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定合適生態調控方案確保小麥莖基腐病的有效防控

2024-04-08 13:14李東立
農民致富之友 2024年7期
關鍵詞:基腐病細管病原菌

李東立

近年來,受秸稈粗放還田、菌源不斷累積,種植制度和耕作方式變化,加上品種抗性較差、氣候變暖等因素影響,小麥莖基腐病呈逐年快速加重趨勢,并已成為我國小麥生產中主要病害之一。該病害不僅造成小麥嚴重減產,而且病菌能夠產生嘔吐毒素等真菌毒素,對糧食生產安全構成威脅。

一、目前小麥莖基腐病形成的危害

小麥莖基腐病是由假禾谷鐮孢菌、禾谷鐮孢菌等侵染小麥莖基部引發、全生育期均可危害的一種真菌性土傳病害,該病前期發生隱蔽不容易發現,后期出現白穗,一般造成減產20%—70%,甚至絕產,近年來病害發生范圍擴大、危害程度加重趨勢,已成為黃淮海等小麥主產區主要病害,不僅嚴重威脅小麥穩產豐收,也嚴重威脅小麥質量安全。具體莖基腐病在我國的甘肅、陜西、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河北等冬麥區均有發生,尤其是在河南、山東等黃淮麥區發生面積逐年擴大、危害逐年加重,一般病田率10%—30%、病田病株率5%—30%、白穗率0.5%—1%;據統計2020年山東省發生面積突破1000萬畝;2021年,發生范圍遍及山東省16個市,2023年山東省發生面積超過1500萬畝。莖基腐病作為當前小麥生產上的重大問題,務必立足于確保小麥生產安全和糧食安全,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做好小麥莖基腐病防控尤其是秋播秋苗期防控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小麥莖基腐病發病時具體癥狀

種子幼苗期受害,會死苗、爛種。多發于種子萌發前受到病原菌侵染而導致苗期枯萎,莖基部葉鞘、莖稈變成褐色、醬油色,根部出現腐爛。苗期受害,侵染種子根,病原菌最早通過衰敗的芽鞘侵入地中莖,向上擴展到分蘗節,造成莖基部分蘗節處干枯,影響上部組織水分供應,導致植株生長緩慢,嚴重時開始死亡。返青后繼續擴展危害,受害葉鞘逐漸變為暗褐色,但無云紋狀病斑,易與紋枯病區別;隨病程發展,受侵染莖基部節間逐漸變為淡褐色至深褐色,莖基部1—2個莖節出現褐變,嚴重時延伸至第6莖節,但不會影響到穗部,田間濕度大時,莖節處、節間可產生粉紅色或白色霉層;發病中后期,重病株提早枯死,形成白穗;根系一般不受害,拔起時莖稈易從莖基部折斷。受害麥田多出現零星單株麥子死亡的白穗現象。

三、小麥莖基腐病的防治策略

小麥莖基腐病主要侵染小麥莖基部,在小麥生長全生育期均可能為害,可防、可控、不可治,必須立足“預防為主,綜合防控”,重點要落實預防措施。防治策略上應采取合理選用抗病品種、加強肥水管理基礎上,黃淮海等小麥、玉米兩熟區重點抓好“一翻一拌一噴”,即播前深翻滅茬、播時種子藥劑處理、返青期噴施藥劑防治,力爭壓低田間菌源、控制前期侵染、減輕后期發生程度,有效降低病害重發危害風險。其他麥區重點抓好播時種子藥劑處理,并結合返青期紋枯病等防治,噴施對路藥劑進行兼治。有效降低病害流行風險,保障小麥產量和品質安全。

四、小麥莖基腐病綠色防控方法

1、選用抗耐病品種

種植抗病品種是防治小麥莖基腐病的有效措施,根據近年田間觀測和抗性鑒定情況,開麥18、周麥24、豐德存麥20號、存麥618、徐麥2023、豐德存麥5號、存麥29、鄭麥6687、秋樂168、洛麥26、西農519、中育1702等小麥品種對莖基腐病具有一定抗性,各地可根據品種區域適應性因地制宜推廣種植??鼓筒∑贩N的選擇是小麥莖基腐病防控的基礎。不同品種對該病害的抗性程度不同,選擇具有一定抗性的品種可以減輕病害的發生和危害程度。通過品種選擇,可以降低病害的傳播和擴散,從而提高小麥的產量和品質。在選擇抗性品種時,應根據不同地區的氣候、土壤和病害發生情況進行調查和評估,以確保選用的品種適應當地的生態環境??鼓筒∑贩N的選用也需要考慮小麥的其他特性,如產量、適應性和品質??剐云贩N不僅應該對小麥莖基腐病有一定的抵抗能力,還應具備良好的產量潛力和適應性,以滿足不同地區和生產條件下的需求。此外,品質也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特別是對于小麥作為主要糧食作物的地區,需要確??剐云贩N的品質不受影響,以保障小麥質量。

2、加強種子處理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同時種子是病蟲害傳播的重要載體,且種子易遭受土壤中有害生物的侵襲;小麥秋播種子藥劑處理是預防和控制土傳(種傳)根莖基部病害和地下害蟲以及苗期病蟲害發生危害的關鍵技術措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加強種子藥劑處理技術,做好小麥播種期的病蟲害防控,對于從源頭上控制病蟲危害,保障糧食安全尤為重要、非常關鍵。種子藥劑處理:種子包衣或藥劑拌種是種子藥劑處理常用措施,這是有效防控莖基腐病等土傳根莖基部病害和地下害蟲最為關鍵的技術措施;藥劑處理是以種子為載體的精準、隱蔽的施藥方式,可實現病蟲兼治,藥肥復合,減施增效,有效減少生產中藥劑使用次數2—3次,是一種簡便有效的綠色防控技術,應科學合理選擇經過登記、試驗示范、高效安全、對路藥劑,大力推行秋播期種子藥劑處理全覆蓋,必要時可對市售種子實行二次包衣(拌種),避免“白籽下地”??蛇x用含有咯菌腈·噻蟲胺,苯醚甲環唑·咯菌腈·噻蟲嗪、戊唑醇·吡蟲啉、吡唑醚菌酯·滅菌唑、咯菌腈·嘧菌酯、苯醚甲環唑·咯菌腈、氰烯菌酯·戊唑醇、苯醚甲環唑、吡唑醚菌酯、戊唑醇,以及種菌唑、三氟吡啶胺等種子處理懸浮劑包衣或拌種處理小麥種子,預防小麥莖基腐病的發生。

3、實施保健栽培

(1)合理輪作

重合理輪作是一種重要的土壤病害管理策略。小麥莖基腐病是一種土傳病害,其病原菌可以在土壤中長期存活。通過合理選擇輪作作物,可以中斷病原菌的生命周期,減少其在土壤中的數量,從而降低了小麥莖基腐病的發生和傳播風險。特別是選擇與小麥生長周期不同的作物,可以有效減少病害的累積和擴散,從而提高了小麥的生產安全。輪作還有助于土壤健康和生態平衡的維護。不同作物的輪作可以改善土壤結構、增加有機物質含量、調節土壤酸堿度,從而創造一個更適宜健康植物生長的環境。此外,輪作也可以減少土壤中的害蟲和病原體的數量,降低了農藥的使用需求,有利于生態平衡的維護。合理輪作是小麥莖基腐病防控中的關鍵策略之一。通過選擇適宜的輪作作物,可以有效降低病害的風險,提高小麥的產量和質量。然而,輪作不是一種一勞永逸的策略,需要根據具體的地區和生產條件進行調整和優化。因此,種植人員應密切關注土壤健康和病害發生情況,制定最合適的輪作方案,確保小麥莖基腐病的有效防控。

(2)精細整地

①發病地塊應增施有機肥、磷鉀肥和鋅肥,控制氮肥用量,施用秸稈腐熟劑處理病殘體,加速秸稈分解,減少病原菌累積;②土壤深翻,深度應在25—30cm,不宜過淺,盡可能將表層秸稈或殘留物翻至土層下,壓低菌源基數,深翻每隔2—3年進行1次即可;土壤深翻可以有效地降低病害的發生風險。小麥莖基腐病的病原菌主要存在于土壤中,特別是秸稈和殘留物中。如果這些潛在的病原菌沒有被處理或深埋在土壤中,它們將成為下一季作物的病源。通過深翻土壤,可以將這些潛在的病原菌埋在較深的土層中,減少病原菌與小麥根部的接觸機會,從而降低了病害的發生率。此外,深翻還可以破壞病原菌的生存環境,減少在土壤中的存活時間,進一步降低了病害的風險。土壤深翻有助于改善土壤的質地和通透性。深翻可以將較高的土壤層和較低的土壤層互相混合,從而改善了土壤的結構,增加了土壤的通透性。這有助于提高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和供氧能力,為小麥的生長提供了更好的條件。同時,深翻還可以促進土壤中有機物的分解,釋放出養分供小麥吸收,從而改善了土壤的肥力。

(3)合理灌溉

注意及時澆越冬水、孕穗灌漿水、孕穗抽穗期灌漿期天氣干旱有利于加重病情,田間管理中注意及時澆水灌溉保持穗期土壤墑情良好,可減輕病害發生危害。鹽堿地區采用深層地下水澆地易導致發病嚴重,宜采用地表水灌溉。

(4)精耕細管

秸稈腐熟精細還田,深翻后耙細整平土壤,提高整地質量,使表層土盡量平整,播種深度均勻一致;土地平整有利于小麥田干旱能及時澆水、澇洼地塊及時排澇。精耕細管有助于改善土壤條件。通過精耕細管,可以將土壤表層進行精細整平,去除土壤中的不平整、雜草和殘留物,使土壤表面平坦均勻。這有助于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性,使土壤更容易吸收和保持水分,為小麥的正常生長提供了更好的土壤環境。精耕細管還可以改善土壤的肥力,促進有機物的分解,釋放養分供小麥吸收,從而提高了小麥的養分利用效率。精耕細管可以減少病害的發生風險。在精耕細管過程中,殘留的植物材料和秸稈等有害生物的棲息地會被清除,降低了病原菌的存活和傳播機會。此外,精耕細管還可以改善空氣循環和光照條件,減少了濕度和溫度適宜病原菌生長的可能性。因此,精耕細管有助于減少小麥莖基腐病的發生,提高了小麥的健康生長。實施精耕細管時,應注意選擇合適的農具和機械設備,確保土壤表面平整均勻。此外,要注意適時進行精耕細管,通常在秋季播種前或春季播種前進行,以確保小麥的生長季節有一個適宜的土壤基礎。種植人員還應謹慎操作,避免對土壤造成不必要的損害,確保精耕細管的效果最大化。

(5)適期晚播

各地可根據當地小麥莖基腐病發生程度和天氣情況適當晚播,如秋季播種期遇溫度較高的天氣,可適當推遲小麥播種5—10天,但最晚應在霜降前2—3天完成,并注意根據晚播天數適當加大播量,一般晚播2—3天增加播種量0.5kg/667m2,保障出苗率和冬前基本苗數;并控制播種深度,適宜的播種深度為3—5cm。不宜過深,播后適期適時鎮壓,減少播種出苗期感染概率,降低秋苗受害風險。

(6)實行生態調控

生態調控的核心思想是通過優化生態系統中各種因素的相互作用,降低病害發生的風險。在小麥莖基腐病的防治中,可以通過種植功能植物來實現生態調控。這些功能植物,如蛇床草、二月蘭等,具有抑制病害發生的特性,可以改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結構,減少病原菌的數量,從而降低小麥莖基腐病的發生風險。生態調控還包括推廣生物防菌劑的使用,如枯草芽孢桿菌和木霉菌等,這些有益微生物可以競爭性地抑制病原菌的生長,從而降低病害發生的可能性。生態調控還有助于維護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通過增加植物多樣性和土壤微生物多樣性,可以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抵抗力,降低病害在生態系統中的傳播風險。此外,生態調控還可以減少農藥的使用,有利于減輕環境污染和土壤生態系統的破壞。這不僅有益于農田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還有助于保護生態平衡。實行生態調控是小麥莖基腐病防治中的一項重要策略。通過優化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可以有效降低病害的風險,提高小麥的產量和質量。種植人員應密切關注生態系統的變化和病害的發生情況,以制定最合適的生態調控方案,以確保小麥莖基腐病的有效防控和農田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五、開展小麥返青期防治

小麥返青期是控制小麥莖基腐病春季發生危害重要時期。加強田間監測,早發現早防治,返青期是預防土傳病害的最后一次機會,一旦拔節,再防已無效果,在小麥返青至拔節期噴施殺菌劑可進一步控制莖基腐病的危害,結合小麥紋枯病等苗期其他病害的防治,選用丙硫菌唑、丙硫唑、丙環唑、吡唑醚菌酯、葉菌唑、氰烯菌酯、戊唑醇、苯醚甲環唑、氯氟醚菌唑等在小麥上登記的單劑及其復配制劑等噴霧,在預防紋枯病、白粉病等的同時,可起到兼防莖基腐病的效果。順麥壟均勻噴灌小麥根莖部,使用自走式噴桿噴霧機或背負式噴霧器,應注意調低噴頭高度和方向、適當加大用水量,重點噴施小麥莖基部,抑制病菌蔓延。早春防治莖基腐病的同時可混配阿維菌素、聯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等殺蟲劑和氨基寡糖素、蕓苔素內酯、赤·吲乙·蕓苔等植物免疫誘抗劑或生長調節劑,可實現一次施藥防病治蟲和促進弱苗轉壯的效果,提高小麥抗病蟲能力達到“一噴三防”的效果。

六、強化宣傳引導

宣傳與培訓在小麥莖基腐病的防控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這一部分的深入論述將著重探討宣傳和培訓對相關從業人員的影響,以及在提高防控效果方面的作用。宣傳在小麥莖基腐病防控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視。通過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社交媒體等多種媒體平臺,可以廣泛傳播關于小麥莖基腐病的嚴重性以及防控的必要性。宣傳活動可以提高農民對這一病害的認識,使種植人員意識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同時,宣傳還可以傳達正確的防控方法和技巧,幫助農民更好地應對病害。此外,利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可以制作專門針對農民的實用教育視頻,演示種子處理、施藥技術等防控措施,以更生動有效地傳達信息。培訓對于提高防控效果和技術水平至關重要。技術培訓可以通過舉辦現場培訓課程、專家講座、示范田地考察等方式進行。這些培訓活動能夠為種植人員提供機會,親身了解最新的防控技術和最佳實踐。例如,專家可以演示種子處理的正確方法,講解施藥時的注意事項,以及如何進行病害監測和早期發現。

總之,小麥莖基腐病的防治是一項復雜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合理的有效措施。在本文中,我們詳細討論了選擇抗耐病品種、實施保健栽培、生態調控和返青期防治等策略,這些策略可以在小麥生產中得以應用,從而降低小麥莖基腐病的發生風險,保障小麥的生產安全和糧食的品質,為糧食生產做出積極的貢獻。

(作者單位:272206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羊山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猜你喜歡
基腐病細管病原菌
渭南市小麥莖基腐病的發生及防控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離、鑒定及致病力研究
小麥莖基腐病抗性QTL的分析
神奇的細管“抽水”實驗
水稻細菌性基腐病的發生與防治
百香果莖基腐病綜合防治技術要點
羊細管凍精簡易制作方法
MALDI-TOF MS直接鑒定血培養陽性標本中的病原菌
輸液時短細管中為什么沒有藥液流出
如何用等壓瓶做好平拋實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