸、存儲、處理、共享、銷毀全生命周期管理,落實安全保護責任主體;探索應用區塊鏈、數據安全沙箱、隱私計算等技術推動數據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2],消除企業對上云的安全疑慮。

3.3 分類培育標桿、精準推廣路線、示范推廣并重,完善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培育推廣機制

一是分類深入培育數字化轉型標桿。原有“智能工廠”“未來工廠”“省級工業互聯網”培育基礎上,在17家重點傳統制造業中,各產業選取4~5家數字化基礎好、意愿強的企業,采用“精準滴灌”扶持,深入開展數字化轉型建設,形成分產業“可看可學可仿”轉型路線。二是精準推廣數字化轉型路線圖。引導傳統制造行業協會與轉型服務商合作成立各行業轉型專家指導小組,面向待轉型傳統制造企業精準推廣轉型路線圖,并根據實踐探索更新迭代路線圖,形成持續改進的培育推廣閉環。三是政策扶持由重示范向示范推廣并重轉變。除對試點企業和平臺進行政策和資金扶持外,加大對經驗推廣企業及跟進轉型企業政策資金支持,有效促進轉型路線推廣。

3.4 聚人才供資金增加技改供給量,夯實轉型各項基礎

一是系統化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人才隊伍建設。制定數字化人才標準,納入“高精尖缺”人才目錄,給予人才補貼和政策傾斜,引導畢業生入職中小制造企業。二是多渠道加大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財政金融支持。鼓勵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設立數字化轉型投資基金。優先支持流動性困難但發展前景良好的中小企業,提供上云數據信用貸款、融資租賃和上云保險等服務。三是多方位增加中小企業低成本數字化技改供給量。支持本地區數字化轉型服務商,引進技術優勢的服務商。政府補貼開發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彌合“數字鴻溝”,建立服務資源庫降低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門檻。

3.5 筑平臺樹標桿推廣轉型路線圖,加強轉型賦能力度

一是構筑多元立體化轉型賦能平臺。政府引導各地科研院所、產業協會、高等院校等建立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降低中小企業轉型成本,推動數字化產業園建設,為其提供數字化賦能服務。二是分類打造中小傳統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路線圖。選擇數字化基礎條件好、轉型意愿強的中小制造企業進行“精準培育”。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根據本地特點為這些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戰略、路徑、策略等決策支持,總結實踐案例和經驗。三是政策扶持由重示范向示范推廣并重轉變。依托政府牽頭組建專家指導組,主動向待轉中小企業推廣示范路線圖并提供指導。加大對經驗推廣企業的補貼獎勵及跟進轉型中小企業的財政金融支持。

3.6 結伙伴促安防重塑工業互聯網,構建公平互利生態

一是開展中小傳統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伙伴行動。政府搭建對接機制,提供財政資助和信息對接,建立對接技術交流平臺,推動技術研發促進中小企業融入大企業打造的工業互聯網。二是支持構建多層次數字化生態安全保障體系。引進和培育數字安防第三方服務機構,增強數字化設備使用安全和網絡安全保障建設;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對數據進行分級保護,落實安全責任主體,提高監管能力。三是引導搭建多方共建共享的新型數字化生態,提高中小企業參與率。提高中小企業服務商的地位,通過數據共享,增強企業之間產業鏈的協同和供應鏈的韌性;引入金融機構,為企業提供短期信用貸款,降低中小企業資金流轉壓力;建立信用體系,強化反壟斷監管,營造公平競爭秩序。四是鼓勵開展區域合作拓展中小企業數字化生態。搭建平臺推動中小企業與數字化服務商、科研院所、金融機構開展合作;推進長三角區域內各類數字化技術標準統一,接口兼容,并積極推動中小制造企業參與標準制定。

【參考文獻】

【1】王曙光,鄭鸞,梁爽.中國工業化進程中的產業園區制度演進與模式創新[J].改革,2022(05):90-101.

【2】陳曉勤.政府數據開放:實踐挑戰與法律框架建構[J].福建行政學院學報,2019(06):80-87.

【基金項目】寧波市哲社規劃課題(G2023-2-45);國家級創新創業訓練營項目“浙江‘一號發展工程背景下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路徑研究”(202313001009)。

【作者簡介】麻諶琪(2003-),女,浙江寧波人,本科在讀,從事數據科學研究。

猜你喜歡
數字化轉型瓶頸制造業
冰雪制造業的魯企擔當
喜看新中國七十年突飛猛進的制造業
試論融合創新思想對新時期圖書策劃和營銷的指導作用
突破霧霾治理的瓶頸
《華盛頓郵報》轉型的實踐與借鑒
我國出版上市公司數字化轉型的困境與對策
傳統雜志的數字化轉型與融合發展
突破瓶頸 實現多贏
如何渡過初創瓶頸期
2014上海民營制造業50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