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推進區域產權市場一體化為契機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

2024-04-09 18:01賈彥
產權導刊 2024年3期
關鍵詞:長三角產權統一

2023年11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強調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列,更好發揮先行探路、引領示范、輻射帶動作用。12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加快完善市場準入、產權保護和交易、數據信息、社會信用等方面的基礎性制度,把有利于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各項制度規則建立起來。當前,在經濟恢復和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領域之一。

目前在世界復雜的政治經濟形勢下,中國要尋求自己的競爭優勢、發展新質生產力,主要就是要依靠超大規模的市場。因此,要抓緊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設,利用中國統一大市場超大規模的優勢參與國際競爭,吸引生產要素,反哺國內大市場。目前,我國有近4000萬家非上市企業,對股權融資有很大需求。全國有價值200萬億的國有資產需要重新配置。但是,由于存在一定行政干預,使得資本、土地、勞動力、技術、數據等生產要素不能根據要素稟賦的邊際貢獻來確定其實際價值。地域上的空間感造成各地交易機構互相割裂,信息資源較難共享,市場發展呈現重復競爭和碎片化的特征。如果任由市場“信馬由韁”必將造成市場資源的巨大浪費。同時,由于不同地區發展階段、發展需求、資源優勢不同,依靠單一市場的單打獨斗難以突破傳統業務的束縛獲取新的業務增量空間,只有發揮各地優勢資源的互補效應,推動全國各類要素資源的大循環,才能真正發揮好產權市場優化要素資源配置的作用。

統一大市場的概念并非要求全國整齊劃一,而是在維護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前提下,結合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優先開展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產權行業龍頭企業應主動作為,在政府和行業協會的指導支持下,以服務國資國企改革戰略為突破口,堅持市場化原則,以資本化擴展為手段,大力拓展市場空間。通過以分階段、分步驟逐步推進的方式,不斷推進“產權要素市場整合共享——區域一體化多要素市場——跨區域多要素共同市場——全國統一大市場”的發展路徑,最終形成全國統一的產權和要素大市場以及統一的多層次資本市場,消除阻礙產權要素資源自由流通的各類障礙因素,助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和實現我國經濟新一輪高質量發展。

一、第一階段:各省市多要素市場整合共享,實現產權交易機構集團化、規?;?/p>

目前,我國產權交易所(中心)主要按各省行政區設立,全國約有300家,納入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統計范圍的70家交易機構合計交易總額為22萬億元[1]。除上海、北京、重慶、山東、廣東、深圳等規模較大的產權交易機構外,各省市、甚至個別縣級城市也都有產權交易機構,其結果是機構規模偏小,輻射能力有限,交易規則、信息發布、統計口徑、監管措施等缺乏統一性、規范性和開放性,極大影響了要素資源的配置效率。

為更好發揮產權市場在優化資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各地產權市場開始積極探索整合不同層級、不同類別的要素資源,以進一步提高要素資源的組合配置效率,降低要素配置成本。如浙江省整合了省、市、縣三級國資交易機構,將全省國資交易統一納入“浙交匯”數字化交易平臺;山東則是將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國有產權交易業務納入山東產權交易中心,實現了國有產權交易領域的深度融合;廣東(特別是深圳)等則實現了更大范圍要素資源的整合,在原有產權交易范圍基礎上實現了與公共資源、環境能源、商品要素資源等的融合發展。各地的探索實踐,為產權市場進一步向集團化、規?;l展提供了可供參考的有益經驗。

二、第二階段:以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為契機,形成區域性多要素市場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強調,要結合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實施,優先開展統一大市場建設工作,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要求,結合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實施,在維護全國統一大市場前提下,優先開展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工作,建立健全區域合作機制,積極總結并復制推廣典型經驗和做法。這勢必助推產權市場進一步加強區域整合和發展,推動包括長三角一體化交易平臺在內的區域一體化發展機制不斷完善。建議以長三角一體化、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戰略為契機,集聚周邊多個產權市場,形成具有一定規模、交易業務統一的區域性產權和多要素市場。由于這些區域在地域、文化方面具有相通性,經濟水平和整體對外開放程度較高,具備一定的改革和創新的“先行先試”優勢,可率先通過制度、政策、產品的系列創新,及時形成可復制推廣的經驗,推進形成區域聯動、合作共享的區域要素流動和集聚的新格局。

1.打造長三角區域性多要素市場和產權交易共同市場,并以此帶動形成區域聯動的示范效應

可借助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契機,形成長三角一體化的區域性多要素市場和產權交易共同市場,助力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第一,推進區域內產權和要素資源的整合與共享,打造形成長三角區域性多要素市場。在服務國資國企改革方面,推動長三角交易機構間廣泛開展合作,以服務長三角重點區域發展為目標,助力構建具有區域帶動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開放型產業體系,加強區域內國資國企與國內重點區域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協調發展。在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面,積極推進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和高質量發展,探索區域內環境權益互聯互通,提高區域環境協調治理能力,以充分發揮碳市場資源配置優化作用來創新長三角一體化合作模式,助力長三角區域“雙碳”目標實現。在公共資源交易方面,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推動長江三角洲區域公共資源交易一體化發展的意見》(發改法規〔2022〕355號),目前長三角區域公共資源交易一體化發展取得實質性進展,跨區域交易便利水平明顯提高。到2025年,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確、優勢互補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更加健全,跨區域交易更加活躍。在數據要素市場建設方面,圍繞“匯天下數據而通之,聚天下數據而用之”的目標,加強與長三角政務數據等的互聯互通,推動數據跨區域交易流通,為區域合作實現數據資源自由流動提供范本;加強與長三角各個省市數據交易機構間的協同發展和互聯互通,推進新型信息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打通跨區域、跨行業、跨層級的算力資源,促進網絡資源開放共享。第二,以長三角一體化為“先行先試”的有益探索,帶動其他重點區域聯動發展。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為基礎,依托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全球資管中心建設中“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構建涵蓋國有產權、金融資產、科創服務、環境能源、區域股權、公共資源、文體旅產權、農村產權等產權和要素交易的統一大市場、大平臺,積累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區域一體化發展典型經驗,并不斷發揮對其他代表性地區,如粵港澳大灣區、環渤海經濟區等的示范和帶動作用。

2.建立健全區域合作機制,積極探索跨區域一體化協同發展模式

《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提出,“優先開展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工作,建立健全區域合作機制”。應建立健全區域合作機制,加快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在區域一體化中的應用,通過互聯網平臺構建覆蓋各地區交易機構和生產要素的傳導和交易機制,打造跨區域要素交易的專業化服務平臺。通過打通各地要素市場的供需鏈條和交易網絡,形成突破“菱形區域”和跨越“胡煥庸線”的大市場,從而讓更多有價值的要素觸達更遠的客戶和投資人,在當地發展出在全國有比較優勢的新興產業。如可探索通過產權市場區域一體化交易平臺將大西部、西北部、東北部和西南部相對密集的土地、礦產、能源、原材料、勞動力要素與中部、東部相對密集的資本、技術、數據、管理要素實現充分融合,將是產權市場獲取增量發展空間的重要戰略舉措,也將助推形成跨區域的多要素市場。

三、第三階段:發揮主要產權市場的“領頭羊”作用,推進市場板塊功能優化整合,打造全國統一的多要素產權大市場

隨著“全牌照”產權交易機構數量的增加,產權行業已經初步形成以北京、上海、廣東、深圳、天津、重慶等交易機構引領,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成渝為區域特征的市場格局,行業內競爭也將更趨白熱化,同時也將出現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強者恒強的新格局。北京、上海、天津、廣東等全國代表性產權交易機構可充分發揮“領頭羊”作用,把握好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帶來的重大戰略機遇,以資本、資源、資產、知識產權為紐帶,以市場化方式推動整合區域要素資源交易平臺,為要素資源交易逐步實現由省市向區域乃至全國的整合共享、統一覆蓋奠定基礎。

1.堅持聯動發展,增強區域一體化產權市場的輻射能級,以市場化原則為指導逐步形成規范、高效的全國統一大市場

產權行業應主動作為,在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的指導支持下,以服務國資國企改革戰略為突破口,以資本為紐帶逐步整合各地分散割裂的要素資源市場,促進產權市場功能和業務板塊的進一步集中集聚、互聯互通和資源互補,初步建成全國統一的多層次產權市場。積極推動構建“產權市場命運共同體”,不斷增強產權市場的輻射能級,按照先易后難、遠近結合、穩妥有序的原則加大整合力度,努力形成交易規模大、運行效率高、監管力度強、區域協同性好的全國性全要素非標交易市場。推動區域內具有代表性的產權交易機構整合資本、資源、資產、知識、管理等方面的優勢資源,探索組建產權市場集團化戰略聯盟,打造具備相當交易規模和增值能力,專業高效、治理規范的跨區域、綜合性全要素市場化交易平臺,并在此基礎上推動各省產權交易所共同建設全國統一的產權交易系統,進一步夯實構建全國性產權交易統一大市場的堅實基礎。

2.推動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打造高標準統一大市場的重要交易樞紐

《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提出,“完善市場信息交互渠道,統一產權信息發布機制,實現全國產權交易市場聯通”。實現市場信息機制的互聯互通,是構建高標準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基礎。產權市場應強化各類市場主體對信息渠道的互通共享,便利市場主體信息之間的互聯互通。產權市場要從線上線下實現跨平臺合作,在線上將交易平臺與金融服務平臺、確權登記平臺、數據監測平臺、資金結算平臺以及各類綜合和專業要素平臺之間實現數據后臺資源共享;在線下則將交易機構之間硬件設施、團隊力量、業務資源以及各種延伸服務能力在合理分配收益的基礎上實現共享,構建基于合作黏性、務實、敏捷的創新生態圈。隨著互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的飛速發展和市場需求的變化,產權市場將提供平臺信息資源的共享模式,通過深化整合多地、各類型要素的交易平臺進行交易流程全生命周期規范化管理;建立全面完善的風險防控體系,通過依法公開市場主體、投資項目、創新資源、產量產能等信息,不斷提升各交易機構的服務品質,提高服務效率,同時竭力消除“信息孤島”,推進交易平臺信息網絡體系的互聯與互通。

3.“雙碳”戰略背景下,產權市場要著力打造綠色交易市場體系,為提升綠色產業投融資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提供最優的市場化解決方案

首先,完善交易制度規則,構建統一綠色交易標準體系。當前我國綠色交易市場存在由于各地經濟結構、交易規則、計量方法等的不同導致的區域間的交易壁壘。產權市場作為推進我國綠色發展的基礎設施,可依托其在要素交易領域已較為成熟的制度基礎,圍繞綠色交易全過程完善在初始分配、有償使用、市場交易、糾紛解決、配套服務等方面的制度規則,研究制定綠色權益核定、定價、計量等技術規則和行業標準,通過逐步建立統一的綠色交易制度規則和標準體系,為全國碳市場、國家級綠色交易所等綠色交易市場的發展壯大提供保障。

其次,強化市場功能,構建統一綠色交易服務平臺。產權市場可以依托自身在國有產股權、公共資源、知識產權等各類要素交易領域的平臺基礎,積極推進區域共建、平臺共用、多元共治、資源共享、數據互聯的綠色交易服務平臺建設。以數字化方式和大數據聯通各類綠色權益交易領域的相關需求,構建集綠色數據報送、注冊登記、交易服務等為一體的綠色交易服務與系統,為市場交易主體、中介機構等提供開戶、信息發布、交易撮合、結算交付、信息查詢等全流程服務。同時,加快信息流通的規范化和標準化,通過打造開放共享的綠色交易“一張網”,實時掌握綠色交易的動態信息,為監管部門提供決策支持平臺,為公眾提供公開透明的信息共享和公眾監督平臺。

再者,聚焦重點領域,培育壯大綠色交易市場。在低碳綠色發展的大格局下,產權市場可圍繞綠色權益和生態產品交易不斷拓展綠色交易市場規模。重點關注在對“散亂污”企業進行關停、整頓、搬遷、整改等過程中廢舊物資的處置和價值再發現;重點關注在推動經濟行業大發展和能源資源高效集約再利用中大量再生資源在公開市場的交易;重點關注“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所需的環保技術研發與應用,知識產權成果轉化,在綠色行業領域的企業投融資和并購等,以及包括碳排放權、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森林草原碳匯權等在內的各類新型生態權益要素交易的新品種、新業態、新模式和新路徑。

最后,探索交易創新,推動綠色金融市場發展。一方面,發揮區域股權市場作用,加大對綠色產業企業和項目在中長期股權融資尤其是創業資本融資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拓展中小微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強化區域股權市場與全國性證券市場板塊間的合作銜接,持續深化綠色金融服務創新。另一方面,支持全國碳市場通過增加品種、小范圍試點等方式穩步發展現貨及衍生產品,加快推動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交易,創新更多碳金融產品,為投資者提供多樣化的風險管理市場化工具。加強綠色指數開發,探索建立綠色權益投融資基金,積極推進碳市場與綠電市場、用能權市場、傳統能源市場等其他相關市場的協調和銜接,支持研究與相關市場的價格傳導機制,探索開發跨市場產品,為降低企業生產經營風險提供支持工具。

(賈彥,上海交易集團研究院院長)

注釋:

[1]數據來源:《戴相龍: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2中期宏觀峰會上的講話》

猜你喜歡
長三角產權統一
《產權導刊》編委會
產權與永久居住權的較量
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統一的著力點
緊扣一體化 全面融入長三角
碑和帖的統一,心和形的統一,人和藝的統一
“首屆長三角新青年改稿會”作品選
統一數量再比較
共有產權房吹響集結號
對“小產權”房的認識與思考
長三角瞭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