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務共享視角下國有企業財務集中管控研究

2024-04-08 22:21樓姍姍
活力 2024年5期
關鍵詞:企業財務財務人員管控

樓姍姍

(東陽市資源勘察規劃測繪有限公司,金華 322100)

引 言

財務共享平臺是國有企業財務集中管控的重要媒介,加強財務集中管控,可以幫助國有企業建立起科學、完善的信息共享機制和財務數據體系,實現財務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整合分散的財務數據信息,提升企業管理者決策的科學性。

一、國有企業財務集中管控的基本內容

(一)國有企業財務集中管控的概念

國有企業財務集中管控,是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背景下出現的一種新型財務管理模式。在財務集中管控模式下,國有企業實現了財務管理流程、制度等統一性,以及工作思路的標準化,然后對工作職能與流程進行調整,有效降低了管理成本。其中,財務人員的工作職能從傳統的會計核算與監督轉變為財務數據信息的整理、評估、處理,然后為經營決策者提供相應的依據,是促進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1]。其理論依據為國有企業財務集中管控基于財務共享理論、財務一體化,有效打破了信息之間的孤島,實現了財務信息的統一化管控。與此同時,依托信息化的管理平臺、手段,能夠全面、精準獲取企業財務、經營等數據信息,實現了財務與業務的融合。在實際管控中,不僅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與統一管控,而且提高了財務工作的效率與水平。其實現方式為通過對與財務工作有關的財務資源進行集中管控,保障資金管控的合理性、財務內容的全面性,加大了財務管控的力度。其目的為對企業內部資源情況進行動態監控,然后通過規范化制度體系的建立,進行資源的優化配置與高效利用,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

(二)國有企業財務集中管控的必要性

國有企業財務集中管控的必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加強對國有企業資源的有效監管。近年來,我國的國有企業獲得了高速發展,其規模也在不斷擴大。然而,部分國企的發展時間較短,還缺乏一定的經驗,因此市場競爭力較弱,急需改革優化。通過財務集中管控的實施,可以保障國企內部實現自主決策與經營,提高資金管控、財務管理的效率,且實現企業資源的有效監管[2]。第二,降低國有財務工作成本。一些國企內部員工冗余、效率低下等現象較為嚴重,阻礙了國企的良性發展。通過實現財務集中管控,可以借助信息化管理平臺與手段,實現財務管理的規范化、一體化、標準化、高效化;同時,可以改善傳統財務管理的問題,進行人員的優化配置,減輕財務人員的工作量與負擔,推動財務管理工作的轉型;還可以降低財務工作的成本與風險,提高整體運營水平與質量。第三,提高國有企業執行效率。國企的生產經營活動以調節社會經濟為目的,與其他企業的目的不同。再加上國企是國家經濟的支柱,只有高效的執行效率,才能引導國家經濟發展?;诖?,通過財務集中管控的實現,可以緊跟時代發展,基于國家政策、市場經濟,進行財務信息的傳遞、收集、分析、評估、監管,最終提高執行效率。第四,促進國有企業資金循環。國有企業由于機構較為龐大,交易非常頻繁,因此會出現發展不平衡現象。通過財務集中管控,可以減少內部交易環節,加速資金周轉。同時,將分散的資金集中起來,選擇適宜的投資渠道,從而獲得更多的收益,促進內部資金的循環,有利于國企的良性發展。

二、國有企業財務集中管控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理念問題

管理理念問題是國有企業財務集中管控中存在的問題之一。其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部分國有企業對財務集中管控的重視程度相對較低,不利于財務工作的規范化開展。比如,在財務管理職能方面,仍舊沿用傳統的手段方法,過于注重會計監督與核算,未能從資金管理中脫離出來;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的聯系較少,協調配合不足,導致財務數據信息不夠精準、全面,無法為決策發展提供支持[3]。第二,國有企業在財務管理體系的建立上,還存在著不夠完善的問題。一是部分國有企業仍沿用傳統管理體系,未能基于內部的實際情況進行優化完善;二是部分國有企業在借鑒優秀經驗時,未能做出適當的調整,整個財務管理體系不夠合理與科學,削弱了財務部門的資源整合能力。

(二)制度體系問題

制度體系問題是指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體系問題,影響著財務集中管控的實施。第一,有些國有企業仍舊沿用傳統的管理模式,忽視財務管理制度體系的建設,且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較少,影響著財務工作的高效開展。第二,財務管理模式創新、管理制度體系建設中存在著不夠全面、深入的問題[4]。例如: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缺乏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時代發展相互脫節;管理制度體系建設過于注重財務工作方面,忽視財務人員方面,如考核制度、培訓制度、交流反饋制度等,導致財務人員的綜合能力較低,工作效率低下,阻礙了國有企業的良性發展。

(三)管控程度問題

管控程度問題是指國有企業的資金集中管控程度不足,導致資金使用效率低下。第一,部分國有企業對資金集中管控的重視不足,且缺乏管控制度體系,導致資金管控不夠全面、深入,資金相對分散、缺失,從而影響著資金的使用效率。第二,國有企業的部分機構,其資金閑置現象較為明顯,從而導致其他機構資金較為短缺。加之國企內部資金流動性較差,不利于國企的良性發展。究其根源是因為部分國企在資金集中管控方面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較少,資金監控未實現閉環管理,缺少全過程動態監督,極易導致資金流動風險和缺口較大的問題。

(四)組織架構問題

組織架構問題是指國有企業的內部組織架構較為復雜,且未能進行優化與革新。第一,長期以來,國有企業的管理層級相對復雜,其子公司、職能部門較多,因此組織架構相對混亂,人員職責不夠明確,影響著財務集中管控的實施。第二,個別國有企業在組織架構的優化革新中,未能基于內部的實際情況,未能結合政策、市場的實際需求,未能從科學、合理的角度出發,導致管控工作的效率低下。

(五)風險管控問題

國有企業財務集中管控的實施,還要高度注重財務風險的管控,從而提高財務管理的質量。然而,現階段還存在著風險管控問題。第一,一些國有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過于注重業務拓展,忽視財務管理,如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財務管理制度的完善等,都將增加財務風險與成本,不利于財務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5]。第二,部分國有企業在財務管理中忽視財務風險管理體系的建立,且未能將財務風險管理與企業文化建設、黨建工作等緊密結合,無法引起基層工作人員的重視,影響風險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第三,財務風險在管控中缺乏新型技術、手段的應用,尤其是風險的評估、預警、跟蹤、處理等,相應手段與方法較為陳舊,導致財務風險較高。

(六)人員分配問題

人員分配問題是指部分國有企業的財務人員分配不科學、不合理,導致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全面性受到嚴重影響。第一,國有企業的財務工作量較大,任務繁重,而財務人員數量較少,綜合素質參差不齊,造成財務管理效果不佳。尤其是很多崗位工作,存在著一人多崗、身兼數職的現象。再加上部分財務人員缺乏豐富的經驗與高超的能力,從而影響著工作效率。第二,部分國有企業為財務人員提供的培訓教育不夠有針對性、多元性,且未能定期進行人員的分配調整,導致財務管理的效率低下。

三、財務共享視角下國有企業財務集中管控的策略

(一)轉變觀念,提高集中管控意識

在財務共享視角下,國有企業實施財務集中管理,只有先及時轉變思想觀念,才能將其落到實際行動中。第一,國有企業的領導層要始終立足于時代發展的前沿,及時轉變自身的思想觀念,對財務集中管控有一個全面、深入的認知。同時,要主動學習新的政策、理論、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豐富自身的工作經驗,充分發揮自身的帶頭引導作用。第二,在企業內部,不僅要加大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力度,動員全員參與到財務集中管控工作中,還應借助各種渠道與平臺,進行財務集中管控的宣傳引導,在企業內部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激發全體員工參與的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到財務集中管控知識的學習中,從而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依據。第三,國有企業應高度重視財務管理體系建設,借鑒國內優秀企業的成功經驗,并立足于自身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和優化,實現財務集中管控的全面滲透。

(二)完善制度,強化集中管控體系

科學、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助力財務集中管控落地的核心保障。第一,在財務共享視角下,國有企業必須先建立全面預算管理機制,實現財務、業務的深度融合?;谄髽I業務特征、資金需求、發展計劃,進行資源分配、財務控制、預算制定與執行,從而提高生產經營的效率。第二,通過應用更多的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推動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體系建設,為全面預算管理提供強有力保障。例如,國有企業可以搭建財務共享服務平臺,對財務管理活動進行全過程管控,創新財務管理模式,去除流程中的冗余環節,幫助財務人員從煩瑣的財務工作中解放出來,保障財務集中管控的落地。第三,通過監督反饋制度的建立,加強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的交流聯系,實現數據信息的共享與互通。此外,還需要上級領導與基層員工、內部員工與外部客戶之間保持密切交流,及時發現制約財務集中管控落地的桎梏及成因,并采取科學的應對舉措。

(三)加大資金管控力度,提高資金利用效率

國有企業的資金管控力度將影響資金的利用效率及未來的良性發展。第一,國有企業要高度重視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積極將大數據技術、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技術、云計算技術等應用其中,實現財務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一體化、智能化,從而進行資金活動的集中分析與處理、資金流動的實時跟蹤與全面掌控,防止資金閑置,提高利用效率。第二,國有企業要統一各子公司、各部門的資金管理模式,并且進行管理流程的優化。在資金運營、調配的規范化、標準化下,促進資金的良性循環,滿足生產運營工作的實際需求。第三,國有企業要通過建立信息化管理平臺,做好所有信息的收集、管理、應用工作,尤其是企業財務信息與業務信息的收集跟蹤,而且需要基于市場、政策的變化,不斷進行完善與優化。同時,還需要做好數據信息的保存、防護工作,防止出現泄露、丟失等現象。第四,國有企業可以通過內部資金的集中化管理,將所有銀行賬戶的控制權集中于國企總部,從而實現資金的統一調度與使用,進行全面跟蹤與監控。此外,每一筆資金的流轉,必須符合財務共享中心的相關標準,進行資金支出的合理控制,提高國企的運營水平。

(四)調整組織架構,提升工作效率

在財務共享視角下,國有企業實施財務集中管控時,需要不斷調整和優化企業組織架構,切實提升工作效率與水平。第一,國有企業應主動革新財務管理模式。例如,將矩陣式管理模式應用其中,進行組織架構的調整優化。通過區域、上級部門對子公司的雙重管控,保障子公司財務管理的規范性、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同時,還可以降低工作任務量,減輕財務人員的負擔,提高財務工作效率。第二,在財務管理組織架構的建立中,還要做到人員崗位、職責、權利、義務的明確,并且要求每一位人員明確其職責,清楚其使命。此外,還要加強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的溝通聯系,在相互協調、相互配合下,進行財務管理的全面跟蹤、動態管控。

(五)加強內部審計,增強風險意識

內部審計是國有企業提高治理效率、獲得良性運行的重要保障。在財務共享中心視角下,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國有企業要不斷強化內部審計的監督職能,充分發揮內部審計機構的權威性、統籌協調性特征,進行整個生產運營活動的監督與管控。第二,基于現代化信息技術,搭建內部審計信息系統,實現內部審計自動化、智能化。第三,國有企業應加大財務風險防控力度,通過內部審計的開展,對風險進行動態評估、預警、跟蹤和處理,保障財務集中管控的實施。

(六)開展業務培訓,提高員工綜合素質

財務人員的綜合能力是提高國企財務管理效率與水平的關鍵。第一,財務共享視角下的國企財務管理工作,必須高度重視財務人員信息化操作能力的培訓,強化信息安全防護技能,充分發揮信息化平臺的價值。第二,國企要為財務人員提供多元的培訓深造機會,從政策法規、會計準則及財務管理理論的學習,到財務技能培訓及經驗積累交流,打造一支復合型會計人才隊伍,提高員工綜合素質。

結 語

綜上所述,財務共享視角下的國有企業財務集中管控,關乎著國企的轉型變革及良性發展。因此,國有企業應從及時轉變傳統思想、加強制度建設、注重資金管控、調整組織架構、加強內部審計、提高人員能力六個角度,保障財務集中管控的實施。

猜你喜歡
企業財務財務人員管控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應用
多端聯動、全時管控的高速路產保通管控平臺
關于加強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幾點探討
信用證洗錢風險識別及管控
去杠桿與企業財務績效
去杠桿與企業財務績效
關于企業財務分析的探討
基于民營企業中財務人員職業道德研究
守紀律講規矩是財務人員立身守職之本
外派財務人員績效考核與績效激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