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碳”目標下電力行業發展綠色轉型展望

2024-04-08 22:21
活力 2024年5期
關鍵詞:電力行業雙碳新能源

朱 蕾

(淮河能源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淮南 232033)

一、電力行業發展綠色轉型概述

(一)電力行業發展綠色轉型的內涵

從“十四五”時期開始,我國一直在推行高質量發展,希望能夠早日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在電力行業發展的過程中,要對目前的能源電力結構進行改革和優化,最大限度地使用清潔能源,改變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這也是電力行業在進行綠色轉型時必須經歷的過程。

電力行業發展綠色轉型是指由以火力發電為主的能源形式向以清潔低碳能源為主的結構轉變,主要包括電力行業結構的低碳化、一次性能源供應結構中煤炭占比的減少,以及電力供應結構向可再生能源轉變,能源的供應與消費也要向著清潔、高效、低碳和環保等方面發展。

(二)電力行業綠色轉型的必要性

首先,自從開展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的經濟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地球溫度的快速上升。目前,全球地表的平均溫度一直在逐步上升,其中造成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大部分來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燒,以及人類的其他活動等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大。全球變暖對于人類的生產和生活無疑產生了較大的打擊,全球變暖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遏制,對全人類也是一種災難,所以必須要大幅度降低碳的排放。要想實現雙碳目標,較為重要的就是要進行能源電力方面的綠色轉型[1]。

其次,加快電力行業綠色轉型是國際潮流所向、大勢所趨,是實現雙碳目標的必經之路。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未來能源資源需求還將呈剛性增長,如何立足于基本國情保證國家重要能源的安全,是目前我國能源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加快電力行業綠色轉型,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加快建設新型電力系統,減少對石油、天然氣和煤炭資源的依存度,可以解決目前電力供應面對的問題,同時也可以幫助實現穩定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解決目前環境污染的問題。

最后,加快建設綠色低碳現代電力產業體系,可以幫助我國在國際能源市場競爭中提高核心競爭力,推動能源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只有推動我國電力行業綠色低碳的發展,加快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推進電力設備的環保和低碳創新發展,提高能源關鍵技術的開發和新裝備的使用,才能構建我國堅實的能源變革架構,為保證國家能源安全奠定堅實的基礎。除此之外,為了實現“雙碳”目標,要優化經濟結構,將生產模式向綠色環保的方式轉型,最終降低碳的排放,推動能源行業的穩定可持續發展。電力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可以大幅度推動我國盡早實現“雙碳”目標,成長為能源強國[2]。

(三)電力行業綠色轉型的實現路徑

電力行業綠色轉型有以下幾個路徑:一是要加快調整優化電源結構,堅持先立后破、通盤謀劃,深入推進能源革命。二是要進一步降低能源發電中煤炭的占比,大幅采用新能源和可再生的能源,推動電力供應的綠色轉型化發展。三是在目前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引導下,推動新型能源結構的建立和優化,力爭將新能源作為我國全新的電力供應結構,最終實現生態目標,加快發展新型的發電及儲能方式,建立一種新型的多種能源共同發展的電力結構。四是要在電力行業綠色轉型中著重關注低碳高效和清潔環保,提高能源關鍵技術的開發和新裝備的使用率,提升一次能源利用的效率,持續推動電力能源方面的脫碳技術的相關研發工作,從而創建一個靈活性的、有可再生能源的新型電力系統。五是要推動能源服務業、金融服務和能源交易等方面共同協調和發展。同時,要順應政府對綠色環保生活方式的倡導,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降低碳的排放,做好環境保護,最終實現“雙碳”目標[3]。

二、“雙碳”目標下電力行業綠色轉型存在的問題

第一,在確保電力安全的前提下,調整電力結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由于我國受地區和自然資源條件影響,新能源資源分布不均衡,電力供應和消費在時間、空間上達不到平衡,造成局部缺電和綠電資源浪費的現象并存,導致一定程度上對傳統火電的依賴。

第二,現階段電網消納新能源電力不足,如西北地區出現棄光棄風現象,電網對于火、風、光、水電等多種電力的智能調控不足,距離堅強智能電網還有一定差距。經過調查和研究發現,目前我國電力行業存在新能源輸送較少、煤炭使用較多的情況[4]。

第三,新能源開發存在一定的政策性障礙。大量荒山、荒地、濕地涉及生態紅線,屬于不能建設光伏和風電的土地性質。水利部推進構建全國水利一張圖,將一些未利用水面和采煤沉陷區水面納入其中,此類不允許建設光伏等項目。個別地方的有關部門提出開發新能源項目需配套引進相關產業等要求,使得新能源開發工作受到阻礙。

第四,新能源市場競爭激烈,目前資源多數掌握在央企等大企業手中,新能源市場中的民營企業很難與實力比較強的國有企業競爭,限制了市場機制發揮,新能源資源分配模式急需創新,不利于新能源市場良性發展[5]。再加上新能源項目投資成本較高,投資收益低于預期,出現投資者爭取到新能源資源,但遲遲不能開展項目建設的情況。

第五,新能源電力設備技術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光伏、風電等機組存在轉化效率低、逐年遞減的問題,造成發電量和減碳效果不能達到預期,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和效率受到新能源技術水平的限制,還依賴于科學技術上的突破,這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三、“雙碳”目標下能源電力綠色轉型策略

(一)統籌規劃,調整優化電源結構

堅持先立后破、通盤謀劃,深入推進能源革命,把促進新能源等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發揮煤、氣、水、核、風、光等互補優勢,構建多元化能源體系。無論是在規劃還是后期的設計方面,都要優先注重新能源的發展和比重,對于目前已經開展使用的風能發電等要加大運營和發展的力度,提高目前電源結構的質量和水準。

(二)嚴格控制增量,優化存量火電

要抓住電力結構調整這個關鍵時期,嚴格控制新增煤電規模,規劃建設新能源的煤電模式,一些對環境不友好的產能方式要進行及時的淘汰。對目前的火電機組應進行產量和結構方面的優化與改造升級,加大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節能環保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力度,提高設備能效水平,通過多種渠道宣傳先進清潔煤電的優勢,對目前的煤電機組進行節能清潔方面的大力改造,在系統方面提升調節能力的潛力,爭取在源頭上降低碳的排放。

(三)加快新能源開發,提高綠電占比

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在沙漠、戈壁、荒漠化等偏遠的地區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要盡量使用高效先進的清潔能源,主要以穩定可靠的特高壓輸變電線路為載體,推動新能源的開發和優化工作。推進水電、集中式光伏、風電等規模大的新能源項目開發,鼓勵利用屋頂、空地建設分布式光伏、風電、生物質發電項目,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加快推動電力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調整能源電力結構,不斷提高電力供應的綠色占比[6]。

在雙碳目標下,要立足于我國的國情,逐步增加新能源設備的使用,提高系統對于新能源的消化能力,比如對煤電機組要加快靈活性改造,同時也要加快新能源技術和研發方面的創新及推廣,提高新能源設備的系統運行能力,促進新能源獲得更快更好的發展。

(四)加快智能電網建設,提高綠色消納

電網可以大幅度推動能源電力的穩定可持續發展,對于推動我國現代能源供應體系的優化和科學完善,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國的電網長期以來存在建設標準比較低、專業技術不足、配電網比較薄弱的情況,對新能源、分布式電源、電動汽車等新技術適應能力不足,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仍需進一步提升。在順應電力系統發展客觀規律的基礎上,提高電網建設的智能化和科學化,提高新能源的使用比例,結合不同地區電網和電源結構的不同特點,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滿足電力在輸電和響應方面的能力,提高對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率,促進電網的綠色化建設進一步發展。

(五)加快技術創新,降低開發成本

首先要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加強能源關鍵技術的開發和新裝備技術的創新,持續推動碳捕集等脫碳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工作。其次要緊緊抓住以新技術、新業態為基礎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密切關注節能低碳技術的發展,提高企業新技術的創新能力,加大應用力度,關注新能源與清潔能源裝備制造業,降低光伏、風電、氫能、儲能等新能源的開發成本,提高市場對新能源的投資熱情,從全社會層面加大新能源開發力度,不斷提高綠色低碳產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

(六)推進智能化應用,助力綠色轉型

在實現綠色低碳轉型創新的過程中,政府各部門應加大對新技術和新業務的研發力度。為了順應目前科技改革的市場發展潮流,必須要加強科技和產業創新,進一步加大在節能低碳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力度,打造能源發展的一體化數字平臺,應用智能化信息系統,推動大數據、5G等智慧化的信息技術與能源電力發展深度融合,大幅度提高電力行業的工作效率,實現智慧化控制。同時,還應該開發微電網、虛擬電廠等發電行業的新規模形態。將數字化分配到能源電力系統的每一個環節,采用人工智能的方式提高電力系統的靈活調節能力,在系統中實現新能源場站的功率預測與集中的監控及調度,促進能源電力的綠色低碳轉型,實現“雙碳”目標。

(七)完善體制機制,加強人才培養

對目前的“雙碳”標準要進一步完善和調整,利用科學的計算方法和手段對碳排放進行統計與核算,直面我國目前在雙碳基礎制度方面的不足之處,在制度上爭取能夠早日滿足雙碳背景下對于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方面的規定。我國碳排放核算監測標準規范、技術手段、管理機制等仍有待進一步健全,現有碳排放核算工作專業人員也有待充實。要對碳達峰、碳中和的科技體制機制進行創新,提高創新能力,建立完善的綠色低碳技術評估和交易體系,將研發的創新技術從理論層面盡快應用到實際層面??梢耘c高校進行交流與合作,提高雙碳人才培養的專業程度,在教育體系中完善碳達峰、碳中和專業的培養,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加強社會實踐,把“雙碳”工作作為人才教育培訓體系的重要內容,提高能源電力行業人才的儲備能力,進一步推動綠色低碳的發展[7]。

(八)加強宣傳教育,營造良好氛圍

要想進一步推動綠色、低碳、環保的目標早日實現,必須要通過多個渠道進行宣傳教育,提倡全民節能環保、低碳生活,引導節電、綠色出行、能源綠色消費。將綠色低碳理念融入生產生活的每一個環節中,將“雙碳”理念深刻落實到位。地方各級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大宏觀調節力度,徹底貫徹和落實新的發展觀念,將加快綠色轉型工作和工作業績相聯系,提高工作的積極性和責任心。政府要大力倡導綠色節約低碳化的發展理念,完善企業關于綠色發展的任何規范,督促企業嚴格執行相關的法律法規,進一步落實企業綠色發展的社會責任。同時,還應該鼓勵媒體積極參與輿論監督,推動社會形成綠色節能環保的良好氛圍。

結 語

綜上所述,必須要順應目前國際上對于綠色低碳發展的潮流和倡導,電力行業要意識到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性,進一步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在目前的技術水平和市場經濟下,電力行業綠色轉型還存在一些問題。為了實現雙碳目標,必須統籌協調電力行業,發展綠色低碳轉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要逐步推進煤電清潔高效技術的應用,依托先進的信息科技,因地制宜地布局新能源,從源頭降低碳排放量,同時要建立健全體制機制,加強“雙碳”專業人才的培養,這樣才能夠如期完成“雙碳”目標,實現國家能源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電力行業雙碳新能源
“雙碳”目標下石油煉制技術研發策略與工業實踐
“雙碳”目標下企業如何應對碳市場帶來的挑戰與機遇
專訪奚國華:中信力爭成為國企助力“雙碳”目標的旗幟
“雙碳”下縣城發展新思維
淺談電力行業知識管理的集成信息化
電力行業的減排救贖
買不買新能源汽車
電力行業的碳市大考
“新能源門”的背后
順應新能源發展趨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