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背景下非公企業工會維權工作實施路徑研究

2024-04-08 18:48柳雅喆
法制博覽 2024年7期
關鍵詞:維權工會職工

柳雅喆

山西省晉城市暢安路宏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晉城 048000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轉型和發展,非公有制經濟逐漸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然而,非公企業在勞動權益方面常常存在著與公有制企業不同的問題。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強非公企工會維權工作,是一個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只有進一步探索和推動工會組織在非公企業維權工作中的角色和作用,才能更好地維護廣大非公有制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一、非公企業工會及其維權工作的必要性

(一)非公企業工會定義和特征

非公企業工會是在非公有制企業中由職工自愿組成的群眾組織,其目的是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非公企業工會在工作中代表職工的利益和訴求,協調企業主和行政部門的關系,組織職工群眾文化活動,豐富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提高職工的素質,促進職工的全面發展。非公企業工會是整個工會工作的基礎,其工作涉及職工的切身利益,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自主性。非公企業工會始終堅持黨的領導,要求工會主席在黨組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同時,非公企業工會也是廣大職工群眾的代表,其工作具有維權性和組織性,能夠有效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1]。非公企業工會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代表性:非公企業工會是職工利益的代表和維護者,其成員由職工自愿組成,代表職工的利益和訴求;第二,自主性:非公企業工會的建立和發展具有自主性,其活動和決策均由工會自主決定,不受外部干涉;第三,維權性:非公企業工會的根本任務是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促進職工的全面發展;第四,群眾性:非公企業工會是職工群眾的組織,其工作涉及職工的切身利益,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第五,組織性:非公企業工會是一種組織形式,其內部有完善的管理和組織機構,能夠有效開展各項工作。

(二)非公企業工會維權工作的必要性

非公企業工會維權工作的必要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第一,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必然要求。在非公有制企業中,由于雇傭關系和勞動條件的變化,職工的權益往往容易受到侵害。工會作為職工利益的代表和維護者,必須承擔起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責任,為職工爭取應有的權利和福利。因此,加強非公企業工會維權工作是保障職工權益的必然選擇。第二,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必要手段。工會是企業與職工之間的橋梁和紐帶,通過協調企業和職工之間的關系,可以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同時,工會在工作中也可以發揮教育、引導、服務等功能,提高職工的素質和技能水平,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因此,加強非公企業工會維權工作也是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第三,維護社會穩定的必要途徑。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結構的變化,勞動關系問題日益突出。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將會影響到社會的穩定和發展。而工會作為職工群眾的組織,可以通過調解、協商等方式解決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因此,加強非公企業工會維權工作也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必要途徑。第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建設的必要內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非公企業中開展工會維權工作,能夠更好地發揮工會的作用,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建設不斷向前發展。

二、非公企業工會維權工作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勞動者收入低且增長慢,工會維權艱難

在非公企業中,勞動者的收入普遍較低,而且增長速度也相對較慢。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勞動力市場競爭激烈,勞動者在談判工資時缺乏足夠的話語權;二是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競爭力,往往采取壓低工資水平的措施;三是部分勞動者自身缺乏維權意識和能力,對于工資待遇問題缺乏爭取和保護的意識。在這種情況下,工會維權工作顯得尤為艱難。由于勞動者收入低且增長慢,工會在協調企業和職工之間的利益關系時往往處于劣勢地位,難以有效地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此外,部分工會組織由于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往往受到企業的制約和干預,導致其維權作用無法得到充分發揮。[2]

(二)強令變相延長勞動時間,漠視工時法規

在一些非公企業中,存在著強令變相延長勞動時間的現象,企業通過制定不合理的勞動制度或者強制加班等方式,讓職工超時工作。這種行為不僅違反了工時法規,也嚴重影響了職工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生活質量。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企業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通過延長勞動時間來增加生產量或者完成緊急任務。同時,一些地方政府為了促進經濟發展和就業,往往對企業的違法行為采取寬容態度,這也助長了企業的違法行為。此外,部分職工為了保住工作或者增加收入,不得不接受企業的加班要求,這也使得企業的違法行為得以存在和延續。

(三)勞動安全衛生環境惡劣,職工健康受到威脅

在一些非公企業中,勞動安全衛生環境惡劣,職工的健康受到嚴重威脅。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往往忽視勞動安全衛生環境的投入和管理;二是部分職工缺乏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對于工作環境中的安全隱患缺乏識別和防范能力;三是政府相關部門對于企業安全生產的監管不到位,使得企業的違法行為得以存在和延續。

(四)參加社會保險的意識淡薄,職工參保率偏低

在非公企業中,部分職工參加社會保險的意識淡薄,參保率相對較低。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部分職工缺乏對于社會保險的認識和理解,認為參保是一種負擔;二是部分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競爭力,往往不按規定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用;三是政府相關部門對于企業參保情況的監管力度不夠,使得企業的違法行為得以存在和延續。

(五)勞動合同簽訂率低且不規范合同履行不力

在非公企業中勞動合同簽訂率低且不規范合同履行不力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這種現象的誘因主要包括:一是部分企業為了規避法律責任和降低成本,往往不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或者簽訂不規范的勞動合同;二是部分職工缺乏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對于簽訂勞動合同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或者簽訂合同時缺乏謹慎態度,導致合同內容不規范或者履行不力;三是政府相關部門對于勞動合同的管理和監督不到位,使得企業的違法行為得以存在和延續。

三、新形勢下加強非公企業工會維權工作意見和建議

(一)推進非公企業民主管理保障職工權利

新形勢下加強非公企業工會維權工作是必要的。隨著非公有制經濟的快速發展,非公企業數量和職工人數不斷增加,加強工會維權工作對于保障職工權益、維護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工會作為職工權益的代表和維護者,應當積極推進非公企業民主管理,保障職工權利,建立起穩定協調的勞動關系。維護好職工的合法權益是工會維權工作的核心。職工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他們的合法權益應當得到充分保障。工會應當積極代表職工參與企業決策和管理,監督企業的管理和運作,保障職工的基本權益。同時,工會也應當關注職工的職業健康和安全,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職工的安全和健康[3]。調動起職工的積極性是工會維權工作的重要任務。職工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只有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才能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工會應當積極為職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職業發展機會,提高職工的工作熱情和創造力,促進企業的發展。實現勞資雙方互利雙贏是非公有制企業職工民主管理存在和發展的根據。只有實現企業和職工的互利共贏,才能建立起穩定協調的勞動關系。工會應當積極推進建立以職代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讓職工參與企業的決策和管理,實現企業和職工的共同發展。

(二)推動非公企業建立工資集體協商機制

工會應當積極宣傳和推動非公企業建立工資集體協商機制。工資集體協商機制是一種保障職工權益、促進企業與職工共同發展的機制,通過協商的方式確定職工的工資水平和企業的薪酬體系,有利于實現企業和職工的互利共贏。工會應當廣泛宣傳工資集體協商機制的重要性和優勢,提高職工對工資協商的認識和參與度。工會應當代表職工與企業進行談判,促進工資集體協商的落實。工會作為職工的代表和維護者,應當積極與企業進行談判,爭取職工的合法權益。在談判中,工會應當根據職工的需求和企業的實際情況,提出合理的工資要求和薪酬方案,促進雙方達成共識。同時,工會也應當關注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經濟效益,平衡企業和職工的利益關系。工會應當監督工資集體協商機制的執行和落實情況。工資集體協商機制的落實需要工會的監督和管理。工會應當定期檢查協商機制的執行情況,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同時,工會也應當積極聽取職工的反饋和建議,不斷完善和改進工資集體協商機制,促進企業和職工的共同發展。因此,工會推動非公企業建立工資集體協商機制需要從宣傳、談判、監督三個方面入手,提高職工的認識和參與度,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促進企業和職工的互利共贏。

(三)加強工會組織建設,提高工會覆蓋率影響力

工會在職工維權過程中加強組織建設提高覆蓋率和影響力需要從組織建設、宣傳推廣、合作交流三個方面入手,加強自身建設和服務能力,擴大工會影響范圍和社會地位,為職工維權工作提供有力保障。第一,工會應當加強組織建設,提高覆蓋率和影響力。工會組織建設是保障職工權益的基礎工作,也是提高工會覆蓋率和影響力的關鍵。工會應當建立健全組織架構和規章制度,明確工作職責和權利義務,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提高工會的整體素質和綜合能力。第二,工會應當積極宣傳和推廣職工維權工作,擴大工會影響力。工會應當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渠道和媒體平臺,積極宣傳職工維權工作的重要性和優勢,提高職工對工會的認識和信任度。同時,工會也應當深入基層,了解職工的需求和問題,積極為職工提供服務和幫助,增強工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第三,工會應當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系和合作,擴大工會影響范圍。工會應當積極與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各方合作,共同推進職工維權工作和社會建設。工會可以與相關部門建立聯系機制,加強信息共享和協作配合,共同解決職工維權問題,提高工會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和地位。

(四)加強職工教育培訓,增強職工素質和維權意識

非公企業工會在職工維權過程中,加強職工教育培訓、增強職工維權意識和能力需要從培訓計劃、實用性和針對性內容、完善的評估和反饋機制等方面入手,增強職工的維權意識和能力,促進企業和職工的和諧發展。第一,非公企業工會應當加強職工教育培訓,增強職工維權意識和能力。職工維權意識和能力是保障職工權益的基礎,也是推動企業和諧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工會應當制定職工維權教育的培訓計劃和方案,通過開展專題講座、案例分析、模擬演練等形式,向職工普及勞動法律法規、勞動合同、社會保險、工傷賠償等與職工權益密切相關的知識,幫助職工了解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增強職工的維權意識和能力。第二,工會應當注重培訓內容的實用性和針對性,強化職工維權意識。針對非公企業職工維權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工會應當制定實用的培訓內容,重點講解勞動合同的簽訂、社會保險的繳納、工傷申報和賠償等與職工利益密切相關的知識,引導職工了解自己的權益和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第三,工會也應當加強勞動法律法規的宣傳和教育,幫助職工了解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提高職工的法律素養和維權意識[4]。第四,工會應當建立完善的培訓效果評估和反饋機制,不斷改進和提高培訓質量。為了保障培訓效果和質量,工會應當建立完善的評估指標體系,對職工的維權意識和能力進行評估和反饋,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不斷完善和改進培訓工作。第五,工會也應當定期收集職工的意見和建議,了解職工的需求和問題,不斷調整和優化培訓內容和方式,提高職工的參與度和滿意度。

綜上所述,在新形勢下,加強非公企業工會維權工作是促進企業和諧穩定發展、保障職工權益、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途徑。通過建立健全職工維權機制、加強組織建設、提高職工素質和能力等方面的工作,可以有效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實現企業和職工的共同發展。同時,也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參與,共同推動非公企業工會維權工作的開展,為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作出積極貢獻。

猜你喜歡
維權工會職工
以職工之家為抓手 讓職工享“家”溫暖
數讀·工會
職工書畫
數讀·工會
數讀·工會
維權去哪里?
工會
職工“獲得感”這樣來
又來了個打算維權的
完美 打假維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