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關公文化當代價值與傳播策略研究

2024-04-07 16:58馮美珍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24年5期
關鍵詞:關公晉商文旅

馮美珍

(太原市文物保護研究院 關帝廟博物館,山西太原 030002)

山西關公文化內涵豐富,既包括關公文化習俗,也涵蓋關公精神文化,兩者均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瑰寶,不僅在中國古代發揮重要作用,在當代也具備極高的價值。山西關公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需要依仗多個維度,其中文旅、文體、媒介、晉商等都將對山西關公文化傳承與發展產生強烈影響,需要克服當前山西關公文化傳播中的障礙,采取多元并舉的手段,革新山西關公文化傳承與發展措施,實現山西關公文化更為廣泛地傳播。

1 關公文化起源與發展

關公文化是以關羽的道德表現為核心,將他“忠、義、仁、勇” 的性格與儒道佛三家思想相互融合,形成的一種文化現象。關羽,字云長,河東郡解(今山西運城市解州)人。運城是關公故里,也是關公文化發源地與關公文化發展的直根。山西解州關帝廟名譽 “關廟之祖”“武廟之冠”,始建于公元589 年,是關帝廟中規格最高、建筑價值最獨特的廟宇,每年六月二十四關帝生辰、四月初八、九月初九都會舉辦盛大的紀念活動。其中,“國際關公文化旅游節” 已經成功舉辦30 余年,在海外華人中具有極強的影響力。關公文化可以劃分為三個層面,即器物層面、儀式制度層面及文化精神層面。諸如關帝廟、關公大刀技藝、關公塑像、“武” 文化禮儀、文化制度、公關價值觀念、道德規范、宗教情感等,都是關公文化的重要內涵[1]。

關公文化起源于山西,也在山西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如今,關公文化已經成為山西民間信仰。在山西,隨處可見與關公有關的歷史遺跡和廟宇,如運城解州關帝廟、常平關帝廟等,不僅每年吸引眾多游客前來參拜,由此形成的關公文化更是對山西人民的思想意識、道德品質產生強烈影響,并且在此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藝術創作,比如,關公主題的繪畫、雕塑、戲曲,這些藝術創作將關公英勇形象展現得淋漓盡致,也凸顯了山西獨有的藝術風格。隨著現代旅游產業的不斷發展,山西關公文化的影響力正在逐漸擴大,并向全國蔓延,諸多以關公形象為核心的紀念品、服飾、工藝品等都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成為山西文旅的特色名片,為當地經濟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2]。

2 山西關公文化當代價值

2.1 為民俗旅游文化經濟轉型提供路徑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兩者共同促進地方經濟飛速發展。關公文化是山西旅游的名片,是山西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山西諸多旅游項目以關公文化為靈魂,比如,運城解州關帝廟景區、常平關帝廟等,這些景區為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成為地方旅游產業的重要支柱[3]。山西省人民政府官方數據顯示,2023 年上半年,山西全省66 個重點監測景區累計接待游客3 853.24 萬人,同比增長179.43%;累計門票收入11.71 億元,同比增長341.93%;累計經營收入21.19 億元,同比增長294.45%,全省旅游正處于回暖態勢。山西省文旅經濟開始崛起,其根源就在于山西省政府制定 “文化搭臺、旅游唱戲、外貿結親” 的關公文化經濟發展思路,以關帝廟景區為引領,選擇以解州鎮作為核心開發區域,形成 “一核兩翼三線” 的關公文化旅游布局,建設多個現代觀光、休閑體驗、康養旅游的綜合度假區,并定期推出 “民俗文化旅游節”“關公文化旅游節”,這些旅游節日不僅喚起人民群眾對關公文化的記憶,增進人民群眾對城市、民族、國家文化的認同感,而且進一步激發了消費潛力,培育了全新的消費熱點,打造了文化經濟共同繁榮的局面,為山西省經濟轉型提供路徑。

2.2 為民俗文化體育活動提供全新載體

“勇” 是關公文化中的精髓,人們將關公塑造成為智勇雙全的英雄形象,他不僅勇于討賊匡扶漢室,還知曉大義善做儒者?!度龂尽分性涊d,“關羽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無畏懼之勇令人感嘆;“飛萬人之敵也”,驍勇善戰令人敬佩??梢?,關公的勇義精神流傳至今。山西人民群眾繼承關公文化中 “勇” 的精髓,并將其應用于民俗文化體育活動,無論是傳統民俗文化表演活動(比如,永濟背冰、稷山抬桿、萬榮花鼓、倒騎驢、抬花轎等),還是現代體育運動項目(比如,摔跤、拳擊等項目),參與者均秉承 “勇” 的關公文化,在體育競技賽事中勇爭第一。目前,山西省已經連續舉辦 “關公面前耍大刀”“武圣杯跤王爭霸賽”“拳王爭霸賽”“關公大擂臺”“關公搏擊賽” 等品牌賽事,為民俗文化體育活動提供全新載體[4]。以 “武圣杯跤王爭霸賽” 為例,該項民俗文化體育活動已成功舉辦了13 屆,共吸引了全國各地10 支代表隊120 余名摔跤選手,諸多優秀選手同場競技,既起到了弘揚關公文化的作用,又在關公文化的引導下堅定參賽選手 “勇” 的精神。

2.3 為社會道德文化傳承貢獻豐富素材

關公文化以 “忠”“義” 為核心,這恰恰是儒家所推崇的理念,對于社會道德文化構建有著積極作用。所謂 “忠” 是忠心,既是對國家的忠心,也是對民族的忠心?!度龂尽分性涊d關羽 “義不降曹”“辭曹歸漢”,都表現出關羽對劉備的忠心、對大漢王朝的忠心。所謂 “義” 是指孝義、節義、恩義、情義、仁義?!度龂尽分性涊d關羽桃園三結義,其突破了傳統血緣宗親制度的限制,以結拜的方式平等相交、同心同德,也被現代人視為朋友交情的典范。關公文化中的“忠”“義”,不僅在當時具有強烈的社會影響,至今也被人民群眾所推崇。相比之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是 “忠” “義” 的另一種詮釋,推崇關公文化有助于弘揚真善美、傳遞正能量,有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讓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更具真情實感[5]。山西關公文化雖起源于地域文化,但已經遍布全國各地,關公文化為社會道德文化傳承貢獻豐富素材,即便身處于現代社會,依然需要汲取關公文化中的精神信仰,要對國家以忠誠、對人民以仁愛、對朋友以信義、對敵人以勇敢,現代社會中關公仍具有強烈的道德感召力,是人民群眾道德楷模和人格師范。

2.4 拉高晉商在創業交流及商業合作中的地位

我國在歷史發展長河中出現兩位圣人,即文圣孔子和武圣關羽。不同于文圣中孔子思想的起落,武圣關羽精神更具有群眾性、廣泛性、包容性、延續性等特征,并出現了“官取其忠”“商取其義”“民取其信” 的特征,也就讓晉商產生了獨有的經營倫理,極為重視 “義”。自古以來,關公就擁有極高的歷史地位,作為與關公同鄉的晉商對其更是頂禮膜拜,將關公視作自身經商的庇護神,尤其是在晉商創業初期,由于物產有限、資本不多,諸多晉商小心謹慎,在經商過程中時常會遇到危險,為保護自身的平安,晉商將關公作為神明頂禮膜拜,遇事希望能夠得到關公的庇護。此外,在特定歷史時期,由于商人地位較低,處處受到壓迫和摧殘,為了彌補心靈上的失落,晉商將自身與關公進行鏈接,通過膜拜關公提升商人地位,并在全國各地修建關公廟宇和祠堂,以此獲得心靈上的滿足,利用關公的 “神格” 提升晉商的人格。進入現代社會之后,由于晉商膜拜關公成為美談,各地商人都高看晉商一眼,更愿意相信晉商的人品和道德,為晉商創業交流帶來方便,拉高其商業合作地位。

3 山西關公文化傳承與發展困境

3.1 文旅形式單一

文旅活動是山西關公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但山西省旅游資源匱乏,與其他旅游大省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在以關公文化為文旅活動噱頭時,其形式又相對單一,無法吸引更多外省游客前來參觀游覽。目前,山西關公文化文旅融合多集中于節假日活動,比如,關公文化旅游節、關帝文化節等,雖然這些節慶活動能夠表達關公文化信仰,但卻未能形成可持續、常態化的關公文化輸出,導致山西關公文化傳播時間較短、傳播范疇有限。近年來,山西關公文化傳播由政府主導,嘗試構建 “文化搭臺、旅游唱戲” 的局面,政府牽頭對于山西關公文化傳播具有諸多益處,但僅憑政府的力量還不足以形成可持續性的旅游發展局面,仍需要其他主體積極參與,積極圍繞市場經濟、敢于直面文旅產業競爭,由市場決定山西關公文化傳播力度,讓山西關公文化在傳播時能夠獲取到充足的經濟利益,形成山西關公文化傳播可持續動力[6]。顯然,諸多文旅產業在傳播山西關公文化時,并沒有獲得令人滿意的收益,從而逐漸遠離山西關公文化傳播,也進一步造成了文旅形式單一的局面。

3.2 文體活動有限

文體活動也是山西關公文化的有效載體,特別是部分對抗項目,諸多運動員秉承關公精神,“勇” 于拼搏、“勇” 敢對抗。但是,山西省的體育優勢項目相對有限,僅將少數對抗項目與山西關公文化進行結合,如摔跤、搏擊,其余體育項目與山西關公文化結合并不緊密,導致圍繞山西關公文化開展的文體活動相對有限。目前,“武圣杯跤王爭霸賽”“拳王爭霸賽”“關公大擂臺”“關公搏擊賽” 等少數項目已經形成品牌,但這些項目以對抗為主,具有較強的專業性,一般人難以參與或投入這些項目中,再加上參賽人員有限,普通人難以通過參與這些文體活動感受山西關公文化。此外,少數文體活動以階段性賽事為主,賽事組織周期偏短,并沒有形成穩定的聯賽機制,僅在個別月份、個別節日開展體育賽事活動,比如,2023 年第十三屆 “武圣杯跤王爭霸賽”,舉辦時間僅為一天,如此之短的賽事安排難以引發更為廣泛的關注。所以,文體活動種類有限、時間有限,都導致了山西關公文化傳承與發展的相對困難。

3.3 傳播媒介落后

無論多么優秀的文化都需要借助高效的媒體完成傳播,不僅要在本地進行傳播,更要在全國各地實現傳播。山西關公文化傳承與發展始終由地方政府牽頭,地方政府在開展山西關公文化傳播時更青睞使用傳統媒體,一方面是由于政府與傳統媒體存在長期合作,有助于壓縮山西關公文化媒體傳播的成本;另一方面則是由于政府對于新媒體重視程度不夠,即便意識到新媒體具有強大影響力,但自身缺乏善于利用新媒體傳播的工作人員。在上述兩方面因素影響下,山西關公文化的媒體傳播多見于電視、廣播、報刊等傳統媒介,新媒體中關于山西關公文化的傳播相對有限,并且諸多內容是由山西人民群眾自發利用新媒體進行山西關公文化傳播,并沒有形成相應的規模,取得的效果也相對有限[7]。此外,山西關公文化媒體傳播并沒有設置明確的目標,也未聘請專業的機構,或制定詳細的計劃,往往是根據不同節日、不同活動,傳統媒體刊登報道,此類報道具有隨機性,無法形成常態,從而導致山西關公文化穿透力不足、持續影響力不強。

3.4 商業合作封閉

近年來,晉商人數越來越多,在全國各地、各行各業中所占比重不斷提升,晉商之間的合作日益增多,反而開始排斥與其他地區的商業合作,出現了晉商內部合作、外部封閉的現象。山西關公文化對晉商的合作交流產生強烈的影響,讓晉商之間相互認可,并且在共同文化的影響下,合作相對順利,諸多晉商依賴于彼此之間的合作賺取了豐厚的利潤。但是,共同文化也讓晉商的外部合作變得封閉,由于文化隔閡,晉商優先選擇擁有共同文化背景的商人進行合作,看似晉商的自由選擇并沒有錯誤,實則封閉的合作關系并不利于其長期成長,尤其是在異地發展的晉商更容易受到排擠,也無法獲取到更為豐富的資源。此外,在晉商外部合作封閉的狀態下,其他地區商人也開始抵制晉商,對晉商發展造成了諸多不利影響,這就需要晉商轉變合作理念,不僅要做到內部共享文化,還要在開展商業合作的過程中推崇山西關公文化,以此感染其他地區的商人,這樣不僅能夠讓自身合作之路越來越寬,也有助于讓山西關公文化得到更為廣泛傳播[8]。

4 山西關公文化傳承與發展策略

4.1 協同打造豐富多彩的關公文化旅游節

旅游文化節是傳承與發展的最佳方案,但要在以往的基礎上增加旅游文化節的時長和頻率,并在旅游文化內容方面增添更為豐富的內容,以此滿足不同年齡、不同區域游客的需求。一是延續傳統旅游文化項目。諸多游客前往山西參與關公文化旅游,就是為了體驗傳統的民俗項目,比如,參與關羽誕辰祭祀、觀看關公戲曲表演等,這些是山西關公文化旅游的 “根” 與 “魂”,要堅決予以保持,并延長旅游節時間,為更多游客參與旅游項目提供便利。二是新增體驗式旅游。山西文旅項目要打破 “看” 的局限,要讓游客親身參與體驗,比如,開展三國角色扮演活動、體驗關公風箏、制作關公刀等,這些體驗式項目更容易引發游客的共鳴,讓游客通過親身參與,獲得更高的旅游體驗[9]。三是增加文旅項目的科技含量。隨著現代網絡技術的不斷成熟,文旅項目也要增加科技元素,比如,利用VR、AR 等技術,讓關羽 “再現” 當世,游客可與之合影留念,通過科技含量賦予傳統關公文化更豐富的展現方式,以此吸引年輕群體參與山西文旅活動。

4.2 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請與保護

為了讓關公文化與文體項目更深刻地融合,需要進一步挖掘關公文化的民俗體育項目,并且注重項目的參與性、趣味性,讓更多的人便于參與文體活動。一是增加趣味性的文體活動。當前,關公文化文體活動以高對抗性項目為主,比如,摔跤、搏擊等,并不適宜所有人參與,應增加趣味性的文體活動,如關公風箏大賽、關公抬閣表演、關公趣味運動會等,通過這些趣味性的項目吸引更多人參與,更好地弘揚關公文化。二是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請與保護,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嘗試向有關部門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申遺成功不僅有助于提高文體項目的知名度,也能為這些項目開展提供更為豐富的資金來源,讓文體項目得到更好地推廣;三是構建關公文體項目校園傳承機制。文體項目的傳承與發展在于青少年群體,應將相關文體項目深入校園,既為校園新增文體項目,也為關公文體項目尋找到適合的傳承人。比如,運城學院音樂系與關公鑼鼓和絳州鼓樂傳承人合力建立關公鑼鼓非物質文化遺產基地,就是關公文體項目進校園的典范,其他城市也應積極效仿,建設更多關公文體示范基地,讓關公文體項目得到更好地傳承和發展。

4.3 利用新媒體弘揚山西關公忠義形象

傳統媒體在傳播范疇、傳播影響力等方面都具有局限性,應充分借助新媒體開展宣傳,以此弘揚山西關公忠義形象。一是建立關公文化新媒體賬號。隨著社會公眾獲取信息的習慣發生轉變,短視頻已經成為社會公眾獲取信息的主流渠道,山西省文旅部門也應順應時代發展趨勢,通過開設官方短視頻賬號,讓山西關公文化能夠出現在新媒體,并利用新媒體實現山西關公文化的廣泛傳播,讓關公的形象古今融合,既可對傳統影視劇中關羽的形象進行解讀,又可以結合現代元素拍攝與關公相關的視頻,從而引發全網關注關公文化。二是建立關公文化新媒體交流平臺。近年來,新媒體用戶數量增多,應圍繞新媒體打造文旅部門與用戶的交流平臺,通過短視頻評論、網絡直播等方式,了解用戶在文旅項目、文體項目上的真正需求,再通過開展滿足用戶需求的相關活動,能夠讓用戶對山西關公文化更加認可,成為山西關公文化的主動傳播者,從而實現山西關公文化裂變式傳播。三是加強新媒體營銷人員的培養與培訓。不同于傳統媒體,新媒體更多依賴于自身發展,要求其熟悉新媒體制作、運營、管理等一系列規則,鑒于政府及相關部門專業人員有限,就需要招聘專業新媒體宣傳人員,或對現有人員進行培訓,培訓質量將決定新媒體宣傳人員的工作能力,從而決定山西關公文化新媒體的傳播效果。

4.4 積極鼓勵晉商自強不息與開拓創新

晉商是山西關公文化的代表群體,正是晉商恪守山西關公文化,才讓晉商在各行各業中得到發展壯大,需要進一步培養更多尊崇山西關公文化的晉商,積極鼓勵晉商自強不息與開拓創新。一是開展晉商關公文化宣講活動。為了更好地弘揚關公文化,晉商協會應積極組織開展關公文化宣講工作,并且邀請關公文化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對晉商加以培訓,確保晉商所經營的項目與關公文化及精神相互融合,打造晉商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的精神,幫助更多晉商在商場中經營博弈,最終為山西省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二是加強晉商關公文化的對外傳播。由于區域文化限制,晉商的外部合作相對閉塞,這不僅不利于晉商取得更好的發展,也影響了關公文化的對外傳播,應鼓勵晉商與其他地區商人加強合作,彼此之間進行關公文化交流,讓關公文化能夠打破地區局限,從而實現更為廣泛的傳播,讓關公文化中的自強不息與開拓創新的精神傳播至其他地區,不僅有助于在商場中營造更加規范的經營氛圍,也有助于確保社會忠義氛圍更加濃厚[10]。三是建立晉商獎懲機制。晉商作為山西關公文化的代表人、傳承人,理應以身作則,以實際行動彰顯關公文化。但在實踐過程中,部分晉商背信棄義,有損晉商和關公文化的名譽,晉商協會需要建立獎懲機制,對存在違背晉商經營原則、有悖于公關文化的經營行為加以懲治,以此凈化晉商經營風氣。

5 結束論

文化自覺是對傳統文化的再認識,是文化自信的根基。山西關公文化傳承與發展需要依賴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在山西省政府的引導下,文旅、文體、媒介、晉商應形成合力,協同打造豐富多彩的關公文化旅游節,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請與保護,利用新媒體弘揚山西關公忠義形象,積極鼓勵晉商自強不息與開拓創新等一系列手段和方式,充分發揮山西關公文化當代價值,助力山西關公文化取得更好地傳承與發展。

猜你喜歡
關公晉商文旅
藏傳佛教關公信仰新論
浙商理念挖掘開發晉商資源
乘風破浪的日照文旅
關公面前耍大刀
榮欣堂:傳承晉商飲食文化
傳承晉商精神 再創時代品牌
晉商自主品牌|晉善晉美酒業
文旅融合,從無到無限大
安東:東方的幽靜文旅之鄉
關公工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