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教學融合德育策略研究

2024-04-08 07:20王鋒
電腦迷 2024年2期
關鍵詞:融合研究德育初中語文

王鋒

【摘? 要】 在當今社會變革迅速、信息快速傳播的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不再僅僅局限于語言技能的傳授,更需注重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德智體美勞素養。語文作為一門涵蓋文學、人文、社會等多領域內容的學科,不僅是知識傳遞的媒介,更是情感、思維、價值觀塑造的平臺。通過融合德育,語文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在文學作品中體驗人生百態,培養情感共鳴和審美情操,同時,通過精心設計的德育元素,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判斷和積極的人生態度?;诖?,文章旨在深入探討初中語文教學融合德育的策略,以推動學生在語文學科中不僅獲得知識技能,更培養其道德情感,為其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 初中語文;德育;融合研究

隨著社會結構的不斷變化和信息社會的崛起,初中語文教育不再僅限于傳統的語言技能培養,更需要關注學生全面素養的培養,包括道德品質、社會責任感等方面。同時,當前教育體制改革對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要求培養具備創新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新一代人才。在這一背景下,研究初中語文教學如何融合德育策略成為迫切需要的任務。德育的融入既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又能夠使語文教學更具深度和廣度。教師通過深入挖掘文學作品中的道德內涵、設計相關教學活動,可以使學生在語文學科中感受到情感共鳴,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這一研究旨在回應當前教育的發展趨勢,為初中語文教學提供創新的方法和策略,以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

一、初中語文課程融合德育的教育實踐意義

初中語文課程融合德育的教育實踐意義在于為學生提供更為綜合和有深度的學習體驗,培養其全面素養和道德品質。語文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不僅是文字和語言的學習,更是一扇窗口,通過它可以深入感受文學作品中的情感、價值觀,塑造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融合德育實踐有助于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產生情感共鳴,培養審美情操,使其在學習語文的同時也得到心靈的滋養。通過將德育融入語文課程,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人物的行為動機、情感體驗,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培養良好的品德和社會責任感。在語文教學中注入德育元素,有助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增強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此外,德育的融入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使其能夠在復雜社會環境中更好地應對各種挑戰。

二、初中語文課程融合德育的主要教學原則

初中語文課程融合德育的教學原則主要包括深度融合、情感引領和生活化引導。深度融合強調將德育元素有機地貫穿于語文教學的方方面面,通過深入挖掘文學作品中的道德內涵、人生哲理,使德育不再是一個孤立的主題,而是與語文知識相互貫通、相互促進,以達到全面培養學生的目的。情感引領強調在語文教學中注重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和審美體驗,通過感悟文學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情節的發展,引導學生對生活、人性、價值等方面產生深刻思考,培養其情感表達和情感理解能力。情感引領使德育成為學習語文的動力,讓學生在情感體驗中體味到人生的豐富多彩。生活化引導強調將德育融入學生日常生活,使其能夠在實際生活中體現出道德品質,通過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人物、事物,將道德原則融入日常交往和行為規范中,培養學生具有責任感、合作精神和社會意識。生活化引導使德育不僅停留在課堂上的理論層面,更能夠貫穿學生的日常行為和言行舉止中,形成良好的道德習慣。

三、初中語文課程融合德育的教育理論基礎

初中語文課程融合德育的教育理論基礎主要包括人本主義教育理論、綜合素質教育理論和整合性教學理論。人本主義教育理論強調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強調尊重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操。在融合德育的語文課程中,人本主義理論為教師提供了指導,使教學更加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人生體驗,以培養其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綜合素質教育理論認為教育的目標不僅是傳授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包括德、智、體、美等多個方面。將德育融入語文課程正是符合這一理論的要求,通過語文教學培養學生的情感、思維、審美等多方面的素養,使其在學科知識的同時具備全面的發展。整合性教學理論強調不同學科之間的融合,通過跨學科的整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初中語文課程中,融合德育可以通過整合語文與道德、社會學科等內容,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學作品中的道德內涵,培養其道德判斷力和社會責任感。

四、初中語文課程融合德育的主要教育策略

(一)轉變教育理念,分析兩者內在關聯

在初中語文德育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教師需要逐步轉變教育理念,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轉向注重學生全面素養和道德品質的培養。教師在轉變教育理念時,需要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德育素養,將學科知識與道德價值相結合。不僅關注學科的表面知識,更注重引導學生思考文學作品中的道德問題,培養其道德判斷和人文關懷的能力。這種轉變強調在語文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思維、審美等多方面的素養,使其在成長過程中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以《鄧稼先》這節課程的教學活動為例,通過學習《鄧稼先》,學生能夠感受到鄧稼先在科研中執著追求和不畏艱難的精神。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品質,引導他們在學業和生活中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形成積極向上的態度。同時,鄧稼先的家國情懷和對社會責任的擔當也為學生樹立了良好的榜樣。通過學習他的事跡,學生能夠深刻理解個體責任與社會責任的關系,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家國情懷,使之在成長過程中更具有擔當和奉獻精神。

(二)結合課程主題,設計德育目標

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德育工作的過程中,關鍵是結合課程主題精心設計德育目標。教師需要深入理解課程主題,把握文學作品中蘊含的價值觀和道德內涵。隨后,通過精心構思教學活動和任務,將德育目標有機融入教學過程中。若課程主題涉及人物的人生選擇和成長歷程,教師可設定德育目標為引導學生通過文學作品思考人生道路的選擇,培養他們的價值觀念和道德判斷力。通過深入分析人物的行為動機、處境和選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反思人生的意義,明確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整本閱讀《紅星照耀中國》的作品內容時,可以設計相應閱讀目標:通過深入了解革命歷史,引導學生深刻感悟偉大祖國的奮斗歷程,培養他們對國家的熱愛和自覺維護國家利益的責任感;通過書中塑造的英雄形象,啟發學生對家庭、親情的珍視,弘揚傳統的家國情懷,使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懂得感恩、孝敬父母,建立親情的深厚根基;通過分析主人公的奉獻精神和為民族解放而努力的精神追求,引導學生樹立社會責任感,激勵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關心他人,成為社會的有益成員;分析書中人物在團隊協作中的重要作用,培養學生具備團隊協作和集體榮譽意識,讓他們明白只有團結一心,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為輝煌的成就。通過實現這些德育目標,學生在閱讀《紅星照耀中國》的過程中將不僅獲得歷史知識,還會在思想和品德上得到全面的提升,成為有責任心、有家國情懷的社會新一代青少年。

(三)設計信息內容,培養學生愛國精神

在初中語文教師開展德育工作的過程中,設計信息內容是關鍵一環,特別是在培養學生愛國精神方面。教師可以通過選擇涉及愛國主題的文學作品、歷史事件、人物事跡等材料,以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和對國家興衰的深刻思考。通過歷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的介紹,教師可以向學生傳遞愛國的歷史積淀。深入分析歷史上為國家獨立和人民解放而奮斗的英雄事跡,讓學生感受到愛國精神的生動實踐,明白每個人都有為國家貢獻的責任。通過多媒體、互動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獲取更廣泛、深刻的信息。使用圖片、視頻等形式展示國家的美麗風景、人民的生活場景,同時引導學生關注國家的發展成就,使其從多個角度認識祖國,增強對國家的認同感。

例如在組織學生閱讀《春望》的過程中,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春望》詩歌創作的歷史背景,介紹唐代社會風貌,以及當時國家面臨的政治和社會變革。通過圖片、視頻等資料,激發學生對歷史時空的好奇心,引導他們了解杜甫創作的社會背景。利用電子版文本分析《春望》的詩句,深入探討杜甫在詩歌中表達的思想情感。結合音頻朗讀,使學生能夠更深刻地體驗詩歌的音韻之美,進一步感受到作者的憂國憂民情懷。用網絡資源,引入專家學者對《春望》的點評,通過在線互動討論,激發學生對詩歌的深層思考。教師可以設立在線討論平臺,促使學生分享對詩歌的個人理解和情感體驗,增強他們對愛國主義的認同感。通過這些信息化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師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激發學生對杜甫詩歌及其中蘊含的愛國主義思想的興趣與理解,促使其在思想上更深入地認同和體驗愛國之情。

(四)組織小組探究,培養合作學習能力

在融合德育工作的過程中,初中語文教師可以組織小組探究,精心設計任務和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任務目標,為學生提供具體而有挑戰性的德育主題。同時,將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負責研究和深度探討一個特定的德育話題,如品德培養、社會責任等。這樣的任務旨在激發學生團隊協作的需求,共同為深化德育理念而努力,從而引導小組內部建立積極的合作氛圍,倡導平等、尊重和共享的合作文化。

以《身邊的文化遺產》綜合性學習活動為例,在這節課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小組合作,讓學生深入了解身邊的文化遺產,培養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和保護意識,同時促進合作學習能力的發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選擇身邊的文化遺產,可以是傳統手工藝、習俗、傳說故事等,鼓勵學生在小組內形成共識,選擇一個他們共同感興趣的文化遺產。每個小組內確定具體的研究任務,包括文化遺產的歷史淵源、傳承方式、相關習俗等方面。通過討論,小組成員分工明確,每個人負責一個特定方面的研究,形成小組內部的專業合作。學生在小組內展開采訪、實地調研等活動,了解文化遺產的傳承者、相關人物,以及對文化遺產的看法。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培養了合作協調的能力,同時提升了采訪、調研的實際操作技能。小組成員匯總所得資料,制作展板、PPT等形式,將研究成果清晰呈現。通過這一環節,學生學會將個人貢獻整合為整體成果,培養團隊協作和組織表達的能力。通過這樣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既能深入了解身邊的文化遺產,又能培養合作學習的能力,包括團隊協作、信息整合、表達溝通等方面的技能,促進了他們在語文學科中的全面發展。

(五)創新課堂評價,推動德育理念融合

在開展德育工作的過程中,初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創新課堂評價的方式,有力推動德育理念的融合。教師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法,不僅關注學科知識的傳遞,更注重學生德育素養的培養。教師要引入個性化反饋機制,注重對學生德育方面的個體差異進行評價,通過定期的個別談話或反饋表,了解每位學生的品德表現、道德觀念等方面的情況,為其提供個性化的德育指導和建議。同時,教師要將學生在德育方面的表現納入綜合評價體系,通過參與課堂討論、團隊協作、社會實踐等方式,全面考查學生的德育素養。這種評價方式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品德發展,使德育工作融入課堂教學和日常生活中。另外,教師要利用技術手段開展實時評估,通過在線平臺或應用程序,收集學生在德育方面的表現。學生可以通過在線日志、反思記錄等方式表達自己的德育體會,教師則能夠及時查看并提供反饋,從而形成積極的互動機制。

五、結語

從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融合德育策略的研究中可以深刻認識到,將德育理念融入語文教學是當今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對各種德育策略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發現,在語文課堂中注重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人文素養,不僅有助于學科知識的更好傳遞,更能夠培養學生的全面素養和社會責任感。然而,在實踐中教師也遇到了一些困難和挑戰,例如教學資源的不足、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等問題。這需要教師在未來的工作中更加努力,不斷完善德育策略,提高語文教師的綜合素質,以確保德育融入語文教學的實效性和可持續性,從根本上提升語文課程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 周六會. “互聯網+”背景下部編版初中語文教學德育創新實踐[J]. 安徽教育科研,2023(33):88-90.

[2] 楊新春. 聚焦群文 浸潤德育: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的有效策略[J]. 基礎教育論壇,2023(21):10-12.

[3] 王紅蕾. “情”與“智”并進:談初中語文與德育教學的融合[J]. 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23(11):71-72.

[4] 王海榮. 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德育滲透的研究與思考[J]. 學周刊,2023(30):136-138.

[5] 方國強. 德育理念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與實施[J]. 吉林教育,2023(25):51-53.

猜你喜歡
融合研究德育初中語文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例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的融合研究
利用軟交換和IMS技術實現固定和移動核心網融合方法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