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臺灣地區圖書館成效評估研究述評*

2024-04-08 14:48宋家梅天津師范大學古籍保護研究院
圖書館雜志 2024年2期
關鍵詞:臺灣地區圖書館評估

宋家梅 (天津師范大學古籍保護研究院)

唐承秀 (天津財經大學理工學院)

圖書館評估多是從投入、產出兩個方面來評估其績效,盡管這種評估方式能體現讀者利用圖書館的情況,但并不足以評估讀者使用圖書館服務后的效果。近年來,隨著社會整體環境的改變,如何測評圖書館服務成果,如何展現圖書館的服務成果與影響力是國內外越來越多學者共同探討的問題。圖書館評估內容也逐漸從績效評估轉向成效評估,即從“圖書館提供了哪些資源與服務來達成圖書館設定的目標”轉向“圖書館提供的資源與服務導致讀者有何改變”。21世紀初,美國、加拿大、芬蘭、挪威、澳洲、非洲等國家或地區已經陸續開展圖書館成效評估實踐,我國臺灣地區的圖書館成效評估也處于起步階段[1],相關研究成果不斷涌現。本文對近20年來我國臺灣地區圖書館成效評估研究的相關文獻進行總結,從圖書館成效評估的概念與意義、評估內容、評估標準、評估方法等方面進行述評,并思考成效評估有效實施問題,以期為我國大陸地區圖書館成效評估理論研究與實踐工作提供參考。

1 圖書館成效評估的概念與意義研究

臺灣地區許多學者提出圖書館成效評估的意義,包括王梅玲、柯皓仁、余秋蕓、藍翊瑄等?,F將圖書館成效評估的意義總結如下:一是對于圖書館來說,進行圖書館成效評估可以達成:(1)有助于了解圖書館活動對于用戶帶來的改變或效益;(2)建立公共關系;(3)有助于展現圖書館價值與影響力,讓圖書館可持續發展;(4)有助于檢查非用戶不使用圖書館的原因,調整服務策略及目標群體。二是從用戶角度來看,通過圖書館成效評估,能夠檢驗自身學習成效及其他自身的改變。

2 圖書館成效評估內容研究

按照評估內容,圖書館成效評估一般可分為整體成效評估和專項成效評估兩種類型。其中,整體成效評估主要討論使用圖書館后對用戶生活中各方面的影響,如教育、休閑、日常生活、職業等方面;專項成效評估研究是針對圖書館特定活動或服務項目評估其影響。按照評估內容分類,臺灣地區圖書館成效評估相關研究可歸納如下。

2.1 整體成效評估研究

整體成效評估通常針對單一圖書館或是圖書館系統進行價值評估,有利于圖書館評估自身發展狀況。換言之,單一圖書館或圖書館系統的價值即為整體成效評估活動中被評估的客體,主要包括社會價值、學生學業、課程教學等方面。下面將從上述成效評估客體出發,總結分析其研究成果。

2.1.1 圖書館對產生社會價值的影響

相對于經濟價值,臺灣地區學者的研究較多地關注圖書館對產生社會價值的影響。自2009年國際圖聯大會提出“圖書館作為空間及場所”這一主題,眾學者開始關注圖書館作為“第三空間”的特征及其對于用戶、社區在生活方面的幫助與影響。圖書館成效評估研究中,柯皓仁、陳姿岑、余秋蕓、高詠茹、許瓊惠等選擇以整體成效來探討圖書館對于使用者日常生活的幫助。陳姿岑探析了嘉義縣新港閱讀館作為公共空間的成效與社會價值[7];余秋蕓從用戶所獲得的生活效益、使用者的認同感,以及作為“第三空間”對使用者的成效3個維度分析了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對用戶的成效[8];許瓊惠與柯皓仁針對臺灣公共資訊圖書館的服務及資源對于使用者日常生活的幫助,以及其作為“第三空間”的成效進行研究[9-10]。高詠茹從用戶觀點探討了臺灣地區公共圖書館的使用效益,并了解影響公共圖書館使用效益產生差異的原因[11]。除了探討臺灣地區的圖書館服務成效,有學者還將研究區域進行拓展,鄭致遠對臺灣與香港兩地民眾對公共圖書館認知成效的差異進行了比較分析[12]。

2.1.2 圖書館使用對學生學業的影響

筆者認為,高校創新能力是一個五維度構念,具體表現為觀念創新、制度創新、學科創新、技術創新和知識創新。這些創新能力通過提效和增質雙路徑,來提升高??冃?。具體而言,一方面有助于高校對現有資源的挖掘和利用,提高現有資源的利用效率,進而提升高??冃?[11]另一方面,創新能力能幫助高校從容面對市場的動態需求和外部環境的技術進步,以吸收并利用社會資源,提升高??冃?。[12]由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設:高校的觀念創新能力、制度創新能力、學科創新能力、技術創新能力、知識創新能力均對高??冃в酗@著積極影響。

圖書館使用對學生學業影響的評估,是圖書館成效評估的重要內容之一。臺灣地區圖書館使用對學生學業影響的研究主要圍繞圖書館使用與學生學習成效、閱讀行為、職業生涯發展的關系等方面展開,即學生使用圖書館資源與服務是否能夠提升其學習成效,提升閱讀能力,甚至影響其職業生涯發展等。該類研究中,學生學習成效多用學科成績加以衡量,研究結論一般是圖書館使用與學生學習成效、閱讀投入等的相關性是否顯著。賴苑玲針對彰化市小學六年級學生進行調查后發現,圖書館借閱頻率、使用次數與語文成績表現相關性并不顯著[13];張馨云以新北市小學為例,研究了小學圖書館利用與學童語文能力提升的關聯性[14];顧潔修與顧潔光[15]、黃瓊妙[16]、吳玉茹[17]、石芩榕[18]、王梅玲與張艾琦[19]等探討了在校大學生、研究生圖書館資源利用與學業成績的相關性。除此之外,楊智麟更進一步地探討了學生使用學術圖書館資源與空間對畢業后職業生涯發展的影響[20]。

2.1.3 圖書館使用對課程教學的支持

支持課程教學是圖書館的基本功能之一。學者們更多地探討圖書館以何種方式或提供何種服務支持課程教學,僅有較少文獻關注圖書館使用對課程教學的成效評估。該類文獻主要從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運用圖書館資源或活動等對學生學科成績產生的影響,探討圖書館支持課程教學的有效性。臺灣景文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積極運用圖書館所訂購的有關英語學習方面的電子資源,于第探討了這種教學方式對學生英語學習成效的影響[21];為更好地提高圖書館教學支持的層次,曾品方研究了臺北市文山區萬興小學“快樂晨讀”活動的實施成效,以及學校圖書館對閱讀教學的支持方式[22]。

2.2 專項成效評估研究

一般認為,成效評估是圖書館某項特定活動或服務項目評估的一環。圖書館專項成效評估主要是用來評估某項特定服務或活動方案是否能夠對其目標用戶帶來效益或有所改進,并符合機構預先設定的目標,或者觀察對使用者問題解決與工作能力是否提升。目前,臺灣地區圖書館專項成效評估研究主要集中在閱讀推廣活動、信息素養教育、青少年閱讀空間改造、學習共享空間服務、電子書服務、數字館藏等的成效評估研究。

2.2.1 閱讀推廣活動成效評估研究

圖書館在協助不同階段讀者提升閱讀能力并建立閱讀素養的過程中一直擔任著重要的角色。目前,學者們更加關注的是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是否具備成效,即是否會提升目標讀者的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并提升其閱讀能力,最終達到改善社會整體閱讀環境的效果。梳理已有研究發現,閱讀推廣活動成效評估研究中針對青少年閱讀推廣活動、親子共讀活動、兒童閱讀教學活動的成效評估研究較多。藍翊瑄運用構建的成效評估指標對臺北市立圖書館“翻轉知識系列活動——青少年經典閱讀周”活動成效進行評估[23];王梅玲介紹了兩個閱讀推廣活動成效評估案例,希望為圖書館未來實施成效評估提供參考[24]。親子共讀活動是圖書館推廣閱讀的典型模式,孫云倩等研究發現,祖孫共讀活動對提升圖書館利用率和能見度、滿足祖父母心理需求和改善共讀能力、培養兒童閱讀興趣及習慣,以及增進祖孫關系等方面皆有所幫助[25-26];劉華宗與楊清媚研究了臺中市圖書資訊中心舉辦的“閱讀起步走·親子悅讀營”活動的成效[27-28]。除了參與活動的兒童,家長、教師、照顧者等也是閱讀推廣活動成效評估過程中的測量對象,紀麗娟以臺中縣公共圖書館舉辦的“閱讀起步走”活動為例,探討不同生活形態的家長在服務質量、體驗感受、圖書館利用行為與活動成效的差異,并進而探討其對圖書館利用行為與活動成效的影響[29]。

許多圖書館與小學合作舉辦閱讀教學活動,但很少有研究探討兒童閱讀教學的成效。閱讀教學活動成效良好,可促使讀者有強烈的閱讀動機、良好的閱讀態度,以及完整閱讀理解歷程。王梅玲與曾湘怡認為這是一個重要議題,針對小學與圖書館合作舉辦的閱讀教學活動帶給小學生的閱讀影響,以及活動成效評估進行了研究[30-31]。蔡佳吟與黃宥綝以基隆市某小學為例,運用CIPP評估模式分析小學低年級閱讀教學成效[32]。與傳統閱讀教學方法相比,有學者考察了引進概念導向型閱讀教學法(CORI)等閱讀教學新方法對兒童閱讀教學成效的影響。陳海泓考察了CORI融入社會領域教學對小學五年級學生閱讀成效的影響[33];陳昭珍、林吟燕、陳雅萍等研究了CORI對初中生閱讀投入的影響[34-35]。

2.2.2 信息素養教育成效評估研究

在討論信息素養教育成效評估之前,我們應該明確一點,即圖書館“信息素養服務”已向“信息素養教育”轉型升級。課程成效評估是信息素養教育成效評估的重要組成部分,學者們開展了一系列信息素養教育課程成效評估研究,主要以問卷、測驗與觀察等方式來確認學生所獲得的學習成效。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成效評估案例研究較多,研究對象大多是非圖書情報學專業學生,如體育學院學生、醫藥專業學生等。課程成效評估又可分為針對面對面課程、嵌入式課程、網絡課程等不同類型課程的成效評估。

(1)面對面課程成效評估

目前臺灣地區的臺灣大學、成功大學、臺灣清華大學、臺灣交通大學、中興大學等多所高校均已開設信息素養相關課程,希望通過這些課程培養學生在信息搜尋、運用方面的能力。羅思嘉研究了臺灣成功大學信息素養課程實施成效[36];于第研究了臺灣景文技術學院信息素養相關課程實施成效[37];王巧燕與曾惠明探討了臺灣大仁技術學院??撇克帉W科圖書館利用教育實施成效的評估[38];周宏宏探討了臺灣真理大學圖書信息利用教育課程的成效[39];周倩等探討了大學生通識教育課程《信息素養與倫理》的實際授課成效[40]。關于信息素養教育課程的主要成效,廖緩宙研究發現,課程的主要成效為提升圖書館資源使用率,并能提升館員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學生的學習效果良好[41]。洪美齡等對臺灣醫藥大學醫藥專業學生信息素養通識課程的學習成效進行了探討,研究發現個別學生的學習意愿、修課人數與小組的合作關系、善用與教學者對話的管道等因素對學生信息素養學習成效有顯著影響[42]。

(2)嵌入式課程成效評估

除了以分散或獨立課程推動信息素養教育,嵌入式課程是從信息素養教育的概念中衍生出來的新的信息素養教育理念與教學模式。這種課程教學模式正逐漸成為圖書館發展的重點,也成為眾學者研究與實踐的話題,越來越多學者對于信息素養教育單元嵌入各學科教學,以及作業的成效進行思考與研究。例如逢甲大學將信息素養教育單元融入該校商學院研究生的研究方法課程,沈佩琴通過研究生個人基本數據問卷、測驗、作業、學習日志、訪談、學期報告等數據,分析了該課程的實施成效[43]。臺灣某科技大學二技護理系將實證護理的重要概念融入九周的護理信息素養課程,翁慧娟等運用類實驗設計與前后測的方式評估了該課程成效[44-45]??傮w而言,嵌入式信息素養課程能夠指導學生有效使用圖書館資源,幫助達成教師既定需求,并幫助學生記憶學科知識或提升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3)網絡課程成效評估

近年來,臺灣地區各級學校均投入經費與精力用于信息素養網絡課程的研發,學者們針對這些信息素養網絡課程取得的成效進行了探析。謝寶煖以臺灣大學通識課程《資訊與網路資源利用》為個案,探討學生的學習行為與學習成效[46];施碧霞研究了臺灣體育大學學生選修通識課程《網路資源應用》的學習成效[47]。臺灣教育部門在2010年初正式公開發表其委托圖書情報界學者專家及數字科技公司共同開發完成的一套大專院校通識課程數字學習教材——《圖書資訊應用》,于第[48]、張迺貞[49]探討了將該數字教材分別運用于景文科技大學、臺北大同大學信息素養課程中的成效??傮w而言,學生對信息素養網絡教學方式,以及信息素養課程中應用數字教材的滿意度較高,學生利用網絡資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所提升。

相較于學校圖書館,公共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成效評估研究寥寥無幾。公共圖書館通過舉辦各種圖書信息利用教育活動,以達到提升公眾信息素養能力的目標。實際上,與學校圖書館相比,公共圖書館不僅可以彌補學校圖書館因開放時間的限制而影響學生學習[50],還是一個親子可以共同參與的場所。培養兒童信息素養是公共圖書館努力的一個重要目標,張佑華與宋慧筠探討了臺灣公共資訊圖書館所舉辦的親子博士信箱活動的感知學習成效,研究發現:除了閱讀與思考技能之外,該活動對于培養兒童專注力、增進人際互動關系有所幫助[51]。公共圖書館常在寒暑假或假日舉辦信息素養短期課程,邱子恒以臺灣“國家圖書館”暑期青年學者養成營項目為例,研究了高中生信息素養短期課程的學習成效[52]。

2.2.3 其他類型專項成效評估研究

空間再造是當前圖書館轉型與發展的重要內容。2009–2010年臺灣教育部門實施公共圖書館環境與設備升級計劃,輔助公共圖書館進行閱讀空間改造。鑒于青少年服務的重要性,許多公共圖書館進行了青少年閱讀空間改造,王梅玲與江宜蓁研究了再造后的青少年閱讀空間使用與滿意度[53]。受信息技術發展的影響,許多高校圖書館設置了學習共享空間。侯淳凡探討了學習共享空間服務質量評鑒指標的應用,并了解使用者對于學習共享空間的使用滿意度與服務成效[54]。近年來,越來越多圖書館開展了電子書借閱服務,謝建成、趙素貞利用LibQUAL+TM量表與網站使用性評估準則,以問卷方式了解用戶對個案圖書館所提供電子書服務的滿意度與使用效益[55]。數字館藏是圖書館館藏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陳佳琪以臺灣百年圖書館史數位圖書館為例,探討了數字館藏資源支持專題式學習模式的成效,研究發現數字館藏資源應提升數據檢索效能,以增加學習者的使用意愿[56]。臺北市立圖書館親親分館舉辦了親子共學英語課程——“親子共學英語計劃”,王麗娜探討了其實施成效,包括親子共學英語的學習歷程與轉變、親子共學英語對親子互動的影響,以及影響親子共學英語學習意愿的因素等[57]。

3 圖書館成效評估標準與方法研究

3.1 圖書館成效評估標準研究

評估標準的構建是圖書館實施成效評估的基礎,管理者必須構建一套能夠衡量圖書館服務目標與成效實現的指標體系,用于評估實踐工作。

3.1.1 整體成效評估指標

到目前為止,臺灣地區已開展5次“公共圖書館評估及績優圖書館獎勵實施計劃”評估各級公共圖書館的營運與服務績效,遵循的指標體系是《臺灣地區公共圖書館營運績效評量表》,對臺灣地區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2003–2013年間,臺灣地區圖書館界陸續進行了4次公共圖書館營運績效評估,呂明珠分析了這四次評鑒結果與評鑒工具[58]。最近一次的第五次臺灣地區公共圖書館績效評估工作于2015年全面展開,臺灣“國家圖書館”以2004年版、2013年版績效評估指標為基礎,參照臺灣地區《公共圖書館設立及營運基準》的規定,廣泛征求專家、學者的意見,并根據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概況進行修訂,制定了2015年版公共圖書館營運績效評估指標體系。相較于以往的評量表,2015年版評量表在體系結構、各項目的配分比例、指標取值、評分標準、評估指標等幾個方面都做了較為系統的調整與優化。新的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分為:“基礎建設”“營運規劃”“館藏資源管理”“讀者服務”“閱讀推廣及公共關系”“閱讀環境”6個一級指標,若干個二級指標。臺灣地區公共圖書館評估已在績效評估的基礎上,引入注重效益與質量的成效評估理念。公共圖書館評估指標編制時參考了1987年ALA頒布的《公共圖書館績效評估指標》與ISO《信息與文獻:圖書館績效評估指標》 (ISO 11620,1998)中的“讀者滿意度”與“讀者服務”的若干評估指標,并根據本地區圖書館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調整。評估指標體系中的“讀者服務”“閱讀推廣及公共關系”“閱讀環境”均涉及公共圖書館對用戶日常生活、教育、休閑娛樂的一些具體指標,對構建圖書館整體成效評估體系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對于圖書館整體成效評估指標的設計,王梅玲提出評估指標“應為社區需求、圖書館服務目標與使用者對服務回應的三者交集”。一般使用者參與活動成效指標可考慮:狀態、行為、生活技能、改變行為的意愿、知識、態度/價值觀、知覺/感覺、服務滿意度、圖書館技能、參與/使用服務、對服務覺知/接觸等;對于社區的成效指標,有時間節省、學習改善、工作生產力改善、工作質量提升、新增價值、對組織目標提升、改進工作時效性等[59]。另外,受國外相關研究的影響,柯皓仁等眾學者借鑒芬蘭學者Vakkari與Serola的評價指標體系[60],從教育(學習)、工作、日常生活、休閑活動4個方面探討公共圖書館的整體成效與社會價值。

3.1.2 專項成效評估指標

圖書館專項成效評估工作中,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有利于人們充分認識影響特定服務項目的要素及其聯系,明確服務改進方向,從而提升該項服務的服務質量與用戶滿意度。在專項成效評估層面,學者們從不同視角對專項服務的評估指標體系進行探討。藍翊瑄在文獻調研和焦點小組訪談的基礎上,構建了包含活動滿意度、閱讀興趣、知識學習、圖書館使用意愿4個一級指標、9個二級指標的青少年閱讀推廣活動成效評估指標體系,并于閱讀推廣活動后應用該指標體系實施成效評估[23]。為評估閱讀教學活動給小學生帶來的閱讀影響與活動成效,王梅玲與曾湘怡使用焦點訪談法,構建了包含3個一級指標、7個二級指標的二年級學生閱讀技巧成效評估指標體系,其中一級指標包括字匯辨識、閱讀應用、閱讀理解[61]。為了評估再造后的青少年閱讀空間使用與滿意度,王梅玲與江宜蓁參照相關文獻,構建了空間環境、家具設備、學習與休閑互動、館藏與服務4個一級指標,28個二級指標的青少年空間使用滿意度量表[53],該量表可為我國大陸地區已進行空間再造的圖書館設計成效評估體系提供借鑒。為了解使用者對于學習共享空間的使用滿意度與服務成效,王梅玲與侯淳凡參考美國研究圖書館學會LibQUAL+評估工具、Beagle的信息共享空間指標[62]、上海師范大學的信息共享空間案例,設計了學習共享空間服務品質評估指標體系,包含實體學習與共享空間、信息軟件與電子資源、圖書信息整合服務3個一級指標、24個二級指標[63]。其中,圖書信息整合服務、環境、設施與資源等指標都涉及高校圖書館對學生學習產生影響的一些指標,對于構建高校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成效評估體系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若干學校已開設信息素養通識課程,學者們主要關注學生數字閱讀能力、批判性思考與信息素養技能的提升程度。林麗娟以輔仁大學學生為對象,探討學生參與圖書館利用教學與信息素養能力,包括接收新知動機、技能取得、信息評估、整合與運用等4項指標的關系[64]。

3.2 圖書館成效評估方法研究

一般來說,圖書館成效評估方法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定性評估方法,即采用定性調查、訪談、焦點小組訪談、用戶對獲得的知識與技能進行自我評估等方式了解圖書館用戶與非用戶的經驗和觀點,包括圖書館服務對用戶產生的直接價值與潛在價值、圖書館對個人與社會的潛在影響、圖書館對未來用戶的潛在價值等。定性評估方法常用于公共圖書館成效評估,從而體現公共圖書館的社會價值與重要性。另一類是定量評估方法,通過實驗、非介入性觀察、長期追蹤、數據挖掘等方法,獲得圖書館用戶知識、技能或行為改變的具體證據,并探索圖書館使用與個人知識、技能或行為改變之間的相關性。一般而言,定量評估方法較常用在圖書館專項成效評估[65]。

文獻調研顯示,臺灣地區圖書館成效評估方法趨于綜合化,采用定性與定量混合的方式。學者們在對圖書館服務成效進行研究的過程中使用多種相應的方法,從而獲得客觀而準確的結果。例如,在評估信息素養教育課程成效時采用多元評估方法,主要利用問卷調查與客觀化考試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課程評估。一般來說,前期主要使用問卷調查了解學生信息素養能力現狀,再通過客觀化考試進行成績測定,最后比較分析經過課程學習后學生的信息素養差異與教學成效。也有學者依托信息素養教育實踐,采用行動與研究相結合的方法探討信息素養教育課程成效。翁玉蓉采用行動研究法,以政治大學《圖書資訊應用》課程為例,探究地方記憶主題融入信息素養課程后大學生的學習成果[66]。

4 總結與啟示

4.1 注重成效評估研究的全面性與系統性

從研究內容看,我國臺灣地區圖書館成效評估研究內容較為全面,既有探討圖書館對于用戶、社區在生活方面的幫助與影響的整體成效評估研究,也有針對閱讀推廣活動、信息素養教育、青少年閱讀空間改造、學習共享空間服務、電子書服務、數字館藏等圖書館某項特定服務或活動方案成效的專項評估研究。目前,我國大陸地區圖書館成效評估研究文獻為數不多,僅是一些初步研究,主要總結國外研究現狀與案例介紹,成效評估研究的深度還有待加強。成效評估已成為圖書館管理的新思維,針對圖書館多元化服務,在配合預定目標的基礎上,量化服務成果,全面探討各項服務的成效勢必成為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4.2 理論結合實踐,加強實證研究

從研究類型看,我國臺灣地區圖書館成效評估研究大多是實證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兩種方法,或者同時使用這兩種方法。既有基于調查問卷的定量測評,也有基于深度訪談、觀察等的定性分析。目前,我國大陸地區圖書館成效評估研究受到越來越多研究人員的關注,隨著研究逐漸深入,也面臨著一些挑戰,例如學者們提出的評估體系與評估方法大多是理論上的研究,并沒有側重在調查實踐的基礎上進行研究和論證。成效評估實證研究較少,且不夠規范。相較于泛泛而談,實證研究更具有可信度與參考價值。圖書館成效評估實證研究可以一方面為組織實施成效評估的機構提供直接參考,另一方面也可以為未來的成效評估實證研究提供依據,使得研究具有較好的連續性和系統性。成效評估的理念是以用戶為中心,因此,最終應落實在實證研究方面,結合實際服務案例開展問卷調查或訪談等。

4.3 開展“成效導向”的評估實踐

目前,我國臺灣地區高校圖書館尚沒有統一的評估標準,公共圖書館系統已形成較完整的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并在績效評估中融入了成效評估的理念,但是并沒有從績效評估中脫離出來形成單獨的成效評估體系。截至2018年,我國大陸地區已完成6次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第七次評估共工作也于2022年啟動。前5次公共圖書館評估一直強調資源建設,忽視了服務過程與成果的評估。第六次評估將原來的評估標準調整為三大類指標:服務效能、業務能力、保障條件,其中把“服務效能”大類提前到了第一位,這顯示了第六、七次評估對服務效率與效果評估的重視。然而,大多數評估指標仍為網站年訪問量、信息推送次數、數字資源瀏覽量、參考咨詢數量等績效評估指標,較少涉及反映圖書館價值與影響的成效評估指標。從建設績效導向轉向服務成效導向是“后評估時代”公共圖書館的戰略重點與發展方向之一[67]。因此,圖書館評估體系構建時不僅要強化績效評估指標,還應參考已有的成效評估報告與指標體系,并根據我國大陸地區圖書館事業發展重點適當增加成效評估指標。

猜你喜歡
臺灣地區圖書館評估
豫劇在臺灣地區的生存與現代化追求
我國臺灣地區社會工作參與家事審判機制及其啟示
圖書館
飛躍圖書館
評估依據
論第三人撤銷之訴的適格原告——以法國及我國臺灣地區的規定為參照
去圖書館
立法后評估:且行且盡善
臺灣地區擬修訂車輛容許耗用能源標準
最終評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