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松果林套種赤芍栽培技術

2024-04-07 18:07張艷李維一李春陽薛世巖王洪梅
林業科技 2024年2期
關鍵詞:赤芍套種栽培技術

張艷 李維一 李春陽 薛世巖 王洪梅

摘要:? 紅松果林因其幼齡期長、種植密度低、土地利用效率低,赤芍具有藥用價值高、用途廣泛、易栽培的特點,所以紅松果林下非常適合套種赤芍。本文從林地選擇、種子繁殖、分根繁殖、田間管理、主要病蟲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總結了紅松果林套種赤芍栽培技術的要點,旨在為東北地區林下經濟的發展帶來促進作用。

關鍵詞:? 紅松果林;? 套種;? 赤芍;? 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 791. 247?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 文章編號:1001 - 9499(2024)02 - 0038 - 05

赤芍來自毛茛科(Ranunculaceae)植物芍藥(Paeonia lactiflora)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的根[ 1 ]。根部入藥,性味苦、微寒、歸肝脾經,屬清熱涼血藥,用于散瘀鎮痛、目赤癰腫等[ 2 , 3 ]。赤芍是黑龍江省著名野生道地中藥材,應用歷史悠久,用量較大,藥理研究廣泛,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主要應用于現代醫學的內分泌、心血管、神經系統,同時對調節免疫力和抗炎、抗氧化等具有一定的功效[ 4 ]。經過黑龍江省中醫藥管理等多部門和多名中藥學各領域專家論證,從黑龍江省29種國家和省重點保護野生藥材中選出具有道地代表性并且產量大、質量優的9種道地藥材,簡稱為“龍九味”[ 5 ],赤芍作為“龍九味”之一,可見其在黑龍江是道地藥材中的地位。赤芍的藥用價值很高,用量逐年增長,每年都有相當數量的出口,其市場價值和前景不容小覷。

隨著東北三省紅松堅果林建設的迅速發展,紅松堅果林已經成為目前東北林區堅果經濟林樹種選育和培育的主要對象之一[ 6 ],紅松定植后,一般生長8~10 年才能獲得經濟效益[ 7 ],收益周期長、種植密度較低、土地利用效率低、人工撫育成本高、勞動力不足等問題嚴重制約了紅松堅果林在東北林區的發展速度與水平。利用紅松果林經濟效益期較長的特點在林地內套種短平快的經濟作物則有利于紅松經濟果林的長遠發展。赤芍由于連年大量采挖,野生資源的消耗速度大于其生長速度,資源逐年減少,另外,采挖野生赤芍對環境造成很大的破壞,國家也開始對赤芍的采挖進行限制。為了更好的保護現有赤芍野生資源,滿足臨床用藥需求,目前迫切需要研究發展林下赤芍栽培技術。為了解決以上問題,在紅松果林下套栽培赤芍,既能充分利用土地和環境資源,同時對紅松幼齡林也進行了撫育,又能在短期內實現經濟效益,提高林農收益,增強林農長期經營紅松果林的信心,有助于東北林區紅松堅果林的快速發展。

1 赤芍特征特性

赤芍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粗壯,高50~80 cm。葉互生,有長柄;莖下部葉為二回三出羽狀復葉,枝端為單葉;小葉狹卵形、橢圓形或披針形,邊緣具軟骨質小齒?;ㄇo生并腋生;萼片4片,微紫紅色;花瓣 6~9片,白色、粉紅色或紫紅色;心皮4~5,無毛或密被白毛。蓇葖果卵形,先端外彎呈鉤狀?;ㄆ?~6月,果期8月[ 8 ]。在東北分布于海拔480~

700 m的山坡草地及林下。赤芍用種子或芽頭繁殖,一般種子發芽率為75%~85%,保管好的種子2 a內也不會喪失發芽能力[ 9 ]。赤芍種子具有上下胚軸雙休眠的特性,選擇春天播種時,則1年內都不會出苗,到第二年才出苗。秋季采收的鮮種子在9月中旬之前播種,翌年春天發芽出苗。

2 赤芍栽培對環境的要求

赤芍適宜在溫暖氣候條件下生長,年平均溫度14.5 ℃,7月平均溫度27.8 ℃條件下生長良好[ 10 ]。8~9月根部生長旺盛,10月中旬停止生長。赤芍為宿根植物,寒冬來臨時地上植株枯死,地下器官宿存,入冬時,在畦床上覆蓋一層優質腐熟有機肥,可以起到防寒的作用。翌年春天氣溫轉暖后重新萌發新生苗,繼續生長發育。赤芍是喜光植物,宜栽在向陽坡地,有利于植物生長,喜干燥環境,耐干旱能力較強。土壤水分過多或積水嚴重對赤芍生長發育很不利,應及時排水。1~2 a生幼苗對水分要求較嚴格,如果苗期土壤過于干旱會旱死幼苗,要及時澆灌。3 a以上的植株抗旱能力逐漸增強。赤芍屬于直根系,多年生主根與側根生長發育旺盛,宜選擇土壤通透力強,質地疏松的土壤栽植。平原地區要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透水力強的土地栽培。赤芍以棕色壤土及質地疏松的沙壤土最適宜,這類土壤理化性狀好,赤芍生長快、主根粗壯、色澤好、品質佳,而沙土次之。赤芍不宜栽在黏重的黏土、白漿土、鹽堿土或低洼地,以微酸性至中性土壤為宜[ 11 ]。赤芍忌連作,種過赤芍的土地,最好改種其他植物,以免發生病蟲害,影響赤芍的產量和質量。

3 紅松林下赤芍栽培技術

3. 1 林地選擇與整地

選擇背風向陽坡,坡度小于25°,土質疏松、土壤肥沃、土層深厚、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質地疏松土壤,郁閉度0.3~0.5,一般紅松株行距為(3~5)m×(3~5)m[ 7 ]、樹高小于3.0 m,無強光直射的紅松果園。種植赤芍,精細整地,翻耕1~2次、深45 cm、結合整地每畝均勻撒施優質腐熟有機肥3 000~4 000 kg做基肥,耙細整平,作畦,畦寬1.2~1.5 m,畦長短可以根據地形的具體情況而定,畦高20 cm、畦間距40 cm,畦距兩側紅松60~80 cm。

3. 2 赤芍繁殖方法

3. 2. 1 種子繁殖

赤芍種子應選擇籽粒飽滿、無霉變、無蟲蛀,最好挑選當地栽培的百粒重在20 g左右的新鮮種子[ 12 ]。 8月下旬至9月下旬,播種前進行催芽處理,將種子浸水24 h,水溫45 ℃左右,瀝水后再播種,以提高發芽率。在畦面上開溝,溝深5~7 cm,將種子均勻撒入溝中,覆土5 cm左右,稍鎮壓,播種量0.75 kg/667 m2。翌年5月開始出苗,每年5~6月追施農家肥1次,培育2 a后可按一定株行距留苗,其余起出,作種苗移栽別處,種子繁殖生長年限長,一般需要5 a左右才能收獲,生產上不要全面采用。

3. 2. 2 分根繁殖

分根繁殖多在8月上旬至9月下旬進行,秋季結合采收分選種根,將地上莖從靠近地面處剪去,挖出芍藥母株,抖去泥土,盡量減少傷根,選取根粗細均勻、頂芽粗壯、無病蟲害的芍藥植株,將直徑0.5 cm以上的大根切下入藥,留下具有芽頭(也稱芍頭)的根叢做種根用,切口處用草木灰或硫磺粉涂抹,防治細菌入侵,晾1~2天,使根變軟栽植時不易折斷即可。把帶芽的芍頭作為繁殖材料,將芍頭切分成塊狀,選擇飽滿、不空心、無病蟲害和無機械損傷的芽頭,每塊帶壯芽2~3個、厚度2 cm左右為宜,最好隨切分,隨栽植,若不能及時栽植,不要切分,芍頭可沙藏備用。在畦面上打穴,按株行距30 cm 挖穴,穴深8 cm左右,栽埋深淺,以植根舒展,芽頭低于地面5~8 cm,不被凍壞為宜,每穴栽1株,芽向上,覆土后稍鎮壓即可,不需要澆水。以藥用栽培為目的的采根,3~5年即可分根1次。一畝芍藥根的芍芽可定植2 000~3 000 m2林地。分根栽后3 a收獲,分根繁殖生長周期較種子繁殖要短,還能保持原品種的優良性狀,因此生產上多采用分根繁殖。

3. 3 田間管理

3. 3. 1 培土與去土

東北地區冬季嚴寒,每年冬季在清除枯枝殘葉的同時,應培土1次,在畦面或栽植穴培土15~20 cm厚,以防止越冬芽露出地面時枯死。翌年春季4月上旬芽開始萌動,將培土扒掉以利于出苗。

3. 3. 2 中耕除草

赤芍最怕草荒,幼苗出土后,要及時去除培土、并松土保墑,以利出苗。幼苗出土后的2 a內,每年應中耕除草2~3次,5、6月各中耕除草1次。此時的赤芍根纖細,扎根不深,不易深鋤。以后每年在植株萌芽至封土前除草3~5次,達到土松無雜草的要求。每次中耕只能淺松表土3~5 cm深,避免損傷芽頭和幼根,切忌弄斷苗芽(如果弄斷當年就不再萌發而影響生長)。早春中耕能保墑、提高地溫,保持土壤疏松無雜草;夏季早時應中耕保墑。

3. 3. 3 追肥與澆水

赤芍是喜肥植物,栽后第二年開始追肥,分別于每年的4月中旬、10月中旬施過磷酸鈣2 kg/hm2,加施廄肥6 kg/hm2,溝施,干旱季節施后需澆水。多雨季節還要及時排水,以防爛根。除施足基肥,栽植當年不用追肥外,栽后第二年需追肥3次。第一次在4月中旬除草后,每畝施入畜糞肥1 500~2 000 kg;第二次、第三次分別在6月和8月,每次施入畜糞肥1 500 kg/畝、餅肥2 530 kg/畝;第三年追肥3次,可以用過磷酸鈣進行根外追肥。第四年春季根據赤芍生長情況追肥2~3次,每次追肥都應該在株間用鋤掘穴或開環狀淺溝施入,然后培土覆蓋,以免肥料流失。赤芍喜干怕澇,一般情況下不需要澆水,只要在嚴重干旱時灌1次透水。多雨季節必須清溝,及時排水,水淹6 h后會導致爛根,全株枯死。

3. 3. 4 剪花去蕾

藥用赤芍在栽后第三年開花,為了保證赤芍的根部養分充足,提高商品的產量和質量,開花后除留種植株,在花蕾成形期,即形摘除,應選擇晴天進行,有利于傷口愈合,防止赤芍植株感染病害。

3. 3. 5 修 剪

剪去多于的小根,留取肥大的粗根,以增加藥用產量,提高藥用效果。在9~10月秋收冬種前夕的空隙時間進行修剪,可促進主根生長,提高赤芍質量。修剪方法:鋤松株間泥土,露出主根的大半部分進行修整,去除主根上的側根和主根上腐爛部分,待傷疤自行愈合。側根視具體情況進行處理,如果可以作為種苗,即切下做種苗,如果過于纖細暫時不能做種苗,可以留數根,等到次年長大一些后再做種苗,將多余的全部剪去,以便集中養分促進主根生長;主根下面伸入泥土的底根要吸收養分不能剪去。側根剪去后要及時覆土施肥,這對提高赤芍質量和培育壯苗是非常重要的。

3. 4 病蟲害防治

中藥材生產要想達到安全、有效、穩定、可靠的標準,除了選用抗性品種、培育壯苗、加強栽培管理、科學施肥等措施以外,病蟲害無公害防治又是重要環節中的重中之重。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病蟲害應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配合科學合理地采用化學防治。嚴格遵守農藥間隔安全使用期,沒有標明農藥安全間隔期的農藥品種,收獲前30天停止使用。

3. 4. 1 赤芍病害防治

赤芍常見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和銹病,均是由一種真菌引起的病害。

赤芍銹病,危害葉片,7~8月病情較重。防治方法:芍藥收獲時將殘枝病葉集中燒毀,減少越冬菌源。發病初期噴波美0.3°~0.4°石硫合劑或70%敵銹鈉400倍液,每隔10~14天噴1次,連續噴2~3次,效果良好。

赤芍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屬真菌病害,在低溫高濕的環境中花、葉、莖等部位均可發病。成株葉片一般在開花以后發病,陰雨連綿時最嚴重,發病時葉片、葉柄呈灰白色,水漬狀,組織軟化至腐爛,高溫時表面生有灰色霉層。5月中旬開始發病,7~8月為發病高峰期。防治方法:采取輪作方式,選種時要用籽粒飽滿的無病種芽;平時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排水,保持通風、透光,合理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性。發病后清除被害枝葉,集中燒毀或深埋。春季幼芽剛破土而出時,噴1∶1∶100波爾多液或噴灑5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600倍液或50%代森鋅8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10~14天1次,連續進行3~4次,病區及周邊位置需加倍噴施。

3. 4. 2 赤芍蟲害防治

赤芍蟲害主要有螻蛄、蠐螬、地老虎、金針蟲等啃食地下根莖[ 13 ]。根據自身林下作業條件,可以選擇不同方式進行蟲害預防與防治,也可以多種方式結合使用。①發生蟲害的原因,主要是施用未腐熟的肥料所致,特別是施用未腐熟的馬糞、人糞尿和雞、鴨等,糞肥要充分腐熟,高溫堆肥;②芍藥蟲害主要是螻蛄、蠐螬、地老虎、金針蟲,可用鋅硫磷2 kg/667m2制成毒土,結合整地撒入土中進行毒殺。③播種前拌種衣劑,用辛硫磷乳油1 000~1 500倍液拌種,堆悶3~4 h,晾干表面水分后播種;④用80%敵百蟲可濕性粉劑1 kg,用炒香的麥麩或豆餅50 kg,加入適量水充分攪拌,黃昏時撒入被害田間,在雨后效果較好;⑤有條件的地區,春播前澆灌農田,可以使土壤的溫度、濕度發生變化,對地老虎、螻蛄等地下害蟲生存不利,致死率達90%以上;⑥利用金龜子成蟲晝伏夜出,趨光性強的特性,也可以在田間安裝誘蟲燈誘捕,每20~30畝地安裝1盞誘蟲燈,物理方法防治害蟲,捕殺成蟲,從源頭減少幼蟲蠐螬對赤芍的危害;⑦根據蠐螬成蟲的活動規律,利用其假死性進行人工捕殺,一般在黃昏時進行,連續捕殺幾次,可顯著減輕蟲害;⑧結合翻地、作畦、松土等作業,發現幼蟲及時消滅,對于減輕蟲害有一定效果。

3. 5 采收與加工

芍藥種子繁殖一般5年采收,超過5年以后根部變黑而導致品質低劣。分株繁殖3年采收,采收時間應在9月下旬,以秋季為宜。選擇晴天,先割去莖葉,用挖藥機挖出赤芍根莖,除泥土、須根及支根,洗凈泥沙等雜質,留芍頭做種栽,切下芍根,曬干或烘至半干,按照大小分檔,捆成小把,加工藥用,貯于陰涼干燥通風處。

3. 6 貯藏與運輸

放置在陰涼、干燥、通風的環境里,并用紙箱存放可以長期保存,注意防鼠、防蟲、防霉變。運輸時要輕拿輕放,途中依然要保持陰涼、干燥、通風,嚴禁雨淋、高溫和污染。

4 小 結

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實施和退耕還林還草是緩和東北林區生態危機,發展國民經濟,解決長期困擾東北三省林業“兩?!钡母境雎穂 14 ]。從保護生態環境和國民經濟的長遠目標出發,以林木為主、林下經濟為輔,以林下經濟養林的多種種養模式是切實可行的。

紅松是東北山區主要經濟林樹種,當用來作為果林時,栽植密度較低,林間空地較大,林地內套種中藥材,以短養長,不僅可以有效利用閑置的土地資源,還能與林木形成良好的共生關系,促進紅松堅果林可持續發展。赤芍有著悠久的應用歷史,剛性需求強,用途非常廣泛,用量大,每年還有大量出口,其市場價值由于野生資源的稀缺而迅速上漲。隨著赤芍需求量逐年上升,野生資源的匱乏,人工栽培的赤芍已經成為市場主導。紅松果林下套栽赤芍經營模式不僅提高了林地生產力,增加了林分穩定性,改善了林分結構,實現林地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也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紅松果林與赤芍栽培模式更有助于黑龍江省北藥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國家藥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S].? 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5: 109.

[2] 趙佳琛,? 翁倩倩,? 張悅,? 等.? 經典名方中芍藥類藥材的本草考證[J].? 中國中藥雜志, 2019, 44(24): 5496 - 5502.

[3] 姚杰,? 王文姌,? 郭盛磊,? 等.? 白芍與赤芍種質問題探討[J].中國現代中藥, 2020, 22(11): 1933 - 1937.

[4] 楊玉赫,? 徐雪嬌,? 李陳雪,? 等.? 赤芍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新進展[J].? 化學工程師, 2021, 35(9): 42 - 44 , 31.

[5] 張喜武,? 李夢聰,? 竇金金,? 等.? 黑龍江省“龍九味”產地考證。種植現狀和發展策略[J].? 中醫藥學報,? 2021, 49(10): 1 - 5.

[6] 李長江.? 黑龍江省發展紅松堅果林產業可行性初探[J].? 防護林科技, 2016(6): 107 - 108.

[7] 劉才,? 李正華,? 康迎昆,? 等.? 紅松果林套種紫花苜蓿栽培技術及效益分析[J].? 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 2021, 34(4): 33 - 35.

[8] 徐國鈞,? 王強.? 中草藥彩色圖譜[M].? 5版.? 福州:? 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 2020.

[9] 謝婷,? 周萌,? 李鑫,? 等.? 多倫赤芍野生植株和芽頭無性栽培植株生物學性狀和芍藥苷含量對比研究[J].? 中國中藥志:2015, 40(24): 4830 - 4833.

[10] 王云,? 緱建民,? 劉娟,? 等.? 淺析赤芍的種植前景與栽培技術要點[J].? 農業科技與信息, 2020(3): 16 - 17.

[11] 王智,? 燕新洪.? 黑龍江道地藥材栽培技術[M].? 哈爾濱:? 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4.

[12] 張明爽,? 徐洪巖,? 張微,? 等.黑龍江省道地藥材赤芍栽培技術[J].? 黑龍江農業科學, 2023(11): 36 - 39.

[13] 王建國.? 赤芍的開發價值及栽培技術[J].? 中國林副特產,2014(4): 51 - 52.

[14] 劉秋麗,? 于雪瑩,? 杜笑微.? 黑龍江省林藥結合立體開發結構[J].? 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 2001(3): 75 - 77.

猜你喜歡
赤芍套種栽培技術
朝天椒套種芝麻輕簡高效栽培技術
草莓大棚套種西紅柿畝增收2萬元
基于網絡藥理學和分子對接技術研究黃芪-赤芍治療COPD的作用機制
大黃、赤芍對肝衰竭大鼠血清NO合成和分泌影響研究
番茄大棚栽培技術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產栽培技術
石榴短枝紅在駐馬店引種表現及豐產栽培技術
新疆赤芍
果園套種蠶豆模式的實踐與思考
赤芍與辛芍組方中沒食子酸、芍藥內酯苷在大鼠體內的藥動學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