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水縣中藥材產業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淺析

2024-04-07 23:11任小東高才華
南方農業 2024年1期
關鍵詞:彭水縣苗藥彭水

任小東,高才華

(1.中共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委黨校,重慶彭水 409699;2.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鄉村振興局,重慶彭水 409699)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醫藥事業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抓好中醫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這為我們堅定中醫藥自信、發展中醫藥事業提供了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近年來,彭水順勢而為積極發展中藥材產業和苗醫藥事業,為彰顯民族文化和民族智慧提供了新的載體,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鋪就了富民道路。

1 彭水縣中藥材產業發展現狀

彭水擁有極佳的中藥材種植環境,野生藥材種類繁多、質地優異,被譽為武陵山區天然藥庫。勤勞智慧的苗族兒女,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積累了獨特的民族醫藥技術和文化,具備發展中藥材尤其是道地苗醫藥產業得天獨厚的優勢。截至目前,全縣中藥材在地面積達0.53 萬hm2,其中草本類藥材0.33 萬hm2(2021 年縣財政投入資金3 800 萬元,新增面積0.1萬hm2),以紫蘇、前胡、黃精、大黃、天冬、百部等品種為主;木本類及菌類藥材0.21 萬hm2,以紅豆杉、杜仲、黃柏等品種為主。

1.1 自然條件優越

彭水位于重慶市東南部,居烏江下游。全縣面積3 903 km2,地跨北緯28°57'~29°50',東經107°48'~108°35',東西寬77.88 km,南北長96.4 km。地貌形態分為中山區、低山區、丘陵河谷區,海拔相對高度差1 669.6 m,立體氣候明顯,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氣溫17.5 ℃,年平均降水量1 228.7 mm,年均日照時數1 035.5 h,無霜期311 d。烏江由東南向西橫貫縣境,境內流長64 km,有郁江等大小支流20 余條,地下水豐富,淡水資源總量481.48 億m3,居全市首位,為重慶市能源基地縣。

1.2 品類豐富優質

彭水特殊的地勢地貌及立體氣候條件,適宜多種稀有珍貴中藥材生長,且品質優良。以川射干為例,彭水縣野生川射干中射干苷含量達3.8%~4.9%,人工培育的川射干中含量可達5.0%以上,均高于我國藥典標準(不得少于3.6%)。在經多方論證和試驗示范的基礎上,彭水縣高起點、高站位謀劃中藥材(民族醫藥)產業,高水平打造苗鄉苗藥品牌,擬在“十四五”期間主推黃精、天冬、百部、大黃、蒼術等5 個品種,主要集中在彭水縣風景秀麗、生態優美、高負氧離子的摩圍山片區和七曜山片區(擬打造康養基地)。海拔900 m 以下區域,以種植黃精、天冬、百部為主;海拔900~1 290 m 區域,以種植蒼術、前胡為主;海拔1 300 m以上區域,以種植大黃為主。

1.3 產業規模初顯

全縣中藥材經營主體已達68 家,中藥材企業18家,專業合作社43 家、村集體經濟組織5 家、家庭農場2 家,種植農戶6 800 戶,中藥材初加工廠5 座。中藥材產業已成為當地農戶增收的重要渠道,農戶種植熱情高漲。彭水縣已成功建成黃精、天冬、百部、虎杖、大黃等中藥材育苗基地20 余hm2;創建3 個千畝級示范基地(靛水街道大黃種植示范片,潤溪鄉百部種植示范片,諸佛、桐樓黃精種植示范片);創建15個百畝級以上示范片,帶動全縣在地紫蘇666.7 hm2、黃精400 hm2、天冬300 hm2、大黃306.7 hm2、百部233.3 hm2、蒼術213.3 hm2,已初步形成“以點帶片、以片帶面”發展格局,規范化種植水平不斷提升。

1.4 組織保障有力

為進一步推進彭水縣中藥材產業及民族醫藥產業發展,2023 年,成立了由縣人民政府分管副縣長任組長,縣農業農村委主任任副組長,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和具體工作人員組成的中藥材產業發展工作專班,具體負責全縣中藥材產業發展工作。各鄉鎮(街道)明確了分管領導及具體工作人員,切實推進中藥材產業發展。同時,彭水縣也將中藥材產業發展納入政府工作部門和鄉鎮(街道)績效考核體系,加大中藥材產業督查和檢查力度,確保中藥材產業發展按照預期目標有序推進。目前,彭水縣正在組織研究中藥材和民族醫藥產業發展獎補政策,擬對全產業鏈、各環節制定個性化補貼和獎勵激勵政策,全力為產業健康有序發展保駕護航。

2 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缺乏主導品種,全產業鏈條尚未形成

盡管野生資源豐富,人工種植種類較多,但缺乏產業化開發的單品。品種多、雜、散、亂,缺乏道地性強、有競爭力的品種。部分珍稀中藥材如骨碎補等瀕臨滅絕,亟待開展種質資源的保護。產業鏈條短,中藥材的綜合開發利用還未起步;缺乏功能完備的中藥產業園區,產業集群發展和融合發展不足,資源優勢尚未轉化為產業優勢。

2.2 缺乏品牌意識,主體帶動能力不強

藥材種植主體主要是村集體經濟組織、專業合作社和部分農戶。缺乏小農戶與大市場的有機銜接轉化平臺,出現了發展零散無序,長遠規劃不足和組織化程度不高,市場對接能力弱、信息不對稱、市場風險大等問題。

2.3 缺乏品質保證,質量標準體系不全

受傳統農業思維影響,種植主體對品質重視不夠,技術投入不足,不具備檢驗檢測條件,種植規范和加工規范的監管難度大。這也直接導致市場信譽度降低,藥用價值沒有充分轉化為經濟價值。

2.4 缺乏基礎支撐,融合發展氛圍不濃

缺乏康養氛圍濃厚的理療養生基地。學術氛圍不濃,人才儲備不足,技術和理論基礎支撐不夠,中醫藥理論的社會認可度不高。

3 彭水縣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議

針對以上問題,從“品種、品質、品牌、產業鏈建設”等方面提出推進彭水縣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3.1 加強中藥材種質資源保護與創新開發,搶占品種資源

種質資源是核心競爭力。彭水特殊的立體地理和氣候稟賦,造就了文化的多元性和境內生物的多樣性。建議設立專項資金,組建專業團隊開展種質資源的保存工作。對骨碎補、姜黃精、百部等瀕危品種有步驟地開展人工馴化栽培,保護本地苗藥資源。將在彭水范圍內常用的中藥材品種和苗藥方中記載的苗藥品種,列入第一批中藥材種質資源收集目錄,開展種質資源收集工作。

由于全國中藥材市場對單品的需求量并不大,中藥材市場是相對封閉運行的。協會、合作藥商對有政府背書擔保的區域公共品牌和道地性藥材單品的關注度和信任度更高,如平邑的金銀花、東北人參等。因此,在種質資源保護的基礎上,要加快優選彭水的道地藥材,確定主抓品種,打造彭水特色主打苗藥品牌。通過收集不同來源的原料藥種質資源,在資源圃中進行活體保存,開展種質資源比較評價和優選,比較外觀品質和有效內含物含量的差異,篩選優良苗藥品種。

3.2 創新模式做大做強中藥材全產業鏈條,占領品質高地

充分發掘彭水生態、文旅、康養等方面的獨特魅力和潛在商機,拓展招商引資引智成果。通過積極引進中藥材龍頭企業、研究院所入駐,或與供銷系統合作,共同建立育苗基地、種植基地、加工基地、倉儲交易基地、康養基地等,打造具有彭水特色的中藥材及苗藥全產業鏈條和集群。

3.2.1 示范先行,有序規模發展

邀請國藥藥材集團、北京同仁堂等知名藥企通過訂單模式,派駐技術團隊、營銷團隊,在彭水指導建立高標準種苗繁育基地和種植示范園區,開展品種選育、培育,示范推廣高產優質高效品種。政府通過精準補貼,建立高標準示范種植園區,鼓勵采取“公司+合作社/村集體經濟+家庭農場/農戶”的利益聯結方式,充分發揮帶動作用,實行統一規劃、統一供種、統一訂單、統一技術的“四統一”規范措施和保底價協議收購,協調好從業人員的職責分工,做好種植、加工、儲藏、銷售環節的有序調配,有組織、有計劃、有標準、有規模地發展種植,形成穩定可靠的原材料產出,實現生產端與市場端及上下游的精準對接。

3.2.2 強化監管,做實品質保障

利用“高標準種苗繁育基地”做好種源的把控,做好種植環境監測和種植規范監管。打造“中藥材檢驗中心”全過程檢驗檢測,保障種苗擁有絕對的品質優勢和行情優勢。建立趁鮮加工等輕加工廠和產地倉,保障儲藏質量,實現“淡儲旺銷”,降低鮮銷風險,最大限度地保護農戶利益。積極爭取“中藥材GAP(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種植基地”等行業認證。

3.2.3 統籌資源,發揮集聚效應

以藥食同源產品開發為主(全國藥食同源中藥材110種,含布福娜、紫蘇、黃精),逐步做大供銷公司規模,從初加工向精深加工發展,形成中藥材精深加工、物流倉儲和收購交易集群中心。富余產能和倉儲空間,可輻射帶動周邊地區,接收已打開銷路產品的代生產、代儲藏訂單。逐步形成渝東南地區中藥材倉儲交易中心,提升產業聚集效應和影響力。

3.3 提升全縣苗醫專業水平及苗藥影響力,借力品牌文化

做實“武陵藥庫”,品牌文化建設是保障。苗醫藥文化是社會對苗醫藥認可的窗口,更是彭水中藥材產業的重要基礎??蓴U大苗醫藥文化在國內和國際的影響力,進一步拉動中藥材(苗藥)消費市場。因此,要加快苗醫藥文化向旅游業、餐飲、保健等相關產業領域滲透融合發展。

3.3.1 激活文化賦能品牌,促進融合發展

創建彭水民族醫藥康養基地。利用天然立體氣候優勢,打造世界苗藥植物園,開展觀賞性苗藥品種活體展示。依托彭水摩圍山森林康養資源、融合彭水苗族文化,打造生態康養休閑基地,開展藥浴、藥膳、藥飲體驗活動,融合觀光、科普、體驗為一體,促進農文旅醫深度融合,彰顯“九苗”魅力(苗繡、苗歌、苗舞、苗醫、苗藥、苗寨、苗食、苗藝、苗城),發掘“三養”效益(食養、藥養、康養)。

3.3.2 積極營造學術氛圍,用足社會力量

組建中藥材產業協會,整合縣域中藥材及苗醫苗藥資源,讓有代表性的中醫藥企業或產業主體“抱團發展”,加強行業自律。積極對接全國中藥材產業發展協會,爭取支持和推介。利用中央單位定點幫扶、東西部協作幫扶、社會組織等各類幫扶力量,利用“一節一賽”等活動契機,依托康養基地,聯合高?;蛘咧嗅t藥學會在彭水開展苗醫藥學術論壇活動。邀請知名專家、高校專業教師、藥企醫藥骨干等圍繞彭水縣苗醫藥產業發展主題來彭開展學術研討、成果展示、授課講學、苗藥鑒別等活動,進一步加強苗醫藥文化宣傳推廣和普及,營造苗醫藥發展的濃厚氛圍,提升苗醫藥事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吸引更多產業要素進駐和助力。

3.3.3 強化要素保障,傳承智慧經典

1)強化組織保障。成立縣級協調專班,統籌各方力量,協調有關重要工作。2)強化人才儲備。開展長短結合苗醫藥教育培訓。一方面統籌增設醫藥技能培訓專題班,面向縣域內“土醫生”、鄉村醫生、中藥材種植戶等群體,每年舉辦為期1~2個月的苗醫技能培訓班,提升現有苗醫藥從業人員水平。另一方面增設民族醫藥職業教育專業或成立民族醫藥職業學院,培養民族醫藥傳承人,培養一批“懂苗醫、愛苗藥”的本土苗醫人,為醫藥產業健康持續發展賦能加力。3)強化理論支撐。發掘整理民間苗方。傳統苗藥、苗方是散落民間的瑰寶,具有功效神奇、簡單易學的特點。建議通過組建或者邀請專業團隊,設立專項經費開展民間苗藥、苗方的發掘和整理,編寫專業教材、讀本或者繪本,讓民族智慧血脈傳承。

3.4 做大做強苗醫苗藥全產業鏈

充分發掘彭水生態、文旅、康養等方面的獨特魅力和潛在商機,爭取拓展與國藥集團洽談投資成果,通過積極引進中藥材龍頭企業、研究院所等合作方式,共同建立育苗基地、種植基地、加工基地、倉儲交易、康養基地等中藥材產業鏈條,打造具有彭水特色的苗醫苗藥“全產業鏈”,讓苗醫苗藥產業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上發揮更大作用。初步設想,以“一基地兩園區三中心”,引領中藥材產業鏈全面發力。

3.4.1 建立彭水民族醫藥康養基地

依托彭水摩圍山森林康養資源、融合彭水苗族文化,打造生態康養休閑基地,充分彰顯“八苗”(苗繡、苗歌、苗舞、苗藥、苗寨、苗食、苗藝、苗城)魅力,發掘“三養”(食養、藥養、康養)效益。

3.4.2 打造中藥材育苗和種植園區

邀請國藥集團、北京同仁堂、華潤三九集團、太極集團等知名藥企派駐技術團隊、營銷團隊,在彭建立育苗和種植示范園區,指導開展品種選育、培育,示范推廣高產高質高效中藥材品種。采取“公司+合作社/村集體經濟+家庭農場/農戶”的利益聯結方式,實行統一規劃、統一供種、統一訂單、統一技術的“四統一”規范措施,提高彭水縣中藥材種植水平和生產組織化水平。

3.4.3 形成中藥材精深加工、物流倉儲和收購交易中心

研究制定彭水中藥材中長期發展規劃,科學研判中藥材種類、品種的市場風險、評估加工潛能和倉儲空間等因素,與各制藥廠建立穩定合作關系,共建精深加工廠,通過簽訂保底價收購合同,穩定藥農信心,穩定基地規模,降低市場風險,逐步形成渝東南區域中藥材倉儲交易中心,提升產業影響力。

猜你喜歡
彭水縣苗藥彭水
苗藥“活絡湯”熏蒸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治療效果觀察
重慶彭水縣:土特產線上“趕場”
苗藥痛風方聯合西藥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臨床觀察
彭水縣黑洞河水庫施工導流方案比較
苗藥阿銳布提取物對實驗性小鼠急性肝損傷的保護作用
民族地區擺脫貧困的彭水實踐
《綠色中國大講堂》彭水開講
苗鄉放歌須縱酒 彭水青山恰故鄉
苗鄉彭水邀約世界
基于文獻計量法分析近10年我國苗藥的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