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流與土地

2024-04-09 06:17楊少衡
福建文學 2024年4期
關鍵詞:華安漳州

楊少衡

有一個三歲男孩跟著母親走過一個由士兵和刺刀把守的檢查口。母親已經有幾個月身孕,她的肚子上包裹著幾條棉布,這幾條棉布是吸過鹽水又曬干的。由于有禁令不得私自攜帶食鹽出城,母親只能用這種方式通過檢查口,把食鹽偷偷帶去給父親,有時還設法帶去些藥品。父親住在城外,以割橡膠為生,同時他是一支隊伍里的人,其隊伍屬于馬共,即馬來亞共產黨。

這是許燕妮散文《故鄉是條遙遠的河》和《奶奶的嫁妝》都寫到的一個細節。她筆下的男孩實為她的父親,出生于新加坡。文中的父親母親分別是許燕妮的爺爺和奶奶。當年爺爺終因從事革命活動被英國殖民當局驅逐,與奶奶帶著兒女們回到祖國,住進漳州城一座許氏祠堂。后來爺爺去世,奶奶拉扯十一個孩子成長,其中最小的那個兒子,也就是當年跟著出城送鹽的孩子。日后他上山下鄉去了華安縣,然后便有了眼下生活、工作于此地的本書作者許燕妮。

記得是十多年前,我在省文聯工作期間,就聽家鄉的文友提起過許燕妮。作為華安縣、也是漳州市嶄露頭角的新一代作家,她的作品受到了人們的注意。當時我曾讀過她的一些文章,知道她在華安水電廠工作,其他情況則了解不多。這一次借她出版散文集《一抹瓷白》之機,比較集中地閱讀其作品,通過作品也看到了作者生活世界的若干方面。以前我只知道她出自華安,卻不知道其家族從東南亞一直到閩南山嶺深處小縣城這般曲折的經歷。這種家族經歷對作者的成長肯定會有影響,在她的作品里時隱時現。如她詢問故土,有時會讓她父親感覺傷感與茫然,對她則意味著奶奶以及太古橋、府埕、延安南路等,那就是漳州城。而她走上創作之路的玄機也深埋于此:當年一個潮汕富家女孩與一個閩南普通小伙結婚,下南洋,女孩只帶著兩個箱子,那就是她的嫁妝,其中一個箱子裝著她的耳環、戒指、玉鐲等物品,很快在困窘中一一變賣以維持家人生活,另一個箱子始終沉沉滿滿,直到被帶回故國,里邊卻是一二十本古籍書,是她珍藏、陪伴度過一生的精神食糧。當年的這位潮汕女孩就是許燕妮的奶奶,她愛書成癡遺傳給了許燕妮的父親,其父將工資的很大部分拿去買書,家里雜書成堆,許燕妮從小在書堆里長大,直到她自己也成了一個寫書的人。這個過程如同她所相伴并時時出現于筆下的九龍江北溪,有源有流,其父的故土沿這條河流向下延伸,我們則可以溯流而上去了解其創作的某個源頭。作為上一輩人,我這種讀者總是會在作品中尋找歷史與時代的投影,感受時光河流的流向與曲折,在這本書里讀到它們,讓我感覺到了許燕妮作品的獨特與厚重。

這本書里有一塊美麗的土地,那就是作者成長、工作、生活的華安。許燕妮以她的筆描繪了這塊土地的種種奇妙,展現貢鴨山、華安玉、古渡口、老樹、土樓、古橋、宗廟、畬鄉、臺胞村、閩南海拔最高的行政村等眾多華安特色景致。還有其歷史,從數千年前先人留下至今未解的“仙字”,到數百年前明代徐霞客“下華封舟,行數里,山勢復合,重灘疊流”的記載,華安之“因縣治在華峰嶺而民安居樂業于此而得名”,以及近代的紅色歷史、20世紀50年代毛澤東主席對華安一個合作社工作的批示,等等,都進入她的描述中。我還在作品中邂逅了許多相關人物,比如項南、湯曉丹,比如當代攝影家李金城,高山族舞蹈家高建生、嚴麗貞夫婦,還有努力工作于當下的基層干部、民警、電力工人等。眾多華安元素在許燕妮筆下集中展現,使這本書成了這塊土地一部多面的文學景觀。被作者用為書名的散文《一抹瓷白》,從華安高安的東溪窯遺址,寫到開端于宋、興盛于明代的漳州月港,這個位于今日龍海海澄鎮的港口曾是當年明朝廷“準販東西兩洋”的中國唯一合法的商人出海貿易港口,其黃金時期促成了東溪窯瓷器生產與出口的興盛。文章從當下遺址里的多重景象描繪到當年海外貿易的繁榮,構建了一個寬廣的表現空間。這本散文集還有一些文章寫的是相鄰地方的景物與故事,例如漳州城內的街巷和眾多小吃,漳州文廟以及朱熹知漳的傳說,龍文區藍田的歷史文化和今日景象,九龍江出??诘哪吓谂_,等等。它們與許燕妮的生活經歷密切相關,與她描繪的華安這塊土地也是緊密相連。所有這些文章都讓初知漳州、華安者感到新奇,也讓我這種生長并長期工作于漳州,曾多次到過華安的讀者感覺特別親切。20世紀70年代初,應當也就是許燕妮的父親上山下鄉的那個年代,我在與華安接壤的長泰縣當知青,曾從長泰走進華安大山里,看望我的知青同學,當時華安的山水梯田給了我非常強烈的印象。70年代中期我在長泰坂里當小學老師,時常步行到相鄰的華安利水,坐許燕妮筆下那種綠皮火車回漳州。80年代初我曾與青禾、海迪以及幾位華安文友一起,坐小船沿九龍江北溪順流而下,飽覽兩岸風光,當時許燕妮可能都還沒出生。此刻她的文章喚起我許多日漸遙遠的記憶,確實是一個非常美好的閱讀之旅。

作為一個生活、工作于華安的散文作家的作品,許燕妮這本書之鮮活在于著力表現她立足的土地,表現這里及周邊的變遷和生活中的人們。需要特別一提的是其作品中飽滿真切的情感,她通過這種情感感染讀者,引發共鳴,也讓讀者記住她給我們的故事與畫面。她寫土樓:“倘若說女人的美可以用千嬌百媚來形容,那么土樓的美則只能用萬般風情來描述?!彼龑懽约喝宓姆N種固執:“似乎沒人能真正了解他的心思,但我卻總能隱隱感受到他堅毅的內心力量,以及一顆不愿媚俗的心?!彼谋憩F手法也頗可圈點,特別是有些散文寫得起伏跌宕有如小說,如《落入縫隙的陽光》寫一個啞巴油漆匠,其繪聲繪色與作者心態的轉折,都頗給作品增色。同時許燕妮也總能在她的文字中傳遞一種經過深入思考的、積極正面的認知與理念,例如她寫美食:“尋找美食,其實是尋找那抹真實的鄉愁,尋找寄予心靈的那份歸屬?!彼龑懡煌ǎ骸霸谌A安的眾多變化中,交通的便利無疑是最讓百姓覺得欣喜的,它讓越來越多的華安人走出家鄉,遠行逐夢,也把華安的魅力一點一滴地展現在世人面前?!?/p>

我感覺其實可引用這段話來形容她自己這本書:她是在通過自己情感豐沛的文字和富有表現力的筆觸,描述和認識時光的河流,把華安以及漳州這塊美麗土地的魅力,一點一滴地以文學的方式展現在世人面前。

責任編輯李錦秋

猜你喜歡
華安漳州
買魚
潘維廉漳州行 有種“老朋友”的感覺
南康漳州龍
華安玉工藝品雕刻
慧眼獨具 神韻天成
—— 九龍璧(華安玉)鑒賞心得
古雅意韻華安玉
綠色賞石華安玉(九龍壁)
古雅意韻華安玉[九龍壁]
溫潤華安玉 多姿九龍璧
漳州:原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