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農機農藝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路徑探析

2024-04-07 23:11陸建康
南方農業 2024年1期
關鍵詞:農藝農機廣西

陸建康

(東蘭縣農業科學研究所,廣西東蘭 547499)

隨著農業機械化的快速發展和農藝技術的不斷創新,農機農藝融合已經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廣西作為我國南方地區的農業大?。▍^)之一,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較為扎實的農業產業基礎。近年來,廣西積極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不斷探索農業生產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發展路徑,大力推廣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和管理模式,有效地推進了廣西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廣西農業機械化發展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其他發達地區相比仍處于比較落后階段,尤其是在農機與農藝融合發展方面,存在農機與農藝的配合不夠緊密、農業機械的設計制造與農藝技術的推廣應用脫節等現象,嚴重影響了廣西農業的現代化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因此,本文結合廣西實際情況,探析農機農藝融合發展的有效路徑,以加快推進廣西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1 農機農藝融合概念及現狀

1.1 概念

農機是指用于農業生產活動的各種機械和設備,包括耕整地機械、種植機械、施肥機械、灌溉機械及收割機械等。農藝是指農業生產活動中農作物種植制度及相關技術措施的總稱,包括作物育種、栽培、土壤管理、施肥、病蟲害防治、灌溉等過程及其相應的技術操作環節[1]。而農機與農藝融合就是指在農業生產活動中,將成熟的農藝技術和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設備有機結合,以發揮其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作用。這種相互適應和深度融合的關系,構成了一個高效協調的機械作物生產系統,使農業生產能在最小的投入下得到最高的產出[2]。

1.2 現狀

農機農藝融合發展問題,是關乎農村地區農業發展的重要問題?!笆濉笔俏覈r業生產由人力畜力轉向主要依靠機械動力的新階段。2020 年,全國農機總動力達到1.056×1013W,比“十二五”期末增長17%;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1.25%,比“十二五”期末提高7.4 個百分點[3]。在廣西,2022 年全區農機經濟總體呈平穩上升趨勢,農機總動力達3.825×1010W,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68.3%,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全區累計使用農機購置補貼資金20.42 億元,補貼農戶26.83 萬戶,拉動社會投入購機資金66.11 億元,推廣各類農機具35.59 萬臺(套);全區累計使用農機作業補貼資金5.11 億元,資金使用率100.35%;各類農機化項目資金12.58 億元,比2021 年增長3.2%[4]。下一步,廣西將力爭全區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保持在69%以上,甘蔗聯合機收率實現新的突破,丘陵山區優勢特色農作物機械化邁上新臺階,設施農業、畜牧養殖、水產養殖、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取得新進展。

2 農機農藝融合問題分析

農機農藝融合發展對于現代農業生產及鄉村建設具有推動作用,可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進程。但是,在實踐中,農機農藝融合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制約了農機農藝融合發展的進程。

2.1 政策支持不足

雖然廣西在農業機械化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農機農藝融合發展仍然面臨著政策支持不足的挑戰。1)農機農藝融合是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需要政策的持續性支持。然而,廣西在農機農藝融合方面的相關政策往往局限于短期項目或計劃,缺乏長遠的戰略規劃和持續的資金保障。這可能導致在政策周期結束后,農機農藝融合發展受到影響,無法持續推進。2)盡管出臺了大量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但在實際執行中可能存在一些問題。例如,補貼金額、申請條件、審批流程等存在不明確或不合理環節,可能導致部分農戶無法獲得應有的支持。

2.2 地形因素限制

不同地區的地形特點會對農機的選擇和農藝的實施產生影響,從而限制了農機農藝融合的發展。廣西大部分是丘陵山區,地形起伏較大,地勢陡峭,土壤貧瘠,這些特點給農機農藝融合帶來了一系列挑戰。1)農機在山區地形下操作困難,如農機在陡坡上的行駛、轉彎等需要特別注意,否則容易造成事故和設備損壞。一些地區由于地塊小而分散,無法使用機械作業,農業生產只能單純依靠人力、畜力,造成農業生產效率低下,大大增加了人力勞動成本。2)山區地形對農藝的實施也有影響。例如,山區由于地形起伏較大,灌溉和排水系統難以建設,水肥管理難度較大,給農藝技術的實施帶來困難。截至2021年末,廣西丘陵山區特色農作物總播種面積312.17 萬hm2,占廣西主要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50.8%;丘陵山區特色農作物產量12 523.72 萬t,占廣西主要農作物產量的89.2%。由此可見,廣西丘陵山區種植的特色農作物占廣西主要農作物較大比重,這極大地限制了農機農藝的融合發展及全面推廣。因此,要打破農機農藝融合發展在丘陵山區的局限性,使兩者融合在山區的優勢性充分發揮出來,是廣西各部門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2.3 缺乏專業人員

廣西農業人才相對稀少,尤其是農機農藝融合復合型人才比較緊缺,高層次人才“引不來、招不到、留不住”,“老人農業”問題日益突出。農機農藝融合領域的技術含量較高,需要具備跨學科知識結構和實際操作經驗的專業人才。然而,由于該領域的專業性較強,缺乏專門針對農機農藝融合的專業培訓機構和課程體系,導致廣西在這方面的專業人才供給不足。同時,在廣西現有農業人才結構中,農機操作技術人員和農藝專業人員之間缺乏交叉融合的人才。農機操作技術人員通常關注農機操作和維護,而農藝專業人員更多關注作物種植管理等方面,缺乏能夠兼顧兩者的專業人才,從而影響了農機農藝融合發展的進程,也限制了廣西農業生產水平的提升。

2.4 經營主體單一

廣西農業生產經營以小規模的個體農民經營為主,多元化發展主體尚處于發展初期。而個體農民在農業生產方面的規模、經濟實力、技術水平等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難以形成規?;彤a業化的發展模式,制約了農村地區農機農藝的融合發展。1)個體經營戶的規模相對較小,經濟實力較弱,難以承擔高額的農機設備引進、更新和維修費用,也難以形成規?;纳a和服務。2)個體經營戶的技術水平相對較低,不僅缺乏現代管理技術和決策能力,還缺乏先進的農藝知識與技能,難以實現農機設備和農藝技術的有效融合和優化,也難以形成產業化的生產和服務。

3 促進農機農藝融合高質量發展的措施

為了有效促進農機農藝融合的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其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需要從政策支持、人才培養、多元化經營主體培育等多方面入手,全面優化和完善不同層面的措施,以更好地推動鄉村振興建設,實現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

3.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要想促進農機農藝融合高質量發展,加強政策支持力度是關鍵。因此,需要制定一個長期穩定的發展規劃,明確未來幾年甚至更長時間內的支持方向、政策重點和資金投入,確保支持農機農藝發展的政策具有連續性。同時,在政策落實上,要建立健全監督體系,對政策執行進行跟蹤評估,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調整優化,確保政策執行的效果。

2021 年3 月12 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印發了《2021—2023 年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旨在通過3 年的努力,加快提升農業機械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支撐。根據《意見》,在農機購置補貼上,廣西將重點支持丘陵山區農機設備的購置與使用,推動農業機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轉型升級,大力促進丘陵地區農產品的生產[5]。以軌道運輸機為例,根據軌道運輸機適合在丘陵山區使用的情況,廣西把軌道運輸機列入了農機購置補貼范圍。2020 年1—6 月,廣西農機購置補貼軌道運輸機共5 879 臺,補貼軌道運輸機長度約1 300 km,使用中央資金補貼達17 228.43 萬元[6]。通過軌道運輸機的推廣應用,許多高山地區的運輸效率提高15倍以上,有效解決了高山地區肥料、農藥、機具等農資運輸難的問題[7]。

3.2 打破地形因素壁壘

針對地形因素限制農機農藝融合發展的問題,可通過研發適應山區地形特點的農機設備、改善農田基礎設施條件、優化農藝制度和種植方式等有效途徑解決。1)研發適應山區地形特點的農機設備。根據廣西丘陵山區的特點,研發具有良好通過性、操作簡便、維護方便的農機設備,如小型化、輕型化的拖拉機、耕地機、收割機等,以適應山區復雜的地形條件,提高農機農藝融合的效果。2)改善農田基礎設施條件。加大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優化農田水利設施,提高農田灌溉和排水能力。3)加強農田土地整理和宜機化改造,如推動地塊小并大、短并長、陡變平、彎變直、瘦變肥和互聯互通,切實改善農機通行和作業條件,提高土地利用率,為農機農藝融合創造良好的基礎條件。4)優化農藝制度和種植方式。針對廣西山區的地形特點,開發適應性強的農藝制度和種植方式。例如,合理選擇適宜在山地種植的特色農作物,利用梯田種植等方式,充分利用山坡地資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時,推廣水肥一體化、節水灌溉等現代農藝技術,提高農作物的水肥利用效率,降低地形因素的不利影響。

3.3 強化復合型人才隊伍

農機農藝融合需要綜合運用現代農業機械技術和農業生產技術,因此需要具備跨學科知識和綜合能力的復合型人才。1)在高校農業類專業中,可以建立跨學科的培養體系,將農業機械工程、農業生產技術、信息技術、管理學等學科結合起來,培養既懂農業生產實際,又具備現代管理和技術應用能力的人才。2)政府要加大對農機農藝融合專業性人才培養的資金投入力度,鼓勵支持科研機構和企業加強與學校等教育機構的合作,形成產學研一體化的創新體系,培養出更多具有創造性和實踐經驗的復合型人才。3)針對正在從事農業生產的技術人員,可以開展農機農藝融合相關的職業技能培訓,提升他們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養,使其能夠更好地應對農機農藝融合帶來的挑戰和機遇。4)廣西的農業主管部門也要加強對農民的技能培訓,將有關農業生產的科學知識和技術傳授給更多農民,積極引導農民去學習各類機械設備的操作流程,激發他們參與機器設備與技術結合發展的自主性和創新性,從基層做好農機農藝融合的推廣工作。

3.4 優化經營主體結構

經營主體是農機農藝融合的實踐者和受益者,其結構優劣直接影響融合質量和效益的好壞。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來優化經營主體結構,以推動農機農藝融合的高質量發展。1)針對廣西農業以農戶個體為主體的經營現狀,應積極引導農民轉型,提高農民在農業生產中的市場競爭力??赏ㄟ^政策引導、資金扶持等方式,幫助農民了解農機農藝融合所帶來的好處,促使他們擴大農業生產規模。2)鼓勵和支持農民參與建立專業經營合作社、優秀培育示范基地等農機農藝融合經營主體,利用農機農藝融合典范擴大影響力,輻射帶動周邊農民參照示范區的技術和運營模式進行相應的農業生產。3)建立健全農機農藝融合服務體系,為各類農機農藝融合經營主體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包括農機銷售、農機維修、農機作業等,以提升農機農藝融合的整體質量水平。

4 結語

農機農藝融合發展是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可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提高農民經濟收入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等。然而,當前廣西農機農藝融合仍存在較多問題,如地形因素限制農機農藝融合發展、缺乏復合型專業人才、經營主體單一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廣西農業的高質量發展,不利于傳統農業向機械化方向的轉型升級。因此,通過加強農機農藝融合政策的支持力度、引進農機農藝融合復合型人才隊伍、優化農機農藝融合經營主體結構和打破農機農藝融合地形因素壁壘等途徑,有助于破除傳統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素,促進廣西農業高質量發展,推動鄉村振興發展。

猜你喜歡
農藝農機廣西
沃得農機
春來好時節 農機備耕忙
農機需要農藝“標準”,農藝需要農機“靈活”——2021國際農機展不容錯過的果蔬茶機械化論壇
水稻主要農藝性狀與產量的相關性分析
不一樣的農機展
廣西廣西
14份蔞蒿種質資源主要農藝性狀及營養成分評價
廣西尼的呀
90團舉辦初級農藝工培訓班
如何加強農機管理發揮農機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