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庭湖區辣椒油菜復種栽培技術簡介

2024-04-07 23:11白偉濤彭元群柏秀芳楊連勇張忠武孫信成
南方農業 2024年1期
關鍵詞:菜薹水劑懸浮劑

白偉濤,彭元群,柏秀芳,黃 琳,楊連勇,張忠武,孫信成*

(1.北京京鵬環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94;2.常德市農林科學研究院,湖南常德 415000)

辣椒(Capsicum annuumL.)是茄科辣椒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維生素C 含量豐富,是人們喜食的蔬菜和調味品[1-2]。油菜(Brassica napusL.)屬于十字花科蕓薹屬的二年生草本植物,以收獲種子榨取食用油為主,近年來經過選育,油菜薹的口感和營養價值提升,常作為蔬菜被端上了餐桌[3-4]。目前,在油菜現薹期采摘主薹或者側薹作為蔬菜,油菜籽成熟后收籽榨油的“油菜兩用”品種推廣面積日漸擴大[3]。洞庭湖區位于湖南省北部,年均溫16.4~17 ℃,無霜期258~275 d,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適宜蔬菜、油菜、水稻等多種農作物種植。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農民或種植大戶可根據氣候特點和市場規律,實行科學搭配,采用多種經濟作物與糧油作物復種模式,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本文闡述了洞庭湖區露地辣椒復種油菜綠色高效栽培技術,介紹了辣椒和油菜的品種選擇、苗期管理、整地定植、大田管理和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技術要點,優化了原有栽培模式,緩解了菜田連作障礙,減輕了各種病蟲害的發生,為推廣應用辣椒油菜復種綠色栽培模式提供技術參考。

1 露地辣椒綠色栽培技術要點

1.1 品種選擇

辣椒栽培品種根據用途和市場主要分3 種類型:1)泡椒類型,這類辣椒的辣味較淡,肉心厚,適宜鮮炒,主要品種有湘研一號、湘十三號、湘研美玉、湘研808、福湘4 號、福湘5 號等。2)尖椒類型,這類辣椒的辣味中等,以鮮炒為主,也可用作佐料,主要品種有天超一號、天超二號、渝椒5 號、興蔬201、興蔬16 號、興蔬215、豐抗21、湘研5 號、湘研6 號等。3)線椒類型,這類辣椒的辣味濃,主要用作佐料,也可干制或腌制,主要品種有天超少將、天超大將、辛香8 號、紅秀2003、博辣紅秀、長辣7 號、湘辣17號等。

1.2 播種育苗

種子根據需要進行藥劑拌種和溫湯浸種,根據土壤地塊的發病特點選擇合適的拌種劑,用藥粉拌種時,藥粉重量一般為干種子重量的0.2%~0.3%;用藥劑拌種時,用藥量一般為干種子重量的2%左右。溫湯浸種是將種子放入55 ℃左右的溫水中,不斷攪拌,期間加幾次熱水,保持55 ℃水溫10~15 min,攪拌降溫至30 ℃左右,靜置浸種2 h。

洞庭湖區春露地辣椒一般在1 月中下旬播種,采用拱棚內穴盤育苗,可提高大田土地利用率,同時還有節約種子用量、出苗整齊、便于集中管理、移栽不傷根系等優點。塑料穴盤裝基質后刮平,用另一穴盤將基質壓實、下沉,每穴點播1 粒種子,覆蓋厚0.5~1.0 cm基質,整齊擺放在苗床上,澆透水后覆蓋地膜。

1.3 苗期管理

苗期注意適時撤膜、見干見濕、定期移盤、防治蚜蟲跳甲、見光鍛煉、化學調控。出苗階段需要較高溫度,一般白天28~30 ℃、夜晚20~23 ℃;幼苗出土后至露出真葉前,床面要充分濕潤,經常補水,以利齊苗,第一片真葉露出后,苗床應盡量保持干燥,堅持“不干不澆水,要澆就澆透”的補水原則;當辣椒苗長到5~6片真葉后,要適當揭膜煉苗。苗期防蟲防病最好的預防措施是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預防立枯病、猝倒病和蚜蟲、跳甲等病蟲害可從兩葉一心開始,可施用百菌清、多菌靈、敵百蟲等常規農藥,用藥量及濃度減少一半即可。

1.4 整地定植

前茬作物收割后,結合整地旋耕每667 m2施入商品有機肥1 000 kg、三元復合肥25 kg,翻勻后開溝起壟,按照壟寬1.6 m(包溝)整平,每壟鋪設2 條滴灌帶,再蓋銀黑雙色地膜,四周壓緊,可起到防草保水作用。移栽最好在下午進行,邊栽邊澆定植水;每壟定植兩行,株行距約40 cm×40 cm,每667 m2定植2 500~3 000株;定植后,移栽孔要用土封緊,以防雜草。

1.5 田間管理

1.5.1 水肥管理

移栽后7~10 d,就要開始追肥,此時只施尿素水即可,磷鉀肥可以少施,一般667 m2施入尿素10 kg。5月上旬,辣椒現蕾開花后,要以氮磷鉀復合肥為主,肥料可以采用溝施,也可兌水后穴施,一般7 d左右追施1次,667 m2施入尿素5 kg和三元復合肥20~25 kg。進入采收期后,每隔10 d 左右追施1 次速效肥,每667 m2施入三元復合肥8 kg。

1.5.2 病蟲害防治

辣椒的病蟲害較多,常見的有病毒病、細菌性葉斑病、煤煙病、枯萎病、炭疽病、疫病和蚜蟲、煙青蟲、粉虱、紅蜘蛛等。

病毒病采用5 支醫用病毒唑兌水30 kg、1%蕓薹素內酯5 g(先用55~60 ℃水溶解)混合,或1.5%植病靈水劑600 倍液[5],或20%嗎胍·乙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劑500倍液,或鹽酸嗎啉胍噴施防治。細菌性葉斑病采用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400~500 倍液,或53.8%可殺得2000 干懸浮劑600倍液,或20%噻菌靈懸浮劑500 倍液,或14%絡氨銅水劑300 倍液噴施防治。煤煙病采用60%多菌靈鹽酸鹽超微粉600倍液,或50%多霉靈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 倍液,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 倍液噴施防治??菸〔捎?5%百菌清600 倍液噴施,或青枯立克+噁霉靈+生根劑灌根防治。炭疽病采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 000 倍液,或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800~1 000 倍液噴施防治。疫病采用50% 甲霜銅可濕性粉劑600 倍液,或64% 殺毒礬WP400 倍液,或58%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600 倍液噴施防治[6]。

蚜蟲采用10%吡蟲啉2 000 倍液,或50%馬拉硫磷乳油1 000 倍液,或金龜子綠僵菌可分散油懸浮劑1 000 倍液噴霧防治。煙青蟲采用2%阿維菌素水劑800~1 000 倍液,或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 500倍液,或5.7%甲維鹽水分散粒劑3 000 倍液,或l%苦參堿乳油500 倍液噴霧防治。粉虱采用10%烯啶蟲胺水劑800 倍液,或3%啶蟲脒乳油1 000~1 500 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噴霧防治。紅蜘蛛采用20%螨死凈乳油2 000 倍液,或8%阿維菌素乳油6 000 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2 500 倍液,或25%滅螨猛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噴霧防治。

1.5.3 其他管理

辣椒分枝后需要進行支撐穩固。每株辣椒插1 根木樁或竹棍,長度50 cm 左右,用小繩綁穩,以防植株倒伏,引起病害或爛果[7]。主分枝下部的側枝還應全部抹去,減少養分消耗,提高著果率。

1.6 采收

根據需要及時采收青椒或紅椒,鮮食或加工;采收時間最好選擇在早晨或上午。

2 油菜綠色栽培技術要點

2.1 品種選擇

采薹后收籽的“油菜兩用”品種宜選擇營養生長期長勢強、發育早,薹莖粗壯、抽薹整齊、菜薹硫甙含量低、豐產性好,摘薹后再生能力和分枝能力強、恢復性能好,抗病性和抗倒性強的“雙低”甘藍型油菜品種,如秦優10 號、油苔929[8]、常香苔603、獅山菜薹[9]、大地199、中油雜19[10]、灃綠1 號、豐油792、華油雜62、油研57等油菜品種。

2.2 整地施肥

播種前深耕土壤,結合整地1 hm2施入商品有機肥30 000~45 000 kg,復合肥750~900 kg,硼肥15~22.5 kg;采用深溝高畦栽培模式,畦面寬1.4~1.5 m,畦溝寬30~40 cm、深20~40 cm,并開好圍溝、腰溝和廂溝,“三溝”配套,畦面應盡可能平整,溝溝相通,便于排灌和管理。畦面整好后,在播種前1周1 hm2用60%丁草胺乳油1 500 mL或50%乙草胺乳油375~450 mL 兌水300~375 kg 噴霧進行封閉除草。也可選擇油菜精量播種機一次性完成旋耕、施肥、播種、開溝、封閉除草等作業,省時省工。

2.3 播種間苗

洞庭湖區油菜直播可在8月20號后、10月15號前播種,用種量為6~7.5 kg·hm-2,苗齡30~35 d。一般采用人工或機械方式條播,開溝條播,溝深2~3 cm,行距20~30 cm。為了播種均勻和出苗整齊,播種時可拌細土、細砂或炒熟不用的陳種子,或1 kg 種子用苯醚甲環唑、咯菌腈、噻蟲嗪等組合的種衣劑3.5~5.0 mL 兌水10 mL 進行拌種。種子播完后及時用鋤頭或鐵鍬整平畦面,并及時灌水增墑。播種后至種子破胸前,1 hm2施用96%精異丙甲草胺乳油0.75~1.5 L兌水150~225 L噴灑畦面進行封閉除草[4]。

出苗后要盡早間苗定苗,幼苗長出2~3片葉時間苗,4~5 片葉時定苗,去弱苗、保壯苗,除小苗、留大苗,1 hm2栽苗12 萬~22.5 萬株;若缺苗則及時移栽補苗。

2.4 苗期管理

幼苗前期如遇干旱,應采取噴灌或漫灌方式濕潤畦面,促進幼苗生長;后期則要適當控制水分,促進根系生長,形成壯苗。整個苗期要注意防洪防澇,做好排灌溝渠的檢查。

苗期一般不需要追肥,幼苗弱小時可追施尿素5.0~7.5 kg 作提苗肥。幼苗期間,可根據苗情噴施氨基酸水溶肥、硼肥水溶液等進行合理生長調控,如幼苗徒長時,可噴施0.1%~0.5%丙環唑溶液作植物生長調節劑,防止徒長。

苗期病蟲害主要有根腐病、根腫病、跳甲、蚜蟲、小菜蛾等。根腐病可用75%百菌清、利克菌、環唑醇等殺菌劑防治;根腫病可用80%多菌靈、氰霜唑1 000~2 000 倍液或氟啶胺2 000 倍液防治;跳甲可用6%四聚乙醛、6%甲萘威防治;蚜蟲和小菜蛾可用30%噻蟲嗪懸浮劑1 500 倍液、2.5%溴氰菊酯懸浮劑1 000~1 500 倍液、5%啶蟲脒乳油2 000~3 000 倍液、2%阿維菌素乳油1 000~1 500 倍液、1%甲維鹽乳油1 000 倍液防治。藥劑防治注意交替施用、安全間隔期。

2.5 大田管理

2.5.1 水肥管理

定植活棵后即可追1 次提苗肥,一般每667 m2追施尿素7~9 kg。抽薹期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雙旺時期,分多次施入,每667 m2施入尿素5 kg 和三元復合肥15 kg,同時追施硼砂或速樂硼等硼肥1~2 kg,促進側薹萌發后提高油菜籽產量。還可以施用鎂肥或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1~2次,促進葉片及菜薹生長。油菜越冬期間可多次噴施蕓薹素內酯等防凍劑預防凍害。

2.5.2 采薹后管理

油菜一次性采收主菜薹后,為促進油菜分枝每667 m2追施尿素10 kg 或復合肥7.5~10 kg;為防止花而不實、促進壯籽,抽薹開花后每667 m2追施0.2%硼砂水溶液和0.2%磷酸二氫鉀溶液1~2 次。

2.5.3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要做到早防早治、治早治??;還可結合統防統治,采用無人機飛防,用藥量僅相當于人工噴霧用藥量的1/20,省藥省時省工。蟲害主要有菜青蟲、小菜蛾、蚜蟲、猿葉蟲、跳甲等,病害主要有病毒病、霜霉病、菌核病、軟腐病等。

菜青蟲、小菜蛾可采用每667 m2噴施1.8%阿維菌素乳油25 mL(或2 000 倍液),或10%甲維鹽水分散粒劑1 5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500倍液,或18%殺蟲雙水劑300 倍液,或Bt 可濕性粉劑500~800 倍液,或25%滅幼脲乳油800 倍液,或蘇云金桿菌懸浮劑250~300 mL,或2.3%高滲苦參堿水劑50 mL 防治。蚜蟲可采用每667 m2噴施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 000 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或25%吡嗪酮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1‰苦參堿水劑800 倍液防治。猿葉蟲、跳甲可采用每667 m2噴施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 倍液,或5%甲維鹽微乳劑150 倍液,或蘇云金桿菌800 倍液防治。病毒病以防止蚜蟲作為關鍵措施,可噴施0.5%菇類蛋白多糖水劑300 倍液,或1.5%植病靈乳劑1 000 倍液,或寧南霉素或遷毒等藥劑防治。霜霉病可噴施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11],或瑞毒霉錳鋅1 000 倍液,或64%噁霉靈可濕性粉劑1 500 倍液,或50%甲霜靈錳鋅500 倍液,或40% 乙磷鋁300 倍液,或托布津1 000~1 500 倍液,或77%可殺得500 倍液防治。菌核病在初花期開始預防,可噴施25%多菌靈1 000 倍液,或40%異菌·氟啶胺懸浮劑1 500倍液,或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1 000 倍液[12],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 500 倍液,或25%撲海因膠懸劑800 倍液,或40%紋枯劑可濕劑1 000 倍液防治。軟腐病可噴施70%敵克松800 倍液,或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 000 倍液,或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900 倍液,或30%堿式硫酸銅懸浮劑500 倍液,或14%絡氨銅水劑350倍液防治。

2.6 合理采收

2.6.1 油菜薹采收

油菜薹采收需要適時分批采收,以免影響菜薹和菜籽產量。在平頭期,薹高25~30 cm 時采薹,保留薹樁以促進側薹及下部腋芽形成分枝。

2.6.2 油菜籽采收

前期收摘菜薹后期還有收籽,油菜生長會有差異,總生育期會延長,一般在80%以上油菜角果呈現成熟色澤(黃綠色)時,使用機器收割。

猜你喜歡
菜薹水劑懸浮劑
儀征的紫菜薹
儀征的紫菜薹
家鄉的蕻菜薹
新型耐鹽性堵水劑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15%噁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懸浮劑的配方研究
40%丁香·戊唑醇懸浮劑配方的研制
系列嵌段聚醚在高濃度可分散油懸浮劑的應用
核殼型含氟硅丙烯酸酯無皂拒水劑的合成及應用
露地絲瓜—紅菜薹高效栽培模式
水劑法提取腰果油工藝條件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