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校友文化培育:現實困境、突破進路
——以江蘇某高職院校為例

2024-04-07 16:58任靜靜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24年5期
關鍵詞:母校校友培育

任靜靜

(江蘇開放大學 商學院,江蘇南京 210013)

文化育人即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塑人”,通過文化的沁潤達到塑造品德、凝聚共識和引領風尚的目的[1]。高校是人才培養的主渠道和主陣地,是厚植社會主義 “文化自信” 的重要土壤,不僅承擔著傳播和傳承優秀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任務,更踐行著培育優秀社會主義建設者的重要使命。因此,高校的文化育人可以說是育人工作中的一項內容,發揮好文化育人的作用,是高校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抓手。

校友一般包含在學校完成學業或受到教育的學生,曾任職的教職工或工作人員,在學校內接受過榮譽或被授予某一職銜,以及因其他原因同學校關系密切且愿意為學校的發展做出貢獻的熱心人士[2]。校友群體所呈現出的財力、物力、信息、社會影響等方面的多重作用使之成為高校育人工作中的重要資源。尤其是在校友捐贈的巨大效益凸顯后,校友文化成為學者們研究的熱點[3]。如:學者孫雷研究校友文化的內涵與生成邏輯[4],學者遲愛丹根據調研統計分析當前校友文化建設的現狀和建議對策[5],學者曲家瑤[6]、吳玫[7]等探究校友文化協同育人路徑??梢?,隨著對校友資源的日益重視,學者們對校友文化的研究也逐步豐富,但校友文化的概念、內涵及特征還沒有完全統一,校友文化的培育和建設問題還缺乏透徹剖析。因此,本文以江蘇某一高職院校為例,實地調研分析該校校友文化培育所面臨的現實困境,著重討論在校期間的校友文化培育問題,以進一步豐富相關領域的研究。

1 概念剖析

大學文化涵蓋校園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等多方面[8],而校友文化則根植于大學文化,是校友間、校友和母校間的共同紐帶,同時也體現著社會文化特征,是大學文化的外在拓展和衍生[9]。針對校友文化的基本概念,目前學者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加以闡述:(1)從校友文化和大學文化的關聯性角度,認為校友文化是大學文化的組成部分[10],或是校園文化的社會延伸[11],或是區別于校園文化的另一種獨特文化類別[12];(2)從校友文化的內涵剖析,認為校友文化是一種共同的價值取向和精神紐帶[13],校友文化同時包含精神載體和物質載體[14],還有一種觀點是校友文化包含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及行為文化三方面[15]。本文借鑒學者孫雷的研究表述,認為校友文化是一種共同體文化,作用于校友與校友、校友與母校之間,凝聚獨特的價值取向和情感連接。

總的來說,校友文化具有三方面特征。

首先,校友是以學緣為基礎的一種共同體文化,區別于家族的血緣關系、地緣關系及崗位中的工作關系,是校友在未畢業之前,與教師、同窗、學校其他部門工作人員等在母校學習、生活中綜合而來的。母校教育和引領孕育出愛校榮校的深切情懷、朝夕相處的同窗情誼及獨特的成長歷程,逐步凝聚而成一種文化積淀,而學緣則是維系的基礎。

其次,校友文化蘊含著母校精神核心,是對母校辦學特色、育人理念、人文特色、管理方式、校園環境等多方面的繼承。校友們在獨特的文化熏陶和精神譜系下,形成的代代相承、薪火相傳的精神內核,體現在校友畢業后社會從業中的言行準則、處事規范和道德遵守等方方面面。所以校友文化既是學生思想引領的重要抓手,也是高校精神譜系的社會延伸,彰顯高校的深厚歷史和價值底蘊。

最后,校友文化蘊含著一種情感認同,相同的認知是校友文化的本源[16]。自入校的那一刻起,校友們在學校的教育和管理下逐漸成長,在教師傳道授業、同窗朝夕相處、朋輩守望相助中,凝聚成濃烈深厚的情感,對校友有著深遠的影響。這種情感認同極具感染力和號召力,是校友之間、校友與母校之間最深層次的羈絆。校友會主動關注和助力母校的發展,通過校友捐贈、協同育人等形式貢獻力量,而校友之間也會因為校友群體身份關系,更易打破人際壁壘,實現共贏。

2 校友文化培育現狀的調查研究

本文通過問卷調研和實地訪談,以江蘇某一高職院校已畢業的校友為調研對象,著重了解該校校友文化培育現狀。為了確保研究的科學性,本文以社會學習理論為理論基礎,認為人的行為會受到外界情境和內在調節共同影響,身處特定的情境中,個體會通過觀察他人言行,基于自己的知識能力水平和認知結構進行自我判斷、自我調節和自我指導,從而最終影響個體行為。當這一行為給個體帶來積極的情緒體驗,則產生正向強化效果,調節個體認知和行為不斷向組織靠攏。校友在受教育期間,在知識獲取上、能力提升上和日常生活都受母校的影響,在無形中容易接受校友文化的沁潤,從而朝著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發展。

在該理論基礎上,本文借鑒趙廣全、橋潔瓊[17]等學者關于校友文化培育模式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將校友文化的培育劃分為3 個階段,即校友文化的意識喚醒階段、校友文化的實踐培育階段和校友文化的傳承發展階段。意識喚醒階段主要在于通過新生入學教育、學校歷史脈絡、專業發展情況等加強學生對學校文化的認識、對校園活動的了解,從而不斷喚醒校友文化意識;實踐培育階段則主要是針對高職院校的二年級學生,通過各類特色的校園活動、校友的榜樣引領、校友課程教學等,加強校友文化在人才培養、學校發展中的作用;傳承發展階段,則主要面向畢業班學生,通過校友企業的實習實踐機會、校友擔任創業指導教師、學校建立校友聯絡員等進一步深化畢業班學生的校友情懷,提高校友文化的創新發展力度。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構建校友文化培育模式評價指標體系:即意識喚醒階段主要包括校園文化認識、校園活動參與、校友文化認識;實踐培育階段主要包括校友示范激勵、校友活動參與、校友互動助力;傳承發展階段主要包括母校情感歸屬、校友工作參與、校友情懷傳遞。

基于以上指標體系創建本次調研問卷,問卷共有基本信息、量表描述和開放式問答3 個組成部分,由3 名專家對量表題目設置展開分析,其中校友工作的專職人員2 名,教育學教授1 名,另有2 名優秀校友代表參與討論,得出最終問卷?;拘畔ó厴I年級、專業、性別等;量表描述主要針對校友文化培育模式評價指標體系三方面內容,通過Likert 5點計分法為各個題項賦值,每題得分值均為1—5,用于區別單個個體對題項的看法,1—5 分別對應著“非常不贊同”“比較不贊同”“不確定”“比較贊同”“非常贊同”。題項共有15 個,如:在入學后開展學習校史、校歌、校訓等活動;組織校友宣講團定期為在校生開展講座指導;聘用畢業班學生骨干為校友聯絡員等。開放式問答則主要包含對校友文化的認知和評價及對母校校友文化發展的建議等試題,共計4 個題項:(1)您認為高校校友文化培育注重哪些方面?請舉例說明。(2)您所在學校的校友文化,最吸引你的要素有哪些? (3)為了提質增效,您對所在高校的校友文化建設有哪方面建議?(4)您還有要補充的內容嗎?

隨后面向某高職院校畢業1—3 年內的校友發放問卷,共計回收有效問卷87 份。其中參與調研的男性38 人、女性49 人。其中畢業1 年內、2 年內和3年內的人數分別為46 人、23 人、18 人,畢業1 年內的學生占比過半,畢業2 年內和畢業3 年內的學生相對較少,說明該校剛畢業的校友參與校園事務的積極性更高。

校友文化意識喚醒階段的調研結果顯示,“入學后開展學習校史、校歌、校訓等活動” 獲得 “比較贊同” 的比例為53%,“入校后開展藝術節、技能節等校園文化活動” 獲得 “非常贊同” 的比例為79%,“入學后我對校友文化有了初步認識” 獲得 “非常不贊同” 的比例為82%??梢园l現,該校對校友文化的培育有一定程度的重視,能夠積極展開相關實踐活動,但是對新生校友文化意識喚醒的力度還不夠。

校友文化實踐培育階段的調研結果顯示,“母校開設校友講堂、宣講等教育活動” 獲得 “比較贊同” 的比例為85%,“校友參與教學、競賽等教育實踐活動” 獲得 “比較不贊同” 的比例為90%,“校友企業提供就業指導和實習崗位” 獲得 “比較不贊同” 的比例為65%。由此可見,該校在校友文化實踐培育階段更注重校友的示范宣講,而在校企合作崗位設置與校友參與在校生教育和培養過程方面還存在缺陷。

校友文化傳承發展階段的調研結果顯示,“母校聘用畢業班學生骨干擔任校友聯絡員” 獲得 “非常贊同” 的比例為95%,“母校定期舉辦校友活動” 獲得“非常贊同” 的比例為96%,“母校在畢業生離校前舉辦送別活動” 獲得 “比較贊同” 的比例為85%,“母校為畢業生定制贈別禮物或離別寄語” 獲得 “比較不贊同” 的比例為78%。從調研結果可以看出,該校在畢業生的校友文化培養中較好地激發了學生參與儀式活動的積極性,也積極聘用畢業生參與校友工作,助力母校發展,但在特色打造、品牌凝聚上還缺乏一定的創新性。

此外,在開放式調研的收集和反饋中,不少校友表明在校期間受到已畢業學長學姐奮斗、實干故事的鼓舞,吸取了前輩的經驗。也有校友反饋母校在校友文化培育中沒有形成系統性設計,在調動校友參與在校生全過程的培養中還存在不足;在校友文化精神的內涵和實質教育方面做得還不夠,畢業生愛校榮校的情懷不深,參與校友工作的積極性沒有被激發。這也從另一方面解釋了此次調研中畢業2 年為和3 年內的學生參與相對較少的原因。

3 校友文化培育突破進路

在校生的校友文化培育是一項長期工程,也是一項基礎工程,為提升在校生人才培養質量,為校友畢業后積極關注學校事業發展,也為校友們在社會崗位上弘揚母校精神夯實基礎。以喚醒校友文化意識為起點,強化頂層設計,增進學生校友身份認同;以校友文化實踐培育為載體,多方協同育人,調動學生成長成才動力;以校友文化傳承發展為引擎,注重品牌打造,厚植學生愛校榮校情誼。

3.1 強化頂層設計,增進學生校友身份認同

根據上文問卷調研結果分析,高校在校友文化的培育中會存在執行得多設計得少、零星分散整體欠缺等問題。校友已經成為高校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資源,校友文化的影響力和深遠性不言而喻,而校友文化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正因如此,校友文化的培育和建設是一個長期的、動態的發展過程。抓住新生入校這一窗口期,加強校史、校訓、校歌等學校精神譜系的教育和宣傳,包括宣傳特殊校友的貢獻、組織學長學姐參與新生導學幫扶、學校有關部門開展入學教育等,增進新生對學校的情感歸屬和校友身份認同。

3.2 多方協同育人,調動學生成長成才動力

校友文化的實踐培育需要多方協同,教師、同學、學校其他部門工作人員都是培育主體,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培育目標,各類教學活動和實踐活動是培育抓手,而校友文化也在這其中得到認同和發展??梢云刚埰髽I優秀校友參與實踐教學,成立 “校友宣講團” 發揮其思想引領和榜樣示范作用,設置校友獎、助學金、救助金等關愛特殊學生,也可以建立“導師制” 指導學生競賽、提供實習崗位,真正發揮校友在母校人才培養、學校發展中的作用,提高在校生的辦學滿意度,也讓這種校友文化氛圍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

3.3 注重品牌打造,厚植學生愛校榮校情誼

有了前期的培養基礎,畢業班學生在一定范圍內就能發揮校友影響力。比如,作為優秀學長學姐為新生答疑解惑,在 “傳—幫—帶” 中積極作為。此時還需要通過校友聯系機制構建、聯絡員聘用儀式、歡送典禮、離別贈言等方式增強校友的情感歸屬和認同,厚植學生的愛校榮校情誼。為進一步擴大校友文化培育力度和深度,高校還需注重品牌打造,發揮母校辦學優勢,關注畢業生當下和未來需求,為尋求 “命運共同體” 式合作模式奠定基礎。

4 結束語

校友文化培育是高校校友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高校應充分重視校友文化建設,把它作為一項基礎工程和長期工程,用校友文化鑄就學生的成長成才,用校友文化塑造母校的精神內核,用校友文化助推母校發展新篇章。本文通過調研分析發現目前高校校友文化建設存在的現實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對策建議。未來還需要拓寬研究思路,使得校友文化的評價研究更具有代表性和應用性。

猜你喜歡
母校校友培育
安慶師范大學優秀校友
安慶師范大學優秀校友
校友風采
告別母校
你知道愛因斯坦的母校在哪兒嗎
母校情
校友風采
親愛的母校,你還好嗎?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敵人
未來或可培育無味榴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